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比丘尼传白话文 > 卷三 齐

卷三 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蜀郡永康寺惠曜尼

    译文

    惠曜,俗姓周,西平(今云南沾益)人。年幼时出家,常发愿要焚身供养三宝。宋明帝泰始末年(约公元四七一年),她向刺史刘亮谈及此愿,刘亮起初表示同意。当时赵虔恩之妾王氏,有一甓塔,惠曜便请求在塔上烧身,王氏也表示赞同。

    正月十五日夜间,她领着众弟子,拿着油布,前往甓塔。她打扮装束尚未完毕,刘亮就遗使前来告诫各位尼僧:「假使惠曜焚火烧身,那么永康一寺的尼众,都将和她一起治以重罪。」惠曜迫不得已,只得停止烧身。

    王氏见她烧身未成,大为瞋怒,说道:「惠曜尼不过是徼求名利,才假装做出这眩人耳目的举动,暗中买通了城里人,让他们到时来加以制止。不然的话,夜半三更城内的人又怎能知道他烧身呢」

    惠曜听后,正言作答:「你不要妄生烦恼,舍身是我的事,别人又岂能知道?」于是她返回永康寺,从此绝食五谷,只服香油。

    到了宋顺帝升明元年(公元四七七年),她在永康寺中燃火烧身。火已烧到脸上,她依然诵经不停。她告诉众尼说:「收拾我的遗骨,不过二升而已。」火灭之后,果如其言。

    她舍身前个把月,曾有一西域僧人,年约二十岁,仪表端正,大腿上长满黑毛,长六七尺,极细软。人间其故,他答道:「我向来衣不蔽体,所以才生长出这些黑毛。」

    他对惠曜说:「我住在波罗奈国,到你们这里已有多日,听说你要舍身,就特意送来一个银罂。」

    惠曜顶礼膜拜一番,就收下了这个银罂。她还没来得及仔细了解这位僧人的情况,他就匆匆辞别而去。惠曜想派人把他追回留下,不料他刚一出门,就不见踪影。到了惠曜死后,弟子就用这一银罂盛其遗骨,结果不满二合。

    原典

    惠曜,本姓周,西平人也。少出家,常誓烧身供养三宝。泰始末。言于刺史刘亮1,亮初许之。有赵虔恩妾王氏甓塔2,曜请塔上烧身,王氏许诺。

    正月十五日夜,将诸弟子,赍持油布,往至塔所。装束未讫,刘亮遣信3语诸尼云:「若曜果烧身者。永康一寺,并与重罪。」曜不得已。于此便停。

    王氏大瞋云:「尼要4名利,诈现奇特,密货内人作如此事。不尔,夜半城内那知」

    曜曰:「新妇勿横生烦恼5。舍身关我,傍人岂知」于是还寺,断谷,服香油。

    至升明元年,于寺烧身。火来至面,诵经不辍。语诸尼云:「收我遗骨,止得二升。」及至火灭,果如其言。

    未烧之前一月日许,有胡僧6,年可二十,形容端正,髀7生黑毛,长六七尺,极细软。人间之,译语答云:「从来不覆,是故生毛耳。」

    谓曜曰:「我住波罗奈国8,至来数日,闻姊欲舍身。故送银罂9相与。」

    曜即顶受10,未及委悉11匆匆辞去。遣人追留,出门便失。以此罂盛其舍利12,不满二合13云云。

    注释

    1刘亮:《南史》卷十七谓其「少工刀楯,以军功封顺阳县侯,历梁、益二州刺史。在任廉检,所得公禄,悉以还官,宋明帝下诏褒美。亮在梁州忽服食,欲至长生,迎武当山道士孙怀道使合仙药,药成,服之而卒。」

    2甓塔:(甓,音ㄆ一)砖塔。

    3信:使者。《世说新语.雅量篇》:「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倍至。」

    4要:同「邀」。

    5烦恼:又做惑。使人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为达到我欲、我执的目的,而常沈沦于苦乐的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烦恼通常分为根本烦恼及随烦恼两种。

    6胡僧:胡地僧人。胡是中原人对西域少数民族的称呼。

    7髀:大腿。

    8波罗奈国:又译波罗奈斯,在印度中部。

    9罂:亦作「罂」、「甇」,小口大腹的盛酒器。

    10顶受:顶礼膜拜以接受。

    11委:知道。《高僧传.释宝志》:「此宝公与江南者,未委是一人也两人也。」

    12舍利:即死尸、遗骨之意。通常指佛陀之遗骨,而称佛骨、佛含利,其后亦指高僧死后荼毘所遗之身骨。

    13合:度量单位,十合为一升。前说得「二升」,后作得「二合」疑似其中有一误。

    东莞曾成法缘尼

    译文

    法缘,俗姓俞,东莞曾成(今江苏常州)人。宋文帝元嘉年(公元四三二年),她十岁,妹妹法采九岁。当时她俩都有不懂佛法。现年二月八日,她俩忽然不见踪影。历时三天又返还原处。自云是到兜率净土观见佛陀,佛为她俩开化启悟。到了九月十五日,她俩一起离开,十天年才返回。返回之后,就能书写外国的文字,掌握他们的语言,并能宣说佛经,对西域人的谑谈,也颇能解会。

    元嘉十年(公元四三三年)正月十五日,她俩又失去踪影。田中耕作的人,曾看见她俩随风飘扬,冉冉腾空。父母对她俩屡次失踪感到忧虑和惧怕,于是便向神灵祷告,祈求神灵赐福保佑。此后不久,大约个把月的时间,她俩才悄然返回。

    回来时,她俩已是出家之人,身穿法衣,手持头发,并自述见到了佛陀和比丘尼大爱道。他们告诉她俩说:「你们前世因缘,应当成为我们佛门弟子。」说着,又举手摸摸她俩的头,头发便自动落下。佛和大爱道还给她俩取了法名,大的叫法缘,小的叫法彩。到了遣送她俩回来时,又告诉她们说:「你们回去后,可建一精舍,我们将赐给你们经书。」

    姐妹俩回家以后,就拆毁了神座,修建起一座精舍。她俩置身其中,讲诵经书,昼夜不倦。人们发现,在她俩讲经诵佛的夜里,常会有五色光明,在峰岭之上流辉溢彩,宛如灯烛荧荧透亮。从此以后,她们容貌举止华赡文雅,发音吐语一改故常,清醇而有韵致,即使是京城尼僧讽诵经书,也难以超过她们。

    刺史韦朗、孔默,都亲往致意,供奉不绝。听她俩讲经说法之后,又无不大加敬崇,惊异叹赏。因此之故,当时士人也莫不奉持佛门正法。

    法缘世寿五十六,卒于建元年间。

    原典

    法缘者,本姓俞,东莞曾成人也。宋元嘉九年,年十岁。法缘妹法彩,年九岁。未识经法。忽以其年二月八日,俱失所在,经三日而归。说至净土天宫1见佛,佛为开化2。至九月十五日又去,一旬乃还。能便作外国书语及讲经。见西域人言谑,善相了解。

    十年正月十五日又复失去。田中作人,见其随风飘扬上天。父母忧惧,祀神求福。既而经月乃返。

    返已出家,披着法服,持发而归。自说见佛及比丘尼3语云:「汝前世因缘,应而为我弟子。」举手摩头,发自堕。为立法名,大曰法缘,小名法彩。临遗还曰:「可作精舍,当与汝经也。」

    法缘等还家,即毁神座,缮立精舍,昼夜讲诵。夕中每有五色光明4,流汎峰岭,有若灯烛。自此已后,容止华雅,音制诠正,上京5讽诵,不能过也。

    刺史章朗、孔默,兼6并7屈供养,闻其谈说,甚敬异焉。因是士人皆事正法。

    年五十六,建元中卒也。

    注释

    1净土天宫:此指弥勒净土之兜率天宫。

    2开化:佛教术语,发蒙解惑。

    3比丘尼:当指大爱道。

    4五色光明:表现佛道殊胜功德境界的瑞相之一。《观无量寿经》:「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

    5上京:即京都建康。

    6兼:都。

    7并:一起。

    南永安寺昙彻尼

    译文

    昙彻尼,不知是何处人。年幼时便成为普要尼的弟子,并从师居住在南永安寺中。普要尼道业高洁,学识优洽,在当时很有声望。弟子昙彻尼则禀承师道,操守坚贞而不矫饰,习业精勤而不怠惰,对于佛法奥义,志在广采博收。因此,她在未受戒之前,已广涉了经、律、论三藏;在受具足戒之后,又遍习了佛家的戒律。

    她长于处理机要的事务,尤其精擅于讲经说法。每当她宣讲经书时,总能剖析精微,开释疑滞,妙测旨奥,故而大小尼众,无不请求受教而奉她为师。她随方应会,施教有方,故而背负经籍前来请教的人很多。当时豪门显贵的大家女子,对她都十分敬重。

    昙彻尼世寿六十三岁,在齐武帝永明二年(公元四八四年)去世。

    原典

    昙彻尼,未详何许1人也。少为普要尼弟子,随要住南永安寺。要道洁学优,有闻当世。彻秉操无矫,习业不休,佛法奥义,必欲总采2。未及成戒,博究经论;具足已后。遍习毘尼3。

    才堪机务4,尤能讲说。剖毫析滞,探赜5幽隐。诸尼大小,皆请北面6。随方应会,负袠7成群。五侯七贵妇女已下,莫不修敬。

    年六十三,齐永明二年卒。

    注释

    1何许:何所。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四:「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

