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比丘尼传白话文 > 卷一 晋

卷一 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洛阳竹林寺竺净检尼

    译文

    净检,俗姓种,名令仪,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父亲种诞,曾出任武威(今甘肃武威)太守。净检自幼时就好学不倦,丈夫早逝,孑然一身。因家境清寒,她不得不常为官宦子女教授琴艺、书法,以为生计。她听人演说佛法,虔心信奉,乐于受教,只是苦于无处去咨询请益。

    后有高僧法始,精通佛道大义,于晋愍帝建兴(公元三一三————三一六年)年间,在宫城西门外立寺定居,净检便去造访他。法始为她宣说佛法,她也因此而朗然彻悟。净检意欲趁此强健之年参经悟道,追求佛法功德利益,就从法始处借来佛经诵习,并很快洞悉了它的奥旨。

    一天,净检对法始说:「佛经上说有比丘、比丘尼二众,我是个女子,能否归依佛门,请指点迷津。」

    法始说:「是的,西域佛门中人有男也有女,中原区域则不具备这种成法。」

    净检说:「经书上既然说佛门中应有比丘和比丘尼,难道我们这地方有甚么不同的法吗」

    法始回答说:「外域人说比丘尼有五百戒,而比丘仅有二百五十戒,这恐怕应是这二者之间的差别。至于具体情况,我当为你去问另一和尚。」

    被问的和尚说:「僧与尼受戒,大同而小异。倘不得其法,也就定然不能受戒。尼有十条戒律,当从大僧处受戒。但若是没有大僧,尼僧便无依止师了。」

    法始回来告诉了净检,净检就依那位和尚的说法,剃发而从之受戒。当时与她志向相同的共有二十四人,一齐受了戒,并在宫城西门共建竹林寺修行。由于当时晋土仅在此寺有比丘尼,没有其它尼师施教,因而她们便一起请教净检,由此成就佛门功德利益。

    法始所说的那位和尚,乃是西域僧人智山。他居住在罽宾国(今克什米尔一带),秉性宽和,心智聪慧,素习禅诵。晋怀帝永嘉(公元三0七————三一二年)末年,来到中土,以化缘维持生计,语必以弘扬佛法为职志。当时中原佛法初染,风化未全,信徒们体验都较肤浅,还不知向他请教佛理。东晋元帝建武元年(公元三一七年),他西行返回罽宾。嗣后,天竺佛图澄又来到中原,宣述智山和尚的道行德业,听者无不为当初未能当面聆教而感到遗憾。

    净检教化徒众,清雅而有节度。宣讲佛法,以施行教化,宛如风行草靡,受教者无不倾倒,得益匪浅。东晋成帝咸康(公元三二五————三四二年)年间,有僧建和尚,在月支国得到《僧祇尼羯磨》及《戒本》。晋穆帝升平元年(公三五七年)二月八日,他在洛阳将其译成汉文。当时,外国僧徒昙摩羯多在京都为僧尼立了戒坛。晋僧徒释道场,根据《戒因缘经》的戒律条文,对昙摩羯多提出疑问,认为他这样做于佛法有所不通。于是昙摩羯多浮舟到了泗河,因立戒坛。净检等四人也一起到了戒坛,在船上受了具足戒,史称船上受戒,这样就正式成为比丘尼了。中土比丘尼,就是从净检开始的。

    在她进行受戒仪式时,有异香芬馥徐徐袭来,在场的人都闻到了,一个个欣喜万状,惊叹不已。因此异事,净检就更受人们的景仰,她又善修自己的戒行,诵习经典,孜孜不已。她所得到的布施虽然很多,但总是随得随散,常常是先给别人,后给自己。

    晋简文帝咸安末年,人们忽又闻到以前那种芬馥的奇香,并看到红光冉冉升起。见一女子,手执五色花束,从空中翩然而下。净检见状,十分欣喜,就对众尼说道:「你们好好处理未来的事,我现在先行一步了。」于是和她们握手辞别,腾空而上。她所行之路,宛若一道彩虹,直接天边,良久始散。卒时,她已七十岁了。

    原典

    净检,本姓种1。名令仪,彭城人。父诞,武威太守。检少好学。早寡,家贫,常为贵游子女教授琴书。闻法信乐,莫由谘禀。

    后沙门法始2,经道通达,晋建兴中,于宫城西门立寺。检乃造之,始为说法。检因大悟。念及强壮。以求法利3。从始借经,遂达旨趣。

    他日,谓始曰:「经中云比丘4、比丘尼5。愿见济渡6。」

    始曰:「西域有男女二众7,此土其法未具。」

    检曰:「既云比丘、比丘尼,宁有异法」

    始曰:「外国人云,尼有五百戒8,便应是异。当为问和上9。」

    和上云:「尼戒大同细异,不得其法,必不得授。尼有十戒10,得从大僧11受。但无和上,尼无所依止12耳。」

    检即剃落,从和上受十戒。同其志者二十四人,于宫城西门共立竹林寺。未有尼师,共谘净检,过于成德。

    和上者,西域沙斗智山13也。住罽宾国,宽和有智思14,雅习禅诵。晋永嘉末,来达中夏,分卫15自资,语必弘道。时信浅薄16,莫知祈禀。建武元年,西返罽宾。后竺佛图澄17还,述其德业,皆追恨焉。

    检蓄徒养众,清雅有节;说法教化,如风摩草。晋咸康中,沙门僧建。于月支18国得《僧祇尼羯磨》及《戒本》19兴平20元年二月八日,于洛阳译出。外国沙门昙摩羯多(21),为立戒坛。晋沙门释道场(22),以《戒因缘经》(23)为难,云其法不成(24),因浮舟于泗。检等四人同坛止,从大僧以受具戒。晋土比丘尼。亦检为始也。

    当其羯磨(25)之日,殊香芬馥,阖众同闻,莫不欣叹,加其敬仰。善修戒行,志学不休。信施虽多。随得随散,常自后己,每先于人。

    到咸康(26)末,忽复闻前香,并见赤气。有一女人,手把五色花,自空而下。检见欣然,因语众曰:「好持后事,我今行矣!」执手辞别,腾空而上。所行之路,有似虹霓,直属于天。时年七十矣。

    注释

    1姓种:「种」他本或作「仲」。

    2法始:晋比丘,生平不详。

    3法利:佛法上的功德利益。 《法华经.分别功德品》:「世尊分别说得法利者。」

    4比丘:也作苾刍,乃梵文bhiksu的音译,意译为乞士、乞士男、除士、熏士、破烦恼,除馑、怖魔等,是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者。

    5比丘尼:亦作苾刍尼,是梵文bhiksuni的音译,意译为乞士女、除女、熏女等,是依法受过具足戒的女性出家者。

    6济渡:佛教术语。佛家认为,众生生活在生死苦海之中,佛门要旨则在于晋渡众生至彼岸世界。

    7男女二众:此指比丘、比丘尼。

    8五百戒:佛教戒法规定,女性出家者满二十岁后,要先后从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即五百戒。依《四分律》,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以大数简称为五百戒。受此戒后,即取得正式比丘尼资格。《药师如来本愿经》:「比丘尼受持五百戒。」(大正十四.页四四九中)

