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借天改明 > 第57章 货币

第57章 货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那好处呢?”温体仁就盯着这。

    “陛下,中兴伯所言之贷款和宋朝王安石的青苗法以及民间的高利贷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更胜一筹。”

    “钟师傅,再讲仔细些。”崇祯皇帝和温体仁你一个问题,我一个问题的配合着钟进卫。

    “钟师傅,那岂不是还是给了纸币么?”

    年轻人的思维还是很快的,崇祯皇帝马上举一反三:“钟师傅,那还在准备金阶段,岂不是也可以这么做?”

    钟进卫可不知道温体仁的想法,仍然自己在说:“而张三在规定期限内要还回这个纸币的,同时给一定的利息或者手续费之类的都可以。就这样,张三还回本金之后,朝廷额外印的二十万两纸币还都在朝廷的手里,但张三的利息却拿到手了。朝廷不就受益了!”

    “还是刚才的例子,朝廷不是有了额外的二十万两纸币了么。这个时候,百姓张三,手里没有银两,但又想做点生意,或者买点急需的东西,就可以拿他的房屋等上述所说值钱的东西来抵押贷款,朝廷根据他房屋的价值,打个折给他纸币。这样纸币就用出去了。”

    “这种以准备金形式发行的纸币,可以想象最终是满足不了老百姓的纸币使用要求的。因为银两没有那么多。那怕以后再加上黄金作为准备金,也一样有满足不了的一天。”

    这样朝廷就能凭空多出二十万两,而不用担心贬值,那就太好了。崇祯皇帝美美得想到,眼下缺钱啊,要能立刻就印出个二十万,一百万的就更好了。

    “不是的,这里的实物,并不是说一定要银两。也可以是其他资产,比如珠宝,首饰,房屋,田地等有价值的东西。”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都点点头,不过可能是作为一国之君的缘故,他对钟进卫前面说的那句话一直记在心里。

    “为何?”温体仁现在听的仔细,已经感觉不到其实没吃多少东西,肚子正饿着。

    “那该怎么用这二十万两呢?”崇祯皇帝非常关心这个问题。

    “如此下去,朝廷的准备金是不是会有足够多了。理论上说,市场上的纸币再多,也是和朝廷储备的准备金是一比一的比例,可以应付任何规模的兑换。”

    “所以还需要有回收制度,如果发现纸币有贬值的趋势,就要进行回收,而回收的手段,可以以朝廷的来年税收为担保,发行另外的纸币来回收之前的纸币。”

    “慢慢来。”钟进卫笑呵呵的回答道。

    两位古人又不理解了,这纸币,那纸币的,被绕晕了。

    “钟师傅,请讲仔细些,朕有些听不明白。”崇祯皇帝很老实的要求钟进卫道。

    “这个时候,朝廷就可以多印一些纸币了,比如准备金有一百万两,老百姓可能最多只会来兑换八十万两,相当于还多了二十万两的准备金,朝廷就印个一百二十万两的纸币出来。多了这个二十万两的纸币就可以用了。”

    没听明白,崇祯皇帝有点急了,忙问道:“钟师傅,怎么讲?”

    “建立了准备金制度。老百姓拿着纸币去用了,觉得很方便,又保值,就都乐于使用。但前期的时候,朝廷只是印了一千两纹银的纸币而已,老百姓不够用啊,怎么办?”

    “就让他们把家里的银两放朝廷这里来,朝廷给他纸币。这样他就有纸币可以使用了。”

    钟进卫继续用他所了解的一知半解的知识讲解道:“当然,不是说朝廷印印纸币就可以的。还有一系列的东西一起作用才有这个效果。”

    这下连温体仁都晕了:“中兴伯的意思是所有纸币全部都要有对应的准备金?那岂不是没有额外的二十万两了?”

    温体仁沉住了气没说话,只是看着钟进卫。而崇祯皇帝毕竟年轻,被钟进卫的言语带动起来了道:“怎么办?”