    2总采:博收广采。

    3毘尼:指戒律。

    4机务:重大事务。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机务缠其身,世故繁其虑。」

    5赜:深。探赜:窥探幽深。《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画画者,莫大乎蓍龟。」

    6北面:拜人为师。《汉书.于定国传》:「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

    7负袠:书衣。这里指佛门典籍。负袠:指求学的人,即弟子。

    崇圣寺僧敬尼

    译文

    僧敬,俗姓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迁徙寓居在秣陵(今江苏南京)。她还没出生时,家人曾设一法会,请来了瓦官寺僧超和西寺昙芝尼,请二人指腹,称胎中儿为弟子,僧敬的母亲就代替腹中之子认二人为师。双方彼此约定,腹中之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定要让他(她)脱俗出家。

    临近产期的一天,僧敬的母亲曾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神人告诉她说:「你可受八关斋戒。」她于是就叫人着手准备做斋戒的事。供奉的僧像还没有制成,僧敬便呱呱落地了。她出世时,听见空中传语说:「可让你的女儿去建安寺,做白尼的弟子。」母亲就照所说的做了。

    五、六岁时,僧敬颖悟非常,听人诵经,总是很快就能诵读和记忆。曾读经籍数百卷,髓认也逐日加深。她净身寡欲,苦节自励,不恋口欲,唯以菜蔬果腹充饥,故而清俭的风范逐渐被世人所传闻。

    到了宋文帝元嘉年间,鲁郡(今山东曲阜)人孔默出守广川(今河北枣强东南),就携她同行。途中遇见外国铁萨罗尼等一行来宋都建康,他们风范操守无不峻迈,卓然出众,于是就从他们受戒,深深领悟到佛门的无常妙理。

    尔后,僧敬又想乘船汎海,到西域去寻求圣人的踪迹。佛门内外的人纷纷阻止她前往,使她滞留岭南三十多年。在滞留的三十多年里,风化所被,已使岭南犷悍的习俗发生变化,使人们相率笃念佛门。当时,割舍园宅施给她的共有十三家,他们共同为她在潮亭修建了一座精舍,并取名为「众造」。

    宋明帝听说后,特遣使者远道征迎。番禺(今广东广州一带)的善男信女,听说她将被召回,都深感悲伤和眷恋。僧敬返回建康后,齐明帝勅令她居住在崇圣寺,道俗之辈无不向慕,并叹服她的进退举止。丹阳(今江苏南京)乐遵,为她舍宅建寺,后来她就迁居到那里。齐文惠帝、竟陵文宣王,都很钦敬她的品行操守,因而供奉源源不绝,从未间断。

    她享年八十四,齐武帝永明四年(公元四八六年)二月三日圆寂,安葬在锺山的南面。她的弟子为她建了一座碑,碑文由中书侍郎吴兴(今浙江湖州)沈约撰制。

    原典

    僧敬,本姓李,会稽人也,寓居秣陵。僧敬在孕,家人设会,请瓦官寺僧超1、西寺2昙芝尼。使二人指腹,呼胎中儿为弟子。母代儿唤二人为师,约不问男女,必令出家。

    将产之日,母梦神人语之曰:「可建八关3。」即命经营,僧像未集,敬便生焉。闻空中语曰:「可与建安寺4白尼为作弟子。」母即从之。

    及年五、六岁,闻人经呗5。辄能诵忆。读经数百卷。妙解日深。菜蔬刻己,清风渐着。

    逮元嘉中,鲁郡孔默出镇广川,携与同行。遇见外国铁萨罗尼等来向宋都,并风节6峻异,更从受戒,深悟无常。

    乃欲乘舶汎海,寻求圣迹7。道俗禁闭,留滞岭南三十余载。风流所渐。犷俗8移心。舍圆宅施之者十有三家,共为立寺于潮亭,名曰众造。

    宋明帝闻之,远遗征迎。番禺道俗,大相悲恋。还都,勅住崇圣寺9。道俗向慕,服其进止。丹阳乐遵,为敬舍宅立寺,后迁居之。齐文惠帝、竟陵文宣王,并钦风德,(左贝右亲)施无碍。

    年八十四,永明四年二月三日卒。葬于钟山之阳。弟子造碑,中书侍郎吴兴沈约制其文10焉。

    注释

    1僧超:齐梁时著名僧人,初住瓦官寺,后至京北禅冈寺,气质高朗,善为谈论,为时所重。

    2西寺:其时建康著名尼寺之一。

    3八关:即八关斋,又称八戒斋,其内容为: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涂香鬘,七不自歌舞且不观听,八不坐卧于高广之床座,九不过中食。前八者为戒,后一为斋。

    4建安寺:宋、齐时京中尼寺,当时京中名寺宝贤等曾居于此。

    5经呗:即梵呗,诵经声。慧琳《一切经音义》六十五:「经呗,僧尼法事梵呗声也。」

    6风节:风范操守。

    7圣迹:佛陀传教说法的踪迹。

    8犷俗:犷悍粗莽的习俗。

    9崇圣寺:南朝之崇圣寺在金陵,隋开皇中亦设崇圣寺,寺所在彭城。

    10沈约制其文:沈约曾撰〈比丘尼僧敬法师碑〉,文载《艺文类聚》卷七十六。其文云:「立言道往,标情妙觉。置想依空,练心成学。缊日悠展,疏年缅邈,风迁电改,斯理莫违。神有殊适,形无异归,临泉结恸,有怆徂晖。松飙转盖,山雨披衣。载刊贞轨,永播余徽。」

    蜀郡永康寺惠曜尼

    译文

    惠曜,俗姓周,西平(今云南沾益)人。年幼时出家,常发愿要焚身供养三宝。宋明帝泰始末年(约公元四七一年),她向刺史刘亮谈及此愿,刘亮起初表示同意。当时赵虔恩之妾王氏,有一甓塔,惠曜便请求在塔上烧身,王氏也表示赞同。

    正月十五日夜间,她领着众弟子,拿着油布,前往甓塔。她打扮装束尚未完毕,刘亮就遗使前来告诫各位尼僧:「假使惠曜焚火烧身,那么永康一寺的尼众,都将和她一起治以重罪。」惠曜迫不得已,只得停止烧身。

    王氏见她烧身未成,大为瞋怒,说道:「惠曜尼不过是徼求名利,才假装做出这眩人耳目的举动,暗中买通了城里人,让他们到时来加以制止。不然的话,夜半三更城内的人又怎能知道他烧身呢」

    惠曜听后,正言作答:「你不要妄生烦恼,舍身是我的事,别人又岂能知道?」于是她返回永康寺,从此绝食五谷,只服香油。

    到了宋顺帝升明元年(公元四七七年),她在永康寺中燃火烧身。火已烧到脸上,她依然诵经不停。她告诉众尼说:「收拾我的遗骨,不过二升而已。」火灭之后,果如其言。

    她舍身前个把月,曾有一西域僧人,年约二十岁,仪表端正,大腿上长满黑毛,长六七尺,极细软。人间其故,他答道:「我向来衣不蔽体,所以才生长出这些黑毛。」

    他对惠曜说:「我住在波罗奈国,到你们这里已有多日,听说你要舍身,就特意送来一个银罂。」

    惠曜顶礼膜拜一番,就收下了这个银罂。她还没来得及仔细了解这位僧人的情况,他就匆匆辞别而去。惠曜想派人把他追回留下,不料他刚一出门,就不见踪影。到了惠曜死后,弟子就用这一银罂盛其遗骨,结果不满二合。

    原典

    惠曜,本姓周,西平人也。少出家,常誓烧身供养三宝。泰始末。言于刺史刘亮1,亮初许之。有赵虔恩妾王氏甓塔2,曜请塔上烧身,王氏许诺。

    正月十五日夜,将诸弟子,赍持油布,往至塔所。装束未讫,刘亮遣信3语诸尼云:「若曜果烧身者。永康一寺,并与重罪。」曜不得已。于此便停。

    王氏大瞋云:「尼要4名利,诈现奇特,密货内人作如此事。不尔,夜半城内那知」

    曜曰:「新妇勿横生烦恼5。舍身关我,傍人岂知」于是还寺,断谷,服香油。

    至升明元年,于寺烧身。火来至面,诵经不辍。语诸尼云:「收我遗骨,止得二升。」及至火灭,果如其言。

    未烧之前一月日许,有胡僧6,年可二十,形容端正,髀7生黑毛,长六七尺,极细软。人间之,译语答云:「从来不覆,是故生毛耳。」

    谓曜曰:「我住波罗奈国8,至来数日,闻姊欲舍身。故送银罂9相与。」

    曜即顶受10,未及委悉11匆匆辞去。遣人追留,出门便失。以此罂盛其舍利12,不满二合13云云。

    注释

    1刘亮:《南史》卷十七谓其「少工刀楯,以军功封顺阳县侯,历梁、益二州刺史。在任廉检,所得公禄,悉以还官,宋明帝下诏褒美。亮在梁州忽服食,欲至长生,迎武当山道士孙怀道使合仙药,药成,服之而卒。」

    2甓塔:(甓,音ㄆ一)砖塔。

    3信:使者。《世说新语.雅量篇》:「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倍至。」

    4要:同「邀」。

    5烦恼:又做惑。使人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为达到我欲、我执的目的,而常沈沦于苦乐的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烦恼通常分为根本烦恼及随烦恼两种。

