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高考开始
还有一些老人穿着厚厚的棉袄,正在湖岸上散着步,讲述着自己的一生。
隐约间,有歌声从远处传来。
“灯火阑珊的世界 每一夜 闪烁后凋谢
天色微亮的旷野 每一页 发烫的冰雪
用背影让故事完结 孤独是你昂贵的注解
日与夜 多少荒唐岁月 你如热雪 你从未妥协
你本如刀锋清冽 但你却 柔软而无邪
无声无息的世界 寂静的宣泄”
一路缓步漫行,一面静静的听着,眼神恍惚,前尘往事涌入脑海,心中升起无限的感慨。
直到天色渐渐黑了下去,歌声渐渐消失,人们各自归家,燕十三才从缅怀中回过神来。
突然间有所感触,燕十三蹲下身脱掉了自己的鞋袜,露出一双赤脚,随后把裤脚卷到膝盖上走到湖水之中,将腿伸进水中轻轻晃荡。
“会水的人可以顺着水的浮力漂在水面上不沉下去,不过这已经就是普通人的极限了。但是武者肉身有着远超普通人的身体和力量,对身体的控制力极其强大,那是不是说,其实武者能让自己的身子在水中一寸寸的提起来。”
也不知道为何,燕十三此时回忆前世那些影视作品,借草而飞,踏水而行的精彩画面,上一世做不到的事情也许这个世界的国术就能做到呢!
将注意力放在水里拔动的双脚,只见他的脚趾如手指一样的灵活,在水中划来划去,每一次划动,湖水都能被带起一个漩涡。
“控制双脚的平衡,就像人躺在水面上一样,只要有足够的平衡点,稳定的踩在水面上就能把身体提起来。脚掌上的力量平衡了,理论上应该就能踏水而行”
燕十三突然往上一拔,脱离站立的湖底,整个人升起一截,远远看去像是走在湖水上里。
每一次抬脚都在感受水的浮力,借助湖水的力量,他的双脚虽然没办法真正踏在水面,可湖水却只能淹没到膝盖处,并不会沉下去。
一丝喜色微不可察的浮在脸上,对于探索未知而有所收获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小孩子终于找到了新玩具的功能,发自内心的喜悦。
“看来想站在水面上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我现在力量再大也没办法减轻自己的重量,就算脚掌平衡了,但还是要陷进水中。除非除非我能进入暗劲境界,可以利用劲力抵消自身的重量,也许就能勉强做到直立在水中,不会完全沉下去。”
自从燕十三在气血一道上越走越远之后,他的体重也随之水涨船高,一米六三的身高却有将近三百斤的重量。若不是体型还算是健壮正常,身体上没有一丝多余的赘肉,恐怕真的会变成一团肉球。
脚趾在水底不停的动弹,一个个波纹出现在湖面上,始终无法借助水的力量将自己驮到水面上来。
尝试了半天,燕十三无奈的一步步走出湖水,在岸边提起自己的鞋子朝远处走去。
身影渐行渐远,消失在夜幕之中。
漆黑深沉的夜幕和即将离去的思绪,总会令人感觉到深深的孤单和寂寞。来时孑然一身,去时独身一人,天地之间无所牵挂,唯有一心向武。
————我是分隔线————
联邦新历116年,三月一日。
一年一度的联邦武科高考来临,各大洲、大区,再到省、市、县各个学校的武科生都跃跃欲试的想在考试中大放异彩,然后被顶级武者大学看中,由此一鸣惊人。
这一天是无数学子人生的转折点,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联邦高考文化考试的模式与前世一样,只需要考生拿上准考证,在指定学校考试即可。
而武科考试则是需要由当地的监武阁负责监考,由监武阁指定考试地点,统一进行考核,结束之后将成绩上报到教育部门汇总。
第一天的考试为武科考试,第二天才会进行文化考试。
之所以如此安排,完全是因为考生如果连武科考试都无法通过,注定不能被武者大学收录,先考文化科目完全就是白费力气,还不如先行刷下一波浑水摸鱼的废材,免得学浪费时间和金钱。
一大早,燕十三便准备妥当,来到武科生集合的地方,一起登车前往监武阁设置的考试场地。
方城每年的考试地点都一样,考场被设置在方城北区的工业区内,那里有监武阁的一处专门用来考试的场地。
毕竟每一年的考生都不少,全都带到监武阁进行考核也不现实,很容易造成混乱,于是后来就慢慢形成了单独设立一处考试场地的做法。
所以到了每年三月一日这一天,方城就出现了许多大巴车和私家车往北区涌进的盛况。
今年方城六所中学一共有二百三十七人参加考试,算是历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往年顶破天也就两百来号考生,最少的时候连一百人都凑不齐,与文科考试动辄数万人相比,少得让人觉得可怜。
可谁让拥有武者天赋者稀少,而方城又是华夏大区最小最偏远的县城,比不得其它大城市。
考试地点和整个考试过程都是由监武阁全权负责,任何势力和个人都无法插手其中,为的就是一个公平透明,免得出现鱼目混珠的情况。
北区这边的工业园区有不少的公司和工厂,是方城最有经济价值的地区。监武阁的考试地点就在园区最深处,并且提前了一个星期开始准备,将所有设备仪器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试和维护,确保不会在考试过程中出现问题。
考场里面的设备仪器虽然没有监武阁的高端,但也是外面轻易搞不到的高级货,高考生考核可以全部免费,平日里若是想进行实力检测还需要交付价格不菲的联邦币。
燕十三是第一次进入北区,不论前身还是他,一向都在东区和西区转悠厮混,南区也去过几次,但是北区连一次都没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