    9和上:即和尚。

    10十戒:女性出家先受十戒,叫沙弥尼戒,其戒律共十条,即:不杀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着华鬘好香涂身,不歌舞倡伎并不往观听,不得坐高广大床,不得非时食,不得贪图金银宝物。

    11大僧:即受过具足戒的比丘,佛门中出家而未受过具足戒的沙弥、沙弥尼,称比丘为大僧。

    12依止:比丘、比丘尼受戒,其受戒之师,又称依止师。

    13智山:罽宾僧人。罽宾,今克什米尔一带。

    14智思:犹「智意」、「智心」,即智慧之心。蔡邕《童幼胡根碑》:「言语所及,智思所生,虽成人之德,无以加焉。」

    15卫:乞食,寻求施舍。

    16浅薄:肤浅。

    17佛图澄:(公元二三一————三四八年)西晋时著名佛学家。西域人,或谓天竺人,本姓帛。《世说新语.言语篇》谓其「出于敦煌」。后至后赵宣讲佛法,为石勒、石虎所崇信。《高僧传》称其多能异法,被时人称为「大和上」。其弟子释道安、释法汰传其法。

    18月支:我国古代西部的少数民族,原在敦煌、祁连山一带。汉文帝时被匈奴老上单于击败西走,到达今阿姆河流域(今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境内一带)建立王朝,称大月氏。

    19僧祇尼羯磨及戒本:此二经典之译诸家目录咸不载,此处所记,可补史料之阙。

    20兴平:当为「升平」之误。

    (21)昙摩羯多:天竺僧人,晋时来华,曾参与译经,后不测其终。

    (22)释道场:晋比丘,生平不详。

    (23)戒因缘经:即《戒果因缘经》,属戒律方面的典籍。

    (24)此处年代记载似有舛误。今人周叔迦《释典丛录》云:「然净检尼所记载岁月,疑有乖舛。传云昙摩羯多立戒坛,释道场以《戒因缘经》为难,云其法不成。《戒因缘经》释于秦建元十四年,当晋太元之年,上距净检尼发心之初建兴年中已六十余年,其时净检尼当已早卒,那得从之受戒耶」

    (25)羯磨:梵文kaman的音译,或译「作业」。即受戒、忏悔等仪式。

    (26)咸康:此处所记与净检生平不合,疑为「咸安」(公元三七一————三七二年)或「宁康」(公元三七三————三七五年)之误。(《大正藏》本作「升平」年)

    伪赵建贤寺安令首尼

    译文

    安令首,俗姓徐,东莞(今山东沂水东北)人。父亲徐忡,曾出任后赵外兵郎。她自幼聪敏好学,言语清丽不俗。天性虚和冲澹,不以凡俗为乐;举止端雅娴静,唯以佛法自娱性情。长大之后,令首不愿受聘出嫁。

    她父亲焦急地劝说道:「你应当出嫁!怎能抱这种态度呢」

    安令首答道:「我专心业道,去恶从善,冥想超凡脱俗,别人说好说歹我全不在意,我只求廉明清正自饶自足。做一个女子,为甚么一定要恪守三从之道,才能算作合于礼教呢?

    她父亲说:「你只想独善自身,又怎能兼顾到父母呢」

    安令首说:「佛法认为,人立身行道,是要晋渡众生,将大众从苦海里救脱出来,怎能仅仅限于父母双亲呢」

    徐忡对女儿的话将信将疑,就去向佛图澄讨教。佛图澄告诉他:「你回家斋戒三日完毕,可再到我这里来。」徐忡听从了他的话,斋戒三日之后,来见佛图澄。佛图澄就用困脂磨麻油涂抹在徐忡的右手掌上,让他仔细看看。徐忡细细端详,只见一个僧人在广庭大众之中宣讲佛法,其状貌与自己的女儿十分相像。徐仲就将掌上所见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佛图澄。

    佛图澄解释说:「这就是你女儿的前身。归依佛门,本是她命中之事,这样也可遂其前世心愿。你如能顺从她的志愿,那就不仅会使你的六亲显达,而且你自己也会荣宠富贵。生死乃一大苦海,倘能如我所言,就能去苦得乐,到达解脱的彼岸。」徐忡听信了佛图澄的劝告,回家之后就答应了她女儿的要求。

    安令首剃发出家,随佛图澄和净检尼受戒,并营造了建贤寺。佛图澄又把石勒所赠的袈裟及象鼻澡罐送给安令首。令首出家后,博览佛门经籍,过目就能成诵。她深造有得,思深识远,当时道众,无不宗仰崇奉她,随她出家的共有二百多人。她又建造了五座寺庙,营治了修行的精舍。那些不畏动苦的人,都能在此修心立业,有所成就。

    石虎因敬重安令首,便提拔她的父亲徐忡为黄门侍郎、清河太守,果然应验了佛图澄的话。

    原典

    安令首,本姓徐,东莞人。父忡,仕伪赵1外兵部2。令首幼聪敏好学,言论清绮,雅性虚淡,不乐人间。从容闲静。以佛法自娱,不愿求娉。

    父曰:「汝应外属。何得如此」

    首曰:「端心业道3,绝想人外,毁誉不动,廉正自足。何必三从4,然后为礼」

    父曰:「汝欲独善一身,何能兼济父母」

    首曰:「立身行道,方欲度脱一切,何况二亲耶!」

    忡以问佛图澄,澄曰:「君归家洁斋三日竟可来。」忡从之。澄以胭脂磨麻油傅忡右掌,令忡视之。见一沙门在大众中说法,形状似女,具以白澄。

    澄曰:「是君女先身,出家益物,往事如此。若从其志,方当荣拔六亲,令君富贵。生死大苦5,向得其边。」忡还许之。

    首便剪落。从澄及净检尼受戒,立建贤寺。澄以石勒6所遗剪花纳七条衣7及象鼻澡罐与之。博览群籍。经目必诵。思致渊深,神照详远。一时道众,莫不宗焉,因其出家者二百余人。又造五寺,立精舍,匪惮勤苦,皆得修立。

    石虎8敬之,擢忡为黄门侍郎、清河太守。

    注释

    1伪赵:即后赵。两晋和南北朝政权称当时北方一国家为伪政权。

    2外兵部:「部」当为「郎」之误,据《晋书.职官志》,外兵郎为尚书郎之一。

    3业道:佛家三道之一,善恶之所作,使人向于六趣,故名为道。《胜鬘经宝窟》上末曰:「造作称业,通人向于三涂,名之为道。」

    4三从:儒家认为女子应具有三从四德,三从是:在家从父母,出嫁从夫,夫亡从子。

    5大苦:他本作「大苦海」。

    6石勒:(公元二七四————三三三年)后赵创建者。羯族,字世龙。东晋太兴二年(公元三一九年)建立政权,自号赵王,占领襄国(河北邢台)。东晋咸和五年(公元三三o年)改元建平,史称后赵。

    7剪花纳七条衣:指袈裟。

    8石虎:(公元二九五————三四九年) :字季龙,羯族,石勒之侄。石勒死,子弘继位,后虎杀石弘,自立为赵天王,为政极残暴。

    司州西寺智贤尼

    译文

    智贤,俗姓赵,常山(郡治在今河北正定南)人。父亲赵珍,曾任扶柳(今河北冀县西北)县令。智贤年幼时便有雅洁的操行,她志向抱负坚贞清正,确然不可移易。后为尼僧时,潜心业道,遵行戒律,神情凝注而专一,志向高远,心灵洁净,不受世念染污。