    6胡僧:胡地僧人。胡是中原人对西域少数民族的称呼。

    7髀:大腿。

    8波罗奈国:又译波罗奈斯,在印度中部。

    9罂:亦作「罂」、「甇」,小口大腹的盛酒器。

    10顶受:顶礼膜拜以接受。

    11委:知道。《高僧传.释宝志》:「此宝公与江南者,未委是一人也两人也。」

    12舍利:即死尸、遗骨之意。通常指佛陀之遗骨,而称佛骨、佛含利,其后亦指高僧死后荼毘所遗之身骨。

    13合:度量单位,十合为一升。前说得「二升」,后作得「二合」疑似其中有一误。

    东莞曾成法缘尼

    译文

    法缘,俗姓俞,东莞曾成(今江苏常州)人。宋文帝元嘉年(公元四三二年),她十岁,妹妹法采九岁。当时她俩都有不懂佛法。现年二月八日,她俩忽然不见踪影。历时三天又返还原处。自云是到兜率净土观见佛陀,佛为她俩开化启悟。到了九月十五日,她俩一起离开,十天年才返回。返回之后,就能书写外国的文字,掌握他们的语言,并能宣说佛经,对西域人的谑谈,也颇能解会。

    元嘉十年(公元四三三年)正月十五日,她俩又失去踪影。田中耕作的人,曾看见她俩随风飘扬,冉冉腾空。父母对她俩屡次失踪感到忧虑和惧怕,于是便向神灵祷告,祈求神灵赐福保佑。此后不久,大约个把月的时间,她俩才悄然返回。

    回来时,她俩已是出家之人,身穿法衣,手持头发,并自述见到了佛陀和比丘尼大爱道。他们告诉她俩说:「你们前世因缘,应当成为我们佛门弟子。」说着,又举手摸摸她俩的头,头发便自动落下。佛和大爱道还给她俩取了法名,大的叫法缘,小的叫法彩。到了遣送她俩回来时,又告诉她们说:「你们回去后,可建一精舍,我们将赐给你们经书。」

    姐妹俩回家以后,就拆毁了神座,修建起一座精舍。她俩置身其中,讲诵经书,昼夜不倦。人们发现,在她俩讲经诵佛的夜里,常会有五色光明,在峰岭之上流辉溢彩,宛如灯烛荧荧透亮。从此以后,她们容貌举止华赡文雅,发音吐语一改故常,清醇而有韵致,即使是京城尼僧讽诵经书,也难以超过她们。

    刺史韦朗、孔默,都亲往致意,供奉不绝。听她俩讲经说法之后,又无不大加敬崇,惊异叹赏。因此之故,当时士人也莫不奉持佛门正法。

    法缘世寿五十六,卒于建元年间。

    原典

    法缘者,本姓俞,东莞曾成人也。宋元嘉九年,年十岁。法缘妹法彩,年九岁。未识经法。忽以其年二月八日,俱失所在,经三日而归。说至净土天宫1见佛,佛为开化2。至九月十五日又去,一旬乃还。能便作外国书语及讲经。见西域人言谑,善相了解。

    十年正月十五日又复失去。田中作人,见其随风飘扬上天。父母忧惧,祀神求福。既而经月乃返。

    返已出家,披着法服,持发而归。自说见佛及比丘尼3语云:「汝前世因缘,应而为我弟子。」举手摩头,发自堕。为立法名,大曰法缘,小名法彩。临遗还曰:「可作精舍,当与汝经也。」

    法缘等还家,即毁神座,缮立精舍,昼夜讲诵。夕中每有五色光明4,流汎峰岭,有若灯烛。自此已后,容止华雅,音制诠正,上京5讽诵,不能过也。

    刺史章朗、孔默,兼6并7屈供养,闻其谈说,甚敬异焉。因是士人皆事正法。

    年五十六,建元中卒也。

    注释

    1净土天宫:此指弥勒净土之兜率天宫。

    2开化:佛教术语,发蒙解惑。

    3比丘尼:当指大爱道。

    4五色光明:表现佛道殊胜功德境界的瑞相之一。《观无量寿经》:「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

    5上京:即京都建康。

    6兼:都。

    7并:一起。

    南永安寺昙彻尼

    译文

    昙彻尼,不知是何处人。年幼时便成为普要尼的弟子,并从师居住在南永安寺中。普要尼道业高洁,学识优洽,在当时很有声望。弟子昙彻尼则禀承师道,操守坚贞而不矫饰,习业精勤而不怠惰,对于佛法奥义,志在广采博收。因此,她在未受戒之前,已广涉了经、律、论三藏;在受具足戒之后,又遍习了佛家的戒律。

    她长于处理机要的事务,尤其精擅于讲经说法。每当她宣讲经书时,总能剖析精微,开释疑滞,妙测旨奥,故而大小尼众,无不请求受教而奉她为师。她随方应会,施教有方,故而背负经籍前来请教的人很多。当时豪门显贵的大家女子,对她都十分敬重。

    昙彻尼世寿六十三岁,在齐武帝永明二年(公元四八四年)去世。

    原典

    昙彻尼,未详何许1人也。少为普要尼弟子,随要住南永安寺。要道洁学优,有闻当世。彻秉操无矫,习业不休,佛法奥义,必欲总采2。未及成戒,博究经论;具足已后。遍习毘尼3。

    才堪机务4,尤能讲说。剖毫析滞,探赜5幽隐。诸尼大小,皆请北面6。随方应会,负袠7成群。五侯七贵妇女已下,莫不修敬。

    年六十三,齐永明二年卒。

    注释

    1何许:何所。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四:「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

    2总采:博收广采。

    3毘尼:指戒律。

    4机务:重大事务。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机务缠其身,世故繁其虑。」

    5赜:深。探赜:窥探幽深。《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画画者,莫大乎蓍龟。」

    6北面:拜人为师。《汉书.于定国传》:「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

    7负袠:书衣。这里指佛门典籍。负袠:指求学的人,即弟子。

    崇圣寺僧敬尼

    译文

    僧敬,俗姓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迁徙寓居在秣陵(今江苏南京)。她还没出生时,家人曾设一法会,请来了瓦官寺僧超和西寺昙芝尼,请二人指腹,称胎中儿为弟子,僧敬的母亲就代替腹中之子认二人为师。双方彼此约定,腹中之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定要让他(她)脱俗出家。

    临近产期的一天,僧敬的母亲曾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神人告诉她说:「你可受八关斋戒。」她于是就叫人着手准备做斋戒的事。供奉的僧像还没有制成,僧敬便呱呱落地了。她出世时,听见空中传语说:「可让你的女儿去建安寺,做白尼的弟子。」母亲就照所说的做了。

    五、六岁时,僧敬颖悟非常,听人诵经,总是很快就能诵读和记忆。曾读经籍数百卷,髓认也逐日加深。她净身寡欲,苦节自励,不恋口欲,唯以菜蔬果腹充饥,故而清俭的风范逐渐被世人所传闻。

    到了宋文帝元嘉年间,鲁郡(今山东曲阜)人孔默出守广川(今河北枣强东南),就携她同行。途中遇见外国铁萨罗尼等一行来宋都建康,他们风范操守无不峻迈,卓然出众,于是就从他们受戒,深深领悟到佛门的无常妙理。

    尔后,僧敬又想乘船汎海,到西域去寻求圣人的踪迹。佛门内外的人纷纷阻止她前往,使她滞留岭南三十多年。在滞留的三十多年里,风化所被,已使岭南犷悍的习俗发生变化,使人们相率笃念佛门。当时,割舍园宅施给她的共有十三家,他们共同为她在潮亭修建了一座精舍,并取名为「众造」。

    宋明帝听说后,特遣使者远道征迎。番禺(今广东广州一带)的善男信女,听说她将被召回,都深感悲伤和眷恋。僧敬返回建康后,齐明帝勅令她居住在崇圣寺,道俗之辈无不向慕,并叹服她的进退举止。丹阳(今江苏南京)乐遵,为她舍宅建寺,后来她就迁居到那里。齐文惠帝、竟陵文宣王,都很钦敬她的品行操守,因而供奉源源不绝,从未间断。

    她享年八十四,齐武帝永明四年(公元四八六年)二月三日圆寂,安葬在锺山的南面。她的弟子为她建了一座碑,碑文由中书侍郎吴兴(今浙江湖州)沈约撰制。

    原典

    僧敬,本姓李,会稽人也,寓居秣陵。僧敬在孕,家人设会,请瓦官寺僧超1、西寺2昙芝尼。使二人指腹,呼胎中儿为弟子。母代儿唤二人为师,约不问男女,必令出家。

    将产之日,母梦神人语之曰:「可建八关3。」即命经营,僧像未集,敬便生焉。闻空中语曰:「可与建安寺4白尼为作弟子。」母即从之。

    及年五、六岁,闻人经呗5。辄能诵忆。读经数百卷。妙解日深。菜蔬刻己,清风渐着。

    逮元嘉中,鲁郡孔默出镇广川,携与同行。遇见外国铁萨罗尼等来向宋都,并风节6峻异,更从受戒,深悟无常。

    乃欲乘舶汎海,寻求圣迹7。道俗禁闭,留滞岭南三十余载。风流所渐。犷俗8移心。舍圆宅施之者十有三家,共为立寺于潮亭,名曰众造。

    宋明帝闻之,远遗征迎。番禺道俗,大相悲恋。还都,勅住崇圣寺9。道俗向慕,服其进止。丹阳乐遵,为敬舍宅立寺,后迁居之。齐文惠帝、竟陵文宣王,并钦风德,(左贝右亲)施无碍。

