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关于咽喉道之战的一些补充说明
聪明的看官们想必已经猜出了这一幕描写的内容是失街亭,至于为什么描写这一段前面已经说了。
现在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对街亭之战的还原过程,因为我在网上找了很多资料,但都极其的耍流氓,要么只有街亭、列柳城,要么只有祁山、街亭。
甚至有说街亭是有城郭可守或者说街亭一马平川是诸葛亮甩锅,所给的位置都不太符合逻辑。
总之街亭的位置目前都是推测,还存在很多疑点。
这里的主要参考资料是《三国演义》,因为《三国志》和其他资料提及的细节要少,而且我相信罗贯中老先生写这本书的时候一定比我更认真、更严谨,他考究了更多资料。
很多人会根据赋税或者其他的内容推测,蜀魏的兵力但却忽略了战乱时期百姓逃离户籍可以免去税负的因素。
所以街亭之战的兵力和涉及的城市都以《三国演义》为主,各位看官就当看个乐子。
我们得地图是基于现在的百度地图,因为以前的地图也找不到,多数也是推测。
这里我们需要两个假设,一是现在的高速路段多数有隧道、高架桥,所以在1700多年前这些铺设高速的地方都是不能通行的。
第二个假设是古代的路多数会延续下来,因为另外重新劈山开路费时费力,一步步沿着先人的足迹开路会更合理,所以非高速路段的路能够反应1700多年前的路况。
跟紧了,我们基于这两个假设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开始找城市。
首先我们来几段涉及街亭之战的城市描述,把相关的城市圈出来。
分割线
懿曰:“吾素知秦岭之西,有一条路,地名街亭;傍有一城,名列柳城:此二处皆是汉中咽喉。
诸葛亮欺子丹无备,定从此进。吾与汝径取街亭,望阳平关不远矣。
亮若知吾断其街亭要路,绝其粮道,则陇西一境,不能安守,必然连夜奔回汉中去也。
彼若回动,吾提兵于小路击之,可得全胜;若不归时,吾却将诸处小路,尽皆垒断,俱以兵守之。
一月无粮,蜀兵皆饿死,亮必被吾擒矣。”
这里说了三个城市街亭,列柳城,阳平关,以及司马懿的作战目的。
街亭、列柳城是汉中的咽喉,阻断街亭、列柳城就可以断绝汉中与陇西的粮道,夺取街亭后阳平关就不远了。
阳平关的位置是在定军山之战出现过的,也就是说阳平关在定军山的附近,定军山的位置是已知的。
定军山这个事情也是要说的,马谡很可能参考的就是定军山一战刘备走小路来到定军山阻断夏侯渊粮道,逼得夏侯渊从阳平关出来决战的事例。
那时候帮助刘备据守后方粮道的人叫做高翔,也就是街亭之战列柳城的守将。
从定军山之战来看高翔是个猛人,因为阳平关里不仅有夏侯渊还有张郃、王平、郭淮好几名猛将。
夏侯渊没有选择攻击高翔和刘备互换粮道而是直接决战,说明高翔的作战能力不弱。
这里还要说一下那名叫做王平的俘虏,定军山之战的时间是(219年),街亭之战的时间是(228年)。
他在魏国的时候是一名校尉,九年的时间里成长为牙门将,按照他的说法他一直跟随诸葛亮南征北战,诸葛亮尽心教导他,所以王平成长很迅速。
阳平关往西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地方叫做略阳,就是大魔法师刘秀手下猛将来翕率领2000人与几万人死战的地方,地势很险要
司马懿战略目的堵住诸葛亮的粮道而不是和他正面对抗,也就是偷袭,这一段是用来推测双方兵力的。
分割线
孔明曰:“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
孔明寻思,恐二人有失,又唤高翔曰:“街亭东北上有一城,名列柳城,乃山僻小路,此可以屯兵紥寨。与汝一万兵,去此城屯紥。但街亭危,可引兵救之。”
孔明曰:“前锋破敌,乃偏裨之事耳。今令汝接应街亭,当阳平关冲要道路,总守汉中咽喉: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切宜小心在意!”魏延大喜,引兵而去。
孔明恰才心安,乃唤赵云、邓芝分付曰:“今司马懿出兵,与旧日不同。汝二人各引一军出箕谷,以为疑兵。如逢魏兵,或战、或不战,以惊其心。吾自统大军,由斜谷径取郿城;若得郿城,长安可破矣。”
魏延恐阳平关有失,慌与王平、高翔望阳平关来。
懿下令:“竟取斜谷,由西城而进。西城虽山僻小县,乃蜀兵屯粮之所,又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总路。若得此城,三郡可复矣。”
安定人曰:“天水钱粮,皆在上邽;若打破上邽,则粮道自绝矣。”孔明大喜,教赵云引一军去攻上邽。
原来郭淮与曹真商议,恐司马懿得了全功,乃分淮来取街亭;闻知司马懿、张郃成了此功,遂引兵径袭列柳城。
这里有一些《三国演义》存在逻辑矛盾的地方,失街亭里说诸葛亮去攻郿城,下一章空城计里诸葛亮又出现在西城。
而且司马懿西城是安南、天水、安定三个地方的总路与郿城相隔很远。
也与守街亭的战略部署不相符合,所以采用了《三国志》和《魏略》的说法。
三国志分割线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
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魏略分割线
《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裴松之注):【魏略曰:天水太守马遵将维及诸官属随雍州刺史郭淮偶自西至洛门案行,会闻亮已到祁山,淮顾遵曰:&34;是欲不善!&34;遂驱东还上邽。遵念所治冀县界在西偏,又恐吏民乐乱,遂亦随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