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乌拉尔山赶山记 > 第104章 卷毛问书

第104章 卷毛问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治疗完,谢湍意对梁崇说,他师父让人给他带了信,大概在一月二十五号左右就能回到营州,到时候给梁崇换新的治疗方法。

    得知梁崇能说几个字了,谢湍意脸上带了一丝笑意,“崇姑娘你这么努力,能治好也不奇怪。”

    孙大爷今日有事没有出车,两人是走着回去的。

    不过谢湍意今日倒是没有先走,见梁崇要去东市买点东西,便说自己在医馆等她,到时候一起回去,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梁崇不明所以,在路上时,看谢湍意几次想要挑起话题又止住,她先忍不住了,拿出小本子问道,“夫子有何要问?”

    谢湍意尴尬的咳了咳,问道,“不知崇姑娘关于信息传递的那些观点是从哪里看来的,可否将书名推荐于我。”

    见梁崇一脸疑惑,谢湍意接着说,“前日呼和来上课时,在我给他们留的功课中写了信息传递一词,说是崇姑娘教给他的。”

    谢湍意这么一说,梁崇倒是记起来了。

    这都是好久之前的事情了。

    巴尔思在暖房守羊肚菌的时候,有时会把呼和也一起带过来,方便监督他背书和做功课。

    有次梁崇过去视察,恰好呼和也在。

    正对着谢湍意留给他的题目抓耳挠腮。

    大业朝的科举考试,考的内容五花八门,除了传统的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还会考一些官场常用的公文,以及具体的民生策问。

    虽然大部分人家送小孩来学堂,只以识字为目的,但谢湍意在授课的时候,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其他的内容也会粗浅的教一些。

    说不定他的学生之中,就有要走科考之路的,也算是为他们提前打好基础。

    那天谢湍意给呼和留的题目,叫做“水患过后该如何治理”。

    呼和才五岁,哪里会懂这些,抓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

    巴尔思不识字,帮不上什么忙,看到梁崇,就立马把烫手山芋丢了过来。

    梁崇还没有见过古代的家庭作业,过去一看,只看到呼和写了两个措施,筑堤、移民,就稍微给他提示了一下,还可以做哪些事情。

    和他在纸上讨论过后,呼和又憋出三个措施,发粮、建造住所和总结经验。

    梁崇给他补充了一个,信息传递。

    见呼和不懂信息是什么意思,梁崇才发现自己把现代的词汇写了出来,便给他解释,信息传递就是情报传递的意思。

    在治理水患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安抚好受灾的百姓,还要随时注意上下消息的传递,做到政令畅通。

    见呼和很感兴趣,梁崇前世学的正好是新闻传播,便显摆了一下自己的专业知识,随手给他科普了几个后世常用的传递信息的措施。

    比如在镇、县、府等衙门里,从下到上设置专门的情报机构,并指派专人负责,确保朝廷可以最大范围的听到百姓的声音。

    这些情报系统,其实在后世的某些朝代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比如黑冰台、皇城司,锦衣卫等。

    另外,官府还可以定期刊发相应的邸报,加强信息的流通,让下层的官员和百姓能够及时了解朝廷的大事小情,跟后世的报纸差不多。

    梁崇当时随手便写了,这些应该是每个朝代都有的东西,不是什么秘密,倒也不担心有什么冲撞朝廷的地方。

    且梁崇只在纸上粗略的写了一下,过后还把纸条拿走了,见呼和看的似懂非懂,很快止住了话头,也没指望五岁的小孩能看懂。

    没想到,这几天谢湍意又布置了一个相似的题目,呼和举一反三,居然把梁崇当时说的措施和衍生内容写了上去。

    一下子就引起了谢湍意的注意。

    谢湍意参加过县试和府试,还过了童生试,可以算是营州范围内比较有学问的人了。

    不过他没有系统进学过,虽然四书五经等固定书目背得滚瓜烂熟,但策问一直是他的短板。

    看到呼和交上来的答案,谢湍意感觉这个措施还是比较新颖的,问了呼和之后,才知道出自梁崇之手。

    他倒也不觉得这是梁崇想出来的办法,毕竟时下,受教育条件的限制,有大见识的女性还比较少,且大多都出生于高门大户,在小山村中很是少见。

    再说,就像梁崇想的那样,情报机构和邸报这两种东西,大业朝早就有了,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只是不像梁崇说的那么完备而已。

    谢湍意只以为梁崇是在哪本书中看到的,并想着,除了这些,书中应该还有其他可以学习的地方。

    纠结再三,还是和梁崇问了问,他自己也想去买一本。

    听到此话,梁崇后背的冷汗嗖的冒了出来。

    穿过来之后,她就一直在刻意的缩小自己与本地人之间的差别。

    但毕竟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再怎么装,日常还是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只不过她不会说话,这些不一样就被弱化了。

    没想到一时大意,差点在一个五岁的小孩子身上翻车,露出马脚。

    无法,梁崇只好在小本子上对谢湍意写道,确实是书中看到的内容,但这本书是她小时候偶然在别处看到的,书名已经记不清了。

    看到梁崇的话,谢湍意露出了可惜的神色。

    但谢湍意也没可惜太久,本来他只是想找书来观摩一番,看看不同的观点,找不到,对他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谢湍意没有接着往上考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科考太过费钱,他是个赚不了大钱的人,科考越往上越费钱,恐怕要积攒好几年,才能攒够考一次试的钱。

    另一方面,他算是野路子出家,没有好的老师指导,比起正儿八经在书院上课的其他童生、秀才来说,在很多方面都有短板。

    童生试还好,大多考一些书上常规的内容,硬着头皮背就行,但到了秀才这一关,涉及到民生时政之类的考题就非常多了。

    去年他去达州参加府试,便败在了这一关。

    这也是为什么时下的农家人中,很少出现有出息的读书人的原因。

    寒门难出贵子,不单单是经济上的差距,还有教育资源上的差距。

    农家出身的人,缺乏了解时事政治的条件,看事情的眼光往往较为狭窄。

    若是没有名师指导,几乎不太可能考得过那些从小就在正规书院上课的学生。

    能过童生试,已经是谢湍意尽了最大努力后得到的结果,所以他也就不在考秀才上多费功夫了。

    找个正经的营生,让自己活下去才最要紧。

    谢湍意从小到大都是个务实的人,他读书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当官发财,而是想着有个读书人的身份,讨碗饭吃也更容易一些。

    想到这,谢湍意还蛮佩服梁崇的,她的身体条件,相比于大多数人来说,太不方便。

    但她却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身上有很多的品格都值得自己学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