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尘封的往事
见到了自己数年辛辛苦苦想寻找的孔家人,老人悬浮着的一颗心终于可以安然地放下。了却一桩心愿,也完成了一项任务——这是父亲他老人家临终前的嘱托,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不留遗憾了。一直以来,老父亲的这个遗愿,犹如一块无形的巨石,时时刻刻压在心口上,令人寝食难安。
老人长出一口气,仿佛瞬间卸下了千斤重担,浑身轻松无比。
老人一直拉着孔祥明的手不放,担心一旦松开了就会找不着了,就像一个美梦突然被惊醒了,留下的只有无限的惆怅……
坐下吃酒,慢慢说。孔祥明拉着老人坐下来,吩咐老伴割腊肉,炒菜,然后从柜子里拿酒,旧瓶,却装的是新酿的良安米酒。
好,吃酒!恭敬不如从命。老人也不推辞,爽快,服从,便慢慢在小木桌子的另一边坐下。
不到半袋烟工夫,屋里已是腊肉飘香了。简简单单,一盘包菜炒腊肉,一碟花生米,两只磁瓦小酒杯,两双筷子。孔祥明与老人便各自端起面前的酒杯,彼此让一让,然后脖子一仰,全干了。一杯二十五度的良安米酒下肚,这酒味还没涌上来,话匣子就已经打开了。
我说啊!孔祥明正想切入话题,弄清楚老人此行的目的。
还是我先说吧!老人伸手做了一个制止的动作,抢了孔祥明的话头。他已经憋得太久了,再憋下去就沤成糖浆水,甚至肥料了。
好,你说,我洗耳恭听。孔祥明文绉绉的说道,他毕竟在石里河村小做过几年代课老师,后来转正考试没通过,才回镇上做起凉菜小买卖。
吃了一口菜,又干了一杯米酒,老人终于说开了……
老人告诉孔祥明,他父亲与孔祥明的父亲(孔繁林)是出生入死的战友,虽然两人年龄相差悬殊,他父亲比孔祥明的父亲大七八岁,当时在班里还担任他们三班的代理班长,孔祥明的父亲是战士,是班里火力最猛的机枪手。这机枪手啊,可牛逼了,战士们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全靠他作后盾打掩护,所以在班里得了一个绰号叫“坦克”!他是最受大家敬仰和依仗的一个,当然了他也是最危险最容易被敌人重点攻击的一个……
老人略略停顿了片刻,像是在酝酿情绪,又像是在认真搜索父亲给他讲述的那场残酷无情和硝烟弥漫的战争场景与细节,以便于更加准确无误地把它转述给孔繁林(如果他还健在的话)或者他的后人。
孔祥明正襟危坐,静静地聆听老人娓娓道来,不插话,也不让老伴过来打扰。这段属于父辈的往事,他还是头一回听到,此前他父亲孔繁林却只字未提,问,他也闭口不言,或者顾左右而言他,直至几年前因心脏病发作溘然离开人世。
老人继续两个父辈之间的话题。
我父亲说,那次他们三班执行潜伏任务,在日军必经之路的丛林中,提前五个小时就抵达潜伏点。当时两人正匍匐在一片灌木丛里,中间只隔着一棵小树和一片枯草。他们与身边的环境融合在一起,不仔细看,根本不会发现他们。刚刚下过雨,空气又潮又热。丛林里十分宁静,只听见蚊虫那令人讨厌的嘤嘤嗡嗡声,偶尔也有小鸟飞过或者就停歇在眼前的小树枝上,发出“啾啾”声。
他们三班是黎明时分趁着夜色进入这片伏击地点的,已经连续潜伏了四个多小时,再过不到一个小时,天就慢慢亮了,日军也将从这儿通过。大家都瞪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空旷的路面,就等着给日军最后致命一击了!几个小时趴着不动,大家的忍耐力几乎达到了极限,加上令人厌烦的蚊虫不停的袭扰、叮咬,心理和身体的难受程度可想而知。
毕竟日军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凭借着武器的优势和强大的火力,每经过一处可疑的地段,都是先用迫击炮和机关枪开道,上下左右进行一番无差别地狂轰滥炸之后,后续部队或者车辆辎重才随后通过。
大家正寻思着日军为何还没出现呢?是不是我们的情报有误?
突然,“轰轰隆隆”几声,日军的开路炮来了,四周爆炸声此起彼伏,恰在此时,一颗炮弹在他们两人的正前方爆炸,沙石树木飞了满天。大地颤抖,耳畔轰鸣,五脏六腑好像都被震得移了位。硝烟散去后,战士们发现你父亲孔繁林扑倒在我父亲的身上,一动不动。
原来是你父亲孔繁林不顾自身安危,扑向我父亲,用他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父亲挡住了炮弹掀起的沙石树木。非常幸运,你父亲只是被震晕过去了,身上仅仅受了一些轻伤,也没有伤及要害部位。
万幸啊!在医院里,我父亲带着感激和责备的语气对你父亲说:你为什么这么傻?多危险啊,你不知道么?你还年轻,而我比你大,也已经成家了,有了儿子……
你父亲微微笑了笑,然后缓缓地说了一句让我父亲终身难忘的话。他不无骄傲地说道:“你是我们的班长,是我的兄长,保护你是我作为一名战士义不容辞的责任。”
哎——你真傻!我父亲无言以对,他还能说什么呢……
从此,他们两人就成了忘年交和过命的兄弟。
所以,我父亲特别交代过我,无论如何,就是走遍祖国的每个角角落落,也要找到你父亲孔繁林或者他的后人,以了结他老人家的这桩心愿,否则他死不瞑目。
孔祥明此时已是热泪盈眶,不能自已。
可是,他心里还是疑惑不解:那父亲为何一直对于这段本可以大书特书的经历只字未提,还讳莫如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