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神仙打架胜负难定,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江湖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庄家不仁,以散户为刍狗!”
文健总感觉这句话从梁平嘴里说出来怪怪的,“庄家不仁?你梁家不就是大庄家么?这是良心发现,自我批评?”
其实,在文健看来,梁家是“庄家”,自己是“散户”。
可问题是“庄家”与“散户”一直都是个相对概念。
梁平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把他以及他身后的梁家定义为“散户”,而“庄家”是指比梁家更为强大的神秘力量。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得不说,期货江湖也是个纯纯欺软怕硬的地方。
可能是因为饮用了高度数白酒的缘故,梁平一改往日严肃的风格,开始用调侃地语气,阴阳怪气地讲述梁家在此次强麦之战中的种种遭遇。
不得不说,梁平这次讲述的强麦期货事件,对文健冲击很大,整个过程比上次绿豆期货事件要更加丰富精彩。文健似乎觉得很多电影可能都不敢这么拍,就算搬出来大家也不见得相信。
文件心想:“果然赚大钱的快速方式要么写在刑法里,要么藏在阴暗处,至于放在台面讲得那些阳光套路,恐怕真的只是用来忽悠散户的。”
不过文健对梁平目前所说的内容,也是保留怀疑的,毕竟喝了酒的梁平,说话风格都出现了变化,很难保证可靠性是不是也掺杂了水分。
而且最关键的是,梁平这次是代表失败者讲述的,虽然没有上次绿豆事件的吹嘘成分,但多少还会掺杂一些忿忿不平的主观情绪。
上一次梁平讲述绿豆期货时,他完全处于清醒理智状态,而且只是稍微向文健拓展了一下前因后果和关键情节,很多敏感或者搬不上台面的东西,梁平自然不会吐露半分。
即便如此,文健对绿豆事件也是听得十分入神,毕竟对于他以及很多和他一样的江湖小人物来说。能且只能看到多空双方以及官方裁判让他们看到的东西,至于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和演变过程,那自然非小人物能触及或者探知的。
通过上一次绿豆事件,文健基本认同了梁平所信奉的“资金绝对主导理论”。只要资金愿意,供需格局可以用钱砸出拐点或者用钱捧出趋势。
生活中常有句俗语叫“有钱能使鬼推磨”,在期货江湖中,钱不仅仅能让“鬼推磨”,甚至还能够轻松实现“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奇观。
只不过,在这一次强麦事件中,出现了让“钱”也失灵的东西。
文健一边聚精会神地聆听强麦期货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边和上次绿豆期货事件进行逐一对比。
他发现乍一听,似乎两次多空大战格局十分相似,但是为什么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呢?
“不对,仔细一想差别还是很多的”,文健在脑海中将两次期货事件进行对比,并进行总结归纳。
首先最明显的是两次空头不同,虽然都是和粮食部门有关系,但是明显强麦的空头实力巨大。
在绿豆事件中,多头为梁家和钱多多的钱程等;空头是与粮食部门有着密切联系的“河南帮”,充其量也就算一个地方势力;
在强麦事件中,多头仍然为梁家等;空头变成了更高级别的国立粮储公司,这可是国立公司,规模、体量、级别等根本不是“河南帮”所能相比的。
其次是多头梁家两次心态不同,导致实际操作中布局也出现较大漏洞。
在绿豆事件中,梁家知己知彼,方才一战不殆。梁家在暗处,“河南帮”在明处;梁家谨小慎微,“河南帮”盲目自大,同时梁家严格执行了现货市场扫货和期货盘面做多两条腿走路。
在强麦事件中,梁家变成了盲目自大的一方,甚至都未搞清楚空头是谁。仅仅是因为交割库容10万吨上限,便自以为只要强麦期货多单超过10万吨,就必然能够赢得多逼空的胜,导致一开始都没有在现货市场扫货强麦。当然没有扫现货有着分布分散的原因。
不过客观来看,即便梁文志一开始老老实实买断现货,在面对如此强大的粮储空头,也是无济于事。
所以对于神仙打架,对手是谁永远是最先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毕竟大部分神仙都还没强大到可以无视对手是谁的水平。
再次,就是梁家没有想到规则会改变。
火速增设交割库,从某种意义来讲,也算是规则的改变。
这里面其实就涉及到了那个能让“钱”变成废纸的强大力量——政策或者说权力。
在绿豆事件中,全程规则并没有大的改变,除了北部期货交易所按照常规套路祭出“三件套”,最后拉升出一个鱼尾行情以外,其他关键规则并没有发生改变。
在强麦事件中,多头一开始要做多的两条主逻辑一个是供需格局,另一个就是交割库只有10万吨上限这条“既定规则”,当然这也有一种找漏洞,钻空子的嫌疑。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那条原本是多头必胜的“既定规则”居然改变了,而且变化如此剧烈,转成了多头必败的“增设库容”。
由此可见,“资金绝对主导理论”有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钱只有在规则不变的框架下,才能上演“钱多任性,为所欲为”,“有钱能使磨推鬼”的戏码。
在权力与规则下,钱则很容易失去魔力,变成一张张软绵无力的废纸,被绝对强大的力量割了去。
在梁平的诉说和自我思考下,文健突然发现,在这个期货江湖中,即便是泱泱大户,也会“久在河边走,偶尔也湿鞋”。
看来那些所谓抓住一波行情实现财富自由的人,真的是运气和实力并存的,而且光凭运气这块就难以复制。
想着想着,文健似乎开始庆幸,“幸好我所学的是日内高频策略,即便你们神仙打架,乾坤频繁逆转,也不耽误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突然,文健脑海中突然有个疑问,他看着此时还在滔滔不绝的梁平,“作为梁家三代单传的梁平,他为什么也要在这搞日内高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