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袁氏属朝留余悸 武汉城郊硝云现
那些人是不甘心朝鲜作为中国一个行省的朝鲜人,尽管多年前的那次恐怖袭击改变了很多事情,但总有一些不甘心亡国,他们用另一种方式去抗争,像教育部取消了朝鲜文教材之后,就曾有多名职员收到“邮包炸弹”,不过炸弹却是一个大号的鞭炮,炸不死人,却足以吓倒一些人。
而袁世凯却依然在喘着气,步步为营的走近小几,猛力拨去叠在包裹上的信件,瞪着那个包裹,却未敢拿到手中。
瞧见袁世凯的这个模样,纽永建反而露出微笑:“亏你还取笑我神经质?”
“我绝不认识什么通讯社的记者,也不知道什么文稿,还是等安全人员过来再说。”
而在城郊的农用物资市场内,不过只溜了一圈,李少少就在一个商店内发现有大量的硝酸铵,于是他准备买一些。不过,他打不定主意到底买多少合适,因为买多了可能会引起当局的怀疑。尽管硝酸铵是农业上常用的物品,但调查局的特务们肯定还知道它的另一个用途,那就是将硝酸铵按比例配制一定数量的锯末和柴油,就制成了糊状炸药。
伙计的吞口唾沫说道,可不待伙计拿算盘,却见李少少在那摇着头。
“先生,您可是来对方了!”
说罢,袁世凯便走进了客厅之中,再次坐到沙发上的时候,袁世凯的神色显得极为难看,在纽永建想要说些什么时,他却开口说道。
“人们只有在不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标,或是对工作目标没有把握的时候,才会故意颠覆某些东西,以此证明自己确实在‘干活’。”
“先生,有机肥是不是太贵了?”
几个钟头后,酒足饭饱的李少少离开了山脚下的林宅,不过相比来时,他的怀中却多少了一样东西——五千元支票,那是林安可给他的安家费,这全超乎了他的想象,五千元,看似不多,但是却足够她们娘两过上一辈子。
而袁世凯却闷哼一声,挥手对那名侍从:
侍从倒是被袁世凯的模样惊惶失措,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唯有拼命低下头,鞠躬赔罪道。
“一声巨响之后,整个国家都会改变!”
“别忘记我在日本留学时,也读过军事,对炸弹到也有所了解。”
他一边挥动着双手,一边向后退去。
打过招呼之后,李少少便指着门外说道。
“孝直,别抓开它,千别拆开它。”
可是袁世凯却开口说道,并未因知道包裹是秘书送来,而放松紧张的情绪,继续缩在墙角,大叫:
“孝直,你说,当年我在朝鲜是不是做的有点过火了?”
如果说现在的官帽还是红顶子的话,那他的红顶子就是用血染红的,总督朝鲜时,很多手段即便是现在袁世凯回想起来,也觉得实在是太过残忍。
对于李少少而言,从他自身来讲,在某种程度上,他在心理上无法接受使用炸弹进行暗杀,炸弹的间接伤害太大,以至于会从心理上抵触它,但他这次却必须得用这种方式去进行暗杀活动。
想着其中的风险,李少少只觉一阵心悸,如果失败的话,那……可就真无法原谅了,可……会死多少人?
在朝鲜的经历,使得袁世凯一直小心翼翼的,尤其是刚才听纽永建提到那件事之后,他立即意识到,或许,朝鲜的恶梦终于在中国来临了。
“你还不知道吗?除了那些人,还能是谁?”
“你们这有化肥吗?”
烤问一个恐怖分子没有任何效果,要烤问,就烤问他三岁的女儿!想到袁世凯总督朝鲜时的给调查局下达的命令,纽永建在觉得心头微颤时,却又说道。
马车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走了大约40分钟,便进入山区,马车在雪路上行走并不是怎么轻松,一路上,李少少和接头的人谁都没有说话。最后马车驶进一片小树林中,马车进入树林后,在树林的尽头是条潺潺的小溪,溪边有一栋简陋的木房子,相比于城市中的仓库,这种森林小屋更安全一些,尤其是这种森林小屋往往建在某一位同志自家的土地上。
走在雪路上,李少少看着那田地中的雪,人却是停下了脚步,他知道,林安可只负责把炸药送进去,而他却要负责引爆炸药,如何引爆呢?是远距离用电线,还是……他是新闻记者,到时有机会进入会场,看样子,他的任务就是确保炸弹爆炸时,袁世凯就在会场之中。
“我向你保证,里面即便是有炸弹,也不会爆炸的。”
“怎么把炸药送进去!”
太棒了!
“太多,太贵!”
“蔚亭,至少你给中国留下了一个行省!”
“五千,五千公斤也行,只要……”
“是传达室送来的,因为是急件,所以您的秘书便吩咐送到了进来。”
往沙发上一靠,袁世凯的语气中带着些许得意,可却又有一些失落。如果再给他十年的时间,那么,朝鲜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省,而不像是现在这样,虽有行省之名,可是却没有行省之实,那个省依然是总督区。
摇着头,袁世凯全是一副不赞同的模样。
“现在炸药的问题解决了!可还有一件事!”
