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 第368章 家事

第368章 家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方知县,杂碎琐事,样样不能离心,忙碌了吧。”楚洛在旁为儿子开脱道。

    “我说你怎么能沉得住气,原来是没弄清缘由。”楚潜笑道,心中松了口气,只要不是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便好。

    惊吓了跳,望着生气的父亲,楚玠以为是自己做错了,小脸发白,急得似要哭出来。

    “怎么回事?”楚潜皱眉道:“珏儿一向乖巧听话,平时总在家里研习学问,偶尔出去玩耍几次有甚大不了的,劳逸有度有何不好。”

    “三公子怎么了?”初儿不解道。

    得到这个答案,顾可知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了,点头应声,慢步退出,正好衙门厨房缺少几个生火引子,煮菜烧饭的大师傅报怨许久了,得赶紧给他送去。

    楚洛一听,勃然怒道:“又出去了,也不知和家里说一声。”

    “没事,无非是成长的烦恼罢了。”楚质笑道:“对了,印社情况现成如何了?听说其他书社也已经采用了我们的作法,拉拢了几个文士,出了几本热书,还说要联合起来抵制我们呢,你有没有感到压力啊。”

    “确实如此。”顾可知笑道。

    提到长子楚俭,楚洛却是一脸宽慰的笑容:“前些时候才回了封家书,学业进展很快,听仆从传回的口讯,经常得孙宗赞赏提点。”

    “三弟的事情,可能是思春了吧,没事总去……咦。”楚质念头闪烁,似乎隐约有点明白怎么回事了。

    如果说,之前楚质只凭借几首诗词为人所知的话,那现在,随着诗词集的流传,其名气又盛涨几倍,让那些时常关注他的人很是喜悦。

    “有道理,不过那更加要写信回来,好让我给他支招。”楚潜说道,几任知县,他对于该如何处理县务简直熟得不能再熟了。

    “希望如此吧。”楚洛笑道,心中自嘲,这种待遇不知有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得,自己反倒担忧起来,莫不是受了惠儿的影响?

    “就知道吓唬孩子。”悄声嘀咕句,楚潜浮现慈祥的笑容,又取出一卷画轴,那是唐朝欧阳询的字贴,虽然是后人临摹的,但价格也是不菲,毕竟仿得逼真要有几分本事的。

    “玠儿,把这拿去给三哥。”

    见到楚质怪异表情,初儿不同好奇问道:“公子,信里提到什么事情吗?”

    孙宗就是孙复,天下有名的大儒,学问之高,已经可以开宗立派,士林心服,楚俭在他那里求学,楚洛极为放心,毕竟按照古人的观念,治国安民固然重要,但是精究学问的隐士更加令人敬重,或许就是那种自己做不到,所以很向往的心思作祟吧。

    “今日的功课完成了吗。”楚洛问道,带着几分严肃,宠爱幼子,并不意味着就会娇惯,反而予以更加严格的要求。

    厚着脸皮,置若罔闻,楚潜笑嘻嘻道:“今日书院不是休假吗,怎么不见珏儿,这小子一向很懂事的嘛,见到小叔来访,也不知前来请安,亏我还给他带了份礼物,再不来,就便宜小玠儿了。”

    “小子,年轻,涩嫩,不过还算可教……”

    “问题在于,最近他的表现与平时截然不同,一但有暇,却是不安心留在家中,尽往外面跑,也不知道因何原因。”楚洛迷惑说道,轻轻叹气,为人父母,确实不易,想查问个究竟,又怕忍不住怒气,特别是经过鞭打楚质的事件后,轻易不敢妄动。

    “夏虫不可与冰语。”楚洛哼声道。

    觉得不能这样下去,楚洛说道:“找个时间,我要盘问清楚才成。”

    “哦。”范仲淹微微点头,继续埋首书案。

    “确有必要。”楚潜赞同:“但在此之前,却可写信询问质儿,以两人的关系,说不定质儿知道些什么。”

    渐渐的,有人惊讶印社为何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数十万字的著作,这分明不合常理,其中必有缘由,不过那是之后的事情了……

    等了片刻,不见动静,顾可知掂了掂手中的本子,十几本,每本几页,长篇大论,分量不轻,捧着都有些累,忍不住问道:“那么……,太守,这些折子?”

