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舌战
在知识的殿堂——电教室内,一场看似寻常的提问,却悄然掀起了历史的波澜。钟跃民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向历史系的权威们发起了挑战。
钟跃民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像是一把锤子,重重地砸在了教室里每个人的心头。他的目光坚定而自信,仿佛已经看穿了历史老师们的心思。
“请问各位老师们,中国历史上‘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是什么时期?”这看似普通的一问,却让历史老师们脸上露出一丝轻蔑。他们认为这个问题太过简单,甚至有些小瞧了他们的专业知识。
“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问?”
“就是,看不起谁呢?”
“不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吗?”
“从我们历史系随便拉一个出来,估计都比你清楚。”
阳光透过电教室的窗户,斑驳地洒在木质地板上,与室内凝重的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
钟跃民站在讲台前,目光坚定,仿佛能穿透历史的尘埃,直视那些隐藏在古籍深处的智慧之光。钟跃民轻轻一笑,面对历史系老师们或诧异或不屑的目光,再次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各位老师,我并非有意挑衅,只是心中存疑,渴望求解。”
钟跃民的声音在空旷的电教室里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决“春秋战国,的确是思想璀璨、学派林立的黄金时代,但历史的长河中,是否还有那么一个时期,能够再次让‘百家齐鸣,百家齐放’呢?”
一时间,电教室里静得只能听见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和远处学生的嬉笑声。
历史老师们面面相觑,有的眉头紧锁,陷入沉思;有的则嘴角微扬,似乎对这个问题抱有几分玩味。
“哼,你这小子,倒是会找难题。”历史系的中年老师轻捋胡须,率先打破了沉默“自古以来,能称得上‘百家争鸣’的,除了春秋战国,恐怕再无他例。那是一个战乱频仍,却也思想自由的年代,各家学说竞相绽放,方有此盛景。”
“李老师所言极是,但是我斗胆一问,若我们抛开时代的局限,从文化、社会的变迁中寻找线索,是否能在历史的长廊中,捕捉到另一段类似的文化思想辉煌?”钟跃民的眼神中闪烁着探索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未知的风景。
电教室内的气氛逐渐变得热烈起来,老师们开始低声讨论,有的摇头表示不可能,有的则陷入沉思,试图从记忆中翻找出那些被遗忘的片段。
“让我想想”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突然眼前一亮“唐朝,尤其是盛唐时期,虽然以诗文鼎盛着称,但那时儒、释、道三家并行不悖,文人士大夫间思想交流频繁,不同文化相互融合,是否也能算作一种形式的‘百家争鸣’?”
此言一出,电教室内的讨论更加激烈起来。
不等钟跃民说什么,历史系的李老师摇了摇头“这个不算的。”
又一位年轻的老师站起身,眼神中既有赞赏也有思索“李老师,刚才赵老师的话倒是让我想起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是一个战乱频仍、政权更迭的时代,但正是这样的乱世,孕育了‘竹林七贤’等文化巨匠,他们不拘礼法,崇尚自然,思想活跃,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均有所突破,虽不及春秋战国那般全面,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思想的自由与多元。”
这位老师的话刚落,郑桐那孙子也站了起来“确实,魏晋风度,是中华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笔。而唐代,尤其是初唐至盛唐时期,随着国力的强盛,文化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百花齐放,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虽非传统意义上的‘百家争鸣’,但在文化创造力与影响力上,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历史系的老师们,一个个言辞犀利,观点独到,他们的辩论如同精心编排的剧目,精彩纷呈。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智慧,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然而,在这热烈的讨论中,钟跃民却显得格外沉静。他静静地坐在一旁,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宛如春日里盛开的桃花般娇艳动人。
钟跃民的眼神明亮而深邃,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是一位超然物外的旁观者,正悠然自得地欣赏着眼前的一切。
这笑容,就像是一把利剑,刺破了空气,深深地刺痛了历史系老师们的敏感神经。他们纷纷停下辩论,目光如炬,齐刷刷地投向了钟跃民。一时间,教室里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钟老师,你什么意思 是在嘲笑我们吗”一位老师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悦和质问,他紧紧地皱起眉头,眼中闪烁着不满的光芒。
“难道我们说的有什么问题吗 你那是什么表情” 另一位老师也不甘示弱,紧跟其后,语气中满是不解与愤怒。他瞪大双眼,狠狠地盯着钟跃民,似乎要从他身上找到答案。
面对老师们的质疑和指责,钟跃民并没有立即反驳,而是继续保持着他那招牌式的灿烂笑容。他的笑容中似乎蕴含着某种深意,让人捉摸不透。
“各位老师,请稍安勿躁。”
钟跃民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平和而有力“我并非在嘲笑任何人,只是在欣赏各位老师的精彩辩论。当我提到‘百家齐鸣,百家齐放’时,你们第一个想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这说明了大家对这个时期的深刻理解和认同。然而,现在呢?这个好像,那个应该的。你们自己都不确定,怎么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钟跃民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们当老师的,应该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你们呢?这个应该,那个好像。说实话,你们这不是在误人子弟吗?”
钟跃民的这句话让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众人纷纷交头接耳地议论了起来。
“我操,钟老师好牛逼啊!”
