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战略布局
毫无疑问,海军情报局的这份情报起到了“定心丸”的效果。
正是如此,在规划战略的时候,陈锦宽没有让总参谋部的高管进行讨论。现在的重点是,必须尽快将掌握的战略优势转化为战略胜势,并且获得几场关键战役的胜利。
这次,雷霄霆弄到的情报非常详细。
不同地是。美国只增加了四艘“南达科他”级地订单。
如此一来。当“衣阿华”级战列舰无法“准时”服役地时候。美国只能退而求其次。
虽然这批战列舰的初期建造进度并不快,但是这至少表明美国已经下定决心建造更强大的快速战列舰。并且有信心按时完成mk7型舰炮的研制工作,以保证第一批“衣阿华”级战列舰顺利服役。
炮膛烧蚀严重,身管寿命短,难以减轻重量等等。
即便到了七十五年(43年)年初,随着第一批“省”级战列舰服役,帝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数量仍然远远多于美国海军。另外,到时候第二种通用巡洋舰,以及正在建造的“花”级驱逐舰也将大批量服役,帝国海军的优势将有增无减。
七十四年(42年)年底之前。除了已经服役地第二批“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之外,美国海军最多只能获得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即便美国海军增加了“衣阿华”级战列舰的订单,并且很有可能在明年年初,或者今年年底采购第四种快速战列舰,美国在七十四年(42年)也不可能完成这些战舰地建造工作。
在晚饭后的讨论中,陈锦宽与卫延年的观点基本一致。
据海军情报局的判断,美国肯定是在新式十六英寸舰炮的研制上遇到了麻烦。
在陈锦宽表态之后,卫延年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的情况下,战略布局基本上确定了下来。
这一点,从美国在近期推出的各种战舰建造计划就能看得出来。
在设计“衣阿华”级战列舰的时候,美国海军就明确提出了要求使用能够将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的威力发挥到极至的新式十六英寸舰炮。六十八年(36年)的时候,美国就开始研制这种被命名为xmk7型的舰炮(x为研制时的编号),只是进展并不顺利。美国的军械工程师也遇到了与帝国工程师在研制六十七年型四百毫米舰炮,以及七十二年型四百毫米舰炮相同地问题。
由此可以断定,这四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是第一批“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建造审批工作完成之后才采购,并且备案造册的。因此,第一批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的编号应该是bb61到bb64。
最初地时候。帝国海军只打算采购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然后就开始建造更强大地“省”级战列舰。结果。新式四百毫米舰炮地研制工作。以及“省”级战列舰地设计工作遇到了很大地麻烦。帝国海军不得不订购了第二批八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以保证船厂有事可做。并且保证海军能够尽快获得更多地快速战列舰。
这一情况与帝国很类似,帝国海军也是在战争爆发一年多之后才得到了足够多的战舰。
如果能够在七十四年(42年),或者七十五年(43年)上半年获得一到二次主力海战的胜利,帝国海军的战略优势将保持到七十五年(43年)年底,甚至一直保持到七十六年(44年)上半年。
“南达科他”级地技术相对成熟。没有任何设计与建造上地麻烦。需要地只是更多地经费。如果美国决心参战。就必须保证拥有足够多地快速战列舰。在此情况下。建造更多地“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唯一地选择。
只是,海军的发展有一个无可避免的周期,这就是战舰从设计到完工的周期。即便设计工作可以提前展开,并且提前完成,建造工作的周期都在一年到二年之间。如此一来,在美国参战之后,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为海军提供充足的战舰。
实际上,第一批“衣阿华”级战列舰已经在七十二年(40年)的时候开工建造了。
毫无疑问,所有人都宁愿相信第二种可能。
“亚拉巴马”号的编号为bb60,到了“康涅狄格”号的时候,编号就变成了bb65。
虽然当时还没有足够的情报证明这一结论。但是包括陈锦宽在内。大部分都认为该结论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半年之后,随着八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服役,帝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数量将达到十六艘。同期,“省会”级轻巡洋舰也将大批量服役,到时候帝国海军的实力将爆增近一倍,从而拥有足够的兵力发动新的战略攻势。
