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只恨财力不足
陆澈回到五庄观后,进人参玄境给参若送交了泥石玉和太平经,果然是参若为相合的聚念之物,人参果熟可重开大半。
然后,全观弟子又修道和忙碌农工通器等各部事务,过了许久岁月。
这一日已近年底,又到了一次观中的常事会议时间,陆澈领众弟子在树下齐聚,开始盘算全观进出入支,结果算了两天发现:缺钱了。
核对各项,发现主要支出是在赈济灾民上了,同时通部的商贸入账明显减少。
弟子杜赤这几年主管用度之事,说是近年来战乱频频,大宛、疏勒、乌孙、龟兹、焉耆一带常有大小战事,灾民甚多,能至万寿山者,行程颇为不易,岂能忍心坐视饥困,于是能对灾民们都是赈则赈,难免开支甚大。
同时,因为西域诸国攻伐较多,加之中原北地秦[1]攻燕[2]之势日起,致使五原一带之商路也时有阻塞,自然入账大减。
面对这般账目,陆澈属实也头大。之前的年月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植管人参果树以及改进桑果种植之术,加上之前资财相对宽裕,弟子们也没和他细说此类事项,最近一年明显资财紧张,杜赤和几位师兄左右支绌,终于捉襟见肘,于是不得不报了。
陆澈看着这账目,觉得赈灾救世终究是良善之举,不能擅停;与中原的商路阻塞却又一时难以恢复如常很是难办,于是和艮水、离火及其余各部主管弟子共商对策。
最终形成的决议是,除保持耕种和基本保卫的弟子留守观中外,其余各部弟子一律外出,两年为限,充分利用通部弟子们积累的渠道,把以前珍惜不舍得售卖的器物技法全都用来尝试开拓新入账项,例如:
通部,勤加了解和汇总附近诸国购置意向并向其余各弟子提供。
器部,选所制奇巧工具器物,外出以售。
星部,由善观星、术数的离火带领几位弟子,外出游历卜算吉凶以获财帛。
医部,外出游历更远范围,并售本观所制药剂。
经部,将一些珍稀文书的抄卷外出以售。
陆澈自领杜赤、开青两位弟子,携近年来所新制之缫丝的锭轮、纺丝车架[3]、络丝车具[4]等诸般器物,以及一批上佳的桑苗枝条前往大凉[5],就近植桑制丝,节省大量过关运输成本,以求得利。
现下大凉已历数十年,张氏一族在大凉掌政这些年,颇重农桑,且铸五铢、沿汉制,之前通部弟子们也与大凉多次有通商往来。
桑苗繁育也需要些时日,于是陆澈领杜赤、开青出发的也略晚了些。结果有一日发现离火和另一弟子归来,二人脸上带伤,细问方知他俩在外占卜、出了偏差,与人发生了争斗。
陆澈见之苦笑,世间之事本就难以尽算,于是就安排二人去辅助经部的售卖事项了。
这一日,桑苗繁育基本完毕,陆澈前往通部,从留守弟子处领得新办大凉符牌,然后收拾其他行装,启程出发。
说来符牌等物,观中众弟子大多年岁较常人高出许多,原本办理符牌各种协商解释工作不小,结果近年来,列国更迭频繁、城头王旗变换,比如蜀郡的成国[6],一共也就四十余年;关中和洛阳、晋地一带以汉号复国[7],存二十余年。
其余时间更短的小范围王城之类也不在少数,如此更迭导致通部为本观弟子办理符牌后,用不了多少年就失效了,后来有的立国者甚至没太设置符牌类事务署,可谓纷乱无比。
此时是升平十六年[8],陆澈带两位弟子,一起前往大凉首府姑臧,去大姑臧之前就了解过,凉国为鼓励农桑,对前往凉国的桑农有配桑园、助财、低息放贷之策,去年又加大了力度。
陆澈上一次路过武威,行程紧张,只是路过了武威郡,并未到中心的姑臧城,这次领两位弟子,前往司农丞处登记办理手续,查验了几人的符牌、桑苗、制丝器具等,于城郊也给几人配置了一处桑园。
师徒几人,修葺棚屋翻理桑园,架制丝器具,又补充购置了其他工具物资,连着忙活了好几天。
几人又算了算司农丞署发放的启动及放贷的资财,足够将近两年之用,甚感这凉果助农之策可谓优厚。
师徒三人在本地布置养蚕[9]种桑完毕后,陆澈将桑园交于杜赤、开青二人看管,并将观中带出的蚕茧、桑叶、生丝样品带往姑臧集市看看能否开通售卖渠道。