“我谁都服,就服钟老师,啥都敢说。”
“唉!钟老师也不怕得罪人?”
“有啥好怕的?公开课混不下去了,回我们经济系呗!钟老师本来就是我们经济系的,好不?”
“钟老师不是学的物理吗?怎么教你们经济系呢?讲的好不好?”
“好不好?我给你们说,钟老师的课有好多校外的人来听,不是管经济的领导就是国企的领导,你说好不好?”
“我操,钟老师这么牛逼的吗?”
这时,整个教室里都是议论声,所有人都对钟跃民敬佩不已。
然而,与学生们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历史系的老师们一个个都用愤怒的眼神盯着钟跃民,如果眼神能够杀人,钟跃民恐怕已经死了无数次。
最后,李老师皱起眉头,语气带着一丝不悦地说道“钟老师,至于除了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哪个时期出现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我们确实不太清楚。既然您如此笃定,那您一定有自己的见解吧,请您给我们讲讲吧。”
钟跃民微微一笑,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胸有成竹的自信“其实,除了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个时期同样可以被称为‘百家齐鸣,百家齐放’,那就是——民国时期。当然,这样说可能不太准确,更确切地讲,应该说是从晚清的洋务运动到民国时期。”
钟跃民的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电教室里显得格外清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历史老师们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原本轻松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看似简单却又充满深度的问题。
钟跃民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晚清、民国时期,虽然战乱频繁,但正是这样的环境,为各种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文学到艺术,从政治到哲学,各种流派和思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形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钟跃民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继续道“以鲁迅为例,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人文关怀。此外,还有胡适、陈独秀等思想家,他们的观点和主张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变革。这些人都是那个时代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和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钟跃民的讲述,听众们的脸上逐渐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往对于“百家争鸣”的理解过于狭隘,忽略了历史长河中那些同样璀璨夺目的时刻。
历史系的老师们当然不甘心被钟跃民这样质疑他们的教学水平,于是纷纷向他提出质问:“钟老师,今天我们来这儿可不是听您给我们讲这些的,而是想让您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觉得我们没把学生教好,学生也没学好呢?”
面对众人的责难,钟跃民只是无奈地笑了笑,然后回答道“既然咱们要谈论历史,那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本身。关于‘物理’一词,我之前已经讲过,它并非源于日本。上节课的时候,我提到过,‘物理’这个词最初出现在美国传教士卢公明所编纂的《华英萃林韵府》中。那么,请诸位老师告诉我,这与日本又有什么关系呢?”
历史系的老师们面色微窘,钟跃民却仿佛未察,继续他的话题,语气平和而充满洞见。
“这个误解,确实普遍存在。许多人不知,日本的明治维新,其实是从中国借鉴了对西方词汇的汉语翻译。至于为何日本会选择汉字作为桥梁呢?”
钟跃民老师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又不失严谨地说道“说起来,咱们中国的洋务运动,那可是比日本的明治维新要早上那么一丢丢呢。咱们有京师同文馆这样的高端翻译团队,专业、高效,那可比日本那会儿的‘散装’翻译强多了吧?”
钟跃民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笑容,接着,他继续说道“虽然晚清时期,咱们国家整体上是落后的,但别忘了,咱们可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庞大的知识分子群体哦。科举制度下的儒生们,虽然常被贴上‘顽固’的标签,但正是这批人中的佼佼者,最早喊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引领了向西方学习的风潮。这些历史细节,各位老师,你们应该比我这个门外汉要清楚得多才对啊!”
其实在洋务运动时期,国内已经出现了许多专业的翻译机构,其中比较知名的就有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海军衙门、税务总司、京师大学堂编译馆、上海的南洋公学、北洋官书局等等。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翻译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和各个省份。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如今常用的很多科学名词,实际上是由江南制造局及其附属的翻译馆首先确定并使用的。例如,“化学”、“物理”、“生物学”等等这些词就是由该馆所创,并一直沿用至今。
日本对西方知识的引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使得许多中国人也开始相信这些知识和技术来自日本。
甚至到了后世,仍然有不少人认为这些词汇是从日文中翻译过来的,而中国只是借用了它们。
但事实上,恰恰相反,这些词汇最早是由中国翻译家们创造出来的。后来被日本借鉴过去,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悲哀。
其实日语翻译是惨不忍睹的,比如,悲催的‘雅蠛蝶’永远不会被赋予汉语的灵魂,最终于的命运可想而知。
历史系的老师们很尴尬,被钟跃民这么一说,他们有点儿无地自容。郑桐的眼珠子转了转“钟老师,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你还是我们历史系考古专业的老师吧!咱们这可是学术交流。”
“郑老师提醒得对,我们确实是在进行学术交流。”
钟跃民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他环视了一圈教室,继续说道“每个人的观点和见解都是宝贵的,正是这样的交流碰撞,才能促进我们学术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我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共同推动学术的进步。”
“我操,钟老师要不要这么牛逼?”一个学生忍不住感叹道,他的话立刻引起了周围同学的共鸣,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钟老师这是全能啊!”另一个学生兴奋地说,他的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钟跃民的崇拜。
在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结束了这场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