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武唐攻略 > 第六百四十四章 吵架是朝廷的主旋律

第六百四十四章 吵架是朝廷的主旋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对于这种死后算账出气的行为,李贤虽然能够理解,但理解不代表能够接受,毕竟这许老头不是无关人等,他可是人家的孙女婿。这要是许敬宗被谥为什么高阳缪公,那他岂不是大大没有面子?于是,太常寺一把谥号送上来,他就大笔一挥批了回去。

    因为这个缘故,竟没有人注意到武后这个太上皇后面色铁青,李贤这个皇太弟咬牙切齿。当然,就算注意到了,“不畏强权”的太常博士们也不会为此退缩。这太常寺平时没什么实权,最大的实权就在于盖棺论定给人家定谥号。想当初苏定方那样的功劳,尚被定谥号为庄——也就是威而不猛,就不用说许敬宗这么个没人品的混蛋了。

    就在这当口,李治忽然“病”了,李弘忽然身子不“爽快”,全都退出了这场争议的中心。李治是没法应付妻子的枕边风以及朝臣的争吵,干脆就把决定权扔了出去;李弘是看到父皇退出,自己留在那里似乎也有些碍事,这才跟着退居二线。

    着尚书省五品以上重议!

    这从早晨一直拖到下午,一帮大臣无不是饥肠辘辘,就连李贤自己也是饿得前胸贴后背。好容易解决了此事,他自觉也算对得起和许敬宗那点交情,散会之后自是想溜之大吉,然而,这人没走成却给武后给截住了。

    公道?许敬宗做的事情那叫公道么?

    该死的许老头,要不是你人缘那么差,怎么会在后事问题上给人那么个好机会!想当初李绩定谥号的时候多爽快,贞武两个字几乎是全票通过!

    上窜下跳的人一日之间少了一半。坚持原则是好事,但那是太常寺官员的职责,关别人什么事?这要是蹦跶得太欢快引起某人反感,继而给你一双小鞋穿穿,乃至于去岭南数星星,这都是不可预料的事,何必和自己过不去?在这种消极看热闹的思想下,无数官员便退居二线,一心一意准备观赏太常博士vs皇太弟的大好戏码。

    比起李绩虽说略有不及,但在李治登基后去世的所有臣子中,这也已经是数一数二了。即便是武后对最后一位拥立功臣的去世心怀感伤,对这样的规格亦心中满意。

    这许敬宗死了原本就已经够让武后心烦,如今阿猫阿狗还敢在这个问题上使绊子,试问她心中怎会不像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他这个外人都火大,更不用说许家人了,许彦伯虽说也不满自己这个祖父,可没来由给许家抹黑他却不干,只能指责袁思古和许家有仇,这是公报私仇的做法,请求更改谥官。这种无凭无据的指责自然没有半点用,其他的太常博士也出来帮同僚抱不平。这下子,为了谥号问题,整个朝堂乱成一团。

    “你先头还劝我说不必为了长孙家复爵的事情操心,看看如今这些人,要不是因为有了凭仗,他们怎会如此放肆!谁都知道许敬宗昔日有什么功劳,谁都知道我待他与别人不同,偏偏在此事上发难,分明是不给我这个太上皇后留脸面!他们以为你父皇后悔了,所以我也就奈何不了他们,好,很好!”

    许敬宗是一品高官,这后事料理自然有一定的规制,再加上又没犯过什么原则性的大错误,所以无论是李治还是李弘,在死后哀荣上都没有分毫吝惜。最后颁发的诏文上清清楚楚写明了规格——废朝三日,诏文武百官就第赴哭,册赠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陪葬昭陵。

    李贤何尝不知道老妈已经怒极,睚眦必报的武后能够容得下这种挑衅,那就是咄咄怪事了。然而,为了自己的安生日子着想,他还是不得不设法消解其怨气。可事与愿违,这好容易说动了三分,阿芊便踉跄进门报了一个最最不妙的消息。

    专门为了给许敬宗定谥的小朝会上,武后顶着一张阴霾密布的脸出席,以压倒性的言语驳斥了先后五个谥号。一时间,一股沉甸甸的压力登时压在了众人心头,就连李贤也感到气氛有些缓不过气来。

    许敬宗为人太差是朝野有名的,只要收钱就给办事更是人尽皆知,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往日没人追究,现在人一死,顿时有无数声音钻了出来。就在某次议定谥号的朝议上,某个名不见经传的太常博士袁思古就跳了出来。