之前的通部弟子曾经在本地一直有联络的是一个粟特[10]丝铺,据说从本地收购生丝送往关中制成丝绸,还能运送丝绸一路向西售卖,商路直通万里之外一个叫康斯坦丁堡[11]的地方,所以这个路线的商贸代理权一直是归这个叫做“宇绸庄”的粟特丝铺。
大凉建立后,境内稍安稳,多有行商在此建立商铺,除粟特之外,龟兹、疏勒等国也有诸多行商在此增设了不少商铺。这次陆澈前来的初步构想是除了利用本地种桑制丝优势,大幅度降低过关运输成本,然后由本地几家知名的丝绸作坊制成丝绸成品后,由这几个铺面和商队代理开通笈多[12]一带的商路,从而扩大丝绸的售卖范围,来带动桑丝的售卖收益。
陆澈很容易便找到了宇绸庄,刚一进门,顶着齐项油亮头发、戴尖顶虚帽、一身绿花白衣、系万钉宝钿金带的掌柜何勒登[13]便迎了上来:“陆观主,哇哈哈哈,陆观主你可算来了,来来,时辰差不多了,今天中午我们这吃铧锣[14],正好一起吃一顿再说正话!”
六爻:此处指的是天地自然的法则。
[1]秦:这里指的是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的前秦。
[2]燕:十六国时期鲜卑族慕容氏的前燕。
[3]纺丝车:这个时期先进性是安装纺锭,可固定卷绕并捻。
[4]络丝车:这个时期先进性是有络架、调丝小渡。
[5]凉:十六国时期的前凉,318年-376年,首府是姑臧(属于现在的武威市)。
[6]成国,即成汉,304年-347年,益州的巴氐人李特发动难民起兵反晋,后来李特之子李雄攻下成都,自封成都王,于306年称帝,国号为成,史称成汉。
[7]前赵,又名汉赵,304年-329年,西晋晚期,南匈奴单于后裔刘渊号称“汉氏之甥”,以“兄亡弟绍”(和“兄终弟及”意思差不多)的名义,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在左国城称王立国,国号汉,势力范围达长安、洛阳、太原、邺城、平阳一带。
[8]升平十六年:公元372年,因为此时是十六国时期,所以在各国有不同年号,例如:东晋,占据东南,咸安2年;前凉,占据西北,升平16年;代国,辖区包括内蒙,建国35年;前秦,北方大部分地区,建元8年。
[9]蚕种西传:西域以及欧洲什么时候能养蚕,有流行的不同说法,常见的有两种,一个说法便是十六国时期,于阗国王与“东国”(猜测是鄯善或河西某汉制政权)通过和亲渠道,由使者暗请出嫁的公主在帽中带上桑种蚕种,过边境入西域,该说法出自《大唐西域记》;另一个说法是拜占庭君主派出僧侣在中国某地将蚕种暗藏于中空的竹杖中带回拜占庭。本处选择了年代较早的前一种说法。
[10]粟特人:起源于中亚地区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泽拉夫珊河流域的古代民族,在《魏书·西域传》中就有粟特人十六国以及南北朝时期在凉州地区从事商贸的记载,在相当长时间掌控了丝绸贸易。粟特人在中国历史上从东汉到宋都有活动,唐与五代,还有粟特人在军中任职,一般认为安禄山就是粟特人。
[11]康斯坦丁堡:现在的伊斯坦布尔,古代也曾称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腊的移民城市,当时称拜占廷,最早由希腊人建立,后来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进行扩建,330年迁都至此,也曾称名新罗马。
[12]笈多:大约时间320年-540年,是中世纪时期印度地区的王朝。
[13]昭武九姓:粟特人居住的九姓胡国,即康、何、米、曹、史、穆、安、那色波、乌那曷,粟特人以之为姓。从《魏书》到新旧唐书中都有记载。
[14]铧锣:油焖米饭,对应于现在西北地区的抓饭,用大米加羊肉再混合葡萄干制成的油焖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