    年八十四,永明四年二月三日卒。葬于钟山之阳。弟子造碑,中书侍郎吴兴沈约制其文10焉。

    注释

    1僧超:齐梁时著名僧人,初住瓦官寺,后至京北禅冈寺,气质高朗,善为谈论,为时所重。

    2西寺:其时建康著名尼寺之一。

    3八关:即八关斋,又称八戒斋,其内容为: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涂香鬘,七不自歌舞且不观听,八不坐卧于高广之床座,九不过中食。前八者为戒,后一为斋。

    4建安寺:宋、齐时京中尼寺,当时京中名寺宝贤等曾居于此。

    5经呗:即梵呗,诵经声。慧琳《一切经音义》六十五:「经呗,僧尼法事梵呗声也。」

    6风节:风范操守。

    7圣迹:佛陀传教说法的踪迹。

    8犷俗:犷悍粗莽的习俗。

    9崇圣寺:南朝之崇圣寺在金陵,隋开皇中亦设崇圣寺,寺所在彭城。

    10沈约制其文:沈约曾撰〈比丘尼僧敬法师碑〉,文载《艺文类聚》卷七十六。其文云:「立言道往,标情妙觉。置想依空,练心成学。缊日悠展,疏年缅邈,风迁电改,斯理莫违。神有殊适,形无异归,临泉结恸,有怆徂晖。松飙转盖,山雨披衣。载刊贞轨,永播余徽。」

    盐官齐明寺僧猛尼

    译文

    僧猛,俗姓岑,南阳(今河南南阳)人。祖上曾迁居到盐官县(今属陕西),到僧猛已是第五代了。她的曾祖叫岑率,任晋正员郎、余杭(浙江杭州北)令。世代信奉黄老之学,又信敬外道诸神。僧猛年幼时,对此慨叹不已,便有了超然拔俗的志向。十二岁时,遭逢父丧,她悲痛号哭以至吐血,几度死而复生,过了三年便趋平静,以表明自己不因丧亲过于悲痛而危及身命。

    后来,她又告别了母亲,成为一个出家之人。出家后,她恪守戒规,律己廉洁,奉师恭谨;又不贪口欲,食唯粗粝,只求存命;但行道忏侮,悉心礼佛,未尝稍有懈怠。每当她忏悔自己的罪业时,总是精诚备至,落泪涟涟,能做别人所不能做的事。当时,益州(四川成都市)刺史吴郡(江苏苏州市)张岱,听说她的嘉行之后,对她十分敬重,便延请她到家中传受佛法。

    宋后废帝元徽元年(公元四七三年),净虔尼到吴(今江苏苏州)地来,携她赴京城建康,就住在建福寺中。她在这里,遍览众多经籍,常常以夜继日,且逐次加以讲说。心中毫无厌倦。她博闻强记,凡所听闻诵念,必成记忆。因此佛门经、律,无不究研明悉。她澄情净虑,寂然坐禅,澹然不侧。

    齐高帝建元四年(公元四八二年),因母亲病重,她返回故里。回来后,她施舍出自己的住宅,建了一座寺庙,取名为齐明寺。寺内构筑殿宇,竹树植立成行,内外清洁宁静,宛似仙人居所。在这里,僧猛广施善举,普爱众生。见到饥苦的人,她就以食相助;见有贫寒无衣的人,她又解衣相施。

    有一次,一群人正在围猎,已临近齐明寺的南面,受惊的飞禽走兽,争相投奔僧猛,猎人的鹰犬紧追不舍,相距仅有咫尺之遥。僧猛忙用身体、手臂去阻挡,使飞禽走兽幸免于难,而她自己却惨遭鹰啄狗咬,遍体鳞伤。

    当时与她同住齐明寺的共有好几十人,三十多年来,她们从未见过僧猛愠怒的表情。她享年七十有二,于永明七年(公元四八九年)入灭。

    当时又有僧瑗尼,她是僧猛徒弟的女儿,也以孝顺扬名于世。她业行高远,颖悟超拔,思力精深。

    原典

    僧猛,本姓岑,南阳人也。迁居盐官县,至猛五世矣。曾祖率,晋正员郎1馀杭令。世事黄老,加信敬邪神。猛幼而慨然,有拔俗之志。年十二,父亡,号哭吐血,令死而复苏。三年告终,示不灭性2。

    辞母出家,行己清洁,奉师恭肃。疏粝3之食,止存支命。行道4礼忏5,未尝疲怠。说悔先罪6,精恳流泪,能行人所不能行。益州刺史吴郡张岱7,闻风贵敬,请为门师8。

    宋永徽元年,净虔尼入吴,携出京城9,仍住建福寺。历观众经,以日系夜,随逐讲说,心无厌倦。多闻强记,经耳必忆,由是经律皆悉研明。澄情宴坐10,怕11然不侧。

    齐建元四年,母病返东,舍宅为寺,名曰齐明。缔构殿宇。列植竹树,内外清靖,状若仙居。饥者撤饍以施之,寒者解衣而与之。

    尝有猎者近于寺南,飞禽走欧竞来投猛,而鹰犬驰逐,相去咫尺。猛以身手遮遏,虽体被啄囓,而投者获免。

    同止救十人,三十余载,未尝见其愠怒之色。年七十二,永明七年卒。

    时又有僧瑗尼。猛之从弟女也,亦以孝闻。业行高邈,慧悟凝深也。

    注释

    1正员郎:汉置,散骑侍郎的别称,魏晋因之,相当于后世中之尚书郎中。

    2灭性:旧谓因丧亲遇悲而危及性命。《孝经丧亲》:「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

    3疏粝:即粗粝。

    4行道:奉行佛道。

    5礼忏:礼拜忏悔。

    6说悔先罪:佛家认为,人之身、口、意三业常会做出有悖于理的事,此为罪,乃成为人立登善果之障碍。故于忏悔中去除罪恶,从善而行。

    7张岱:字景山,曾官山阴令、益州刺史吴郡太守等。

    8门师:家中传授佛法之师。

    9出京城:至京都。

    10宴坐:坐禅的别称。

    11怕:「泊」之本字,恬澹。

    建福寺智胜尼

    译文

    智胜尼,俗姓徐,祖籍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后寓居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到她已有三代了。六岁时,曾随祖母一道去京都建康,游历京中名寺瓦官寺,见这一历史悠久的寺庙整饬严峻,华丽非常,便禁不住潸然泪下,于是她就请求剃度出家。

    祖母问她,她将自己想出家的意愿和盘道出,祖母觉得她年纪太小,因而没有准许。刘宋时期,战乱频仍,民生凋弊,这种混乱的局面,一直延续了很多年。也因此,她直到年近二十岁的时候,才获允出家,成为修道的尼僧。

    出家后,她住在建福寺,独行特立,超尘绝世。曾听受《大般涅槃经》的讲座,一听便能掌握其中的意涵,后来又转而专修律学。由于她颖悟非凡,稍加涉猎便能觉解,无须再为之讲授,加之能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戒行高峻,故而在这基础上,她由博取而转为简收。曾自己撰述了几十卷的律学义疏,卷卷都辞简而旨远,义隐而理妙。

    她操守清白如冰雪,虽处浊世不受玷染;意志坚韧似钢铁,不受外境之撼动。宋孝武帝大明年间(公元四五七————四六四年),曾有一男子恋其美色,欲图谋不轨,还假装向她表白,若不嫁给他,他将寻死。智胜却不为这虚情假意所打动,她早已心归佛陀,持戒壁立,凛然难犯。于是便将此事正颜告诉尼众,众人就将那男子捉拿交付给官府。在这清净地,她守着清净心,就像保护明珠一般。

    当时,庄严寺昙斌法师的弟子僧宗、玄趣,共同管理庄严寺,因简慢而致使寺院宝藏被盗,被盗宝物中竟有菩萨璎珞以及七宝澡罐等。昙斌法师除了衣钵之外,皆被盗走,寺院中别无长物,空空如也。遭此不测,昙斌忧虑感慨不堪,于是便停止了讲经说法,关门闭户三天。此时,智胜尼就通告四部中人,不久将重开讲座,使失望的人得到安慰。诸如此类的事,都体现了智胜尼以德化感动众生的高行。

    齐文惠帝萧长懋听说此事后,以礼相见,待之甚恭,每每延请她入宫中,讲解众经。竟陵文宣王萧子良,也对她倍加崇敬。智胜志向坚贞,如南山之金;心灵莹洁,犹北岭之雪。她总领建福寺诸事,也确实不负众望。后朝廷宣旨,让她继续任寺主,寺中尼众,对她深相敬爱,奉之犹如自己的父母。

    后来她从定林寺的戒学高僧僧远法师受菩萨戒。受戒时,座旁常置有香炉,智胜就以手捻香。僧远阻止她说:「我们已连续两夜未取火了,这香是灭的,又怎能捻着」说着说着,智胜所捻的香竟突然烟氲缭绕。在场的人无不为她以诚心感念的奇异之事而感叹。

    齐武帝永明(公元四八三————四九三年)年间,智胜做圣僧斋,正值她凝念入想时,忽然听到空中有弹指的声音,她赶紧合掌叩拜,侧耳倾听。智胜住建福尼寺四十年,很少去参加斋会,也从不到显贵、平民之家去走动化缘。她总是闲居静处,凝思入念,故虽有高行峻节,但却流芳不远。