    武后坐在李贤的后面,所以,不单单是那些官员领受到太上皇后那冰寒的视线,就连李贤本人也同样无法幸免,这背后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觉察到这气氛似乎渐渐朝发僵的方面发展,他不得不咳嗽了一声随便说了几句,无非就是做人要公道之类语带双关的话。

    至于有心讨好武后的其他人倒是尝试过,但那些太常博士个个伶牙俐齿,户部某尚书亲自出面转圜却碰了满鼻子灰,其他人顿时不肯再上了。

    这话虽说极其刻薄,但平心而论却没有冤枉许敬宗。一点小事不遂就硬生生上奏流放了长子和长孙,为了贪图人家的聘礼就把女儿嫁到了夷狄,至于其他之类指责人品的话亦是有据可循。然而,这话要是平常听见,兴许李贤就一笑置之了,但如今人刚死就有人跳出来说道,他不免心中恼怒——平常的时候你们都跑到哪里去了?

    同样是在刚刚的朝议上滴水未进粒米未食,但武后却似乎并没有感觉到饿。只剩下母子俩的时候,她便没了刚刚在人前那些顾忌,冷笑一声便凤眉倒竖。

    于是,在吵吵嚷嚷之中,勉强就定了一个“恭”字。恭有不少意思:尊贤贵义曰恭;敬事供上曰恭;尊贤敬让曰恭;既过能改曰恭……某大臣提出的理由无非就是既过能改曰恭。这是武后尚可接受的字眼,至于李贤则是已经想要烧高香给许敬宗庆祝了。

    虽说这一年监国了两回,但李贤这个储君基本上很好说话,能通过政事堂的必定就能通过他这一关,于是文武兼通之外又多了一个从善如流的好名声。所以,没人想到他这次会这么专横,那些个太常博士也不例外。

    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稍微退让一点的好。

    然而,和谐的朝廷因为这个意料之外的死讯,顿时多了几个不和谐的音符。一些被压制得太久的声音,一下子全都蹦了出来,就差没有公然叫好了。即便如此,交情不错的官员偶尔也会窃窃私语交换一下自己的看法,比如许敬宗的谥号问题。

    今天能够列席的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员,从年纪来说基本上都是四五十朝上,老成持重的占了大多数。然而,老成持重并不说明就没有血气,这耿着脖子顶牛的就不止一个,仿佛忘记了昔日那些凄凄惨惨戚戚去岭南的同僚。倒是有人想站出来打个圆场,无奈给武后那凤目含威这么一扫,不得不掂量掂量缩了回去。

    荣国夫人杨氏病笃,竟是已经去了!

    不少官员都在心中大骂,然而,更有不少人隐隐约约感觉到,今天要不能议定一个“公道”的谥号,要出这座大殿还不知道得等到猴年马月,估计首先会饿毙其中。而且,武后这眼神也太令人发怵了一些。更有人联想到昔日被推出去就再也没能回去的褚遂良,想到了昔日那群风光八面的太宗托孤重臣,立刻硬生生打了几个寒噤。

    无论是武后这个女儿,抑或是李贤这个外孙,都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

    直到这时候,方才有人想起一个问题——李贤可是许敬宗的孙女婿!

    得到这么个消息,李贤虽说免不了在心里暗骂老爹和兄长只知道撂包袱,但心里却也生出了警惕——这给许敬宗死后的待遇是已经够高了,在谥号问题上如果争得太狠,似乎对生人死人也没什么好处,这只要能过得去也就算了。然而,这似乎只是他一厢情愿的看法。

    阎王要你三更死,哪敢留人到四更。怕死的许敬宗终究也抗不住老天爷的召唤,昏迷三天之后终究没有醒来。数日之后,这位曾经在册后的问题上作为武后的坚实后盾,因此而享了下半辈子荣华富贵的老狐狸,不那么情愿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享年八十一岁。

    “敬宗位以才升,历居清级,弃长子于荒徼,嫁少女于夷落。闻《诗》学《礼》,事绝于趋庭;纳采问名,唯闻于黩货。白圭斯玷,有累清尘,易名之典,须凭实行。按谥法‘名与实爽曰缪’,请谥为‘缪’。”

    由于许敬宗活得实在太长了些,早年和他关系好的去世的去世致仕的致仕,如今还在朝的官员大多都是和他有龃龉的。上官仪郝处俊两个宰相居中不哼不哈地道几句谥号乃是大问题,需要多斟酌,裴炎和刘祎之倒有心帮一把,问题这是太常寺的事,宰相插手不利于自己的名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