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 章 褚国变革
众臣不语了
叫他们耍嘴皮子功夫还可以
叫他们让自己丰衣足食还可以
让他们让整个褚国的百姓丰衣足食怎么可能。
他们是人,又不是许愿池
要是这样,他们还不如罚俸禄呢
古代中国的官员选拔制度经历了从世袭到选拔推荐,再到科举考试的过程,虽然世袭的影响逐渐减弱,但“官二代”的现象与官员的选取方式不无关系,且在后之世,需要警惕的是官员以选、以考之名,行世袭之实的可能性。
总之人多了,总会有浑水摸鱼的人。
褚帝:“怎么?都不说话了?你们都认罚是吧,那就罚吧!”
今天真是褚帝在位以来最开心的一天了,以往都是被他们逼着干这干那的,没事就复议复议的为难他,现在让他们也尝尝被为难的滋味。
别没事总逼逼叨
做点实事,脑子要用在正途上
右相:“这办法总要经过多方验证,方可证明有没有用。”
褚帝:“这么说来右相有办法咯,那以后就大家配合验证吧!好尽快实施让广大百姓早点受益。”既然右相那么想出头,那这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好了。
枪打出头鸟
右相顿时脸色难看起来,这皇上今天干嘛了?一点面子都不给他?他能有什么办法?
现在他有点想念上官明德了,似乎有他在很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要是他有办法他早说出来立功了,还藏着掖着干嘛?
一众大臣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右相:
纷纷说道:
“还是右相厉害”
“不愧是国之栋梁啊”
“不然人家怎么是右相呢?”
“是啊,是啊”
“褚国百姓有福了”
“右相赶紧说出来我们参谋参谋”
眼看他们议论得好像他真有什么办法一样。
右相赶紧说道:“臣惶恐,一时半会还真拿不出什么办法!”
褚帝:“作为天下表率,说话岂能如此儿戏?右相你太令朕失望了。”
刚才一直夸赞右相的人也闭嘴了,缩了缩脖子,哎!夸早了。
说话的语气很轻,但却令人心颤。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右相擦着汗不语,今日皇上说话看似非常平淡,但处处透露心机。
他赶紧意识他右相派说说情
右相派接到信号见状硬着头皮说道:
“皇上,右相也是想为您分忧。”
“右相一片赤子之心啊”
“请皇上明察”
“是啊”
谁叫他们战队右相呢
“你们的意思是朕是昏君”
众臣赶紧跪下
褚帝一拍龙椅扶手怒道:“又说为朕分忧,又忽悠朕,看来你们在戏耍朕。”
“皇上息怒,臣等不敢”
“皇上息怒”
褚帝:“看来朕以前是对你们太纵容了,从现在起建立都察院作为监察机构的核心,不仅拥有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的权利,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力,为最高监察机关。”
“主要职责监察百官、弹劾官员、监察法规的建设。”
“成立皇商”
众大臣一听,不知道这些头衔会落谁身上。
“朕已经有人选了”
忠臣良将觉得皇上今天真的是很果敢,这才是在位者该有的担当。
而相对比下,其他官员则瑟瑟发抖,这是要把他们监管起来。
下朝后
有的人去找太后
太后本来不想见他们的,但他们跪在她寝宫门前,不见他们,他们就说长跪不起。
右相派找到太后说明情况
太后寝宫
太后:“哀家是后宫之人,不得干预朝政,你们回去吧!”
众臣走后
太后还是找来皇上
“皇上为何如此大动干戈”
“母后,现在褚国岌岌可危,天灾不断,要是再不动起来,以后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动。”
太后叹息:“哀家也帮不上什么忙,哀家还有些麒麟卫,要做什么放手去做吧!”
“谢谢母后”
“傻孩子,你是皇上也是哀家的孩子。”
右相去找皇后
皇后寝宫
皇后:“这皇上越来越过分了,都不把您放眼里,又把我关起来,这日子没法过了,还不如我儿当皇帝呢!”
右相紧张的左右观望:“你疯了?这话也往外说?你不要命我们全右相府还要呢!”
皇后撇了撇嘴:“最近皇上也不知道怎么的,越来越脱离掌控了。”
右相正思索着皇后说的那个可行性,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皇上现在成立了督察院,谁知道会查到什么?要是查到了翻旧账怎么办呐!
就算不翻旧账以后做官都没那么轻松了。
然后两人开始密谋
皇后密谋是让她儿子做皇帝好掌控。
右相密谋是他想做皇帝。
广陵这边
皇帝要成立皇商,职位不高但是只听令于皇上,表面上是皇上在做主,实际上全全由林夕语做主。
而且成立了督查院,让上官明德掌权。
林夕语觉得皇帝想法大胆又开明
她在上官明德那了解到,古代的国企业或类似形式的企业,如盐铁专营,以及盐、金、 银、铜矿等资源的国家垄断,都是为了满足国家在特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需求。
但看看现在好像褚国的经济也不怎么样嘛。
想改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能太过理想化,要符合当时的国情而定。
像王莽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并且,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
还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将耕地重新分配,又废止奴隶制度,建立五均赊贷(贷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权力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
这些政策都不合时宜,而且朝令夕改,广大民众未得其利,反受其害,同时招致了贵族豪强和平民的痛恨。最终在赤眉起义的大浪潮中被推翻。
其实,回想他的一生好像也没错什么事,就是太理想化了!想一出是一出。
虽然,他这样做完全是为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着想。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不合时宜。
也不是完全没可取之处
盐、铁、酒、金、银、铜矿可以用来挣钱。
而且,可以成立个皇商部门专管,只听令于皇上。
而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也不停回复到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
但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实情处,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