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傅家堡的展望
“荣飞说能搞就是能搞。只是钱不凑手,我必须留出来你娶媳妇的钱。”傅春生对弟弟说。
“你也不要高兴的太早。慈善是一门学问,不是你有钱就能办好的,中间指不定要出什么问题。但不管出什么问题,这条路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我所希望的,就是让老家的人都富起来,不仅富起来,而且要文明地富起来,不要出现有钱就赌博、嫖娼甚至吸毒之类的丑事。要让四乡八村的人们都羡慕咱傅家堡,都知道你们傅家兄弟的好名声。”
不过荣飞却比傅春生想的还要认真,关于合资办猪场的事,荣飞起草了一份合资协议,写明了猪场的投资比例,资金出处等一系列问题,他自己已经签好了字,让傅家兄弟在协议上也签了字。
“你们的日子越好过,这种事情就越多。不知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上面讲了,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是共同富裕。先富我相信,共同富裕就难了。解决这个难题不外两个办法,一个是你们建一座深宅大院,养上几条狼狗和看家的打手,将那些耍赖账的家伙堵在门外。二呢,就是捐出一部分钱,消除村民的嫉妒,获个乐善好施的名声,通过你们的捐赠和带动,让所有先富起来的人都来办慈善,傅家堡的赖账们最终会越来越少,即使有,也会被人戳着脊梁骨骂,不自己努力挣钱而是讨这个厌。你们愿意选哪个?”
“会选我哥当村长。”秋生笑着说。
“我的办法就是让所有村民都知道你们傅家捐了多少钱,准备做什么。因为你们做的都是村民希望实现的好事,比如修路,哪个愿意雨雪天两脚泥?这样大家自然关心这笔钱是怎么花的。这时再成立一个捐赠委员会,负责管理这笔钱。管理的人员,比如会计出纳之类的,他们的工资就在捐款里支付。其他的人不准花一分,必须全部用到所要干的事情里去……”
“入股?怎么个入法?”
“咱太占人家便宜了。有这十万块钱,猪场什么都置全了,估计根本用不了。地就在那儿,哪值四万啊。”
和搞大棚菜一样,养猪的主意出自荣飞,决定的还是傅春生。
“不要急。如何捐赠是个大学问。自己办呢?你们不一定有精力,给了村里呢,万一被|干部们贪掉怎么办?难道我们辛苦挣来的钱去养几个贪官?”
原来大哥是担心占人家便宜。秋生松了口气,“小飞跟我说的很多,总的就是猪场要按他的办法建,从设计到施工他都找人来做,猪仔要到北新畜牧学校下面的实验场买——他对品种极为挑剔。还有饲料,多了,他要写出猪场的章程来。”
国庆的时候,荣飞又回来一趟,在傅家兄弟的陪同下看了正在建设中的猪场,和傅春生聊了关于发家致富后的一系列问题,其中主要是慈善问题。
“哦,我知道他肯定算好了路子。”自大棚菜开始,包括后来买菜的方式,无不在荣飞的预料之中。这点,让已经而立之年的傅春生极为佩服荣飞。村里的人,甚至邻村的都搞起了大棚菜,粗粗计算就不下十家,但收益谁也没有傅家好,这点傅春生心里有数。不仅因为他在城里租了房子让妹夫和妹妹专门进城买菜,而且在菜上下了功夫,所有的菜都经过了前处理,看起来极为光鲜,尽管他的价格比别人高出一成,但送过去的菜用不了一上午就卖掉了。后来荣飞给他介绍了荣诚火锅店,那家连锁店包下了他家的菜,根本不用站在菜市场吆喝了,直接送到各个店里就是。为此,傅春生买了辆别人退下来的三轮摩托,专门往城里送菜。正感到生意不够做时,荣飞又跟秋生说起了养猪。
傅春生立即感到养猪是个正经买卖。只是荣飞提出的猪场规模有些大了,荣飞的意见是至少要养三百头猪。匡算需要十间猪栏,加上买猪娃子的钱和饲料钱,他们手里的现金实在不够了。
“哎呀,你说的这些要多少钱?”傅春生一听及傻了。别说10,就是全捐出去,一辈子也办不了这么多的事。
“村里开始好起来,在你们的带动下绝对会有更多的能人想出更多的致富好招。这点我丝毫不怀疑。我怀疑的是你们舍得舍不得拿出每年所挣的钱的10-20捐给村里。”荣飞正色对傅春生说。