    齐文惠帝对她特加供奉,四季用需相当充足,还为她建房构宇,使建福尼寺尼僧济济,胜境繁华。而智胜也舍弃自己的衣钵之资,为宋、齐七代帝王,造摄山寺石像。

    齐永明十年(公元四九二年),智胜卧病不起,病中忽见一路金车玉宇,都来迎接她。到了四月五日,她告诉各位弟子:「我今天就要离你们而去了。」弟子听说后,无不流泪涟涟。智胜又揭开法衣,但见胸前有草写的「善佛」二字,字体鲜洁,色泽明润。到了四月八日中午时,她入化了,卒年六十六岁。死后,她安葬在钟山。齐文惠帝供给汤药,丧事用费,也全由官府所拨。

    原典

    智胜者,本姓徐氏,长安人也,寓居会稽于其三世。六岁而随王母1,出都,游瓦官寺2。见招提3整峻,宝饰严华,潜焉泣涕,仍4祈5剪落6。

    王母问之,具述此意,谓其幼稚而未许之。宋季多难,四民失业;时事纷纭,奄冉7积载,年将二十,方得出家。

    住建福寺,独行无伦,绝尘难范。听受《大般涅槃经》,一闻能持,后研律藏,功不再受。总持8之誉。众然改约。自制数十卷义疏,辞约而旨远,义隐而理妙。

    逢涅不缁,遇磨不磷9。大明中,有一男子,诡期抱梁10,欲规11不逊,胜刻意渊深,持操壁立。正色告众,众录12付官。守戒清净,如护明珠。

    时庄严寺13昙斌法师弟子僧宗、玄趣,共直14佛殿,慢藏致盗,乃失菩萨璎珞及七宝澡罐。斌衣钵之外,室如悬罄,无以为备。忧慨辍讲,闭房三日。胜宣告四部15,旬日备办。德感化行,皆类此也。

    齐文惠帝16闻风,雅相接召,每延入宫,讲说众经。司徒竟陵文宣王17倍宗敬焉。胜志贞南金,心皎北雪,纔成18尼众。实允物望。令旨仍使为寺主,众所爱敬,如奉严尊19。

    从定林寺僧远20法师受菩萨戒,座侧常置香炉,胜乃捻香。远止之曰:「不取火,已信宿(21)矣。」所置之香。遂氲霭流烟,咸叹其肃恭表应若斯也。

    永明中,作圣僧斋(22),摄心祈想,忽闻空中弹指,合掌侧听。胜居寺四十年,未尝赴斋会,游践贵贱。清闲静处,系念思惟,故流芳不远。

    文惠帝特加供俸,日月充盈,缔构房宇,寺众崇华。胜舍衣钵。为宋齐七帝造摄山寺(23)石像。

    永明十年寝疾。忽见金车玉宇,悉来迎接。到四月五日,告诸弟子曰:「吾今逝矣。」弟子皆泣。乃披(24)衣出胸,胸有草「善佛」字,字体鲜白,色相明润。八日正中而卒,年六十六,葬于钟山。文帝(25)给其汤药,凶事所须,并宜官备也。

    注释

    1王母:祖母。

    2瓦官寺:亦称瓦棺寺。东晋兴宁(公元三六三————三六五年)年间沙门慧力乞王导之地,初立塔堂。简文帝时,竺法汰扩建此寺,戴逵、顾恺之等在寺壁作画,一时成为当时著名寺院。

    3招提:寺院之异名。

    4仍:乃,就。

    5祈:祈求。

    6剪落:剃度为僧。

    7奄冉:犹荏苒,时间慢慢地流淌。陶潜〈闲情赋〉:「时奄冉而就过。」

    8总持:梵文陀罗尼的意译,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无有遗漏。《维摩经.佛国品》:「心常安住,无碍解脱,念定总持,辩才不断。」

    9逢涅不缁,遇磨不磷:涅,黑色染料。缁,黑色。逢涅不缁意为用黑色染料也染不黑。磷,薄也。遇磨不磷谓磨也磨不平,喻其坚硬。语出《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10抱梁:又称抱柱。为恋情而立下誓死之愿。李白〈长干行〉:「常存抱柱信,愿上望夫台。」

    11规:图谋。

    12录:捉拿。

    13庄严寺:此当指大庄严寺,寺址建康。晋永和四年(公元三四八年)建,初名塔寺,乃镇西将军舍私宅而建。其地南通竹格港,面临秦淮河,六朝时为义学枢府。除昙斌法师外,时名僧僧璩律师、慧爝律师亦居于此。昙斌为宋齐时义学巨匠,僧宗、玄趣皆为其弟子,生平未详。

    14直:同「值」,管理。

    15四郎:指佛门四众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16齐文惠帝:即文惠太子萧长懋。

    17竟陵文宣王:即萧子良。

    18纔成:亦作「裁成」,即总领。《周易》:「裁成万物。」

    19严尊:即父母。

    20僧远:俗姓皇,十八岁出家,宋孝武帝大明中渡江至京都,住彭城寺,后移居上定林寺,宋明帝请为戒师,永明二年(公元四八四年)卒。

    (21)信宿:连宿两夜。《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于女信宿。」

    (22)圣僧斋:禅林僧堂所置之像供礼拜之用,即为圣僧。圣像根据具体,有文殊、大迦叶等。圣僧斋乃佛家斋会的一种,会合众僧以施斋食,也是佛门弟子会合交流切磋的一种形式。

    (23)摄山寺:地址建康,刘宋时明僧给舍宅而为沙门僧度建此寺。初名摄山寺,南齐永明年间更名栖霞寺。

    (24)披:揭开。《史记.项羽本纪》:「披帷西向立。」

    (25)文帝:疑为齐文惠帝之误。

    禅基寺僧盖尼

    译文

    僧盖,俗姓田,赵国均仁人。她父亲田完,曾任梁天水(今甘肃天水)太守。僧盖自幼出家,为僧志尼弟子,住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华林寺,对浮俗名利、毁誉都一概澹然视之。

    宋后废帝元徽元年(公元四七三年),北魏军入侵宋土,僧盖便与同学法进,南游到了建康,居住在妙相尼寺。在那里,她广听经、律讲座,并能深究它的渊义奥理,对禅学兴趣更浓,专心修习禅定,终日不显倦怠。

    寒来暑往,她法衣不换,四季常新,不见弊旧。每天仅以一菜充饥,中午不过饮水而已。她在隐、审二禅师处受业学习,禅师对她悟性之高深为叹赏。

    齐永明年间(公元四八三————四九三年),她移居到禅基寺,意欲修习禅定之法而弘观禅趣。但佛门内外的人慕名前来,间访不绝,此处纷扰喧动,难入禅境,于是她就在寺的左面另建一所禅房,静居其中,寂然入定。每当出定后,她总是走出禅房,广接道俗,循循善诱,不知倦怠。

    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对她深为钦敬,因而厚加供给,四季不断。她虽然步入高年,但志向仍未衰减,终日清虚澹朗,整夜不思入眠。世寿六十四,于永明十一年(公元四九三年)入化。

    当时又有法延尼,俗姓许,高阳(今河北高阳)人。她精勤不懈,颇具风范,也以禅定扬名于时。

    原典

    僧盖,本姓田,赵国均仁人。父完,梁天水太守。盖幼出家,为僧志尼弟子,住彭城华林寺。忘利养1,淡毁誉。

    永徽元年2,索虏3侵州,与同学法进,南游京室,住妙相尼寺。博听经律,深究旨归,专修禅定,惟日弗足。

    寒暑变衣裳,四时恒新;日食但资一菜,中饮而已。受业于隐、审禅师,禅帅皆叹其易悟。

    齐永明中,移止禅基寺。欲广弘观道4,道俗谘访,更成纷动,乃别立禅房于寺之左,宴默5其中。出则善诱,询询不倦。

    齐竞陵文宣王萧子良,四时资给。虽以耆艾,而志尚不衰。终日清虚,通夜不寐。年六十四,永明十一年卒。

    时寺又有法延尼者,本姓许,高阳人也。精勤有行业6,亦以禅定显名。

    注释

    1利养:以利养身,这里指人期求功名利禄的欲望。《智度论》五云:「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恶求多索。」

    2永徽元年:疑元徽元年之讹误。

    3索虏:南北朝时,双方各以正统自居,南方人称北方为索虏,北方人称南方人为岛夷,均以蔑视意。称索虏是因为此人编发辫。

    4观道:观法之道,这里指观禅,通过禅定而观心。《止观大意》:「内顺观道,外挟教门。」《往生要集》云:「勤心观禅,苦而得道。」

    5宴默:宴坐,佛教用以为禅定之代语。

    6行业:佛教名词。指人的身、口、意所造作之行为。

    东青园寺法全尼

    译文

    法全,俗姓戴,丹阳(今江苏南京)人。她容止端庄,性情柔静,深好佛家禅定之学,勤修不止。初随宗瑗法师,博涉佛苑经籍;后又师奉审、隐二禅师,遍修禅定之法。她白天披览经文,邈然远思;夜晚则游心佛法妙境,欣然有得。

