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中国通史 > 第三章 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

第三章 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春秋战国的分期

    (一)分期的商榷

    周自平王东迁洛邑,开始了历史上的东周时期;至赧王,为秦所灭,共历二十五君,五百一十五年(前770~前256)。东周灭亡后,原为周室诸侯而自东周前期即相互攻伐的七个强国,展开更剧烈的混战。这样又经过三十四年,才为其中之一的秦所统一(前221)。

    所谓“春秋时代”,大致指东周的前半期,从周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元年,前722)起,至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十四年,前481)止,凡二百四十二年。这个名词,来自《春秋》一书。这部书是鲁国的历史,据说是孔子删定的,其中所叙述的,便是这一段时间的事。

    所谓“战国时代”,是指东周的后半期加上东周灭亡以后的三十四年,从周敬王四十年(前480)起,至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也就是秦国统一的前一年止,凡二百五十九年。在这段时间中,列国战争的方式,较前有显著的改变,战争规模远较以前为大,战况也更加惨烈,因此称之为战国时代。

    如果完全按照这种分法来分,东周初的将近五十年便没法安置。但历史分期的目的,不过为便利研究,自不必过分拘泥,所以东周初的四十八年,未尝不可划入春秋时代。而且这几十年的历史,与后来春秋时代的历史,其间并未曾发生过剧烈的变化,也没有分开的必要。至于以前481年作春秋时代的终点,倒是大体不错的。前5世纪的上半期,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剧变时期,春秋、战国两个时代也正好从这里分野。

    另一分法,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作为战国时代的开始。这一年晋国大夫韩、赵、魏三家始受周命,列为诸侯,封建社会的政治秩序,开始被公开破坏。但从许多方面看,远在这一年以前,战国的局面便早已形成。就以三家分晋来说,事实上也在这一年前许久完成;三家的升为诸侯,只是周室承认既成的事实而已。所以这种分法,嫌太晚了些。[参看雷海宗《断代问题与中国历史的分期》(载“清华大学”《社会科学》二卷一期)]

    (二)分期的必要

    为什么东周必须分作春秋战国两个时代?因为这两个时代的历史,在若干方面有显然不同的地方,必须分别论述而不能混为一谈。现在列举几点,加以说明。

    政治方面,春秋时代还大体维持着封建制度。当时周王室虽已衰微不堪,但诸侯中尚有打着“尊王攘夷”旗号的霸主。各国的内部,政权仍然操在贵族手中。若干诸侯国的大夫阶级,虽然强横,有的甚至与公室对立,但还没有取公室而代之的事发生。到战国便大不同,封建制度渐趋崩溃,王室不再为人所尊重,列国也发生强大氏室对公室的地位篡夺的事。新建的和旧有的国家,相率实行新的军国主义。国君们停止国内的分封,并积极扩军,以推行中央集权。国君的地位大为提高,但整个贵族阶级的权力却逐渐降低,他们已不能完全掌握政权。相反的,平民阶级日渐抬头,至于攀登政治舞台,形成所谓“布衣卿相”之局。

    春秋时代的经济状态,大体仍以农业为主。土地为贵族所有,农赋是他们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虽然也有少数的工人和商人,但他们大都专为贵族服务。到战国时代,由于各国贵族阶级的日趋没落,土地渐渐转移到平民手中,赋税则流入国君的政府。工商业也成为自由职业,因而商人阶级兴起,产生了许多富可敌国的商贾,他们甚至能左右一国的政治。工商业的兴盛,无疑使国君政府的收入更为增加,对他们军国主义的扩展,自然大有帮助。

    春秋时代盛行车战,国与国间的战争,战期大都不过一天,伤亡也很有限,俘虏可以赎回。当时条约还有它的约束力量,一个盟约尚可维持相当长久的和平。虽然小国经常被灭亡,但大国还没有被灭的,这证明国际间尚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到战国,战术方面有了重大改革,战争以步兵为主,有时更有骑兵加入,这使战争的空间大为扩展。而铁制兵器的普遍使用,其杀伤力也较前为大。此外战场上动员的兵力,也远较以前为多。例如春秋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晋国出动的兵力,不过五万多人;但到战国末期的秦赵长平之战,赵国的士卒仅伤亡的便有四十五万。而阵地上所采用的筑垒战术,更使战争的时间大为延长。一场战争,往往非数十日不能解决。这时国际间已无所谓信义,条约已失去约束力,战争的主要目的便是灭亡敌国。前473年,吴灭于越,是东周以来大国被灭亡的第一个,也是战国式战争的首次出现。

