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四章 正名之战
从这个角度来说,阎柔更占优势,绵延数里的营盘,足够他在其中做出更多的布置。而太史慈这边,翻来覆去就是那十几艘船,兵力上限、船队动向都是一目了然,计谋什么的自然也无从谈起。
“为了建功立业?不,某自初平元年追随主公至今,身经何止百战?就算躺在从前的功劳簿上,也足够下半辈子逍遥了,没必要冒这九死一生的风险,去取这不甚大的一桩功劳。而你们……”
幕僚们认为,与其将消耗巨大的尖兵政策进行到底,还不如改弦易辙,精确定位魏延这支部队,按照普通战斗部队的模式予以扩充,变成真正可以独当一面的战力。
但没人喧哗出声,现在不需要用语言表达决心,当然也不会有人提出异议。
“誓死追随!”众人齐声响应。
现在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初始位置,太史慈倒也没什么不满,反正有仗打就好,但有人看轻隐雾军这种事,他是无论如何也忍不了的。
太史慈的训话和他的战斗风格一样,干脆直接,直入主题。
“敌人,比咱们强很多,即便突袭顺利实施,此战也是凶险异常。而我军的战略形势虽然有些不利,但也谈不上多危险,自主公起兵开始,比这凶险的大风大浪多着呢,与那时相比,现在的形势算是很不错了。”
“喏!”
“很好,出发!”太史慈点点,飞身一跃,精准的落在了斜向的踏板之上,随着一阵尖利的摩擦声响起,他瞬间加速,沿着踏板飞速而下,转瞬间就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这里指的扩充,不是单纯人员上的扩充,而是系统化的扩充。
不过没关系,用不着用眼去看,只要他想,所有人的音容都会清晰的浮现在脑海之中。
“作战计划,大家应该都清楚了,如果有人还不清楚,就快点向自己的队官询问,不要等事到临头时出错。现在,本将要和你们说的,不是作战的步骤和方式,而是这场战斗的必要性……”
隐雾军的前身——特战队本来就是在太史慈手里成长起来的,他算是元老级人物了。虽然因为他自己不贪恋权柄,很快就将部队指挥权移交给了徐庶,但心里还是隐隐以这支部队的战绩而自豪的。
这项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阎柔,他关注的重点,始终都是青州船队的整体动向,对船队内部的调动却没什么兴趣。
这个部门专门实验并生产新装备,只要有新装备通过技术验收,第一个列装的必定是隐雾军,在这方面,连亲卫铁骑和专攻远程兵器的雷霆军都比不了。
隔着冰层对峙的双方依然相安无事,各自点起了警戒的火把,若有人从远方看过去,就会看到仿佛隔着黑暗之河的星空,繁星点点中间,是巨大且深沉的黑暗,使得双方泾渭分明。
贾诩的谍报部门依然如故,负责暗杀等黑暗行动的行动组从中剥离,在徐庶在王羽的指示下成立教导队之后,指挥权移交到了潘璋和马忠手上。魏延的部队则属于作战序列,是王羽确定成立海军陆战队之前,唯一摆在台面上的隐雾部队。
隐雾军有个专门的装备制造司,从属于将作司之下,但接受的却是王羽的直接领导,这个部门的主管正是黄月英。
太史慈这五百兵被王羽以海军陆战队命名,不过严格来说,这支部队并不属于海军的战斗序列,而是隐雾军的一个分支。
比较起来,确实很亏。
消耗的资源不比其他各部少,但战略上的作用却很有限,幕僚们没少拿这事儿向王羽提出劝谏。众人都认为,除了谍报系统和教导队有必要存留,海军陆战队值得商榷,其他部队其实都可以酌情削减,取消了。
所以太史慈才会说,让他们去冒险是亏本买卖。这句话不是太史慈的原创,而是将军府中文职幕僚,在统计过隐雾军的消耗,并与其他各军做过对比之后得出来的结论。
对此,太史慈是很不爽的,特别是在海军陆战队成立之后。
“漏就漏吧。”陈撼轻松答道:“某只恨不能追随子义将军一道出击杀敌,若是船沉了,那也算是破釜沉舟,将来也是一段佳话呢。移近些,把踏板伸得更远些,让陆战队的兄弟少冒点风险!”
