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吾欲尽伐此处树木,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
【单福确是不慌不忙,显然早已胸有成竹,他说道,主公可趁曹仁兴兵来攻时,趁机夺取樊城。】
【刘备问计,两人商议一阵,定下计策。】
【过不多久,便有探马来报,曹仁率领大军已经渡河,要发兵来攻。】
【刘备连忙率军迎敌,曹仁派出大将李典前来约战。】
【李典随曹操征战多年,几乎见遍天下群雄,在猛将辈出的曹军之中,也属于上将行列。
他一出现,曹军顿时士气大振。】
【但刘备方也不多承让,赵云跃马而出,与李典战在一处。】
【李典果然是上将,竟然与赵云有来有回战斗了数十个回合,但数十回合之后,李典精疲力软。】
【寻找一个空档,李典落败,赶回曹仁军中。】
【赵云追赶,但被曹军的箭雨阻碍,于是撤回。】
【曹仁依然心有不甘,第二日,又派大军布阵前来约战。】
【他果然是大将,阵型布置严密,远远看去,居然有一种肃杀之气。】
【但单福却面色如常,似乎完全不将这阵型放在心上,他对刘备说出破阵之法。】
【刘备连忙派赵云出战实行破阵,赵云跃马扬枪率军冲入阵中,左突右撞,不一会儿,便大破曹军。】
【曹仁大军败退,连忙撤回大营,但他心有不甘,招来李典商议对策。】
【初次战败时,李典主张退兵,被曹仁呵斥一阵,险些斩首,多亏众将求情,才保住性命。】
【现在曹仁已经意识到刘备乃是盖世英雄,绝不好对付,才招来李典商议对策。】
【李典依然主张退兵,只是曹仁心有不甘,他也是世间名将,亲率两万大军,迎战刘备数千之众,却无功而返,怎能甘心?】
【于是曹仁下定决心,他要在夜晚袭营,如席营不成,再行撤退。】
【刘备收兵之后,单福再次进言道,曹仁夜间必会袭营。】
【经历几次战斗,刘备对单福早已心悦诚服,根据单福的计划,依计行事。】
【夜中,曹仁果然前来袭营,等曹仁来到刘备军营周围,火光大作,伏兵杀出。】
【赵云率军冲出,直取曹仁,曹仁心中大骇,慌忙撤退。】
【刚走到渡口,又是一阵兵马袭来,原来张飞率军杀至,曹仁力战,又在李典的护卫下,才勉强脱身。】
【之后他便想退回樊城,但刚到城门口,忽见城上亮起火光,一阵箭雨袭来,只听关羽说道,关某早已取樊城多时了。】
【曹仁此时兵力十不存一,他只好率领残部,向许都撤退。】
【经历此战,曹仁知道,刘备身边必有高明的谋士相助,于是一路沿途打听,终于明白单福的存在。】
【原来单福是个化名,他本名是徐庶,是难得一见的贤才。】
【曹仁败退,回到许都,向曹操汇报了情况。】
【曹操慌忙调查徐庶相关事宜,很快,曹操得知徐庶是一个孝子,而徐庶年迈的老母正在曹操势力范围内。】
【刚得知这个消息,曹操爱才之心升起,于是便想借徐庶老母之手,招徐庶前来。】
【但徐庶母亲是一个刚烈之人,不会因为荣华富贵,威逼利诱,而写信招徐庶来投。】
【曹操灵机一动,于是便派人赠送徐母许多物资,借口需要签字,防止贪污,骗取了徐母的笔迹。】
【之后他便派人伪造笔迹,找徐庶来投。】
【刘备近日得到贤士徐庶,击败曹仁,占据樊城,心情颇为舒畅。】
【他已蹉跎半生,而今见到功业实现之机,怎能不激动?】
【忽然有一道晴天霹雳,落在了他身上。】
【徐庶无奈地告诉刘备,他的母亲已被曹操关押,写信招他去投靠曹操。他如果不去,只怕母亲性命难保。】
【徐庶是个孝子,感情真挚,他谈着谈着,居然落下泪来。】
【刘备听着也悲从中来,面对徐庶的离去之情,他不假思索的就同意了。】
【徐庶即将离开的前夕,有人劝说刘备强行留下徐庶,因为徐庶如果不去投靠曹操,曹操必杀徐庶之母,到那时,徐庶有杀母之仇,必然与曹操不共戴天将,为刘备尽心竭力。】
【面对这个计划,刘备不假思索进行呵斥,徐庶离去,乃是因为母子之情,他绝不能因自己之私,断绝徐庶母子之情。】
【刘备是一个忠厚的人,何况他也是一个孝子,他绝不可能阻止徐庶。】
【次日,刘备与关羽,张飞等人被徐庶送行,送了一路,又是一路,终于,他们在一片树林前停止。】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这对君臣,终于要分别了。】
【徐庶告退,他的身影越来越小。】
天幕之上,画面顿开。
一处山岭之上,立着十余人,刘备策马,首当其冲。
他眺望着远处的树林,注视着那一个越来越小的身影。
树木丛生,密密麻麻,渐渐的,他看不清那个身影了。
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忽然用一种极其惆怅的语气说道:
“吾欲尽伐此处树木。”
“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
……
汉初,长安。
“好气魄,有乃公之风。”
刘邦拍案而起,顺势赞叹道。
“这孩子有几分刘盈的个性,日后未必不能中兴大汉。”
吕后也喜欢上刘备的个性,她为人虽然有些冷酷,但心里很喜欢儿子刘盈的个性。
看到刘备如此宽厚,她好像看到懂事的孙辈一般。
“陛下,这位后世之君,虽然宽厚,但未必能够再造基业。”
陈平不卑不亢的说道。
刘邦还没有说话,吕后脸上却浮现出一抹怒意:
“这孩子哪里不好?怎么就不能重造我大汉的乾坤?”
陈平一拱手说道:
“宽厚是一件好事,但太过宽厚,有时也是一件坏事,尤其是对皇帝来说。”
“嗯?”
吕后皱眉,她个性极其冷酷,知道陈平说的有几分道理,但心中多少有些不甘。
刘邦却在这时说道:
“宽厚对皇帝来说也未必是件坏事,乃公若是不宽厚,诸位爱卿怎会来投靠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