    从种族方面看,春秋时代“诸夏”的范围是相当狭小的,不但秦、楚、吴、越等国都被诸夏国家视为异类;即使诸夏地区中,也还有多种戎狄杂居着。到战国,内地戎狄大都被诸夏国家征服或同化,使诸夏内部的种族日趋单纯,而边疆的国家如秦、楚、越等,也因长期吸收诸夏文化,渐而进入诸夏集团,使诸夏的范围扩大了不少,这范围又被称为“中国”。由于这类种族与文化方面的混合,使列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以及国际局势都起了变化,对学术思想也发生很大的影响。

    铜柄铁剑,春秋,1957年甘肃省灵台县景家庄出土。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掘出土的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说明最晚在春秋早期,中国已经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

    在大部春秋时代,教育仍是贵族的专利品,平民并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但因封建制度的破坏,从春秋末年起,学术便开始流入民间,第一位把贵族学术引入民间的伟大学者便是孔子。到战国,平民受教育的机会更多,对政治的兴趣也日益浓厚,加以各国君主延揽人才,因而学术思想大为昌盛。平民攀登政治舞台的捷径是游说,游说者各有一套政治理想和策略,用以劝说各国君主以猎取官位,这风气也自孔子开创,到战国而大盛。这一套套的政治学说,便是所谓的“百家之学”。

    二、春秋诸侯的争霸

    (一)春秋初期的国际局势

    周室东迁后所能控制的地盘,大致西起华山(今陕西华阴县),东南至嵩山,换言之,大致东到今郑州以西,南到今嵩县以北;北边则包括今黄河以北的沁阳、孟、温等市县之地(前635年,周室又将黄河北岸的土地,送给晋国)。不特畿土大为削减,人民因丧乱而穷困流散,也可以想见。同时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态度,也日渐冷漠。一方面由于若干诸侯国与王室的亲戚关系,随着时间而日趋疏远;一方面也由于王室的衰弱,渐至无力维持君臣的名分。此外还有若干国家,根本与王室没有什么渊源关系,自然更不会热诚拥戴。

    春秋时代的诸侯国,见于经传的有一百七十余国,但有些仅有国名,甚至连地理位置都无法确知。其中历史较详,会盟征伐都可考的,只有齐、鲁、曹、卫、郑、宋、陈、蔡、燕、晋、秦、楚、吴、越等十数国。比较拥护周室的,只有齐、晋、卫等国,鲁国似乎对周室不满,态度甚为冷淡。与周室敌对的则以郑、楚为最。此外大都采中立态度,与周室漠不相关。

    因为王室的衰弱,政治重心也渐由王室转移到列国,从此开始有了个国际局面。在周室东迁后最初的一百多年,列国之间还没有所谓“霸主”出现,只是东方几个国家如鲁、卫、齐、曹、郑、宋、陈、蔡等相互攻战的局面。这段时间中大多数的战争,以郑宋两国为中心,它们的敌对,是造成当时国际局面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之一。列国中陈、蔡经常是宋的与国,齐、鲁等国则有时助宋,有时助郑。郑国一度很强,它的君主庄公(前743~前702)是一位杰出人物,但因国土既小,又陷在宋、卫、陈、蔡的半包围圈里,虽然他能屡次击败各国,但终不能称霸。郑又与王畿相邻,因而常发生利害冲突。前705年,周桓王亲自率领诸侯伐郑,结果桓王中箭而大败,周室的威信也就更加低落。周室既然久已不能维持诸侯间的秩序,自然而然便由强大的诸侯,也就是所谓霸主担负起这个责任。

    周室东迁后,诸侯争霸形势图。

    霸主在郑庄公死后才出现。郑国自庄公死后,因诸子争立,发生一连串的内乱,国势日衰,而齐、晋、秦、楚四国,几乎同时崛兴起来。四国的位置,都处于边疆地区,与它们为邻的,多是些文化低落的部族,因此它们可以自由开拓领土,国力也随之增强。它们各据一方,而以中原的一批较小的国家作为争夺对象,这种争夺便是所谓“争霸”或“争盟”;能为中原多数国家所亲附拥戴的,便是霸主。当时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小国对霸国,也有若干义务,例如霸国对某一个敌方讨伐时,亲附它的小国,也要出兵助战;此外尚有经济上的供应。所以争霸等于说是争取军援和势力范围。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