    当时有个叫杜霸的太守,深信黄老之术,痛恨佛门信徒。他曾下一道命令,令所管辖的各个寺庙,在限定期内简选裁汰僧尼。由于他制定的标准相当苛刻,一般人很难达到,因此年轻的尼众都很害怕,无不纷纷闻风而逃。惟有智贤不惊不惧,起居从容,不改常态。当时聚集在城外射堂的考官,都是年迈而有德望的人。到了甄别考核的那天,尼众中理盛气壮不失仪容的,也唯有智贤一人而已。

    杜霸先以严苛的标准考核智贤,智贤从容就试,应对裕如。她仪表清雅脱俗,谈吐清丽,富于辩才,杜霸莫奈她何,遂暗藏邪恶之心,逼迫智贤独自留下。智贤知道他居心不轨,发誓不毁戒律,不违法规,不苟且存全自己的身命。于是她直言抗争,力拒杜霸。杜霸盛怒之下,竟挥刀将她砍伤二十余处。她晕厥倒地,直到杜霸离开才慢慢苏醒过来。

    此后,智贤在道业上倍加精进,素食苦行,节操自守。其门徒有一百多人,关系十分融洽,常如水乳一般。及至前秦苻坚当政,听到智贤的经历与操守,对她大为敬重,便为她特制了一件精工织就的袈裟。这件袈裟历时三年方才制成,价值千万金。

    后来,智贤又居住在司州(今河南洛阳东北)西寺,更是致力于弘扬正法,笃实修行。晋废帝太和(公元三六六————三七六年)年间,智贤已七十多岁,但诵习《正法华经》,仍是日夜一遍。她所居住的地方,据说常有众鸟依归栖息,而在经行之时,百鸟又鸣叫随逐,一时传为盛事。

    原典

    智贤,本姓赵,常山人也。父珍,扶柳县令。贤幼有雅操,志槩1贞立。及在缁衣2,戒行修备;神情凝3远4,旷然5不杂。

    太守杜霸,笃信黄老,憎疾释种6。符下诸寺,克日简汰。制格高峻7,非凡所行。年少怖惧,皆望风奔骇,唯贤独无惧,从容兴居自若。集城外射堂8。皆是耆德9。简试之日,尼众盛壮,唯贤而已。

    霸先试贤以格,格皆有余。贤仪观清雅,辞吐辩丽。霸密挟邪心.逼贤独住。贤识其意,誓不毁戎法,不苟存身命,抗言拒之。霸怒,以刀斫贤二十余疮,闷绝躄10地,霸去乃苏。

    倍加精进。菜斋苦节。门徒百余人,常如水乳。及苻坚11伪立,闻风敬重,为制织绣袈裟,三岁方成,价直千万。

    后住司州西寺,弘显正法12,开长信行13。晋太和中,年七十余,诵《正法华经》14,犹日夜一遍。其所住处,众鸟依栖,经行15之时,呜呼随逐云云。

    注释

    1志槩:志向抱负、操守。槩,音ㄍㄞ,节操也。

    2缁衣:(浅)黑色僧服。宋赞宁《僧史略》上云:「问:『缁衣者色状貌』答:『紫而浅黑,非正色。』」僧服缁衣,故又作为僧徒的代称。

    3凝:神情专注。

    4远:用意渊邃。

    5旷然:此指心胸宽阔纯净。

    6释种:原指释迦佛之种族,后指佛门弟子。

    7高峻:此指严苛。

    8射堂:古代考试的地方。

    9耆德:年高而有盛德之人。

    10躄:(ㄅー,音毙)足不能行。躄地,倒地。

    11苻坚:(公元三三八————三八五年)前秦君主,字永固,一字文玉。曾先后灭前燕,取仇池,占晋汉中之地,取成都,有灭晋统一之心。东晋太元八年(公元三八三年),大举攻晋,战于淝水,大败而归。后为姚苌所灭。

    12正法:即指佛法。《无量寿经》:「弘宣正法。」

    13信行:佛教术语,又称「法行」,即依佛法而行。

    14正法华经:佛教重要典籍之一。晋时有二译本,一为竺法护译本,名《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一为鸠摩罗什译本,名《妙法莲华经》,七卷或八卷,二十八品。此经为天台宗的重要立论依据。

    15经行:佛徒因养身散除郁闷,来回往返于一定之地叫经行。唐释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经行。」

    弘农北岳寺妙相尼

    译文

    妙相,俗姓张,名佩华,弘农(郡治在今河南灵宝西)人。父名张茂,家境一向很殷实。妙相年幼时,就诵习经典的训诲。十五岁时,嫁给了太子舍人北地(郡名,今陕西耀县、富平一带)的皇甫达。皇甫达居亲丧,而不遵礼法,妙相十分厌恶他,就正言相告,要求断绝夫妇关系。并由此请求出家,归依佛门。她父亲张茂及其亲族最后同意了她的请求。

    出家之后,妙相勤修佛法,毫不懈怠,蔬食自节,清心寡欲,潜心于三藏之中,明达于诸法实相。她居住在弘农北岳林木覆荫的西野,所领徒众很多。在这里,妙相情性恰悦,志向闲旷通达。就这样,她潜身隐居了二十多年。她厉精苦行,时间愈久而意志愈坚。每当她说法度人时,常怕听众不能专心致志,有时竟流着眼泪来晓喻他们,因而受她开示点化的人,无不受益匪浅。

    晋穆帝永和(公元三四五————三五六年)年间,弘农太守请做七日斋,座上一个未出家的俗士向妙相询问佛法,言语之中隐隐显示出不够谦逊。妙相就正颜作色,回答道:「你这不仅仅是轻慢我,对太守也是大为不恭。你为何如此轻慢佛法,不珍惜难得的人身呢」这个俗士羞愧难当,便假托身体不适而告退了。当时在场的僧俗听众,对她无不感叹敬服。

    嗣后,妙相身染重病,卧床数日,临死前仍恬然而和悦。她回头对众弟子说:「人不论穷达,有生必有死,我今天就要和你们永别了。」话刚落音便离开了人世。

    原典

    妙相,本姓张,名佩华,弘农人也。父茂,家素富盛。相早习经训1。十五,适太子舍人2北地3皇甫逵。逵居丧失礼,相恶之,告求离绝,因请出家。父并从之。

    精勤蔬食游心慧藏4,明达法相5。住弘农北岳,荫林西野,徒属甚多。悦志闲旷,遁景6其中,二十余载。厉精苦行,久而弥笃。每说法度人,常惧听者不能专志,或涕泣以示之。是故其所启训,皆能弘益。