“大憨子,去通知家里,杀只鸡,再捞条鱼,好好的弄上一桌好菜,今个我要陪两个朋友,好好的喝上两杯。”
“我们这可是整个大武汉,化肥最齐全的地方,你瞧这是新疆的硝酸钠肥,这是海州的磷肥、那是青海的钾肥,”
见纽永建似乎准备折开他,他连忙说道。
“咦?是两本朝鲜文书?”
“都是过去的事了,还提那些干什么!”
“蔚亭,看你现在的样子,好像收到邮包炸弹似的?”
甚至于,他觉得他的战友难以依靠,他的一些同志就死在同志们冒险的暗杀计划中;革命总是无情的,可以无情的利用所有人,同样刺杀是个很费钱的工程,除去给他的一万元经费外,他并没有足够的资金;而更为重要的是,李少少知道他的对手在资源、计谋和残忍程度上都远远超过他……
可好奇心上来了的纽永建,那里会同意,双手徐徐移近包裹的封口,冷静地说:
“这件事,我来想办法,既然两位来了,今天晚上就留在这,尝尝乡下的土菜。”
这时,袁世凯才摇着头,用极为恼怒的语气说道:
“袁世凯那人命大,在朝鲜时,被人炸过那么多回都没炸死,要用,要全用上,争取一次炸死他!而且炸药越多,震动越大……”
这时袁世凯嘴唇轻颤地说道。
想到那么多炸药爆炸,李少少却是担心起间接伤害了,这时他的脑海中却想起席间周洁如的话。
说罢,便将盒中的两本厚书拿出来,继续摇头微笑。
当他用拇指和食指掀开牛皮纸的一角时,袁世立即走出了自己的小客厅,这时,他却看到走来了几名便装的安全人员。
“这是什么?”
而袁世凯却一个箭步冲过去,使劲按着他的双手,神情严肃地瞪着包裹道:
这时,纽永建放下包裹,按着手指关节,发出“啪啪”的声音:
袁世凯翻着厚厚的书,然后有些诧异地看着袁世凯道:
心满意足地李少少看着伙计把买来的三千公斤硝酸铵装到一辆卡车上,运到了他在城外租的一处仓库之中,在炸药送入仓库之后,李少少又另外雇了一辆卡车。
“蔚亭,您在朝鲜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就连运动会上的炸弹在你脚边爆炸,都能毫发无伤的,你还有什么可要怕的?”
“你给我看看,要是给3000亩地上这个什么硝酸铵需要多少?”
但这一切,却无法阻止李少少投入全部的热情去完成这件任务。
作为贵族院院长,每年总要去几个省会向省议会作一场演讲,以加强中央与地方议院间的联系。
在卡车出城之后,在约定的地点,等待李少少的两位个出现了。像约定的那样,来人并未向表示问候。他赶来一辆大马车,在公路和土路的交界处,卡车上的六十袋硝酸铵很快便装上了大马车,李少少也坐在上面,便赶着车向前走去。
“好了,不过只是一个恶作剧,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不起,公爵……”
“不错,你是军人出身,对炸弹有所了解,可拆炸弹却不是你的专长,而且,”
纽永建的话让袁世凯登时垂下头来,不再跟他争辩什么,他根本就不知道在朝鲜时的一些内幕,那些内幕他也不可能告诉外人,至于事情的表象,嗯,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他袁世凯拿来炫耀的资本。
不过,这时袁世凯脸上的微笑,还没有消失。在说话的时候依还带着一些轻松的神情。
安全处的李队长看着那两本书,又看着院长。
“阁下,这是您的包裹!”
“看这分量似乎很重,应该有两三斤吧。”
“你现在把安全处的冯队长喊来一下,当着我的面检查这个邮件。”
“如果那件事是真的,小心一点,倒是没有什么错,在朝鲜的时候,那些恐怖分子,一年给我寄了两百个炸弹,我可是天天和什么事都会发生。”
“没准真的是文稿。”
这时纽永建却是凯徐徐伸出双手,小心翼翼的捧起包裹,吐出两个字:
说罢林安可便扭头对门外的人喊道。
“谁做的恶作剧?”
纽永建安慰着袁世凯道:
“蔚亭,你给人戏弄了。”
说罢,纽永建却是要动手准备替袁世凯拆开包裹。
此刻纽永建所保持的冷静,跟平素他在贵族院的表现简直判若两人。现在,他就好像一头猎犬,拼命唤着猎物散发出来的气味。
作为一名坚定的共和派成员,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他牺牲了,妻女将得不到同志们的照顾,事实上,同志们也不可能照顾他的妻女,至少在共和派取得成功,这个国家变成共和国之前,而她们在失去他之后,能够独自生存下来吗?
帝国调查局《刑事罪案心理分析》
“包裹上有她写给你的便条。”
“拿走它!”
