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生辰宴当日(二)
宋岱故意将步子放的慢了一些,步履从容,面容俊朗,眉宇间透露着淡淡的英气,眼神深邃而明亮。
鲜少露笑的他,今日面上挂着浅浅的笑意,整个人看上去温文尔雅。
郑藜微微侧目,看着身旁的男子,矜贵之气难掩。
那不是一种后天用钱权装点出来的华贵。
而是天生骨子里透出来的气质。
宋岱嘴角微抬,侧头过来,看着她问:“看够了吗?”
郑藜好似被抓包的一个小孩,慌忙看向前往,耳廓红红的小声嘟囔:“我在看镜湖里的荷花。”
宋岱笑意满满,没有拆穿,而是拉起了她的手,靠近她,小声说道:“荷花都开败了,现在只有荷叶。”
郑藜羞的低下头去,没有再反驳。
有那么一刻,郑藜甚至觉得:若真做他的妻子,是不是也还不错?
~
二人携手到达云安院时,宋澜和李氏已经到了 ,宋澜好似在跟对面的常华原聊着什么。
常华原身旁的韩牧,沉默的听着二人的交谈。
“藜儿和意儿来了?”秦氏笑呵呵的看向门外进来的一对璧人。
“祖母。”宋岱和郑藜迈进门后,向秦氏行礼。
“哎呦,就等你们咯。”
这句话,李氏面上明显不悦。
方才明明说了,娇儿晚些时候到。
眼下却说只等他们?
宋岱拉着郑藜的手转身向宋澜和李氏行礼,而后又转身向常华原和韩牧道谢。
“多谢常伯父和韩公子,藜儿的眼疾才能如此快好。”
郑藜也随着宋岱说道:“多谢二位替藜儿诊治。”
“医者仁心,这都是应该的,况且,当年若不是你祖母,我常某也活不到今日。”常华原说完,双手抱拳向秦氏行了一礼。
“都是老黄历,不提了,不提了。”秦氏笑着摆摆手。
“大恩大德,宋某无以为报,备了些薄礼,还望二位笑纳。”说着,文凡便端了托盘进门而来。
“这些医书古籍是早先我收藏的,一直在九霄阁中落灰。”
“如今得遇常伯父和韩公子,也算给古籍找了个合适的去处。”
说着,宋岱亲自将古籍捧了过去。
常华原一看,最上面的一本是已经失传的医典古籍,顿时爱不释手。
“好好好,那老夫就不跟宋世子客气了。”
说着将古籍递给韩牧,嘱托他收好。
接着,宋岱又转身看向韩公子,笑着说道:“看韩公子给藜儿的药方上,是习得一手好字,这文房四宝,还望韩公子笑纳。”
韩牧将礼物接了过来,看了一眼,是上好的湖笔和端砚。
“多谢宋公子,韩某便收下了。”韩牧将礼品同师父的书籍放在一起。
接着问道:“上次给世子妃开的药,可用完了?”
郑藜答:“前日刚刚用完,还未来得及跟韩公子说。”
“好,生辰宴结束后,韩某再为世子妃配上一副药。”
“想必,再喝完这副药,便可痊愈。”
郑藜温和有礼的答道:“多谢韩公子。”
身后的李氏听到这些,向门外的一个侍从使了个眼色。
宋岱适时的说道:“一直想请常伯父和韩公子,倒是没找到机会。”
说着,看向身旁的郑藜,满脸宠溺的说:“倒是藜儿提了这个主意,邀请二位前来,一来常伯父能跟祖母叙叙旧,二来以表我的感激之意。”
郑藜能听出来,这话不就是说给这里的一些人听的吗?
既宣示了主权,又向那些嚼舌根的人说明,自己跟韩牧的清白。
“这男人,还有些不错,不莫名的疯癫,凡事能用智慧化解。”郑藜有些钦佩。
“藜儿,给祖母准备的礼物呢?”宋岱笑着看向郑藜。
郑藜想起,方才宋岱给了麦冬一个长方形的锦盒,让她抱着。
“麦冬,将祖母的礼物呈上来。”
麦冬端着锦盒进来。
宋岱双手将锦盒捧了过来,而后打开,递到祖母面前。
“祖母,恰逢生辰,藜儿知晓祖母喜欢佛经,便精心准备了这份礼物。“
秦氏将锦盒中两卷宣纸拿了出来,打开。
“这是你跟藜儿抄的?”秦氏看向面前的孙子和孙媳,眼神中满是感动。
“这都是藜儿想到的。”宋岱看向郑藜。
郑藜小声的说:“藜儿字写的不好,还望祖母不要嫌弃。”
秦氏笑着摇摇头:“不嫌弃,不嫌弃,这两卷刚好是祖母喜欢的。”
说完,便让周嬷嬷收了起来:“放到禅堂去,一定要收好。”
“好的,老夫人。”周嬷嬷将装经卷的锦盒抱向后堂。
“海棠,将藜儿给世子爷准备的礼物拿来。”秦氏向海棠说道。
宋岱有些诧异的看向了一旁的郑藜。
海棠笑意盈盈的抱着一个墨色鎏金锦盒走来。
“打开看看。”秦氏示意宋岱将锦盒打开。
墨色锦盒打开,紫色的绒布当中,放着一根马球杆的顶端。
“这呀,是藜儿找人给你定制的可伸缩马球杆。”秦氏看着郑藜害羞的模样,替她说道。
“她听说你马球打的好,想着做这样一个东西,自己的用着也顺手。”
宋岱将马球杆打开,试了试。
皮革和金属材质,精致又好用。
而后,满脸笑意的将球杆收好,将墨色锦盒抱在怀里。
身后的宋澜见状,也召下人,将礼物呈过来。
此时的宋岱,却垂眸看向一旁面色微红的郑藜,小声问道:“你送的?”
郑藜点点头,耳上的羊脂玉耳坠,也随之摆动。
宋岱抿唇一笑,没再多说什么。
身后的李氏,将眼前的这一切收在眼中,心内冷笑。
宋澜的礼物送来后,便是李氏的。
“我一介妇人,也不知选的东西合不合意儿的心意。”李氏说着,便将一幅字画拿了过来。
是一幅稀世真迹。
宋岱接过礼物,照旧给到文凡。
唯独手里鎏金的墨色锦盒没有放下。
原定好的用膳场地,被分为了两处。
一处在花园当中,是主桌,所坐之人便是侯府的主人们,菜品自然也是要丰富不少。
另一处靠近镜湖,摆了不少桌,所坐的是家中的老少仆,菜品以几样罕见菜做点缀,剩下的便是常见菜品,再加上不少臻品斋的点心。
这些是胡总管建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