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华夏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
「“在唐帝国崩溃后,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后世称之为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几十年时间分裂于战乱不断。”
“赵匡胤则在这场乱局中崛起,建立了宋朝。他因兵变立国,却也怕因此亡国。他对武人当政极为警惕,他的弟弟赵匡义接任皇帝后,进一步确立文官政治,宋朝就此走上了崇文抑武的道路。强干弱枝、重文轻武和守内虚外,成为实际国策并一直延续。”」
蓝星。
“宋朝?靖康之耻那个?”
“你这么一说我就想起来了,既然天幕上是经过考究所得出来的真实历史,那靖康之耻就是真的喽?!”
“牵羊礼?!跪下学羊叫?!luo体那个?!真的存在过?!!!!”
“没想到当初嘲笑的是我祖宗真是该死啊!”
“我当时以为只是剧本,剧本嘛惨就惨了点,没想到啊!!!!”
“我根本就没有在意,我直接忽视了,谁能想到这么大一刀。”
“真的这么屈辱过吗?还是不该相信,皇室成员全部被带走了?没一个人跑吗?!”
“跑不过吧,视频不是说了宋朝重文轻武吗。”
“不是就算真的打到了首都,他们不可能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啊,全部军人都策反了?我是不信的。”
“武力值不如人还不是任人宰割,人家指名要皇室成员,不然灭国,你敢不给吗。”
“好像也是,所以重文轻武的政策还是反噬自身了。”
“这个政策就是有问题,你说没有敌人在外虎视眈眈就算了,我记得汉朝的时候就有外患了,为什么在明知有敌人的时候还不重视军事啊,我真不明白。”
“当局者失策了呗。”
“没有人提出异议的吗?就算皇帝一个人独揽大权也不应该啊。”
“你都说了独揽大权了,又怎么会听你的呢,估计是军权下放多的话会威胁自己地位吧,毕竟赵匡胤也是靠兵变建国的,怕有人走他老路吧。”
“唉,所以无可避免的了。”
「“宋朝的北方是契丹人的辽国,西面是党项人的西夏国,西南方是段氏家族的大理国。虽然赵匡胤也发出过卧榻之策,岂容他人酣睡的宏愿,但终究没有实现天下一家的大统,最大的危险始终来自北方。宋辽之间打了25年仗后坐下来和谈,约为兄弟之国,这个被称为檀渊之盟的约定带来了100年的和平,经历了130多年六位皇帝的经营之后,端王赵佶生活的宋朝正处在一片欣欣向荣之中。父亲宋神宗为让王朝变得更加强大,重用王安石推行新政,从科举考试到平民百姓,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史称熙宁新法。”」
蓝星。
“还是会改革的嘛,所以是经历了靖康之耻后改革的?”
“这个不知道,当初那个视频也没有说是那个阶段。”
“反正要么就在之前要么就在之后。”
“谢谢你,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
“应该是之前吧,视频应该是按时间顺序的,建国后打了25年仗,然后就檀渊之盟,经历了130多年的6位皇帝,到赵佶,一代代人努力经营才有欣欣向荣这一说。”
“可是为什么靖康之耻就不能是在那25年仗的时候发生。”
“也可以,还是继续往下看,说不定就有答案了。”
「“公元1100年赵赵佶成了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后世更熟悉他的庙号宋徽宗。赵佶继承的是一个文明程度极高的国家,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都城开封时称东京汴梁,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繁荣的大都市,已经跟数百年后的现代城市几乎没什么不同。”
“唐帝国时期的9小时宵禁政策此时也松弛下来,甚至名存实亡。每到夜晚,街道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瓦斯勾栏、酒楼茶坊笙歌不停,沿街都是叫卖声,四处都有人在表演各种奇艺,甚至还有了送餐服务城内的大酒楼不胜枚举,两人喝酒花费需要数百铜钱,一人独饮也必须用银质碗碟,可见市民生活的富庶,甚至奢靡。”」
梁禾看到这里有点破防了“老祖宗过的比我还好系列,你是皇孙贵族,甚至是地主商人也就算了,普通民众也这样啊!!!”
“碗碟都用银的这就是首都的魅力吗,首都连狗都吃得比我还好。”
“没事。”梁禾安慰自己“起码现在有空调和手机,他们没有。”
蓝星。
“看到视频那些画面我人都麻了,这这也太好看了吧!!!!!”
“我要吹爆!!!!就这种风格就这种布景就这个味道爽!!!”
“从未见过的风格,老祖宗太会了是真的好看,太震撼了。”
“我很少用震撼来形容,但是确实除了震撼我想不出什么词来了。”
“绝了导演太会拍了,真的有一瞬间感觉穿越到了过去。”
“这个布景能不能别拆啊!留着给我拍照啊!”
“应该不会,看这布景肯定是花了大价钱的,要么会循环利用要么会成为旅游胜地。”
“宋朝虽然窝囊但是吧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达到了数百年后的水平,不管怎么样这已经很可以了。”
“你没看到天幕这个生活在2024年的人都破防了吗,想当可以了。”
“天幕:这个时候就提我了?”
“既然经济发展那么好,其他方面除了军事应该也很好吧。”
“总感觉你有点在内涵。”
“没有啊,绝对没有,你可不要瞎说,赶紧往下看吧你。”
「“开封城的盎然生机被一位叫孟元老的人记录下来,他将自己的十卷书取名为东京梦华录。一定程度上,宋代继承了魏晋风骨,更多寄情于山高水长、云淡风轻,题材也从唐代的偏重人物转换为更重山水花鸟,中国美术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画自此开始形成特色,并逐步走向全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