    故而,大乘精深的义理,她无不可以宣说;禅家三昧的秘门,又莫不奉为师匠。她食不过蔬菜,衣但求遮体,志向所在是训诱昏蒙,奖掖后学。听者禀受师法,修行大道,功益颇多。

    当时,青园寺寺院庞大,尼僧众多,因而管理有所不便。宋明帝泰始三年(公元四六七年),尼众商议想把寺院划分为二,恰好此时宝婴尼请求在寺院东面建一禅房,再另造一座灵塔,于是才分出了东青园寺。

    宋顺帝升明二年(公元四七八年),宝婴尼入灭。由于尼僧刚分不久,谁任寺主,意见不一,最后让法全出任寺主,来总理寺纲。法全出任后,全寺大小无不爱敬欢悦,彼此心中的芥蒂也顿然消失。

    她世寿八十三岁,于齐郁林王隆昌元年(公元四九四年)逝世。当时东青园寺内又有净练、僧律、惠形三尼,她们都以佛学造诣高深而扬名于世。

    原典

    法全,本姓戴,丹阳人也。端庄好静,雅勤定慧1。初随宗瑗,博综众经;后师审、隐2,遍游禅观3。昼则披文远思,夕则历观妙境4。

    大乘奥典,皆能宣说;三昧5秘门,并为师匠6。食但蔬菜,衣止蔽形。训诱未闻。奖成后学。听者修行,功益7甚众。

    寺既广大,阅理8为难。泰始三年,众议欲分为二寺。时宝婴尼,求于东面起立禅房,更构灵塔,于是始分为东青园寺9。

    升明二年婴卒。众既新分,人望未缉10。乃以全为寺主。于是大小爱悦,情无纤分。

    午八十三。隆昌元年卒。时寺复有净练、僧律、惠形,并以毕显名也。

    注释

    1定慧:佛家以戒、定、慧为三学。《翻译名义记》云:「防非止恶为戒,息虑静缘为定,破恶证真曰慧。」三学又是六度中的三度。

    2审、隐:齐梁时活动于京城的两位著名禅师,尤多在比丘尼中传禅。本书多处提及此二人。

    3禅观:以禅定而观法性,故曰禅观。

    4妙境:此指佛法妙境。

    5三昧:梵文samadhi的音译,又译为三摩提、三摩地,意译为定。即心灵专注于一境,不动不乱。三昧乃修行自身的功夫。

    6师匠:师范,以之为楷范。

    7功益:佛教术语,即功德利益,对自己勤修曰功德,教化别人并有所得曰利益。

    8阅理:管理。

    9东青圆寺:本为青园寺,寺址建康,晋思恭褚后立,至齐分为二,原青园寺变为东西两部分。本传即描绘了分寺的过程。

    10缉:和合。《汉书.陈蕃传赞》:「人谋虽缉,幽运未当。」

    普贤寺净曜尼

    净曜,俗姓杨,建康(今江苏南京)人。她立志修道,笃诚专一,深研佛理,精进不退。受持具足戒后不久,她就依从济瑗师禀受学业,精思深求,潜心于大乘秘奥。出家十年之后,她深造有得,被尊奉为佛门宗匠。齐文惠帝、竟陵文宣王,对她无不拳拳服膺,仰重不已。

    永明八年(公元四九o年),竟陵王将她延请到自己的宅第中,开讲《维摩经》,

    嗣后,她又出任普贤寺寺主。二十多年,全寺老幼大小,无不崇敬她,待她如父母,从她受业的弟子也多达四百余人。

    她享年七十二岁,在永明十年(公元四九二年)逝世。当时普贤寺内又有僧要、光净,都以学问节操显名于时。

    原典

    净曜,本姓杨,建康人也。志道1专诚,乐法翘恳2。具戒之初,从济瑗禀学。精思研求,究大乘之奥。十腊3之后,便为宗匠。齐文惠帝4、竟陵文宣王5。莫不服膺。

    永明八年,竟陵王请于第,讲《维摩经》,后为寺主。二十余年,长幼崇敬。如事父母,从为弟子者四百余人。

    年七十二,永明十年卒。时寺复有僧要、光净,并学行6有闻也。

    注释

    1志道:志向佛法。

    2翘恳:翘,翘心悬想。翘恳,用心专诚恳切。

    3十腊:古岁终祭神曰腊,因而佛教藉以表示出家之年岁,一腊即为一年,十腊为出家后十年。

    4齐文惠帝:即文惠太子萧长懋。

    5竟陵文宣王:即萧子良。

    6学行:学问操行。

    法音寺昙简尼

    译文

    昙简尼,俗姓张,清河(今河北清河)人。为宋普贤寺法净尼弟子。曾游学于淮海一带,弘传佛门正法,先人后己,志在广施善举,普渡众生。

    齐高帝建元四年(公元四八二年),她兴建了法音寺,在法音寺中,禅思静默,领悟了三昧玄机,因而功德显赫,名声远播,对修道之人沾溉甚多。善男信女无不敬仰她,为她源源不断地送来了供养。

    当时有慧明法师,精通禅学,深好寂静。他本来居住在道林寺,该寺永明年间(公元四八三————四九三年)为文惠帝、竟陵文宣王所修缮。由于僧众不重禅学,大多注重义学,故而讲经频繁,来往不绝,道林寺成了纷扰喧嚣的场所。

    慧明深感此处不能入定,就想离开这里。于是昙简尼把精舍让给他住,自己就移居到京郊的白山。她在白山上另建草庵一座,以遮蔽风雨的侵袭。她以化缘来维持生活所需,又常聚敛樵木,说是作功德之用,实际上是为自焚做准备。

    齐明帝建武元年(公元四九四年)二月十八日夜间,她登上聚敛起来的柴堆,引火自焚,舍此生死身,以供奉佛、法、僧三宝。邻近村落的人远远看到这里燃起了火光,就纷纷赶来扑救。等到众人赶来,她已经入化了。善男信女哀恸不已,号哭之声震荡山谷。他们就聚其所余,为她立了坟,建了塔。

    原典

    昙简尼,本姓张,清河人也,为法净尼弟子。游学淮海,弘宣正法,先人后己,志在旷济1。

    以齐建元四年。立法音精舍2。禅思静默,通达三昧。德声遐布3。功化日远。道俗敬仰,盛修供施。

    时有慧明4法师,深爱寂静,本住道林寺5,永明6为文惠帝、竟陵文宣王之所修饰。僧多义学,累讲经论,去来喧动。

    明欲去之。简以寺为施。因移白山7,更立草庵,以蔽风雨。应时行乞,取给所资。常聚樵木,云经营功德8。

    以建武元年二月十八日夜,登此积薪,引火自焚,舍生死身,供养三宝。近村见火,竞来赴救。及至,简已迁灭。道俗哀恸,声震山谷。即聚所余,为立坟剎。

    注释

    1旷济:普渡众生。

    2法音精舍:据本传谓,此寺为齐建元四年建,后成为京中著名尼寺,净珪、昙简等均居于此。

    3德声遐布:功德声名远播。

    4慧明:康居国人,先世避地入吴,后出家于章安东寺,镂心禅诵,竟陵王萧子良迎至京都,建武四年(公元四九七年)卒,寿七十。

    5道林寺:宋齐时京都建康寺院之一,当时许多名僧居于此,朝廷亦对此寺礼接甚厚。

    6永明:后疑脱「年间」二字。

    7白山:在建康郊外。《建康志》谓其「南连蒋山,此连摄山,西有水下注乎陆,阶础碑石,悉出此山。」

    8经营功德:作功德。

    法音寺净珪尼

    译文

    净珪,俗姓周,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寄居在建康县(今江苏江陵县南)已有三代。她自幼聪颖,悟性很好,能举一反三。因天性不近浮俗,早有出家之愿,父母怜爱她,不忍违拗她的志愿,就让她出家修道。

    她跟从法净尼出家,居住在法音寺中。出家后,德业精纯,能博通经、律、论三藏,又为大乘根器,洞悟禅家玄义,并能达其深致。她心灵神府渊深远廓,外人无法窥测涯际。

    又遗身忘味,清苦自励,故而形貌常常憔悴枯槁不堪。她行道勇猛,精进不息,奉持善根,绝去恶念,堪称世人法则。她传授正法,循循善诱,使人去恶从善,心依佛门大法。也因此之故,当时的善男信女无不归心向慕。

    净珪与昙简尼同住法寺音寺,后来又一起移居到白山,寄身于树下草庵之中,她的功德教化由此而渐渐弘大。齐明帝建武元年(公元四九四年)二月八日,她与昙简尼同夜引火烧身,以供养佛、法、僧三宝。当时道俗都赶去致哀,为她入化感叹哽咽。

    于是收拾她的遗骨,为她立坟建塔。

    原典

    净珪,本姓周,晋陵人也,寓居建康县三世矣。珪幼而聪颖。一闻多悟。性不狎俗1,早愿2出家,父母怜3之,不违其志。

    为法净尼4弟子,住法音寺。德行纯粹,经律博通,三乘5禅秘,无不善达。神量6渊远,物莫能窥。

    遗身忘味,常自枯槁。其精进总持,为世法则。传授训诱,多能导利,当世归心。

    与昙简尼同憩法音寺,后移白山,栖托树下,功化7转8弘。以建武元年二月八日,与昙简同夜烧身9。道俗哀赴,莫不感咽,收其舍利,树坟封剎10焉。

    注释

    1狎俗:近俗。

    2愿:发愿。

    3怜:爱。晋欧阳坚〈临终诗〉:「下顾所怜女,恻恻心中酸。」

    4法净尼:齐京师著名比丘尼,曾住法音寺、王国寺,因染范晔、孔熙先反叛之谋而连罪。《比丘尼传》之〈昙简尼传〉、〈德乐尼传〉均有载。

    5三乘: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的三种法门。佛教就众生根机之钝、中、利,佛应之而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法。声闻乘,即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称声闻。其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以此四谛为乘。缘觉乘又作辟支佛乘、独觉乘。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称缘觉。菩萨乘,又作大乘、佛乘、如来乘。求无上菩提,修六度万行,以六度为乘。前二乘唯自利,无利他,故总称小乘,菩萨乘自利利他具足,故为大乘。