    (二)齐桓公的称霸

    齐国最初的领土,是今山东省的北部,南以泰山与鲁为界;而现在的胶东半岛地区,则为莱夷所盘据,与齐人不时斗争。春秋初年,齐国已很强大,桓公的父亲僖公,有“小霸”之称。僖公死于前698年,子襄公继位。他曾擅杀鲁桓公,并于前690年灭掉周初所封与齐同姓的纪(今山东寿光市南),强横可知。但他政令无常,加以行为淫乱,久为国人所不满,终于前686年为其从弟公子无知所弑。次年,齐人又杀无知,国内大乱。襄公有两弟,长名纠,由管仲、召忽辅佐;次名小白,由鲍叔牙辅佐。小白在襄公时投奔莒国(今山东莒县),纠也于襄公被弑后赴鲁。及无知死,鲁送纠返国,想扶立他;但齐国的巨室国、高二姓暗中迎接小白,因而得先入齐即位,是为桓公。桓公要求鲁国杀掉公子纠,召忽以身殉,管仲则因鲍叔牙的推荐,为桓公效力。桓公不念旧恶,付以国政,管仲乃得施展他的政治长才,于是齐国大治,不久便成为东方诸侯的领袖。

    齐桓公称霸前齐国形势图

    前681年,桓公初会诸侯于北杏(今山东东阿县),平定宋国的内难。其后二年,又两会诸侯于鄄(卫地,今河南范县),从此奠定霸主的地位。参加这三次会盟的诸侯,总计有陈、蔡、曹、卫、宋、郑等国,可见当时齐国的势力,已到达今河南省的中南部。桓公一生所召集的这类诸侯盟会,共有十余次之多。

    管仲,选自《历代名臣像解》。

    当时的霸主,大致负有两项任务,就是“尊王”和“攘夷”。在桓公以前,东方列国忙于互战,无暇攘夷;而郑庄公的箭射周桓王更谈不到尊王。真正能实现这两个目标的,从桓公开始。

    先说一下桓公攘夷的功绩。入东周后,由于诸夏的内争,狄人日益猖獗,大为北方各国的患害。为患最烈的为赤狄,东方的白狄次之,齐、卫、晋、鲁、邢、宋、郑等国,均曾受狄人的侵略。此外在今河北省北部一带,尚有戎人支派的山戎,时常侵燕。前664年,桓公北伐山戎以救燕。前662年,狄人侵邢,桓公伐之,邢得以转危为安。到前659年狄又侵邢,桓公再联宋、曹等国救之。邢因首都距狄人过近,乃南迁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三国军队并助其修筑城垣。卫国也于前660年为狄人所侵,其君懿公战死,首都朝歌沦陷。桓公派兵保护卫的流亡军民,并助卫迁都至楚丘(今河南滑县),重建国家。其后卫又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国土大半丧失。如果没有桓公的救助,卫可能自此灭亡。桓公攘夷事业的另一成就,是抵拒楚人的北上。

    周平王中叶,楚武王(前740~前690)在位,楚国历史自此才有较详的纪录。他曾侵随(今湖北随州市)灭权(今湖北当阳市东南),把汉水流域的诸姬姓国翦灭殆尽。至其子文王(前689~前677),自鄂迁都于郢(今湖北江陵县),更把屏藩中原的申(今河南南阳)、邓(今河南孟州市)、息(今河南息县)三国灭掉,势力渐及中原。中原国家,以郑为中坚,陈、蔡与郑交恶已久,因而附楚,于是郑国成了楚国侵略的目标。文王伐郑,未能得志。至其子成王(前671~前626)时,仍与郑为敌,郑亲齐,因此引起齐、楚的冲突。前659年,正当齐国援救邢、卫之际,楚人伐郑;其后两年中,又两次进攻。桓公于前656年,率齐、鲁、宋、陈、卫、郑、曹、许八国联军,首先伐蔡,蔡人溃败,大军乘胜侵入楚境,进抵陉(今河南汝州市南)。楚人不敢应战,请求会盟,联军乃退至召陵(今河南郾城县),在那里与楚人订盟。桓公伐楚时对楚的声讨,主要有两端:一是责楚不把祭祀用的包茅贡献王室,二是追究楚国对“昭王南征不复”一事应负的责任,这可看出桓公确是以尊王攘夷为号召的。召陵之盟后,终桓公之世,楚国不能得志于中原。郑虽一度叛齐,但不久仍成为齐的势力范围。接着桓公又在尊王的名义下操纵王室的内政,当时周惠王欲废太子郑而立王子带,桓公乃在伐楚旋师时会诸侯于首止(今河南睢县东南),阻挠此事,太子始安于位。前652年,惠王死,桓公率诸侯拥太子继位,是为襄王。前649年,王子带召戎人攻周,桓公命管仲平之,这是桓公霸业中的最后一件大事。此后的数年间,管仲和桓公相继去世,齐国因内乱而国势骤衰,霸主的地位,迅速为他国所取代。

