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石敬瑭卖国当皇帝
并且,石敬瑭还承诺每年进贡大批财物,以儿国自称。
耶律德光异常兴奋:你李继岌不是抢了我的辽东吗,这次,老子抢了你的老家!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石敬瑭手下第一大将刘知远(即后汉高祖)认为,联盟期待那可以,只要给点金银粮食、铁器等东西即可;
自称儿子,条件太屈辱,没有必要许诺这么多。
但石敬瑭在桑维瀚的支持下一意孤行。
联络契丹的同时,石敬瑭公然发声,反对李从珂,质疑他的皇位得之不正!
石敬瑭让文人写了讨贼檄文,说李从珂是养子,不应该继承皇位;
并提出要求,让李从珂让位给李嗣源的亲生儿子李从益。
李从珂一看石敬瑭果然反了,就下令罢免石敬瑭的所有官职,然后命张敬达领兵攻打太原。
在攻打太原的军队里,有很多是石敬瑭的老部下:安元信、安审信率军来援,张万迪等人率军来降。
一时间,太原城攻守双方战斗惨烈,石敬瑭亲自抵挡飞箭流石!
石敬瑭的人心虽然坚定,但仓里的粮食却逐渐匮乏。
七月,赵德钧遣使赴契丹。
八月,赵德钧和成德军节度使董温琪,奉李从珂之令,拦截契丹南下帮助石敬瑭的军队。
但赵德钧阳奉阴违,没有奉命出兵。
九月,契丹军在耶律德光直接率领下,从雁门关进府河东,在没有遭到任何抵挡的情况下,一路长驱直入,抵达太原。
石敬瑭闻讯,亲自披挂上马,出城攻击张敬达。
随后,契丹、河东联军败张敬达军,围之于晋安寨(今太原晋祠南)。
晋安寨之战,影响了随后中国的上千年历史!
闻晋安寨被围,赵德钧主动请缨统军试图解围。
十月,赵德钧奉命由飞狐路出敌后击敌。
但赵德钧的真实意图,却是以这次战役为借口,趁机兼并邻镇军队,以聚集更大力量。
其实,他早就想联合契丹,占领中原。
这个想法比石敬瑭还早。
所以说,即使石敬瑭不跟契丹联盟,赵德钧也会出现。
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无论是石敬瑭还是赵德钧,燕云十六州都会被送出去!
赵德钧统领所部银鞍契丹直三千骑出兵后,没有直趋晋安寨,而是率军南下,到达易州。
赵德钧坑蒙拐骗,收编了赵州刺史、北面行营都指挥使刘在明屯驻当地的军队。
然后南下成德,收编董温琪的成德军。
这时赵德钧有军一万余,奉命由上党前去会合赵延寿的军队。
赵延寿是赵德钧的干儿子,也是李嗣源的女婿,他此时担任枢密使,也奉命北上。
父子俩知道契丹有备,凑到一起一商量,便不再进兵。
十一月,赵德钧被任为诸道行营都统,去昭义军(今山西长治),接管军队。
赵德钧又想收编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但范延光怀疑赵德钧的意图,表称自己已深入辽州敌境,不能撤回,拒绝合兵。
赵德钧随后前往晋安,行经团柏谷口,其前锋杀契丹五百骑,军出谷口,契丹暂退,赵德钧却不再前进。
此时,赵德钧深知自己现在的重要性,索性上书李从珂,要求以赵延寿为成德军节度使。
李从珂气得大骂:“如果赵德钧父子能退契丹,即使要代替我,我也甘心。如果玩寇要挟君主,只怕兔死狗烹!”
赵德钧恼羞成怒,于闰十一月,秘密和耶律德光谈判,希望在推翻李从珂时支持自己而非石敬瑭。
耶律德光已经支持了石敬瑭,就不能更改,最终还是拒绝了赵德钧。
为了进一步坐实对石敬瑭的支持,他立石敬瑭为中原皇帝,建立后晋。
最后,晋安寨的唐军粮尽,陷入绝境。
张敬达拒绝投降,杨光远杀了张敬达,投降石敬瑭。
契丹、晋联军收编这支唐军,南趋团柏谷。
赵德钧一路收编的军队,号令不同意,很快瓦解。
赵德钧、赵延寿先逃,兵士丢盔弃甲自相践踏,死者万计。
赵德钧、赵延寿逃到昭义军军部潞州,爱将时赛率轻骑向东回渔阳,其部曲还有千余人,与散亡士卒都归于潞州。
石敬瑭派昭义节度使高行周回昭义,赵德钧投降,迎谒石敬瑭于马前,石敬瑭傲然而立。
耶律德光在潞州西郊尽杀赵德钧的银鞍契丹直,用囚笼把赵德钧、赵延寿父子押送回契丹,与石敬瑭继续南下。
联军攻到洛阳,李从珂绝望,全家自杀,唐亡。
石敬瑭的晋接管唐全境。
耶律德光沾沾自喜,以为俘虏了赵德钧和赵延寿,就得到了幽州!
却不曾想,李继岌早就命令赵思温出兵幽州!
阜新大战后,赵思温的五万汉军和喇撒的四万东奚兵,被子弟军改造成了三个军:第十三军喇撒、第十四军赵思温、第十五军赵匡符。
这三个军,里面都有一个原子弟军的师在编,以防止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
实际上,就是保证这三个军外出征战的时候,不出意外!
赵思温、赵匡符原本就是幽州将领,他们手下的五万汉军大多也是幽州、河北北部的汉民。
而喇撒的奚族,活动于今内蒙宁城县、辽宁辽阳市和北京之间的广大区域。
李继岌命令这三个军出兵幽州,攻占并经营幽州。
一听说要回家,三个军的将士们兴高采烈,摩拳擦掌!
尤其是赵氏兄弟的部下,更是唏嘘不已!
以前是为了契丹而打仗,今天却是要回家打契丹!
这种心情,是可以转化为战斗力的!
而且,每个军都有一个齐装满员的子弟军师,在他们的训练下,现在这三个军的战力和军纪,都是突飞猛进,不可同日而语了!
赵德钧率领幽州军南下,所留兵力不多,根本无法抵挡子弟军的三个师。
就在赵德钧刚抵达潞州的时候,幽州就被子弟军占领!
936年十一月,被称为后晋天福元年。
辽太宗耶律德光册石敬瑭为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契丹主自解衣冠授之。
历史上,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即今天的河北和山西北部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了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