    温体仁隐隐有点明白了,不就是现在票号的一些业务么。

    温体仁还理解的挺到位的,钟进卫暗暗点头,不过他也没有说要表扬温体仁一下,而是回答他的问题:“朝廷可以和他们竞争,他们都竞争不过朝廷的。而且,最主要的是,这些钱庄和票号要控制住在朝廷手里,等以后成熟再慢慢放开,民间的借贷要进行打击。这个很重要,和民生关系太大了。”

    “那我们一步一步的来讲吧。”钟进卫模仿着一个专家的样子说道。

    “关键就在这个期限,比如今年朝廷因为多印了二十万两的纸币而导致纸币贬值,那么朝廷用债券把二十万两纸币给收回来,明年的时候少印个二十万两纸币,再把百姓购买二十万两的纸币给还回去,这样纸币就不会贬值了。”

    钟进卫解释道:“这个是讲纸币最终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谁掌握了纸币的发行权,谁就能捏住纸币结算国家的脖子。”

    没想钟进卫来了个转折:“不过,这个二十万两不能随便用。”

    其实,这里还涉及经济发展之类的问题,但你真要全部都细细的说明,钟进卫也没这个本事,明朝的人估计也难以理解,还不如略过不说。

    “可印出之纸币又非朝廷之纸币,只是百姓银两的替代之物而已。”温体仁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纸币的最初功能,其实就是实物货币的一个替代品而已。

    钟进卫倒没有想到,先是一愣,然后一细想,不由赞道:“陛下真厉害。”

    “那么该如何做呢?”

    钟进卫看着温体仁跟崇祯皇帝汇报,也不发言,看看温体仁了解多少。

    “好处就是准备金都不用朝廷准备了,朝廷就可以印纸币了。”

    “遵循一条原则:纸币出去,实物进来;实物进来,纸币出去。”

    崇祯皇帝点点头,嗯,这个无本的买卖朕喜欢。

    然后,钟进卫暂时先放开这个银行的问题,对着崇祯皇帝道:“陛下,这个只是其中之一的好处,还有没说完的。”

    “哦,钟师傅,请继续。”崇祯皇帝一听,把目光从温体仁处转回钟进卫身上。

    这个是可以想象的,崇祯皇帝和温体仁都没有疑问。

    “不过,臣以为张三也可以向其他人进行借款,比如民间有钱人,钱庄,票号等等。这个利息钱,朝廷不一定赚得到。”温体仁又泼冷水。

    “青苗法和民间的高利贷都需本钱,但中兴伯所言基本无需本钱。实乃空手套白狼也。”

    “如何更胜一筹?”

    然后又补充了下:“陛下,这个可以是可以,但最好还是先树立了纸币的信誉度才行。”

    “何解?”崇祯皇帝听的云里雾里的。

    “由这种准备金形式向信用纸币进行转化,就是不再需要准备金,朝廷根据老百姓要使用的一个纸币总量来印。”

    “那不是又走向贬值的老路了么?”温体仁皱眉头了。

    “因为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钟进卫插|进一句后世名言,心里有点暗暗得意。

    “陛下,我那个时代有一句话,就是谁掌握了金融,谁就掌控了世界。”

    钟进卫看他们的样子,估计了个明白,又解释道:“来年税收担保的纸币,可以换个名字,叫债券,有点特殊,债券能生利息,这也是吸引百姓把手里的纸币拿出来购买这个债券的原因。债券有一定期限,过了这个期限,朝廷就要收回来,同时付给购买的百姓以本金和利息。”

    他见钟进卫好像不再说了,就问了:“钟师傅,你之前所说的捏住纸币结算国家的脖子,此乃何意,仍未说明吧?”

    “因为这二十万两实际上是没有真正的准备金的,如果朝廷直接就拿出去用了,这一次可能没问题,然而,一次,两次,三次,再之后呢?最后导致的结果肯定又只有一个结局:老百姓手中的纸币越来越多,最终害怕纸币贬值而来兑换银两。结果出现准备金不够兑换的尴尬局面,信誉就会损失。”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的头上都是一堆问号,怎么可能?

    其实钟进卫讲的是现代金融的威力,国朝为什么不敢开放金融行业,就是怕被外国资本给掌控。这个和纸币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只是纸币是其中的一个表达方式而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