    晋永和中,弘农太守请七日斋7,座上白衣8谘请佛法,言挟不逊。相正色曰:「君非直见慢。亦大轻邦宰9。何用无礼,苟出人间耶」于是称疾而退,当时道俗感叹服焉。

    后枕疾累日,临终恬悦,顾语弟子曰:「不问穷达,生必有死。今日别矣!」言绝而终。

    注释

    1经训:此指儒家经典训条。

    2太子舍人:东宫官属,秦置,晋因之。晋时此官有十六人,管理太子宫中日常事宜。

    3北地:此地郡,今在甘肃、宁夏一带。

    4慧藏:佛教称经、律、论为三藏,亦称慧藏。梁简文帝庄严昊法师《成实论义疏序》:「三品慧藏,入道弥通。」

    5法相:佛教术语,梵文dharma(达磨)的意译。佛家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精神和物质统称为「法」,将事物的外在表相称为「相」。法相即诸法实相,《大乘义章》二:「一切世谛,有为无为,通名法相。」(大正四十四.页五o六下)

    6遁景:景,「影」的古字。遁景即遁迹,隐居。

    7七日斋:又称「打七」,是禅宗和净土宗的重要佛教仪式,打七活动一般有一七(一个七日)至十七(十个七日)的不同。

    8白衣:佛家以缁衣指代僧徒,白衣指未出家的俗众。

    9邦宰:此指弘农郡守。

    建福寺康明感尼

    译文

    明感,俗姓朱,高平(郡治在今山东巨野南)人。世代崇奉佛法。她曾被胡寇所俘获,想强占她为妻。她备受苦楚,然誓不受辱屈就。胡寇就谪罚她去牧羊,前后历时十多年。她思归之情愈来愈强烈,但无由得返。在这磨难中,她每每念及佛、法、僧三宝,同时也想离俗出家,挣脱苦海。

    在一偶然机会中,她遇到一位比丘,便向他请求受持五戒。这位比丘就把《观世音经》授予她。她也因此而得以诵读研习,昼夜不停。她发愿若能回家,一定要建一五层宝塔,并为自己无法返回而忧念难堪。终于有一天她脱身出逃,东行而去。开始时一点也不认得路,只是昼夜兼行不止。

    一次,她径自入一深山,遇一斑烂大虎,离她仅有数步之遥。她开始时很惊恐,稍后心绪便安定下来了。她求归心切,便随虎而行,相随多日,约有十来天方始到达青州(今山东省益都)。将要进入村落时,老虎就忽然不见踪影了。谁料她到了青州,又被明伯连所虏获。消息传到家里,丈夫儿子就用钱赎她回家。因家人的拘检限制,她脱俗之愿未能实现。但她苦身行节,精勤不怠,历时三载,家人终于顺遂了她的志向。

    出家之后,她潜心笃好禅家坐禅之法,遵从戒范,毫无毁犯。偶或有小犯之处,她就接连忏悔好几个早上,直到见到祥瑞之相,然后才作罢。她所见的瑞相,或是落花成阵,或是空中传响,或是目睹佛像,或是夜呈祥梦。到了晚年,明感修持更严谨,江北善男信女,无不闻风向慕,师奉如归。

    晋废帝太和四年(公元三六九年)春,她与惠湛等十人一起渡江,谒见晋司空何充。何充见到她,大为敬重。此时京城尚无供比丘尼修行的寺庙,于是何充就以自己的另一处住宅替她建寺。

    寺庙建成之后,何充问她:「这个寺应当用甚么名字来称呼它」

    明感回答道:晋朝之佛制出家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今日才完备无阙。您所建之寺,正是在兴造福业啊!这个寺可取名为建福寺。」何充对这番话深表赞同,就采纳了这个名字。

    后来,明感得了疾病,不久就圆寂了。

    原典

    明感,本性朱,高平人也。世奉大法1。经为虏2贼所获,欲以为妻,备加苦楚,誓不受辱。谪3使牧羊,经历十载,怀归转4笃,反途莫由。常念三宝5,兼愿出家。

    忽遇一比丘,就请五戒6,仍以《观世音经》7授之。因得习诵,昼夜不休。愿得还家起五层塔,不胜忧念。逃走东行,初不识路,昼夜兼涉。

    径入一山,见有斑虎,去之数步。初甚恐慷,少却8意定,心愿逮至,遂随虎而行。积日弥旬,得达青州。将入村落,虎便不见。至州,复为明伯连所虏。音问至家,夫儿迎赎。家人拘制,其志未谐。苦身勤精,三年乃遂。

    专笃禅行9,戒品无愆。脱有小犯,辄累晨忏悔,要见瑞相。然后乃休。或见雨花,或闻空声,或睹佛像,或夜善梦。年及桑楡10,操业弥峻。江北子女,师奉如归。

    晋太和四年春,与惠湛等十人济江,诣司空公何充11。充一见敬重。于时京师未有尼寺,充以别宅为之立寺。

    问感曰:「当何名之」

    答曰:「大晋四合12。今日始备。檀越13所建,皆造福业。可名曰建福寺14。」公从之矣。

    后遇疾,少时便卒。

    注释

    1大法:此指佛法。

    2虜:当时中原对胡族的贬称。

    3谪:责难,责罚。

    4转:渐渐。王羲之《杂帖》:「知阮生转佳,甚慰!甚慰!」

    5三宝:佛教以佛宝、法宝、僧宝为三宝。佛指佛祖释迦牟尼。法,释迦牟尼传授的教理,也包括后代佛教学者所阐发的佛教教义。僧指释迦牟尼建立的僧团,泛指信奉、弘扬佛教义理的僧众。三宝涵盖了信仰对象、信仰理论、信仰徒众三方面。

    6五戒:佛家五种基本戒律,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7观世音经:即《观音经》,《法华经》卷八第二十五〈观世音菩萨晋门品〉,单行本俗称为《观音经》,由鸠摩罗什译出。随着观世音信仰的出现,此经在六朝时影响甚大。

    8少却:稍后。

    9禅行:坐禅之法。

    10桑榆:比喻晚年。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曰:「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11何充:字次道,庐江人。累宫中书令、吏部尚书、骠骑将军,死赠司空。《晋书.何充传》云其「性好释典,崇修佛寺,供给沙门以百数,糜费巨亿而不吝也。」

    12四部:此即「四众」,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又称四部众、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13檀越:即施主,此指何充。

    14建福寺:晋中书令何充所建。据《建康实录》卷八引《京师塔寺记》载,晋康帝时建有二尼寺,一为建福寺,一为延兴寺。

    北永安寺昙备尼

    译文

    昙备,俗姓陶,丹阳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人。她年幼时就有清净信念,颇愿修行佛门正法。因没有兄弟,她就独自与母亲住在一起,侍奉母亲甚为恭敬孝顺,赢得了同宗、同乡人的赞誉。到了婚嫁之年,聘礼微薄,她就借故不许,母亲也无法阻止她的志向,只得听从她离俗出家。出家之后,她修行精勤,戒行严整,闲晨静夜,从不懈怠。晋穆帝对她以礼相待,分外敬重,曾称赞说:「和她相处愈久愈觉得她德行高洁。」又得章皇后何氏赞叹说:乐城中的比丘尼,很少有能跟昙备尼相匹比的人。」

    到了晋穆帝永和十年(公元三五四年),章皇后在京城定阴里为她建了一座寺庙,取名为北永安寺。昙备待人谦虚,谆谆善诱,从未有过矜持傲慢的仪容举止,故而美誉日日远播,远方信众纷纷来归,一时之间,投归信众竟达三百人之多。她享年七十二,于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公元三九六年)圆寂。