    “酌情处理。”

    世间,流传最快的往往就是秘密,席间,书商们无不誓言旦旦,然而,出门之后,所见所闻,却以最快的速度传到许多人耳中。

    “做叔父的,反倒嫉妒自家侄子来。”楚洛笑了笑,轻声说道:“听说范公治下严厉,不知质儿是否能受得住。”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二月,春暖花开的季节,万物复苏的时刻,冰雪在阳光下消融化去,仿佛在一夜之间,杭州城被染成了绿色,成群成排的杨柳桑梓,碧油青草,由一丝丝嫩芽茁壮成长为叶叶枝叶。

    可惜,在三兄弟中,他最没有发言权,只能为其感到悲叹默哀,回想之前十年寒窗的经历,岂是一个苦字尽述,楚潜不寒而栗。

    汴梁楚家,摸着制作精美的书集,楚潜一边抱怨,笑容却是不减,固然已经有子嗣继承香火,然而对于楚质,他依然关爱有加,只不过表达方式不同而已:“书信少了,回头捎信骂他几句才成。”

    “若真是如此倒好,就怕……”楚洛忧心忡忡道。

    “谢谢小叔。”说着,浑身卷着棉袄,满面红润粉|嫩的楚价出现在门口,一听说有礼物可拿,小脸立即浮现灿烂笑容,轻快跳着小步跑了进来,害得一旁的婢女迈着碎步跟上,唯恐小主人不慎跌倒。

    “哼,才不怕呢。”暂时放下楚珏的事,初儿傲娇说道:“就像公子说的,只会拾人牙惠的模仿,永远只能跟在我们后头……”

    至此,有关楚质负面流言悄然生起,又无声的沉寂消失,众人的注意力又专注于西泠印社上面,印书不要钱,反而倒贴稿费称为热门焦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印社相继推出几位大儒的书集大作,自然又引发一阵抢购风。

    半响,却听楚洛无奈说道:“听回报的人说,这小子总是在朱雀街附近闲逛,一转就是半天,也不知里面有什么明堂。”

    “一段时间不见,玠儿个子又高了。”楚潜笑着说道,伸手习惯在楚玠肥嫩小脸捏了把,随手取来坊市间新出的摩罗合玩具,让楚玠眉开眼笑,露出闪耀洁白的虎牙。

    “质儿呀,什么时候都有让人好生羡慕的运道。”楚潜感叹起来。

    “总算有几分良心,没忘记我这个小叔。”

    “派人跟踪之后,有何发现?”沉吟了下,楚潜低声问道。

    “何必用你。”楚洛说道:“没听人说吗,深得范知州器重,时常耳提面命。”

    怯怯瞄了眼严父,接过卷轴,楚玠细声说道:“三哥不在屋里。”

    “二哥宽心,有句话叫做严师出高徒,质儿平日就是过于随和了,我怕他在县衙中吃了那些奸滑狡吏的亏,若是得范公打磨下性子,硬上几分,倒也是件好事。”楚潜却是很乐观,觉得这并不是坏事。

    风波平定,抛去彩印,范仲淹撰序、点评的外衣,人们重新审视楚质的诗词集,却发现一个令人惊奇的地方,就是楚质所作,必是流传甚广,堪称精品的佳句,肯定如此,如果不能为后世传诵,他未必肯记。

    “哦,还有两年,真是苦了俭儿了。”楚潜叹道,与兄长不同,他没有出尘避世之心,反倒是享受安逸生活,有点儿热衷于仕途,这点与楚质倒是极其相似,对于楚俭放着科举不考,反跑去求学的行为,一直持反对态度。

    惊讶之余,再纵观全文,每首细读,只觉回味无穷,诗词风格变幻莫测,言情的凄婉动人,抒志的立意高远,令人感同身受,心怀敬意,好书不怕缺少发现之人,书集里的诗词都是经过楚质精心细选出来的,本就吸引目光,又附有范仲淹的亲笔点评,更加引人瞩目,想忽略都难,当然以最快的速度向四方扩散。

    聊了几句,楚潜扯开话题:“对了,俭儿在泰州怎样?”

    “没事,去玩吧。”安抚几句,让婢女领着楚玠离去,楚潜瞪了眼兄长,满不在乎道:“与同窗相约,急着出门,一时忘记了吧,没必要这般在意,别一惊一乍的吓人。”

    榆叶飘摇,雀鸟啼鸣的县衙内宅,捧着由汴京寄来的家书,楚质享受温情的同时,却有些哭笑不得,自己已经离家半年有余,况且又不是神仙,能掐指会算,怎么可能知道千里之外的事情。

    笑容敛去,快速将玩具藏至身后,楚玠怯生生说道:“已经完成了。”

    哼,楚洛一脸恼怒,表情明白写着,我是这样的人吗?楚潜十分肯定的点头,废话,当年父亲就是用这招对付他们哥儿个的,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信楚洛不会采用。

    州衙之内,范仲淹从浩繁的书案文海中抬起头,淡淡说道:“也就是说,印书钱资是由印社自理,定价出售乃是其自发行为,与楚知县无关,所谓的敛财之举,不过是流言而已。”

    拐弯抹角打探沈瑶的情况,可惜沈辽似乎也不甚了解,再喝了几杯闷酒,见到沈辽酒意上涌,快要醉晕之时,急忙劝阻,送其回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