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十国帝王 > 第685章 亘古之真理

第685章 亘古之真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唐末五代,在草原与中原的民族交流与融合问题上,其实是个非常时期。

    在此之前,中原民族与草原民族的交流、融合,基本是单向的,即草原民族内迁,而后融入中原民族。

    要打垮一支军队,杀伤多少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击溃他们的军心,击溃他们的战斗意志。

    李从璟下马,将在面前跪迎的李彦超等人扶起,道一声“将士们辛苦”。回过身,他环顾了一圈情绪激昂,举着兵刃拍打胸口不停呼喊“秦王”二字的将士们,只是说了一句简单至极的话。

    李从璟本想见一见主持修建仪坤州防线的工匠首领,因为仪坤州城防工事的确是大家之作,他还想将此人带回大唐,让此人日后为大唐效力,如今人是见到了,却再也没有让刘仲为国赎罪的机会。

    在李从璟的骑队经过这些将士身前时,左近的将士们无不昂首挺胸站直了身躯,一批接一批自发向李从璟行礼,目光敬畏如对神明。

    “殿下可有腹稿了?”莫离接着问。

    选择性迁回一些读书人、匠人?更不可行。

    李从璟提及的是一个大问题,关系到草原与中原往后的千年大计,处理好了,说草原与中原自此相安再无大战,也并非没有可能,处理不好,则贻害无穷、边患难休,所以莫离问的很郑重,神色也极为认真。

    莫离眼露失望之色。

    他们无不惶惶然,因为他们的确是丧家之犬。

    不迁回唐人,任由其继续为契丹强大而贡献力量?也不可行。

    这些耗费无数心血,打造仪坤州防线,以保护契丹军、以助契丹军赢得战争的工匠,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他们最终会死在契丹军的刀下。

    “原本耶律德光曾灭后晋而居于中原,但不到一载便不得不北归,往小处说,是耶律德光政才差了些,但从大处看,却也是此时草原汉化程度、文明程度不够之必然。而后,元能入主中原百年,而清据有九州数百年,乃因其文明程度,或者说汉化程度已不可同日而语。”

    李从璟策马从上坡上穿过战场的时候,激战的余味仍在,军堡成了断壁残垣,燃烧物与燃烧物焦糊的痕迹到处都是,废墟中尸横遍野,呻|吟声不断传来,长刀、枪矛、盾牌等各种兵刃散布其间,在夕阳下充斥着一股血腥、豪烈而又荒凉的气息,因了使用炸药的缘故,残缺不全的肢体、脏腑密布各处,在血泊中更显残忍。

    于是,“唐军威武”的宣言,响彻天地。

    身为唐人,纵然有万般无奈,但一身在大唐学到的本事,最终却用作了帮助敌人对付母国,怎么都是不可饶恕的罪过。所以当李从璟看到工匠中有不少唐人时,他心底很是愤怒,他很想将这些人鞭尸,然后拖下去喂狗。

    悉数迁回唐人?不太可行。

    为何五代之前的朝代,草原人无法真正入主中原,而五代之后,出现了元、清?

    “早年间,幽云局势紧张,诸侯混战频繁,数十年间,百姓亡命而入草原者不知凡几;而后契丹势起,阿保机南侵,为其所虏而被迫入草原者,又不知凡几。许多年来,这些人在契丹落地生根,成了契丹治下之民。民乃国之本,阿保机时契丹之所以能国势中天,与此有莫大关系。”李从璟想起许多事,心头有些复杂,如何处理契丹国中的唐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唐前期也大体如此。唐后期至唐末五代,情况则有不同,它划分两个时代的原因也在这里。

    “汉人北迁,起初时人数少,彼时之民携绝对先进之文化,进入草原之后,为草原人所仰慕、拜服,遂得以在草原上地位显赫,但此时一者因为北迁之人少,二者因为草原人尚且愚昧,故而对草原之增强有限,五胡虽得以乱华,却不能入主中原。”

    汉人北迁,结果是什么?

    “殿下在想什么?”莫离见李从璟面色少见的凝重,而且久久不语,遂询问其故。

    没等李从璟来到主城前,山坡上已经响起“秦王”“秦王”的呼喊声,接连不断,汇集到一处,便显得整齐划一,其声音充满血性男儿之气,一浪高过一浪,最后席卷了整片山坡,覆盖了整个仪坤州城池,响彻了一方天地。

    耶律黑格的人头已在城中传了一圈,现在又回到了城门处,让李从璟略感诧异的是,耶律黑格僵硬的面孔没有怒目圆睁,眼中没有不甘与愤怒,倒是显得悲哀而无奈,他像是走得很从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像是走得很心安理得。

    他们看向李从璟的目光透着哀求,透着恐惧,就像看待即将把他们扒皮的主子一样,而事实上,只要李从璟的脚步踏进城门,那也就意味着,此城易主。

    再后来,这支军队,重塑了一个帝国的信心。

    莫离这话不错,契丹军大抵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契丹本部族人,二是臣服部落勇士,三是地方州县中服役的。

    没有汉民成规模北迁,没有汉文化对契丹的改造,往大处说,就没有契丹的强盛,往小处说,没有眼前的仪坤州防线。李从璟由今日之战与身前的工匠尸体,想到这些问题,不是偶然,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可回避。

