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章 使鹿部
使鹿部这里就是一个部落,而在黑龙江流域到外兴安岭,很多部落被称为使鹿部。
使鹿部就是他们的饲养驯鹿,使用驯鹿的部落,及其寒冷的气候,马匹、牛羊已经不能适应气候的地区,人类生活就依靠驯鹿,而在黑龙江流域,是使用鹿与使用马接近都地区、混合的地区。
《清通考》“索伦达呼尔,为东北最远之部,散处山林,以捕貂为业,亦称土中人,至于鄂伦春一名奇勒尔,其所居益为辽远,使马鄂伦春在诸部之外,使鹿鄂伦春又在使马之外,距齐齐哈尔城复千余里,”按清代于黑龙江置总管,管辖索伦达呼尔、使马使鹿鄂伦春地方户属,今之在江北者已属于俄,惟使鹿之俗,自西伯利亚一均有之,有独鄂伦春一部也。“
这里说的索伦达呼尔,其实就是达斡尔人,而鄂温克族人、鄂伦春族人、雅库特(俄罗斯萨沙共和国)人都被称为使鹿部,而这些族群又都被称为索伦人,而索伦人的称呼更加广泛,还包括达斡尔人、赫哲族人……
亦赤哈城到海里宝村现在需要一条道路了,穿越内兴安岭(锡霍特山脉)在森林中砍伐出一个通道,在内兴安岭山脉中间地段建立一个森林驿站,让沿内兴安岭上行50公里的人可以休息,吃饭。然后一路下坡50公里到达目的地。
有了足够的青铜斧头,又有几千人参加,道路在下雪的时候被砍出来了,同白杨木镇到巴兰河铁矿镇的路一样,就是勉强可以走牲畜,没有太巨大的岩石阻挡,就算路了。
青铜锭被运回亦赤哈城,煤炭也被运回亦赤哈城,給伯力人铸造矛头、斧头、箭镞在紧张的进行。
海豹肉、明太鱼改善了食物结构,而海豹皮成了最好的冬衣,鲶鱼已经用海豹皮给莫哩做了帽子、皮靴、大衣、裤子、手套,莫哩一下子又成了海豹女孩。
炖海豹肉、煎海豹肉、烤海豹肉……这等大补之物吃下去,益气补血、强筋健脑,荷尔蒙旺盛的分泌……
饥饿有饥饿都问题,而吃饱有吃饱饭的问题 ,海豹肉就带来严重的问题。就是那些莫日根女孩纷纷沦陷,她们已经不去想莫日根, 他们已经拉起了战士们的手。
必须找点事情来发泄这些旺盛的情绪。
随着乌苏里江的结冻,已经不能用木排来运输原木,木刻楞已经建设了200多个,虽然拥挤,还是在冬天都住进来木刻楞,木刻楞里都有粘土砖搭建的火炉子,没有窗户 ,照明就依靠一只海豹油的小陶瓷油灯,最新铸造的青铜大锅一个木刻楞一只,几个家庭拥挤在一起用青铜大锅炖海豹肉、鲑鱼,豌豆饭已经成为记忆。
内兴安岭受到海洋的影响,降水要比同纬度的黑龙江流域大一倍,冬天几场鹅毛大雪已经覆盖了内兴安岭 ,海里宝村与亦赤哈城的道路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亦赤哈城与海里宝村已经完全失去了联系。
失去联系的驿站每天都在战斗,与野兽战斗,内兴安岭驿站建立山脉上,三个巨大的木刻楞被一圈栅栏包围,东西各有一个寨门,木栅栏高达4米,有一个宽大的货仓,货仓里堆满海豹肉、盐、明太鱼,青铜锭,这些都是海里宝村运输来的,而亦赤哈城没有取走的。
驿站有10名战士与20名伯力男孩驻守,整个秋天他们都在炖海豹肉、炸明太鱼、烧开水 ,而现在他们要对付整个亚欧大陆最凶猛的野兽。
仓库里的肉食吸引了附近几百公里以内的野兽,东北虎、棕熊、黑熊、西伯利亚豹、猞猁、豹猫、甚至黄鼠狼……
4米高的栅栏围墙根本不管用,小型的食肉动物会轻松在栅栏上奔跑,而熊虎也能够翻越,来一只、两只,战士们就穿上盔甲与之搏斗,要是来上四只、五只大型猛兽,就只能躲在木刻楞里射箭。
只有狼群过不了栅栏,狼群愤怒的在啃咬着木头栅栏。
伯力男孩只能手拿长矛对付些小型食肉动物,而那些小型食肉动物根本防不胜防,白天、夜里都来偷鱼。
30个人疲于奔命,库房里的鱼越来越少,库房里的野兽尸体越来越多,一次六只巨大的棕熊跳过栅栏,有的躲过战士的弓箭,有的没有躲过重箭在身上依旧跑到库房,跳到海豹肉堆里就大快朵颐,一直吃饱后 在在库房的角落里呼呼大睡,战士们才出来把它们一一射杀。
库房里已经堆积了6只猛虎、8只棕熊、20只黑熊……战斗依旧在继续,而20个伯力男孩的刺杀与射箭本事得到空前的提高。
失去联系的孔辉是忙碌的,孔辉的海里宝村由于有内兴安岭的阻挡,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空气大大减弱,相对的寒冷要好一些。
海里宝村的木刻楞也建立了一百多个,伯力人从来就没有住过这样温暖的房子,睡觉有温暖的房子,出行有温暖的海豹皮大衣,伯力人不在如同以前那样一身麻衣,在寒风里瑟瑟发抖,而孔辉在组织建码头、造船、炼青铜,孔辉在复制白杨木镇。