    其弟子昙罗,博览群经,天性高放,才情富赡。皇上下令让她接替昙备之任,并为她另造了四层宝塔和讲堂房宇,又造了卧佛像与七佛龛堂。北永安寺因此而更加隆盛。

    原典

    昙备,本姓陶,丹阳建康人也。少有清信1,愿修正法。而无有昆弟,独与母居。事母恭孝,宗党2称之。年及笄,嫁微币弗许,母不能违,听其离俗。精勤戒行,日夜无怠。晋穆皇帝3礼接敬厚,尝称曰:「久看4更佳。」谓章皇后5何氏曰:「京邑比丘尼,鲜有昙备俦也。」

    到永和十年,后立寺于定阴里,名曰永安6(今为何后寺也)。谦虚导物,未尝有矜慢之容。名誉日广,远人投集,众三百人。年七十二。泰元7二十一年卒。

    弟子昙罗。博览经数,机才赡密。勅续师任,更8立四层塔、讲堂、房宇,又造卧像及七佛宠堂云云。

    注释

    1清信:清净信心。佛门以在家信教的男众为清信士,又称优婆塞(梵文upasaka的音译);以在家信教的女众为清信女,又称优婆夷(梵文upasika的音译)。

    2宗党:同宗、同乡之人。

    3晋穆皇帝:司马聃,字彭子,晋康帝之子,晋建元二年即位,改元永和、升平,在位十三年。尚佛,多建佛寺,其时京城尼寺得其资助者甚多。

    4看:接待、相处。教煌变文下女夫词:「贼来须打,客来便看。」 《维摩诘经讲经文》:「山林中无可交恭,幽室内惭亏看侍。」

    5章皇后:姓何,散骑侍郎何准女,穆帝升乎元年立为皇后。桓玄篡位,降为零陵县君。与当时著名尼僧时有交往。

    6永安:即此永安寺,为晋穆帝章皇后所建,晋时著名尼寺,又名何后寺。慧远姑等居于此。《南史》卷二十九载,刘宋时官宦多出入此寺。

    7泰元:应为「太元」。

    8更:重新,另。

    建福寺惠湛尼

    译文

    惠湛,俗姓任,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她神情风貌超迈飘逸,精神操守卓异绝伦,道念坚毅,情深意远,唯以弘法利生为己任。她虽粗衣淡饭,但仍恰然自适,乐在其中。

    一次,惠湛在山中负衣而行,忽然遇到一帮强盗,他们举着刀威胁惠湛,但未能得逞。于是又向惠湛索取她所负之衣。惠湛欢笑着把衣服给了他们,并说道:「你们的期望太大,而所获却很小。」于是又解下新的裙子,递给他们。这帮强盗羞愧难当,当即推辞,并连同衣服一起归还给了惠湛。惠湛丢下衣、裙,独自走开了。

    晋康帝建元二年(公元三四四年),惠湛渡江,司空何充对她大加崇敬,便延请她居住在建福寺内。

    原典

    惠湛,本姓任,彭城人也。神貌超远,精操殊特,渊情旷远,济物1为务。恶衣蔬食,乐在其中。

    尝荷衣2山行,逢群劫3欲举刃向湛,手不能胜。因求湛所负衣,湛欢笑而与曰:「君意望甚重,所擭殊4轻!」复解其衣里新裙与之。劫即辞谢。并以还湛。湛舍之而去。

    建元二年渡江,司空何充大加崇敬,请居建福寺住云云。5

    注释

    1济物:爱物惜生。这里指立志善德,晋渡众生。

    2荷衣:负衣,肩扛衣服。

    3劫:强盗。《世说新语.自新篇》:「陆机赴假归洛,辎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卿纔如此,亦复作劫邪』」

    4殊:程度副词,犹言极、甚。江总《明庆寺》,「名山极历览,胜地殊留连。」

    5此处记载惠湛尼「建元二年(公元三四四年)渡江,司空何充大加崇敬」;(大正五十.页九三六上)而本卷〈康明感尼传〉谓:「太和四年(公元三六九年)春,与惠湛等十人渡江,诣司空公何充」,而这两次,何充都因崇敬而请住建福寺内,可见,二处所载其实只是一次,然前后相差竟然有二十五年,疑有舛误。

    延兴寺僧基尼

    译文

    僧基,俗姓明,济南人。成年时立志于道,并立下誓愿,要出家以解脱凡俗的牵累。她母亲不允许,就暗中把她许配给人,又将聘礼藏了起来。迎亲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僧基这才有所察觉,她当即绝食,滴水不沾。亲属纷纷劝阻她,但僧基意志坚定,不可移易。绝食、绝水到了第七天,母亲想喊女婿来劝劝她。但此人乃恭敬信义之人,见僧基差不多快要死了,便向她母亲说道:「人各有志向,难以强夺移易。」她的母亲不得已,就只好顺从女儿的意愿。僧基这才得以出家,当时二十一岁。

    她出家消息传出后,家中内亲外戚都来祝贺,争着为她铺美席、设佳供。州郡长官有的送来歌舞伎乐,为其庆祝;有的亲自前来,为她送行。而佛门内外的人都为这送行的场面赞叹不已,认为这是从未有过的盛事。

    僧基操行洁净,严守戒律,精研佛典经籍,与昙备尼名望辈份大致相等。她运思细密,毫发不爽,又长于谋略策划,因此,晋康帝很尊敬她,对她优礼有加。

    康帝建元年间,褚皇后为她在都亭旦运巷内建了一座寺院,取名为延兴寺。僧基住在寺内,领徒众一百多人。她断事清明,深受道俗的敬重。僧基于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三九七年)圆寂,享年六十八岁。

    原典

    僧基,本姓明,济南人也。绾发1志道,秉愿2出家。母氏不听,密以许娉,秘其聘礼。迎接日近,女乃觉知。即便绝粮,水浆不下。亲属禁请,意不可移。至于七日,母呼女婿。婿敬信。见妇殆尽,谓妇母曰:「人各有志,不可夺也。」母即从之,因遂出家,时年二十一。

    内外亲戚。皆来庆慰,竞施珍席,争设名供。州牧给伎3,郡守亲临,道俗咨嗟4。叹未曾有。

    基净持戒范,精习经数5,与昙备尼名辈6略齐。机枢7最密,善事议秉,皇帝8雅相崇礼。

    建元二年9,皇后褚氏10为立寺于都亭旦运巷内,名曰延兴11。基尼寺住,徒众百余人。当事清明,道俗加敬。年六十八,隆安元年卒。

    注释

    1绾发:绾(ㄨㄢ,音捥),盘发,结发。即束发也。喻少年。古代女子成年时有结发的习俗。

    2秉愿:立下誓愿。

    3伎:通「妓」,即歌舞妓乐。

    4咨嗟:赞叹,叹赏。《世说新语又学》:「郭陈张甚盛,裴徐理前语,理致甚微,四座咨嗟称快。」

    5经数:此指佛教经典。

    6名辈:名望、辈分。

    7机枢:即机杼,即内心用意运思。《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8皇帝:此指东晋康帝。康帝,名司马岳,字世同。成帝母弟。咸和元年封吴王,二年又封琅邪王。咸康八年即位,次年改元建元,在位二年。