    契丹俘虏杀与不杀、何时杀尚在两可之间,但耶律黑格的人头,还是要挂在城门上示众,以警世人。

    说它是非常时期,是因为它划分了两个不同的时代。

    在城墙上,李从璟看到了那数十名工匠的尸体。

    卢龙将士眼中的秦王,坐骑俊美,人更俊美。他没有披甲,没有着王袍,只是一身青衫,长发束顶,有书生气,显得儒雅,不见分毫暴戾杀气。

    就算现在给他们兵刃,他们也不见得敢拿起来面对唐军。

    在兵力不占优势,甚至是劣势的情况下,一日之内攻下坚不可摧的仪坤州防线,最后俘获的敌人数都要赶上总兵力,在这样的战绩面前,任何尊荣和赞美都是不为过的。

    李从璟在心头默默想道,“唐末五代却非如此,此时之草原人,受先前汉人千百年之‘教化’与影响,已然颇具文明程度,此时唐人成规模北迁,携带的不仅有汉文化,还有汉文化之下的种种先进技术与制度,契丹因此强盛之后,遂能建立帝国,与中原分庭抗礼。”

    “契丹国中有不少唐人,其中不乏成了契丹军士的。”莫离注意到李从璟眼神的变化,便低声提醒。

    半晌,见李从璟不再说话,莫离诧异道:“这就完了?”

    “难道我没说完?”李从璟怔了怔。

    莫离肃然点头。

    因为草原人学习汉之先进文化,被汉化的程度深了,所以其政权空前强大起来。

    秦王说:“唐军威武!”

    他们被融合,变成汉人,是因为什么?因为汉文化。

    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草原政权变强了。

    ……

    卢龙军的将士们却不觉得眼前的场景难以接受,恰恰相反,一场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大胜让人的每个毛孔都振奋无比,在各处打扫战场的将士们兴致高昂,甚至是眉宇轩昂,相互间激烈探讨今日这场战斗时,嘴里蹦出来最多的便是对李从璟的由衷赞美之词。

    “在想如何处置契丹国中之唐人,又如何对待契丹国中之草原人。”李从璟收回思绪。

    第一部分是契丹军绝对主力,这些人平日放牧,战时出征;第二部分其实不多,因为契丹军出征时,一般只要臣服部落出钱、粮、马匹等物资;第三部分中就有一些唐人了,毕竟契丹国中的州县是契丹安置唐人的主要所在,不过这部分军士也不出征,只守备地方。

    由此可见,幽云十六州的割献,对草原到底意味着什么,其相对对汉民族的影响,又有多么大。

    仪坤州是耶律倍布置下来防备唐军北上的重镇,兵力多不足为奇,此战契丹军俘虏虽有近两万人,却也不必太担心他们会生出什么乱事来,与卢龙军的士气高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已经丧失了抵抗意志,如今他们不再是狼,而只是一群羊。

    一群失去头领且丧失心智的羊,是不必担心的。

    原因无非两个。第一是主动的,躲避战争兵灾;其二是被动的,被草原人掳过去。

    “及至赵宋之后,情况明显变化,汉文化被草原民族大加吸收,中原政权反而倒是为其所反噬,故而有元、清两朝。五代之前,草原无帝国,而五代之后草原始有辽、金以至元、清,乃因此之故。”

    而后,在众将簇拥下,李从璟入城。

    这个历程最具代表性的时期,是五胡乱华的时候。

    “古往今来,凡帝国内乱,则外族必趁机入侵,内患必然引起外患,此事不可避免。若想外族不侵我大唐,帝国无边疆大患,必须要帝国强盛。国强,则四夷畏惧,外族臣服,甘为驱使;国弱,则臣子作乱,夷狄觊觎,外族入侵。”李从璟道,“此为亘古不变之理。故此,求彼弱,非正途,求我强,方是大道!”

    就是这句简单的话,奠定了一支军队的信心。

    这一时期,开始有汉人成规模北迁,越过长城居于塞外。

    李彦超率领诸将,在主城城门前恭迎李从璟入城,在诸将身后,仪坤州的那些契丹达官显贵,被捆绑着扔了一地,如一群猪羊。

    契丹军在对这些人举起屠刀的时候,内心的确是愤怒的,所以这些工匠全都尸首分离倒在血泊中,他们的衣衫是素色的,所以血迹更加触目惊心。

    这种交流与融合,有战争方式,也有和平方式。自从汉武帝开创了大举收服草原人的先河,草原人便开始了这个不可逆转的历程。

    随行在李从璟身侧的人,无论是莫离、杜千书等幕僚,还是其它近卫,在这般呼喊声中,都不由自主挺起了胸膛,身姿愈发端正英武,几乎将“与有荣焉”四个字写在了脸上。

    而五胡乱华的最终结果,是五胡最后都被汉人融合,成了汉人。

    促进了草原政权的强盛。

    李从璟凝视着仪坤州喟然一叹,心中想到:“后世说五十六族皆中华,也说元、清乃中国之朝代,其因在何?不就是因其袭承汉之文化,其人皆被汉化了么?”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风流倜傥,看起来亲切和善的年轻人,挥手间,让契丹经营数年,自信满满可以坑杀卢龙军,可以防备唐军北伐的仪坤州防线,变成了一个笑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