    齐桓公与御者,汉画像石,山东临沂南北寨村。

    (三)晋文公的继起(附宋)

    前643年,齐桓公死,诸子争立,齐国大乱,列国也失去重心,宋襄公乃有继起称霸的企图。宋国虽小,但其国人甚为好战。齐桓公既死,公子无亏先立,宋襄公以桓公曾嘱托他立公子昭为理由,拒不承认,并联曹、卫、邾等国伐齐,大败齐人,遂立公子昭,是为孝公。其后襄公又威服滕、曹、邾等国,进而向楚要求分享霸权。自齐桓公死后,郑、陈、蔡等国,多附于楚,因此宋提出这种要求。但楚对宋并不畏惧,假意应承。前639年,襄公与楚、陈、蔡、郑、许、曹等国会于盂(今河南睢县),会中楚以伏兵擒襄公,挟着他去伐宋,宋屈服,楚才将他放归。但他仍不罢休,次年,因郑亲楚,又兴师伐郑。宋军与楚的援郑军相遇于泓水(在今河南柘城县),当时楚军尚未完全渡水,宋人劝襄公乘机进攻,但他不许;等到楚军尽渡,尚未列阵,宋人又劝他进击,他仍不准。直到楚军阵式列成,才下令进战,结果宋军大败,他本人并受箭伤,死于前637年。襄公失败后,楚的声势益张,但接着楚又遭遇一个劲敌。

    宋楚泓水之战示意图。周襄王十四年(前638)春,宋襄公伐西邻郑国,意在立威中原。郑向楚告急,楚正欲进取中原,便立即出兵伐宋以救郑。宋闻楚来,命伐郑军东返,十月抵宋境上,此时楚军正在自陈向东北行军途中。宋军驻于泓水以北以待敌军,十一月一日,楚军抵达泓水后,即渡水攻击,楚军势大,宋襄公一不能击敌于中流,二不能击敌于未阵,而待楚军布阵完好后,方才从中路突击敌阵。楚军自东西两翼出奇兵包抄,宋师大坏,向北逃归睢阳,楚军蹑踪追至澭水南岸。次日,即渡水追击,但渡河过程中澭水突涨,楚军大乱,于是自行撤退,泓水之战结束。

    齐桓公称霸时,晋、秦也开始强盛,奠立日后踵继桓公霸业的基础,在此先说晋的扩张以至称霸的经过。晋是成王封其弟叔虞而建立的国家,始都于唐,其地在今山西省太原市北,临汾水上游。其后晋人逐渐南向开拓,至西周末年,已迁都到汾水下游的绛(今山西冀城县唐城村)。周平王东迁时,晋君文侯曾以兵护卫,有功于王室。前745年,昭侯封其叔成师于绛都西南百余里的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晋国乃实际分裂为二。其后曲沃日渐强大,至前678年,曲沃武公以小宗篡晋,并行贿买得周室的正式册封。晋的国土,本处于戎狄中,至此乃四向开辟疆土。武公于受封两年后去世,他的儿子献公(前676~前651)继承了这个任务。献公正当齐桓公之世,他把武公时的一军扩为两军,灭虞(今山西平陆县)、虢(今河南陕县)、耿(今山西河津市)、霍(今山西霍州市)、魏(今山西芮城县)诸国,此时晋国不特已大致占有整个汾水流域,并且扩展至黄河南岸。此外,他经常与接境的狄人和骊戎(今陕西西安临潼区东)作战。内政方面,他一意翦除宗室,以防旧事之重演,结果晋国公族只剩下他的几个儿子,国力非常集中。

    献公晚年沉迷酒色,宠爱骊戎女子骊姬,骊姬生子名奚齐,她随嫁的娣生子名卓子。献公诸子中以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三人最贤,骊姬怀有夺嫡的野心,于前665年劝献公将三人及其他诸公子迁居远方,只准奚齐、卓子留居绛都。前655年,骊姬又用计逼申生自杀,重耳、夷吾也被迫逃亡。前651年,献公死,奚齐继位,大臣里克纠合申生三人的党羽作乱,杀奚齐;卓子继立,也被杀。夷吾乃请秦国助其返国,许以重赂,得以入立,是为晋惠公。但他即位后并不履行当初的诺言,因此秦穆公于前645年伐晋,惠公被俘,但秦不久将惠公放回,只取晋黄河以西的若干城。前637年,惠公死,子怀公立,因待异己过严,国内颇现不安。他的夫人是秦穆公的女儿,后来被他遗弃,这一点为秦所深恨,因此造成重耳返国的机会。