夜已深沉,北风正烈。
魏延的特种作战部队兵太少,实战效果也有限。前次在徐州是在王羽的亲自指挥之下,所以战功彪炳,等到北疆大战一起,魏延立下的功劳就远不如前了。
“这里有从一开始就追随某左右的老兵,也有刚加入不久的新兵,不论怎样的身份,却都是经过严格的挑选和训练,自己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将军府也花费了很多资源才造就出来的。似乎,将你们投入到这样一场战斗中,也很亏本,不如回去漂渝津坚守,等反击时再一展身手。”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自河北大战整军之后,论扩充之速,消耗比例之强,选拔新兵的优先度之高,隐雾军可谓驻军之首。
太史慈猛一挥手,沉声断喝:“今天,我将带着你们,为隐雾军正名!让所有曾经看轻咱们的人都大吃一惊,让他们重新正视主公一手打造出来的强兵!所有以隐雾为名,为荣的人,随我来,杀他个天翻地覆!”
因此,当太史慈将所有战士全部集中到旗舰上,开始突袭前最后的动员时,阎柔军瞭望手的回报依然是:一切正常。
一直对太史慈的决策持保留态度的陈撼是第一个行动起来的,他指挥着水手们,将事先准备好的长木板从船舷伸出去,斜斜的搭在冰层和船舷之间,不停的低声敦促:“再近点,再近一点!”
士兵们屏息静气的听着,深沉的夜幕也挡不住他们眼中的精光,死死攥着的拳头,更是清晰的表明了他们内心的不平静。
截至目前,隐雾军内部已经有了几大系统。
“当年建立特战队的时候,主公曾对某说过,特战队就是全军的尖刀,应该一往无前,宁折不弯!人多人少都不是理由,吃不吃亏也不需要考虑,尖刀的使命,就是替主公分忧,让敌人丧胆,这,才是隐雾军真正的精神!”
在他身后,忠勇的战士们鱼贯而上。
论单兵的消耗,六军之中,唯有亲卫铁骑能与隐雾军的作战部队相比拟,而前者可是具装铁骑,实战中威力绝伦,完全可以以一当十,而隐雾军却需要在特殊环境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用。
太史慈心知,王羽轻兵南下徐州,没有带亲卫铁骑,而是带了魏延新成军的五百隐雾,未尝没有给整编后的隐雾军展示战力的机会,正名的意思。
只凭目前的五大分支,隐雾军就足以自成系统了,如果再考虑到后勤供应方面,隐雾军和其余五军简直有天差地别。
这一次突袭战,决定因素有很多,但从太史慈主观上而言,他就是想轰轰烈烈的战上一场,为隐雾军正名!用事实告诉那些只会盯着数据看的文臣,主公精心打造出来的这支军队,是有其价值所在,和存在必要的!
现在如果再要用暗杀、行刺解决问题,成功的希望不会完全没有,但成本和支出一定会相当之大,得不偿失。
在冀北战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赵云的骑兵,在范阳战场,魏延几乎没能起到任何作用,一直等到王羽亲自率兵赶到,这才平定了范阳的局势。
追随太史慈东渡,鏖战三韩的那两百壮士,就是从隐雾军中抽调选拔|出|来的,其余的新兵,则是在回归之后补充进来,先前接受的,也是和隐雾军新兵一样的军事训练。
而暗杀刺客部队,其实没有太大必要。经过了王羽刺董,徐庶在徐州搞出的暗杀狂潮之后,诸侯们无不引以为戒,大幅增强了自己以及军中重要人物身边的护卫。
“坦白说,这一仗即便取得全胜,也起不到决定性作用,蹋顿的主力大军还在,响应阎柔号召的两万杂胡也还在,东线的形势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此外,阎柔也有诱敌的意思,很可能摆了个内紧外松的阵势,等着咱们入彀。”
“陈司马,不能再近了,再近的话,船底很容易撞到浮冰,会漏水的!”水手提醒道。
“是!”
“可能有人会想,既然如此,何必还非要打这一仗呢?”
水手忙活的时候,其他人也没闲着,太史慈第一个完成了准备工作,等船挺稳,陈撼打出了完成的手势,他环视身遭,问道:“都准备好了吗?”
也就是魏延在徐州表现得不错,徐庶在并州打得也是有声有色,军中这才没有多少异声,但随着北疆大战的开始,隐雾军的表现就差强人意了。
当然,这只是表象,因为双方都缺乏隐蔽接近对方的手段,所以对敌人的真正部署都无从得知。
夜里太黑,为了不引起敌营的警惕,船队也没有特意增加照明度,仅有的几支火把被猛烈的海风吹得飘摇不定,忽明忽暗,即便以太史慈的眼力,也无法看清所有战士的脸。
太史慈站在船舱顶上,看向即将要追随在自己身后,向军力十倍于己的强敌发动攻击的战士们,心情如海潮般翻涌起伏。
若说在太史慈训话之前,还有人觉得不以为然。那么,当太史慈给这一战诠释出了这层特别的意义之后,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战的势在必行,在这样的决心面前,语言是苍白无力的,用刀枪来说话,才是一名战士应有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