    9建元三年:东晋康帝建元年号仅二年,他本作「建元二年」。

    10皇后褚氏:征北将军褚裒女,康帝为琅邪王时,纳为妃,及康帝即位后,立为皇后。穆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及简文帝即位,仍临朝干政。好佛,东晋时著名尼僧多和她有交往。

    11延兴:寺名。晋康帝之褚皇后于建元二年建,在建康城内,当时景况颇隆盛,寺中尼众数百人。《建康实录》卷八谓此寺为康帝时的主要尼寺。

    洛阳城东寺道馨尼

    译文

    竺道馨,俗姓杨,太山人。她志向专一,秉性严谨,待人接物,亲近无碍。受戒出家为沙弥尼时,常为众人所使役,她并无怨言,口里总是诵读佛经。及至二十岁,她诵习《法华经》、《维摩诘经》。受持具足戒以后,她精心研究探求佛理奥义,平素能蔬食苦行,不曾一日懈怠,年龄愈增,志向愈坚。

    她居住在洛阳东寺,善于清谈,宣议佛理,对《小品般若经》又非常擅长讲说。诵阅佛经时,她重在理解佛理,使内在脉络秩然贯通,而不是停留在玩味外在的辞采巧辩上。因而一州崇佛之士,都师从她、崇尚她。由于她精通佛理,并开庭宣讲,中国历史上比丘尼诵经,也就是从她开始的。

    晋废帝太和(公元三六六————三七o年)年间,有一女子叫杨令辩,她笃信黄老之术,专行道家修养法。先前人们,也大多敬重事奉她。但是道馨讲学兴盛之后,杨令辩的法术也就渐渐消歇了。杨令辩借同姓之便,与她来往频繁,暗中却深藏嫉妒之心,想伺机下毒害死她。

    后来,她果然找到了一个机会,把毒药暗地里放到了竺道馨的食物中。道馨服下毒药后,想尽方法予以医治,但全无效果。她的弟子问她去哪家而得此怪病,她答道:「我知道我得此病的缘由,善恶因缘、生死命运,都由前世命定。你们就不要再追问了。纵令对我有益的事,我都没有表白,何况今天遇到这种无益之事,又有甚么可说的呢」于是她默然而终。

    原典

    竺道馨,本姓杨,太山人也。志性专谨,与物无忤。沙弥1时,常为众使。口恒诵经。及年二十,诵《法华》2、《维摩》3。具足戒4行,后研求理味5,蔬食苦节,弥老弥励。

    住洛阳东寺,雅能清谈6,尤善《小品》7。贵在理通,不事辞辩。一州道学8,所共师宗。比丘尼诵经9,馨其始也。

    晋泰和中,有女人杨令辩,笃信黄老,专行服气10。先时人物,亦多敬事;及馨道王,其术寝亡。令辩假结同姓,数相去来,内怀妒嫉,同行毒害。

    后窃以毒药内11馨食中,诸治不愈。弟子问往谁家得病,答曰:「我甚知主,皆藉业缘12,汝无问也。设13道有益,我尚不说,况无益耶」不言而终。

    注释

    1沙弥:指佛教僧团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而未满二十岁之出家男子。同此,出家女子称沙弥尼。

    2法华:即《妙法莲华经》。

    3维摩:《维摩诘所说经》。据宋智圆《维摩经略疏垂裕记》载,自汉至唐,共有六种译本(大正三十八.页七一五中),其中以姚秦鸠摩罗什所译名为《维摩诘所说经》流传最广。全经共十四品,是大乘佛教的重要典籍。

    4具足戒:指比丘、比丘尼所应受持之戒律;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受持具足戒即正式取得比丘、比丘尼之资格。一般言之,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戒。

    5理味:佛理奥义。

    6清谈:晋时尚清谈,谈玄说道,蔚为士人的一种风气。此处清谈似指宣讲佛理。

    7小品:(佛家《般若经》有大小品之分,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此指《小品般若经》,乃与《大品般若经》所说之法,大要相同,因对大品,以其卷帙较少,故称小品。凡十卷二十九品,乃鸠摩罗什于四0八年所译。为大乘佛教最初期说般若空观的基础经典之一。

    8道学:习道之士。此指崇佛之人。

    9比丘尼诵经: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上,列东晋太和元年道馨尼讲经,为比丘尼讲经之始(大正五十四.页二三九中)。

    10服气:也作「食气」,道家修炼法。

    11内:即「纳」的古字。

    12业缘:佛教术语。指善业生善果、恶业生恶果的因缘。《法华经.序品》:「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趣,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

    13设:假设,假若。

    新林寺道容尼

    译文

    道容,本来居住在历阳(今安徽和县)乌江寺。她谨守戒品,用意精进,善于占吉卜凶,能预知人世祸福,因而世人都把她传为圣人。

    晋明帝时,她颇受皇上的敬重和侍奉。明帝曾让人将一束花铺放在她的席子下,想以此验证她是凡庸还是贤圣。结果花在席下竟鲜活如前,一点也没有枯萎。

    到了简文帝时,出现了一件怪事,情况是这样的:简文帝当初很迷恋道教之术,侍奉一位号称清水道师的人,此人就是京城人所说的王濮阳。简文帝在宫内为他立了道观。道容对此深不以为然,曾多次加以开导和劝谏,但简文帝并没有听从她的话。嗣后,简文帝每次走人道观,总是看到神人幻化成僧徒的模样,而且满屋子都是。简文帝疑心是道容所捣的鬼,但又不能确定。

    登基之后,又出现了乌鸦在太极殿上筑巢的怪事。于是简文帝便让卜师曲安远卜筮。曲安远说:「西南方向有一道行高深的女子,她能消除此怪。」简文帝立刻想到道容,就专使前往西南方向的乌江寺,去迎接道容。道容迎来之后,简文帝把太极殿出现的怪事原原本本说了出来,向她讨教。

    道容回答说:「你只要斋戒七天,谨守八关斋戒,此怪自会消除。」简文帝听从了她的话,斋戒沐浴,净心凝神,未满七天,成群的乌鸦争相飞来,把鸟巢运走了。

    这事使简文帝对她深为信任和敬重,于是为她造一座尼寺,并供养她所需之物。寺庙落成之后,又根据它座落的那片山林,替它取名为新林。简文帝用对待老师的礼节来侍奉她,并从此捐弃道术,敬奉佛法。此后,显扬崇尚佛道成了东晋的世风,这种世风的形成,正仰仗于道容的力量。