见那人只是看着那些肥料,还不时地看着手中的纸条,显然这位来的时候已经打听过了,于是立即把话峰一转,试探性地问道。
“这是什么?”
李少少是故意这么问,只为了让店里的伙计向他介绍化肥。
“孝直,你没看这上面,没有送件人的姓名和地址吗?”
“那马车上一共有三千公斤硝酸铵。”
在纽永建说话的时候,一个侍从端来热茶,并将包裹与信件一并放到小几上。
一个人被迫去做一件他不情愿、也没有能力完成的工作,如何才能做的更好呢?
袁世凯深吸一口气,冷冷地说道:
他盯着女仆离开后,才对纽永建说道:
“您看,这有硝酸铵,这可是帝国化工新出的肥田粉,价格便宜去了,您看……”
“蔚亭,你什么时候去武汉!”
“半个行省吧!”
“快,快进去阻纽副院长!”
“一万公斤!”
“好了,剩下的事你就不要问了,不出一个星期,我保证给你三千五百公斤炸药!”
见袁世凯的脸色似乎有些不对,纽永建便开口询问道。
不待李少少说话,那伙计连忙说道。
请两人坐下后,周洁如在说话的时候,把视线转向林安可。
就在那几名安全人员冲进去的时候,却看到纽永建手拿着已经打开的包裹,哈哈大笑地走了出来:
总督区,如果不是因为仍然存在着反抗情绪,又岂会到现在还是总督区,铁腕只是一种手段,可铁腕之后呢?
“少少,他是林安可,他可是这一带的地主,过去这一带方圆上万亩,都是他们林家的!”
在对方客气时,李少少连忙仔细打量眼前这个人。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林安可,他没想浓眉,大眼,腮边有些胡须,一身乡绅人打扮的人,竟然会是共和派,在他的印象之中,共和派往往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或者有留学经历的人,而眼前这个人,怎么看也不像是那样的人。
听着袁世凯的话,纽永建这才仔细观察着包裹,正像他说的那样,没有送件人的姓名和地址,难道袁世凯真的那么先知先觉吗?或者说这就是经验?
“也是,这肥料太贵!”
“年前吧!”
在李少少进屋后,只见屋子里,摆着一张木桌,几个板凳,屋子里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个正是周洁如,周洁如一见李少少进来了,便都站了起来,让他坐下。同时他又向李少少介绍着身边那位面带微笑的中年。
“这里面可能是情报部门当年研制的新型包裹炸弹,当年的朝鲜恐怖分子就是他们训练的,你的技术,恐怕……”
见多识广的伙计一瞧见来者,便知道这是乡下来的士绅,家里没准有个几百亩,甚至上千亩地,没法子,虽说这耕者有其田实施了多少年,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地主家里的土地不能超过一百亩,可那是人均,那些地方上的士绅,谁家里没有十几甚至几十人那,一见来了大生意于是他连忙热情的招呼了起来。
正是怀着这种信念和对共和国的憧憬之情,李少少出入于武汉城内外的化肥商店、加油站、锯木厂,去购买配置炸药需用的化学药品。如果说工业时代有什么好处,恐怕就是很多很普遍的工业用品,实质上却是一种爆炸物,比如硝酸铵,这是一种近两年刚刚投入市场的农用化肥,尽管使用并不算普遍,但是在武汉这个华中最大的大城市却可以轻易的购买到。
“林先生,见到你很高兴。”
“您的秘书说,这是一位通讯杜记者托她交给你的文稿,”
伙计连忙拿算盘算出了一个价来。
“你确定真的可能吗?”
林安可笑了笑,
他们?袁世凯口中的“他们”,到底是指什么人?
过火?
无论是硝酸钠肥还是磷肥亦或是钾肥,都是有机肥,价格昂贵,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买。
“那就更加要拆开一看,”
一进入农资商店,头戴礼帽,又戴着副小墨镜的李少少便用一嘴带着些襄阳一带口音的土话问道。
“阁下,这件事需要进行调查吗?”
在帝国议会贵族院,身穿一身礼服的袁世凯和贵族院副议长纽永建,面对面坐在袁世凯办公室的休息室中,此时纽永建低头不语。
在伙计的热情介绍中,李少少点了点头。
侍从仍旧未敢抬起头,只是继续解释道:
一听是三千亩,伙计立即意识到这是一笔大生意,按照一亩地施3公斤计算的话,那就是九千公斤……
面露惊讶的神色,可只看了一眼包裹,袁世凯却霍然跳了起来,倒退到墙角,指着包裹大声喊道:
不过,经常在外采访的李少少却知道有一个办法可以掩饰硝酸铵的用途,他在当铺中买了一身只有乡下的士绅才会穿着那种极为宽松的毛呢西装,然后将西装罩在的长衫上,随后他又弄了一顶半旧的帽子,甚至就连脚上的布鞋都带着些泥土,这样便使得他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个乡下的士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