700人在冶炼青铜上,已经有了5座冶炼炉,矿石的品位高白杨木镇一倍多,产量已经远远超过白杨木镇。
没有几个工匠,铸造技术不成熟,只能铸造简单的东西。
从海里宝村海岸南行200公里就是日本北海,初冬海面开始漂浮流冰,一些小须鲸在海岸不远捕食,小须鲸呼吸激发的水柱时常在海面喷涌。
小须鲸是一种体重不超过十吨的小型鲸鱼,但是对于孔辉一行人来说已经大的不得了。
怎么捕杀鲸鱼,谭启明是讲过的,比较接近时代的捕鲸鱼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叉鱼手划船靠近鲸鱼,一人用带倒钩的鱼叉刺入鲸体,鱼叉上系着生皮线和皮革鱼漂。捕猎者不断往鲸鱼身上插入更多鱼叉,直到鲸鱼折腾累了才追上去杀死。然后把鲸鱼拖到海滩处理。这种捕鲸方式效率低,风险大。
先进的就是爆炸鱼叉法:19世纪中后期发明,用炮管火药发射的爆炸鱼叉代替手掷鱼叉,捕鲸人能从更远的距离更快地射中目标。这大大提高了捕鲸效果。
孔辉决定选择第一种办法,技术、工具决定也只有选择第一种方法。
李爱民在亦赤哈城在打造农具,乌苏里江东岸一直到黑龙江 ,田野都是肥沃的黑土地,而且是伯力人开垦出来的熟地,这些农田荒废了十年,目前21个村庄耕种的土地还不足十分之一,这些荒废的土地野草丛生,明年春天李爱民要把这些土地都种上粮食。
豌豆饭与小麦饭被要求停止使用 所有的粮食都要用作种子。
要有三百个犁铧、四千把锄头、四千把镐头、两千把铁锨……士兵变成了铁匠,在把青铜打造成农具,而这些农具各个丑陋不堪。
没有牛马、没有驯鹿,即便打造出农具,耕种乌苏里江东岸广阔的平原也是不肯定的。
而距离最近的部落就是使鹿部,他们有驯鹿。
海豹皮大衣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战士都是有的,伯力人按照木刻楞,一个木刻楞发了三件大衣,谁出门谁穿,哈拉领着两千多人学习做农具,哈拉学的极其认真,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金属。
200战士加800伯力人,训练一支远征军,长矛刺杀、重盾防御、手榴弹攻击、弓箭的密集射击与防御……
厚重的积雪并不适合马匹,雪橇还是必须使用的,一百辆雪橇,每十名战士一辆雪橇,雪橇即是10名战士都的运输工具,也是战士们的宿营帐篷,雪橇制作的宽大两边有高高的挡板,宿营时,在挡板上铺上海豹皮就是帐篷,挡板外面埋上积雪,挡板宽2米,白天,10个战士拉着自己的雪橇,晚上十个人就并排躺在上面熬过严冬的夜晚。
沿乌苏里江东岸逆流而上,满是积雪的冰面行动非常困难,一天也只能前进30公里,不断有冻伤的战士出现,士兵里的汉族战士已经全部冻伤,李爱民也一样,汉族战士根本不适应寒冷气候,尽管带着厚厚的手套,冻得红肿的手已经不可能拉开弓弦,只能把冻伤的战士用厚厚的海豹皮包裹 然后放在雪橇拉着,行进的速度更慢了。
李爱民在第7天就把指挥权给了鲶鱼,李爱民龟缩在海豹皮毛里保命。
第十一天,队伍才来到伊曼河流域,与艰苦的行军相比,使鹿部的征服就轻松太多。
一群狗吠惊动了所有的人。
树皮屋里走出来了人,驯鹿皮衣、皮裤、皮鞋,就如同谭启明刚刚穿越明末见到的索伦鱼部的人。
鲶鱼就直接走进使鹿部的山寨,在风雪里喊叫,鲶鱼自己知道是代表莫日根的,鲶鱼一点也不恐惧。
使鹿部也是一个鄂伦春族人部落 鲶鱼的索伦张部与这个使鹿部是同族,鄂伦春族索伦人彼此没有战争,当两个鄂伦春族索伦部落相遇,彼此就是一场狂欢,在鄂伦春人的文化里,本族人只有互相帮助,没有互相伤害。
鲶鱼告诉使鹿部首领,莫日根出现了,莫日根就在我们村里,莫日根来内兴安岭就是建亦赤哈城,莫日根要求使鹿部臣服。
鄂伦春族索伦人彼此也都不会说谎,但是臣服就要考虑一下了,部落首领叫岔班莫,就是白桦树,白桦树与部落勇士商量是否臣服,而鲶鱼想起了对铁骊人的征服,鲶鱼就参加一百战兵征服铁骊部的远征。
鲶鱼于是告诉白桦树,让他们看看莫日根的雷电。
50米远的树林外栓上了两只狗,鲶鱼一颗手榴弹投过去,山崩地裂一声响,两只狗炸的粉碎、树也折断,所有使鹿部勇士都瞠目结舌,传说中的莫日根箭射的又远又准,怎么没听说过莫日根会使用雷电啊,冬天也能使用雷电?
岔班莫直接就表示臣服。
使鹿部有人口520人,驯鹿 1800只,雪橇犬260只,马180匹,鹿皮帐篷70顶。
李爱民终于可以从雪橇上下来,在温暖的帐篷里喝一碗热乎乎的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