    晋孝武帝时,道容更受崇敬。东晋太元(公元三七六————三九六年)年间,她忽然行踪隐遁,不测所往。孝武帝就传旨埋葬她的衣钵,据说新林寺有一坟墓,正是这一缘故。

    原典

    道容,本住历阳乌江寺。戒行精峻,善占吉凶,逆1知福福,世傅为圣。

    晋明帝2时,甚见敬事,以花布席下验其凡圣,果不萎焉。

    及简文帝3,先事清水道师,道师京都所谓王濮阳也。第内为立道舍。容亟4开导,未之从也。后帝每入道屋,辄见神人为沙门形,满于室内。帝疑容所为也,而莫能决。

    践祚5之后。鸟巢太极殿。帝使曲安远筮之,云西南有女人师,能灭此怪。帝遣使往乌江迎道容。以事访6之。

    答曰:「唯有清斋七日,受持八戒7,自当消弭。」帝即从之,整肃一心,七日未满,群鸟竞集,运巢而去。

    帝深信重,即为立寺,资给所须。因林为名,名曰新林。即以师礼事之,遂奉正法。往后晋显尚佛道,容之力也。

    建孝武8时。弥相崇敬。太元中。忽而绝迹,不知所在。帝勅9瘗10其衣钵,故寺边有冢云云。

    注释

    1逆:迎也。此指预见、预知。

    2晋明帝:司马绍,元帝长子。元帝为晋王时,立为晋太子,永昌元年即位,改元太宁,在位三年。

    3简文帝:司马昱,元帝少子。永昌元年封琅邪王,咸和元年徙封会稽王,太和六年即位,改元咸安,在位二年。他崇尚佛学,对东晋佛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4亟:屡屡,数次。

    5践祚:又作「践阼」,即帝王登基。《史记.燕召公世家》:「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当国践祚。」

    6访:咨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

    7八戒:即八关斋戒。其内容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以华鬘装饰自身及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华丽床座、不非时食。

    8建孝武:应指晋孝武帝,「建」乃「晋」之讹。司马曜。简文帝第三子,兴宁三年封会稽王,咸安二年即位,改元宁康、太元,在位二十四年。京中尼寺多得其帮助,后为张贵人所杀。「建」,大正藏本作「逮」。

    9勅:帝王的诏命。

    10瘗:埋葬。音一。

    司州寺令宗尼

    译文

    令宗,俗姓满,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她自幼就有清净信念,谨依善道,不染俗情,颇受乡里人的推崇。后家中遇到丧乱,她不幸被虏寇所追逐。被困中,令宗归诚一心,系念三宝功德,并诵读《观世音菩萨晋门品》,又拔去眉毛,假托得了难以治愈的疾病,向他们诉苦,于是才获释得归。

    她顺着大路一直往南走,将离开冀州(在今山西境内)时,又遭逢到另一伙寇贼的追逐。仓皇中,她爬上枯树,专诚一念,祈求保佑。追捕的人只管往前看,始终没有朝树上望而发现到她。这帮人因找不到她,不久便离开了。令宗从树上下来,又继续赶路。她伯再遭不测,不敢向人乞讨食物,奇怪的是她竟然一点也不觉得饿。

    向晚时,她来到孟津(今河南孟县境内),因一河阻隔,河面上无船可以过渡,在此惊惶忧虑之际,她又忆念起佛、法、僧三宝,以求庇佑。念着念着,她忽然看见一只白鹿,它不知从何而来,径自下水过河,但见泥沙扬起,却不见波澜起伏。令宗随它过河,身上竟无沾濡。她安然渡河,如履平地,并顺利地到了家。

    经历此番奇遇之后,令宗道念更坚,于是就归依佛门,剃度出家。入道后,她诚心奉佛,受持读诵,精进勤恳,潜心研求佛法。掘其内在奥义而有所体会。晋孝武帝听说后,就写信给她,互通音问,以研佛理。后来百姓又遇到灾病,很多人家境清苦,贫困难支,令宗就尽其所有,予以救济。只要是需要救济,不论路途多么艰难、遥远,她都在所不辞。由于她因需施助,善于体恤,很多贫病者终于度过了这场灾难。令宗自己却忍饥挨饿,辛劳奔涉,致使面容枯槁憔悴。

    七十五岁那年,她忽然在一天清晨召集弟子,述说了她在夜里所做的一个梦:「昨夜我梦见一座大山,它据说正是须弥山,只见它峰峻耸绝,高与天接。山上宝饰庄严,灵光朗照,使丽日增辉;又见法鼓铿锵,香烟缭绕,清芬缕缕不绝。忽然山中传语,令我前去参拜。梦至此告终,我愕然惊觉。醒后就感到体内充溢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它无痛无恼,昏昏沉沉,犹如昏醉一般。」

    如此述说之后,她的同修道津说:「这也许就是预兆将往生(圆寂)吧。」她俩谈话未完,令宗就猝然入化。

    原典

    令宗,本姓满,高平金乡人。幼有清信。乡党称之。家遇丧乱,为虏所驱。归诚慊至1,称佛、法、僧,诵《晋门品》2,拔除其眉,托云恶疾3,为求诉得放。

    随路南归,行出冀州,复为贼所逐。登上枯树,专诚至念。捕者前望,终不仰视。寻索不得,俄尔而敌。宗下复去,不敢乞食,初4不觉饥。

    晚达孟津,无船可济。慞遑5忧惧,更称三宝。忽见一白鹿,不知所从来,下涉河流,沙尘随起,无有波澜。宗随鹿而济,曾6不沾濡,平行如陆,因得达家。

    仍7即入道,诚心冥诣,学行精恳,开览经法8,深义入神。晋孝武闻之,遗书通问。后百姓遇疾,贫困者众,宗倾资赈给,告乞人间,不避阻远,随宜9瞻恤,蒙赖甚多。忍饥勤苦,形容枯悴。

    年七十五,忽早召弟子,说其夜梦:「见一大山,云是须弥10。峻峰秀绝,高与天连。宝饰庄严,晖曜烂日。法鼓铿鎗。香烟芬馥。语令吾前,愕然惊觉。即体中忽有异于常,虽无痛恼,状如昏醉。」同学道津曰:「正当是极11耳!」交12言未竟,奄忽迁神。

    注释

    1慊至:慊(ㄑーㄝ,音切),满足。《庄子.天运》:「尽去而后慊。」注:「慊,苦牒反,足也。」慊至,意为凝神于一。

    2晋门品:即〈观世音菩萨晋门品〉,属〈妙法莲华经〉的第二十五品。观世音信仰流行后,它从汉文译本中分出而单行,成为当时佛门诵念的主要经籍。先西晋竺法护本只有长行,至后秦(姚秦)鸠摩罗什译本、隋补译本才有重颂。

    3恶疾:指难以治愈的疾病。

    4初:表示程度少,一点也不。

    5慞遑:慌慌张张、恐惧。

    6曾:竟、乃、则。

    7仍:乃(于是)。《史记淮南衡山传赞》:「专挟邪僻之计谋为畔逆,仍父子再亡国,各不终其身。」

    8经法:释尊所说之一切教法均称「经」;经所诠释、阐扬之教,称经法。《无量寿经》下:「听受经法,欢喜无量。」(大正十二.页二七三下)

    9随宜:佛教术语,随众生根机之所宜也。此处引申为随其所需。

    10须弥:意译作妙高山。原为印度神话中之山名,佛教之宇宙观沿用之,谓其为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之高山。以此山为中心,周围有八山、八海环绕,而形成一世界,即须弥世界。

    11极:通常以「往生」为「死」之代用词。至弥陀净土之说盛行后,指受生极乐世界。又解(文选、刘峻、辨命论)天命有至极。(注)良曰:「极」,崖也。指「涅槃」,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

    12交:交互,相互。阮籍〈咏怀〉:「走兽交横驰,飞鸟相随翔。」

    简静寺支妙音尼

    译文

    妙音,不知是何处人。年幼时就热衷于佛道。她居住在京城,博学佛门内外的典籍,又擅长于铺陈辞采,撰写文章。晋孝武帝、太傅、会稽王司马道子都很敬重侍奉她。妙音每次和孝武帝、司马道子以及中朝学士谈论结撰文章,都显得才情勃发,妙思入微,她也因此而颇负盛名。

