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一时说不出话来
“力民,叶菲,你们和好了,我也放心了。”许大茂说道,眼中闪烁着喜悦。
正当他们吃着方便面,叶菲走进了院子。看到杨力民和许大茂在吃饭,叶菲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但她知道,自己和杨力民之间还有一些未解的误会需要解决。
“力民,大茂,你们在吃什么呢?”叶菲微笑着问道,走上前去。
杨力民抬头看到叶菲,脸上的笑容有些尴尬,“叶菲,你来了。我们就随便吃点方便面,忙了一天没什么时间准备。”
叶菲坐下来,脸上露出关切的神情,“力民,有些事情我想和你谈谈。你有时间吗?”
杨力民点点头,放下筷子,示意许大茂继续吃。许大茂看了看叶菲,又看了看杨力民,识趣地笑了笑,“你们聊,我出去走走。”
许大茂起身离开,给杨力民和叶菲留出空间。他知道,叶菲和杨力民之间有话要说,自己不便打扰。
杨力民和叶菲走到院子的另一角,叶菲深吸一口气,决定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1970年的冬天,北京的寒风刺骨,北风呼啸着穿过四合院的大门,杨力民却觉得四合院是他最温暖的港湾。每当放学回家,他总是喜欢跑进院子,看看母亲在忙些什么,有时帮忙喂喂鸡,有时和邻居家的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他的父亲杨建国是个老实本分的工人,整天早出晚归,为了养家糊口,工作异常辛苦。母亲王丽娟是个贤惠的女人,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总是把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
杨力民在北京的胡同里上小学,学校离家不远,每天走路上学。学校里的生活丰富多彩,杨力民喜欢读书,特别是喜欢历史和文学。尽管那个年代的课本内容有限,但他总是能从中找到乐趣。老师们也很喜欢这个聪明好学的孩子,每次班里有活动,杨力民总是积极参加。
四合院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充满了温情。院子里的邻居们相处得非常和睦,大家彼此关照,像一家人一样。院子里常常有热闹的场面,有时是大人们一起聊天,有时是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每到过年过节,院子里更是热闹非凡。大家在院子里挂起红灯笼,贴上春联,孩子们欢天喜地地放鞭炮,大人们则忙着准备年夜饭。
杨力民的两个姐姐,一个叫杨丽华,一个叫杨丽娜。她们都是善良勤劳的姑娘,大姐杨丽华已经工作,是一名小学老师,二姐杨丽娜还在中学读书。姐妹俩对弟弟特别疼爱,经常给他买一些小零食或是手工制作的小玩具。杨力民也很懂事,总是帮着姐姐们做家务,打扫房间。
在1970年的那个夏天,杨力民家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杨建国的老战友李大爷。李大爷是个退休的老工人,独居一人,无儿无女。杨建国和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是生死与共的战友,因此关系特别亲密。李大爷的到来给这个小院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他经常给杨力民讲战争时期的故事,讲述他和杨建国一起战斗的经历,这些故事让杨力民对父亲更加敬佩。
杨力民在四合院里度过了他无忧无虑的童年,他喜欢院子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力民渐渐长大,四合院也慢慢见证了他的成长。每当他遇到困难时,总会想起父亲和李大爷讲过的那些故事,从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四合院不仅是杨力民的家,更是他心灵的寄托。院子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记忆中,成为他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娄小娥来找二大爷和槐花
许大茂杨力民的生活在四合院中平静而充实,院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角色中默默地奉献。杨力民每天放学回家,看到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心中总是感到一阵温暖。他知道母亲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多少,也懂得家中的每一口饭菜都是母亲辛勤劳动的结晶。
一个秋日的午后,院子里静谧安详,只有几只麻雀在树梢上叽叽喳喳。杨力民正坐在院子里的一张小木凳上做作业,忽然听到院门被轻轻敲响。杨建国放下手中的工具,走过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个中年女人,神情焦急而拘谨,正是娄小娥。娄小娥是杨建国的老邻居,年轻时在同一个工厂工作,后来因为家庭原因搬到了另一条胡同。
“建国哥,我有事找李大爷。”娄小娥的声音有些颤抖,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快进来,小娥。”杨建国热情地招呼道,“李大爷在屋里呢。”
娄小娥走进院子,眼神里带着一丝不安和期盼。杨力民注意到她的眼角有些红肿,似乎刚刚哭过。杨建国带她进了李大爷的屋子,李大爷正在整理一些旧物,看到娄小娥进来,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
“小娥,怎么了?”李大爷的声音温和中带着关切。
“李大爷,我……”娄小娥哽咽着,一时说不出话来。
李大爷示意她坐下,递过一杯热茶,耐心地等她平复情绪。过了一会儿,娄小娥终于开口:“李大爷,我娘身体不好,最近总是咳嗽,晚上也睡不着觉,我想请您帮忙看看,有没有什么土办法能缓解一下。”
李大爷是四合院里有名的“老中医”,年轻时在战场上学过一些草药知识,后来又在生活中摸索出不少治疗小病小痛的土方子,街坊邻居有个头疼脑热的总爱找他看一看。
“好好,小娥,别急。”李大爷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慰道,“你先说说你娘的具体情况,我想想办法。”
杨力民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里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知道李大爷不是正式的大夫,却总能用他那丰富的经验和善良的心帮助邻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时,杨力民的母亲王丽娟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一盘刚蒸好的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