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物极必反
当大梁皇帝亓无忌听说陈长生在西北打了个大胜仗时,高兴的再也坐不住了。
“这陈长生,果然没有让朕失望!”亓无忌激动的找来了宋曦和兵部的几个大臣显摆道。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陈长生能取得这样的大捷,是他知人善用的结果!
“是啊,陛下。卫将军能够以步兵以少胜多,战胜匈奴人的数万骑兵,实在大大出乎我等的意外,这简直是个奇迹。皇上如此圣明,解决我大梁西北边患恐怕指日可待!”兵部的几个大员也趁机拍马说。
毕竟,陈长生可是皇帝的大舅哥儿,夸陈长生,就等于夸皇帝。
“嗯嗯,你们说说看,朕将如何奖励陈长生?”亓无忌也正在兴头上,他也显示自己对有功之臣的慷慨。为其他将士打个样儿。
兵部的人有的说按照这样的功绩,必须给陈长生升官加爵,封大将军。有的说既然陈长生这么能打,总领天下兵马也是没人说出个不字的。
“照你们这么说,难道朕的大梁就只能靠陈长生了吗?”亓无忌听着听着,忽然冒出一句。
“嗯?”几个朝臣一听,一下子傻眼了,不知道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要我说,只给陈长生加官一级就足以了。大梁也不止西北有事,其他将领也需要大力培养。如果再多出几个陈长生这样的将军,也是帝国之幸。”宋曦其实是最了解亓无忌内心的想法的,所以在一旁幽幽
的说了句。
“对对。”
“是啊,陈将军虽然胜利,但西北并没有完全平定,不易将他调离。既然陈将军可以克制住匈奴人,不如就让他守护西北国门。我大梁人才济济,国内的战事,就交由其他将官解决。”
“是啊,我看右将军刘伯当就很不错。”
“哈哈,那朕就同意你们的意见!”亓无忌哈哈一笑道。
“啊?”兵部的官员们面面相觑。
虽然亓无忌很尊重他们的意见,但不知为什么,他们感觉自己似乎又被皇帝耍了。
于是乎,按照各部大臣的建议,陈长生由卫将军升骠骑大将军。依然镇守西北三郡,手下战将也都官升一级,并有物质奖励。
但这些并非没有条件。
陈长生得将所缴获的战马拨三千匹给刘伯当建立骑兵部队。
直到这个时候,赵明亮和邢亮才明白陈长生为什么要少报战绩。
定边军才最需要骑兵好不好?
最不乐意的当然是陈长生的骑兵团长周大春。
皇帝您老人家不给我们战马也就罢了,咱们好容易缴获了几千匹好马,还没等热乎呢,怎么又要给刘伯当拨去?
他们都把目光投向陈长生,希望骠骑大将军能和皇帝通融一下,把这些战马留下。
对这个决定,陈长生却没有什么激烈的反应。
“皇帝已经给了我们这么多荣誉,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为国分忧。国家现在也不容易,既然右将军要建骑兵部队,那就给他三千匹马。
”
升不升官对陈长生没什么太大意义。毕竟他志不在此。历史上,当上大将军后被满门灭族的太多了。
狡兔死,走狗烹!
现在自己如愿留在西北,就可以经略西域,这才是他最想要的。
陈长生将这事儿叫给周大春去办。
“将军明鉴!”周大春撅着嘴不开心。
毕竟他现在已经是骠骑大将军,位等三公,军队中仅次于大将军的二号人物。
要是这点事都要亲力亲为,太跌份儿了。
另外,马匹挑的好坏,够不够数,那也是周大春说了算。就算出了差池,也得有个人背锅,陈长生只负领导责任就是了。
周大春能从众多流民将领中脱颖而出,成为骑兵团长,脑瓜自然也很灵光,当即领会了陈长生的意图。
从五千多匹战马中挑那种不好的,有伤的弄出两千多匹,自己则留下三千匹。然后他自己亲自护送着这批军马给刘伯当送了过去。
陈长生在西北大捷引起了全国的振奋,老百姓们把他当成民族英雄,那些名门大族的佳丽闺秀们,把陈长生当成了心中的偶像。做梦都希望自己能嫁个这样一个不世的英武将军。
但陈长生升官加爵却让一个人越发的不爽。
这个人就是上郡郡守侯景。
侯景的儿子侯德健因为轻敌冒进,造成定边军前锋部队大败,所以被送到了军法处严办。这期间,侯景没少花钱找人,甚至人情都走到了兵部那里,想请陈长生对
儿子酌情轻办。可是陈长生没给面子,还是把侯德健杀了!
这让侯景勃然大怒。
“陈长生,我与你不共戴天!”
话说上郡位于大梁北部,和北地相邻,也是边塞重地。能在那里当郡守的,都是狠人。
只不过,北地和上郡有长城和匈奴王庭相隔,所以匈奴人不易从那里攻进大梁,战事就比西北少了很多。
但这并不证明上郡和北地的边军就好惹。
而且北方汉子脾气都不太好,可以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因为北方不像南方,气候宜人,经济活跃,在荒凉的北地,不刁活不下去。
所以,亓无忌打击全国的士族豪强,最先起来反对的就是北地和上郡的豪族。
天高皇帝远,再加之这些世家在北方已经经营上百年,再加之随时要准备和匈奴人打仗,所以每个大族都有许多家兵。老百姓也深深依赖这些豪族。所以可以说北地和上郡的郡守和县令都是当地的土皇帝。早就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北地的豪族因为亓无忌的削藩,所以纵容受灾的民众起来闹事。
虽然被刘伯当的陇西军平定,但北地的大趋势是对朝廷充满了仇恨和害怕。再加上北方遇到百年不遇的旱灾,朝廷的救济又迟迟不到。所以,北方的局势就像是一座沉默的火山,早晚要爆发的。
在这个情况下,侯景造反的条件已经成熟,也不过就是一堆干柴缺根火柴而已。
侯德健被杀,侯景不
仅恨陈长生,更恨幕后的操盘手,大梁皇帝亓无忌。
他已经看出来了,再让亓无忌折腾下去,他这个郡守恐怕也当不久了,全都得换成小皇帝的人。
伸头也是死,缩头也是死,那就反了!
但造反哪里有那么容易。
侯景手上虽然有一万多屯兵,但只要朝廷能发得出饷,他们谁肯冒着全家掉脑袋的危险跟他造反?
弄不好,自己起事不成,反会被手下抓去请功。
所以他一直将这个仇恨埋在心里,等待时机。
而现在这个机会真的就到了。
陈长生在河西痛殴了休屠王部,又被浑邪王部当成神灵崇拜,匈奴王庭预感到河西走廊这片膏腴之地恐怕要丢失。
打又打不过,赵坤山在武威把进军的路堵得死死的。于是,他们开始想别的办法,恰好,有跑到匈奴那边的汉人说,侯景的儿子被陈长生杀了。
“咦,我们何不趁此入手,让他们内部发生争斗,彼此消耗呢?”匈奴王眉头一皱,计上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