    6神量:能持众生之识性,指心灵的功能。

    7功化:功为功德;化为教化、普化。以功德普化众生。

    8转:渐渐。

    9编按:昙简尼为二月十八日烧身。净珪成为二月八日烧身,此处与昙简同夜烧身,似有笔误之疑。

    10封剎:封,建立。刹,此处指塔,王中〈头陀寺碑文〉「列刹相望」。李周翰注:「列刹,佛塔也。」

    集善寺慧绪尼

    译文

    慧绪尼,俗姓闾丘,高平(今属山东)人。她为人坦率阔略,望之直如丈夫,全然不像女子。每当她高谈阔论,都显得十分刚直大方,一点顾忌也没有。七岁时,她就蔬食持斋,志向节操,精进勇猛。年十八,出家修道,住在荆州(今湖北江陵)三层寺。她秉持戒律,去恶从善,为道俗之辈所叹赏。

    当时江陵(今湖北江陵)有一隐尼,在西土颇负德望。一见慧绪,就深相崇敬,认为她落落不凡。于是她俩约定,相携相伴同行道业。她俩曾共住了一个夏天,一起诵习《般舟三昧经》,又一道勤苦修持身心,日夜精勤不懈。

    后来沈攸之任荆州刺史,他大规模地沙汰僧尼,慧绪在此难以托身,就避难到了下都。等到沈攸之被击败,慧绪尼后又回到了荆州。

    齐太尉大司马豫章王萧嶷,于宋顺帝升明(公元四七七————四七九年)末年,受命镇守荆、峡二地,他闻知慧绪尼道行很高,就将她迎入家中,供养她衣服、饮食、卧具和汤药。当时有名振京师的玄畅法师,从成都来到荆州,慧绪就前往请受禅法,深研它的微妙义旨。玄畅师常称赞她天资高朗,为大乘根器。

    慧绪既善解禅行,又励节食素,故而豫章王妃以及内官眷属,都十分钦敬信服她,从她禀受禅法。她每得施供,都随得随散,从不聚积以自润。她立志高远,超然脱俗,全然不把生计放在心上。萧嶷邀她一起返回京都建康,为她建了一座寺庙,寺庙坐落在宅第东边的田地之东,于是便取名为福田寺。在这里,她也常到萧嶷的居所去讲经

    说法。

    齐武帝永明九年(公元四九一年),慧绪自称精神疲顿,身体不适,倒也没有大病,只是不想进食。她面容憔悴,便苦苦请求萧嶷让她返回自己的寺庙。回去之后,怪病就立即消除。十天之内,萧嶷又延请她来讲经,可一到他家,又病况如前。此等怪事,人们都不知是甚么缘故。

    不久,豫章王萧嶷逝世,可是他的住所里祸乱仍未停止。齐武帝认为福田寺地处近郊,远离市区,对弘扬佛法多有不便,因而另建一座集善寺,并将福田寺中的尼众全部转移到新建的寺庙中,而将福田寺另行安置外国僧人阿梨。萧嶷死后,他家依然敬奉佛事,讲经说法一如往常。慧绪尼自从移居到集善寺后,已有多年没到萧府。当时,萧家内外都很敬重她,便常常劝她去萧家看看。

    后来,萧家竺夫人想在家建七日禅斋,便派人去请慧绪。慧绪对来人说:「很好!我年岁已高,此时倒也确实想去萧家一番,和各位夫人寒喧作别。」于是,就去萧家作七日斋,斋作完,自己取来纸笔,当即作诗一首,诗曰:

    世人或不知,呼我作老周。

    忽请作七日,禅斋不得休。

    作诗完毕,又与人笑谈阔论,全然还是以往那副高傲阔略的性情。临别时,她说道:「此番出寺,将成永别。我年岁大了,也不容再轻易走动了。」

    去作七日禅斋前,她身体很健康,可离开集善寺一个多月,又旧病复发。于是她说道:「此番病发恐怕和以往不一样。」果然在这天晚上,她就辞世了。这天是齐东昏侯永元年(公元四九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卒年六十九岁。死后,周舍曾为她写过一篇序赞文。

    原典

    慧绪尼,本姓闾丘,高平人也。为人高率疏远,见之如丈夫,不似妇人。发言吐论,甚自方直,略无回避。七岁便蔬食持斋,志筛勇猛。十八出家,住荆州三层寺。戒业具足,道俗所嗟。

    时江陵复有隐尼,西土1德望,见绪而异之。遂乃契2意,相携行道。尝同居一夏。共习《般舟》3,心形勤苦,昼夜不息。

    沈攸之4为刺史,普沙简僧尼,绪乃避难下都。及沈破败,后复还西。

    齐太尉大司马豫章王萧嶷5,以宋升明末,出镇荆、陕。知其有道行6,迎请入内,备尽四事7。时有玄畅8禅师,从蜀下荆。绪就受禅法,究极精妙,畅每称其宿习9不浅。

    绪既善解禅行10,兼菜蔬厉节。豫章王妃及内眷属,敬信甚深,从受禅法。每有(左贝右亲)施,受已随散,不尝储蓄。意志高远,都不以生业11关怀。萧王12要共还都,为起寺舍,在第东田之东,名曰福田寺,常入第行道。

    永明九年,自称忽忽13苦病,亦无正恶14,唯不复肯食。颜貌憔悴,苦求还寺。还寺即平愈。旬日中辄复请入,入辄如前,咸不知所以尔。

    俄而王薨,祸故15相续。武皇帝16以东田郊迫,更起集善寺,悉移诸尼还集善。而以福田寺别安外国道人阿梨。第中还复供养,善读诵咒17。绪自移集善尼寺已后,足不复入第者数年。时内外既敬重此尼,每劝其暂至。

    后第内竺夫人欲建禅斋18,遣信先谘请。尼云:「甚善!贫道年恶,此段实愿一入第,与诸夫娘别。」既入斋,斋竟,自索纸笔作诗曰:

    世人或不知,呼我作老周;

    忽请作七日19,禅斋不得休。

    作诗竟,言笑接人,了不异常日高傲也。固具叙离云:「此段出寺,方为永别,年老无复能人第理。」

    时体中甚康健,出寺月馀日,便云:「病无乃有异于恒。」夕日而卒,是永元元年十一月二十日卒,卒年六十九。周舍为立序赞。

    又有僧威尼。德合志同,为法眷属。行道习观20,亲承音旨也。

    注释

    1西土:西域。

    2契:定约。《敦煌变文.搜神记》梁元皓、段子京条:「出入同游,甚相敬重,契为朋友,誓不相遗。」

    3般舟:《般舟三昧经》的简称,乃梵文pratyutpa-nnasamadhi的音译,又作《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系支娄迦谶于东汉灵帝光和二年所译。全经共分十六品,内容系采佛陀应贤护菩萨之请而说法之形式。般舟乃现前、佛立之意。此即言修般舟三昧之行者,即可见十方之佛立于眼前。有三卷和一卷两种本子流行。

    4沈攸之:字仲达,沈庆之从父兄子,父沈叔仁为衡阳王刘义季征西长史。宋明帝时,攸之曾作东兴县侯,明帝即位后,他征战不息,屡建功勋,迁郢州刺史、荆州刺史,有不臣之心。后为齐豫章王萧嶷所败。

    5萧嶷:齐高帝第二子,封豫章王。沈攸之之难后迁侍中、尚书令等。永明元年,领太子太傅、大司马,声名显赫。永明十年以疾终。

    6道行:指修习佛法而得道。

    7四事:佛家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为四事。

    8玄畅:俗姓赵,金城(甘肃卓兰)人,玄高法师弟子,在凉州出家。太武法难后,避祸而至巴蜀江汉。不久,齐武帝迎至京师,居灵谷寺。《高僧传》称其「洞晓经律,深入禅要」 。本尼传说他过荆,正是其避难途中所至。

    9宿习:宿世之习也,通于善恶。《天台别传》曰:「宿习开发,焕若华敷矣。」

    10禅行:坐禅之具体行法,乃禅家之仪式。

    11生业:业为人之身、口、意之作业,生业乃维持生存之业。

    12萧王:此指豫章王萧嶷。

    13忽忽:疲顿、乏力的样子,亦作「勿勿」 ,《法帖释文》载王羲之书云:「乏气忽忽」。

    14正恶:严重的毛病。

    15故:仍旧。《搜神记.李寄斩蛇》:「祭以牛羊,故不得福。」

    16武皇帝:齐武帝。

    17诵咒:即诵持咒语。

    18禅斋:禅室。

    19七日:禅宗和净土宗的重要仪式活动,或称「打七」。

    20习观:学习禅观。

    钱唐齐明寺超明尼

    译文

    超明,俗姓范,钱唐(今浙江杭州)人。父亲范考,少年时为国子监诸生。世代奉信佛法。超明自幼聪敏颖慧,又有超然脱俗的心襟志向。她研读儒家五经,善解经文涵意;为人不媚时俗,刚正清纯,注重礼仪,受到亲朋内外的广泛敬重。二十一岁时,丈夫去世,她孑然寡居,曾有不少乡邻前来求婚,她誓志不许,一概拒绝,并因此出家,归依佛门,居住在崇隐寺中。