“哥,他专门叮嘱不让咱说出去,毕竟他在村里也有本家亲戚的。”
“怎么没有。”秋生愤愤地说,“本家就有不少呢。四小开口就要五千,就他那德行,这辈子也怕还不上。”傅家堡傅姓是第一大姓,秋生的本家当然不少,他所说的四小是个痞子,三十多也没讨到媳妇,好吃懒做,人见人嫌。
“春生哥,这两年你们辛辛苦苦搞大棚菜,有没有人说闲话?有没有人借‘赖账’?”赖账是北阳方言,意思是借钱时就打定了不还的主意。
“过去我只知道你聪明,点子多。现在我才知道你的心胸有多大。兄弟,你放心,我一定照你的指点去办。”谁不喜爱好名声,在某些人眼里,名声之重尤胜于实惠。傅春生正是这样的人,一番话说的他热血沸腾,从来没有感到生活是这样的有意义。
“只是——小飞说借钱是有条件的……”秋生吞吞吐吐。
傅春生叹气,“我比你多活十几年,反而看不过你远。你说的我懂了,照你说的办就是。”
“春生家真是发了。”人们这样议论道。
“他要入股。”
“十万。”
“小飞说钱他可以借给咱。”
“挣的钱捐出一至二成?捐给谁?干什么?”
“你一家是挣不了这么多钱的。可是我说的都是应该办的事,对不对?如果你办了这些事村民们会怎样看你?”
“问的好。村里有很多需要改变的地方,不知你们想过没有。比如道路需要硬化,免得雨雪天泥乎乎;晚上出去黑黢黢的,应当加装路灯;村里的学校已经很破败了,应当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民办教师们应当有更高的收入;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村民的看病问题;修建公共厕所和澡堂的问题,甚至将自来水引入各家各户的问题;多了。”
“好办法。”春生赞道。
傅春生是家里的老大,父亲死的早,他下面的二个弟弟都夭折了,除去已嫁人的二个妹妹,只有这个小弟弟秋生,长兄为父,他必须为秋生娶过媳妇才算完成任务,幸好秋生交上荣飞这么个有头脑有手段的朋友,为弟弟娶亲的钱攒的差不多了,春生估计明年就可以为秋生翻盖房子,秋天就可以将弟妹娶过来。原来女方还犹犹豫豫,说这说那,现在是什么话也没有啦,反过来要春生帮衬着他们……
傅家堡三年来的变化是巨大的,首先是诞生了一批先冒富的村民,而傅秋生一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傅家兄弟卖大棚菜两三年,不仅还掉了外债,还盖起了猪舍,那猪舍盖的也忒高级了些,他家的房子也比这个强不了多少。传说毕竟是传说,但卖菜挣了钱是肯定的,没钱能盖十几排猪圈,光是砖就买了十几万块了。而且,傅家的主事人傅春生还贴出告示,在村里招收喂猪工人,工资是每月40元。
傅家堡因靠近北阳,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在当时的农村是比较好的,但农民手里没钱是最难受的现实。粮食产量在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基本解决了,可是也不能在分给自己的地上搞了养猪啊?不种地了,口粮怎么办,全靠买吗?传统的观念仍统治着传统的农民。
“十万块算作他的投资。占六成。咱家的地算四成。”
傅春生说,“你就不要卖关子了,我知道你一定有办法。”
“啊,这么多。”春生惊呼一声。
傅春生简直不敢相信,因为他觉着荣飞就是白送了他四万块。“不行,这不合适。”
喂猪工人的名称古怪,但一个月40元钱却吸引了村里人,这两天报名的人便络绎不绝。
“小飞说能借给多少?”
“怎么不合适?”
傅春生笑了,“这个小飞,干什么也和别人不一样。我答应了,就算给他打工吧,不赔稳赚的买卖为什么不做?”
“那是自然。他不说我也不能白借人家啊,利息算的高些无妨,毕竟对咱家有大恩。”
“那是自然,你看我是多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