    太元十年(公元三八五年),太傅为她营建了简静寺,并任她为寺主,领有徒众百余人。当时朝廷内外有才德的人,无不欢喜亲近她,藉此通达佛法。众人供养源源不断,财富之多称冠于都邑之中。一时间,无论在朝在野、是贵是贱,都无不钦仰崇奉她。她所居的寺门前也盛况空前,每天都停有车马百余乘。

    荆州刺史王忱死后,孝武帝想让王恭去接替他的职位。当时桓玄在江陵(在今湖北中部),曾为王忱所挫败,听到王恭要来任职,而他又素来畏惧王恭。这时殷仲堪任黄门侍郎,桓玄知道他是个弱才,容易控制,就一心想让他代行王忱之职。于是桓玄便派使者去妙音尼处,想凭借她的势力为殷仲堪谋取荆州刺史的职位。

    不久,孝武帝向妙音询道:「眼下荆州刺史是个缺额,你在外面听说谁应当接替这个职位」

    妙音回答说:「贫尼是出家的人,又岂能在俗众当中妄加评议但倘要问朝廷内外谈论者的看法,那我倒是有所耳闻。他们都一致说殷仲堪最堪此任,因为他谋深虑远,正是荆楚重镇不可或缺的人选。」

    孝武帝听了这番话后,觉得她所言极是,便让殷仲堪接替了王忱的职位。由此也不难看出,妙音在当时确实是权重一朝、威行内外的人物。

    原典

    妙音,未详何许人也。幼而志道,居处京华,博学内外1,善为文章。晋孝武帝、太傅、会稽王道子2,并相敬奉。每与帝及太傅、中朝学士3谈论属文4,雅有才致,藉甚有声。

    太傅以太元十年。为立简静寺,以音为寺主,徒众百余人。一时内外才义者,因之以自达。供职5无穷,富倾都邑,贵贱宗事,门有车马日百余乘。

    荆州刺史王忱6死,列宗7意欲以王恭8代之。时桓玄9在江陵,为忱所折挫,闻恭应往,素又惮恭。殷仲堪10时为黄门侍郎11。玄知殷仲堪弱才。亦易制御,意欲得之。乃遗使凭妙音尼为堪图州。

    既而12列宗问妙音:「荆州缺,外闻云谁应作者」

    答曰:「贫道出家人,岂容及俗中论议如闻内外谈者,并云无过殷仲堪。以其意虑深远,荆楚所须。」

    帝然之,遂以代忱。权倾一朝,威行内外云云。

    注释

    1内外:佛门内外,言支妙音既谙内典,又兼通诸子百家之学。

    2会稽王道子:简文帝子,封会稽王,累官、徐州刺史、太子太傅等。《晋书.简文三子传》谓:「于时孝武帝不亲万机,但与道子酣歌为务,蚶姆尼僧,尤为亲暱,并窃弄其权。」(《大正藏》本作「会稽王道孟频等」)

    3中朝学士:朝廷中学问渊博的文人士大夫。

    4属文:连缀成文,即写文章。

    5供(左贝右亲):意译为财施。主要指布施之金银财物等。

    6王忱:晋骠骑长史,与王恭、王殉俱流誉一时,出为荆州刺史、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建武将军、假节。《晋书.列传》四十五谓其「性任达不拘,末年尤嗜酒,一饮连月不醒,或裸体而游,每叹三日不饮,便觉形神不相亲。」

    7列宗:即晋孝武帝。

    8王恭:字孝伯,光禄大夫王蕴子,宫中书令、太子詹事等。仪态庄严,时人谓之「濯濯如春月柳」。

    9桓玄:字敬道,桓温之子,袭父爵为南郡公,安帝时为江州刺史,都督荆江等八州军事,元兴年间,攻入建康,后为冯迁所杀。

    10殷仲堪:陈郡人,为当时著名清谈之士。官黄门侍郎等。官给事于黄闼之内,故曰黄门侍郎。」

    11既而:犹「已而」、「寻而」,随后,不久。

    何后寺道仪尼

    译文

    道仪,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崞县东)人,是惠远的姑妈。她嫁给同郡的解直,解直曾任浔阳(今江西九江)县令,后来亡故。

    二十二岁时,道仪舍弃凡俗之累,披上法衣,成了一个出家的尼僧。她生性聪颖敏慧,又识多见广,记忆超群,诵习《法华经》、宣讲《维摩》、《小品般若经》,均能精思入微,畅达义理,凭心独悟,无复依傍。她恪守戒律,神清气洁,格制高远。

    后闻京都经律渐臻完备,讲经说法之场所迤逦相接,于是就在晋孝武帝太元(公元三七六————三九六年)末年来到京都,定居在何后寺中。在这里,她潜心律藏,研味其精义妙旨。平素举止温恭而谦逊,即使是在独处时也从不怠惰。她衣着粗蔽,不求华美,手执杖、钵,清散无矫,故而深受佛门内外的尊崇。

    七十八岁时,她患了疾病,病情逐日加重,但道心更坚,励行更峻,诵念佛经,从无懈怠。她的弟子请求说:「望能多加调养,或能减轻病情。」她回答说:「这不是你们所应请求的事啊!」她话音刚落,就溘然去世了。

    原典

    道仪,本姓贾,雁楼烦人,惠远1姑也。出适同郡解直,直为浔阳令,亡。

    仪年二十二,弃舍俗累,披着法衣。聪明敏哲,博闻强记。诵《法华经》,讲《维摩》、《小品》2,精义达理,因心独悟。戒行高峻。神气清邈。

    闻中畿3经律4渐备,讲集5相续。晋泰元末至京师,住何后寺6。端心律藏,妙究精徽。身执卑恭,在幽不惰。衣裳粗弊,自执杖钵。清散无矫7,道俗高之。

    年七十八,遇疾而笃,执心弥励,诵念无殆。弟子请曰:「愿加消息8,冀蒙胜损。」

    答曰:「非汝所宜。」言绝而卒。

    注释

    1惠远:应是「慧远」(公元三三四————四一六年)。释道安弟子,俗姓贾,雁门楼烦人。为我国净土宗初祖。出家后居庐山东林寺传法,弟子甚来。在此讲经说法,且致力经典研究,常慨叹江东之地,经典未备,禅法不闻,遂命弟子法净、法领等,远寻众经以传译之。后创立白莲社,专以净土念佛为修行法门,三十余年未曾出山。师内通佛理,外善群书,为当代所宗。

    2维摩、小品:即指《维摩诘所说经》和《小品般若经》。

    3中畿:(畿,音ㄐ一。》即京都。

    4经律:三藏中之经藏和律藏,这里用以代指经、律、论三藏。

    5讲集:讲经说法之场所。

    6何后寺:即前言之北永安寺。

    7矫:矫饰,矫情。

    8消息:调养。《晋书.华崤传》:「太康末,武帝颇亲宴乐,又多疾病。属小瘳,崤与侍臣表贺,因微谏,帝诏报曰:『辄自消息,无所为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