    出家后,她明达佛门正法,妙悟法理旨趣。她听说吴县(今江苏苏州)北张寺有位昙整法师,精进勤勉,道行高深,便去从她受持具足戒。尔后,又前往涂山(今属浙江绍兴),听东土僧正慧基法师讲解众经,并很快能入其堂奥。她悟性好,记性强,每听讲说一经之后,回来便能记住不忘。当时三吴一带的文人雅士、僧徒俗夫、达官贵人,都有十分崇敬她。不久,她在听完讲经之后,又返回了钱唐,并称居到了齐明寺。

    她享年六十多,于齐明帝建武末年(公元四九八年)去世。其时,又有法藏尼,也因学业操行驰名于世。

    原典

    超明,本姓范,钱唐人。父考,少为国子生1,世奉大法2。明幼聪颖,雅有志尚。读五经3,善文义,方正有礼,内外敬之。年二十一,夫死寡居。乡邻求娉,誓而不许。因鬘出家,住崇隐寺。

    神理明澈,道识清悟。闻吴县北张寺,有昙整法师,道行4精苦,从受具足。后往涂山,听慧基5法师,讲说众经,便究义旨。一经于耳,退无不记。三吴6士庶,内外崇敬。寻7还钱唐,移憩齐明寺。

    年六十余,建武五年而卒。时又有法藏尼,亦以学行驰名矣。

    注释

    1圈子生:从晋开始,中国置国子学,即国家的高级学校,南北朝时沿此制。国子生乃从国子学学习之人。

    2大法:指佛法。

    3五经:儒家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

    4道行:这里指悟道修习。

    5慧基:齐时沙门。俗姓吕,钱唐人,出家后曾依僧伽跋摩研修禅律,曾奉勃为东土僧正,建武三年(公元四九六年)圆寂,寿八十五。

    6三吴:其指称主要有二:一将会稽、吴兴、丹阳合称为三吴,一将吴兴、吴郡、会稽合称为三吴。此处三吴不知究称何所。

    7寻:不久。

    法音精舍昙勇尼

    译文

    昙勇尼,是法音寺昙简尼的姊姊。她性情刚直,不随波逐流,从不为外在的功名利欲所打动,恒常恪守戒范,乐于修禅寻求开悟机缘,不把衣食住行等生计大事放在心上。她和妹妹昙简同住在法音寺中,深悟人生无常的道理,世俗中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世界上没有湛然常住、永恒不变的事物;她同时又重视解脱痛苦,以臻于身心悦适的自乐境界。

    在齐明帝建武元年(公元四九四年),她又随昙简移居到白山(今江苏江宁境)。齐东昏侯永元三年(公元五0一年)二月十五日夜,她积柴自焚,以身奉佛。当时亲见、耳闻的人,无不因此而激发了归佛之心。众人将她的遗骨安葬,并在坟上建立了佛塔。

    原典

    昙勇尼者。昙简尼之姊也。为性刚直,不随物倾动,常以禅律为务,不以衣食经怀。憩法音精舍,深悟无常1,高崇我乐2。

    以建武元年,随简因移白山。永元三年二月十五日夜,积薪自烧,以身供养3。当时闻见,咸发道心4。共聚遗烬,以立坟剎云。

    注释

    1无常:佛家哲学的中心议题之一。佛家认为,人生无常,一切现象都是缘起的,一切现象都处于流动的过程中,世界上的有为法没有恒然常住、永恒不变的,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是也。

    2我乐:佛教名词,指自我在修行中遇好缘好境而身心悦适。佛家认为,一切众生都生活在生死苦海之中,归依佛法,游于佛法之玄言妙意中,就能解脱这种痛苦,臻于快乐。

    3供养:佛教名词,本指布施财物以供养佛、僧,这里指舍身以奉法。

    4道心:崇尚佛道之心。

    剡齐兴寺德乐尼

    译文

    德乐尼,俗姓孙,毘陵(今江苏武进)人。高祖孙毓,为晋豫州(今河南汝南)刺史。德乐出生时口中就有两颗牙齿。长大后,她常在闇室里,不须藉助灯烛,也能把里面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她乐于超凡脱俗,一心归依佛门,父母虽担心她还年幼,但因疼爱她,不愿违逆她的志趣。八岁时,就准许她和妹妹一起出家修道,成了晋陵光尼的弟子。

    在受持具足戒之后,与其妹妹一起游学到京都建康,住在南永安寺。她笃志学法,精进勇猛,日夜不止,精研经、律,言谈典丽雅正,深得宋文帝的赞赏。

    元嘉七年(公元四三0年),外国沙门求那跋摩至京都,和宋大将军建立王国寺,并请德乐尼移居此处。到了元嘉十一年(公元四三四年),有师子国十几位比丘尼来到宋都,由于此时二众具备,德乐便从戒师僧伽跋摩的众尼师受具足戒。

    到了元嘉二十一年(公元四四四年),因同在王国寺的法净尼、昙览尼因在范晔、孔熙先弒君重立帝的叛乱中有关连,受到惩罚,王国寺也因而遭到毁坏。寺中尼众纷纷离散,德乐尼也移居到东青园寺。从此,她潜心研学禅观之中,欲窥法性之妙境。

    至宋文帝驾崩,德乐便东游到了会稽(今浙江绍兴),后又移至剡之白石山(在浙江嵊县)照明寺,四方学众纷纷云集此处,倾心领教,德乐也能从容教授,并因道行高深,名震东南。

    齐永明(公元四八三————四九三年)年间,陈留(今河南开封西北)阮俭,乃佛教的信徒,他腾出所居住的房屋,为德乐建齐明寺。德乐在此总领寺院,众尼莫不心悦诚服,而远近道俗之人也无不钦慕她的德风,都愿依止德尼,故而寺众大增,共有徒众二百多人。她对信众施舍之物,从不据为己有,总是随得随散,广弘福业。又每年开讲座一次。而寺中尼僧,不论大小,一律平等享用施舍之物。

    她在世八十一年,永明三年去世。

    剡地又有僧茂尼,俗姓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吃素简食,精勤苦节,用信徒供养的施(左贝右亲),建了竹园寺。

    原典

    德乐,本姓孙,毘陵人也。高祖毓,晋豫州刺史。乐生而口有二牙。及长,常于闇室,不假灯烛,了了能见。愿乐离俗1。父母爱惜而不敢遮。至年八岁。许其姊妹同时入道,为晋陵光尼弟子。

    具戒已后,并游学京师,住南永安寺2。笃志精勤,以昼继夜。穷研经律,言谈典雅。宋文帝善之。

    元嘉七年,外国沙门求那跋摩,宋大将军3立王国寺4(在枳园寺5北路)请移住焉。到十一年,有师子国比丘尼十余人至,重从僧伽跋摩受具足戒。

    至二十一年,同寺尼法净、昙览,染孔熙先谋6,人身穷法,毁坏寺舍。诸尼离散。德乐智移。憩东青园寺。谘请深禅,穷究妙境。

    及文帝崩,东游会稽,止于剡之白山照明精舍。学众云集,从容教授。道盛东南矣。

    齐永明五年。陈留阮俭,笃信士7也。舍所居宅,立齐明精舍,乐纲纪,大小悦服。远近钦风,皆愿依止8,徒众二百余人。不聚(左贝右亲)施,岁建一讲。僧尼不限,平等资供。

    年八十一 ,永明三年卒9。

    剡又有僧茂尼,本姓王,彭城人也。节食单蔬,勤苦为业,用其亲遗,起竹园精舍焉。

    注释

    1愿乐离俗:佛家认为,众生均行于生死苦海之中,如归依佛法,即可去苦得乐。

    2南永安寺:元嘉十八年,宋江夏王世子母王氏以地施慧琼尼,慧琼在此立寺,名为南、永安寺。

    3宋大将军:即为宋彭城王、骠骑将军刘义康。

    4王国寺:本尼传详载其建寺始末,后法净尼、昙览尼、昙简尼等京中名尼均居于此。

    5枳圆寺:东晋车骑将军王邵建造,智严、宝云等一代宗师等均居于此,译出《普曜经》、《四天王经》、《广博严净经》等。齐时王邵玄孙王奂扩建之,沈约撰〈枳元 (园)寺刹下石记〉记其事。

    6染孔熙先谋:据《宋书》卷六十九、《南史》卷三十三载,范晔、孔熙先欲废帝而立彭城王刘义康。王国寺法净尼常出入刘义康家,且所居之寺可能亦正是其所建,因感念旧恩,欲为范、孔行传递消息之任,孔熙先能治病,法净因求治病而得与周旋;法净且数至义康处传递范、孔之信。后此谋泄密,范晔等被杀,法净亦遭连坐。本尼传作「法净」,《宋书》、《南史》均作「法静」,必为一人中有一误。

    7笃信士:佛家称居家奉佛者为清信士、清信女。

    8依止:以……为师。

    9永明三年卒:上言永明五年,陈留阮俭为其立齐明寺,让她纲纪寺院,此云其「永明三年卒」,前后抵牾,当有一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