这一点,正好与萧鼎昆首相制订的,在二到三年之内夺取太平洋战争决定性胜利的战略计划吻合。
综合这些分析,帝国海军情报局的分析人员得出了一个非常大胆地结论。
这四艘战列舰分别为:“康涅狄格”号(bb65,美国海军的编号,后同),“佐治亚”号(bb66),“伊利诺伊”号(bb67),“堪萨斯”号(bb68)。
美国海军地这一做法与帝国海军非常类似。
虽然全新设计的“衣阿华”级战列舰更强大,也更能满足美国海军的需要,但是任何一种新式战列舰在设计与建造阶段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很多麻烦,对设计工作与建造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终很难在规定时间内顺利服役。
美国在七十二年(40年)年底参战,按照一般的规律,任何一个国家在参战之后都需要一到二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战争动员。考虑到美国在参战之前就已经开始做战争准备,所以美国的战争动员时间大概为一年。也就是说,此时美国的战争机器已经全面启动,并且以很高的效率运转,为军队源源不断的提供武器装备与作战物资。
即在保证继续向西南太平洋推进,争取在一到二年之内完成扫荡西南太平洋外围岛屿,争取孤立澳洲,为最终攻占澳洲奠定基础的同时,集中兵力在西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将战线向东推进一千到二千海里。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美国的造船厂当时没有足够多地船台建造更多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二是“衣阿华”级的设计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美国的这一选择无可厚非。
三日后,完成了相关的人事调动手续,并且处理好了家里的事情之后,白佑彬离开了舟山,奔赴横须贺。
按照美国海军对战列舰的命名原则,在“亚拉巴马”号之后应该是“衣阿华”号,而不是“康涅狄格”号。由此可得出第一个结论:美国海军是在确定了“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并且为其备案造册之后,才决定建造第二批“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由此可见,美国的新式战舰要到七十四年(42年)年底才能陆续服役。最早七十五年(43年)年初,美国海军才能够获得足够多的新式战舰。
千万别小看这几个名字与编号。
与海军情报局之前预测的一样,第二批“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在十二月初竣工服役。
换句话说,到七十四年(4年)年底,美国海军建成的快速战列舰只有十四艘。除掉已经被第一舰队击沉的两艘,剩下的只有十二艘。而在七十四年(42年)上半年,美国海军只有八艘快速战列舰。
因此,帝国海军拥有一年半到两年半的时间来推进战略进攻。
这一结论正好印证了海军情报局之前做出的判断:第二批“南达科他”级是美国海军在参战之前为了满足战争需要而追加建造的一批战列舰。同时也印证了海军情报局的另外一个判断:美国在参战之前就在进行战争准备。
如此一来,舰队与陆战队的兵力都要做重新分配。
实际上,这与一个国家的战争动员能力。以及海军的发展周期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批“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编号也让海军情报局地分析人员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第一批“衣阿华”级战列舰只有四艘,而不是之前传闻的八艘。
按照陈锦宽的意思,四艘“皇帝”级战列舰修复之后将派往西南太平洋,协助陆战第七军尽快打下瓜岛,完成向珊瑚海推进的作战行动。八艘新服役的“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将与之前的四艘同级战列舰编入第一舰队,另外六艘老式战列舰也将编入第一舰队,然后以第一舰队为主力,陆战第五军为骨干,争取在四月,最迟不过五月发动攻打马里亚纳群岛的作战行动。
可以说。这些都不是单纯地科研问题。而是与一个国家地工业实力。以及制造业实力有着密切关系。比如。要想提高火炮地身管寿命。就必须使用更好地炮钢。另外还将涉及到电镀工艺。炮管地制造工艺等等。这些。每一项都与工业基础实力有着密不可分地关系。没有强大地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与冶金业。就不可能造出好地舰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