    重耳自献公末年逃亡,在狄居住十二年后,又周流于卫、齐、曹、宋、郑、楚、秦诸国者凡七年。秦穆公为报对晋的夙憾,并想进而操纵晋国的内政,乃于前636年乘晋内部不稳送重耳返国,晋人杀怀公而立重耳,是为文公。文公即位之初,正值宋襄公败死、楚国的势力严重威胁诸夏之时。文公以天赋的雄才,加上久经忧患的阅历,终能一举定霸,成为王室及中原诸国的保障。

    城濮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宋国因都城商丘被楚国围困,向晋文公求救,晋也有意于中原,便于正月出师南下,先攻下楚盟国卫、曹,以绝后患。楚闻卫、曹危殆,乃北上向曹都城陶丘进兵,以期与晋军决战。晋文公不欲在陶丘会战,因而向北退却,楚国尾随而至。四月六日,在城濮两军展开决战。两军遭遇后,晋先用下军精锐破楚右军,然后诱楚左军出击,晋再以中军生力横击溃之。楚中军见左、右军失利,不战而退,晋军追击,至楚军后方屯粮之地,因敌之粮草及营地休养三日后退师,战役结束。此一战,楚争霸中原的企图受挫,重返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

    晋文公即位的同年,周襄王废其狄后,王子带乘机率狄人攻陷成周,襄王出居于郑。次年(前635),文公独力勤王,杀带而迎襄王返都,这件事深为当时的诸侯所赞许。宋自襄公死后,不得已从楚,其他如郑、卫、鲁、曹、许等国,也都与楚“亲善”,当时楚国已具有席卷中原的声势。但自晋师勤王之后,宋转而亲晋。前633年,楚人围宋都。文公一面联络秦、齐,一面劝诱曹、卫绝楚,终于次年四月与楚大战于城濮(卫地,今山东鄄城县南,一说在今河南开封市境)。这时晋已扩至三军,楚也有三军,其中并杂有陈、蔡二国的军队。结果楚军大败,主帅子玉自杀。文公献楚俘于周,襄王并命晋、齐、宋、蔡、郑、卫等国盟于王庭,勗以共奖王室,互不侵犯。如果这次战争楚人获胜,它势必进而宰制诸夏,那么“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事业,恐怕无须等待数百年后的秦去实现,后来的历史,也将要完全换个面目。

    晋楚的敌对并不因城濮之战而告终,此后数十年,双方时常发生战争,而秦国也于此展开其东进的雄图。但晋国始终是楚秦的劲敌,扼住他们的北上和东出之路。

    (四)晋秦楚的角逐

    周平王东迁时,秦襄公护驾有功,得以升格为诸侯。当时丰、岐一带,尚为犬戎所盘据,平王委襄公以兴复之效,并将这块地方许给秦国。其后秦果能达成任务,因此秦人得据有王畿西部。至秦武公时(前697~前678),秦国的势力已东至华山之下;在西方,秦人又伐邽冀戎,辟土至今甘肃东境。至穆公(前659~前621),更向东方猛进。他曾乘晋国内乱操纵晋的内政,并取晋河西之地;其后他又灭掉黄河西岸的梁(今陕西韩城县)、芮(今陕西大荔朝邑镇南)等国,成了晋国的近邻。晋文公即位后,秦晋邦交敦睦,在国际上总是合作的。前630年,也就是城濮之战后的两年,晋、秦并力伐郑,穆公因受郑人游说,单独与郑媾和,晋也因而班师,从此两国发生了裂痕。但文公在位期间,秦国始终不敢积极推行他的东进政策。

    前628年,晋文公死,子襄公立。次年,穆公想乘机潜师灭郑,但从秦到郑,中途要经过好几国,潜师是不可能的,果然师次中途,就为郑晋所知。秦因密谋泄露,急忙退师,被晋人截击于殽(今河南洛宁县),大败而回。前624年,秦伐晋获胜,得复前仇;但穆公的东进之路,终被晋所全力阻挡。穆公乃改变方针,尽力西向发展,并吞秦国西面的那些落后民族,结果灭国十二,辟地千里,成为西戎中的霸主。到他死时(前621),秦人已占有渭水流域的大部。自殽之战后七十年间,秦晋所发生的战争,据史册所记,共有十余次,但晋国终不可动摇。等到秦人再展其东进的雄图,已是二百数十年以后的事了。

    再谈楚国。楚自成王时与齐国订召陵之盟,不能得志于北方,乃东向发展,灭弦(今湖北浠水县西北)及黄(今河南潢川县)。其后城濮之战,楚人的北上计划虽再度受挫,但他们在南方的开拓工作,却丝毫未受阻碍。成王子穆王(前625~前614),又灭江(今河南正阳县东南)、六(今安徽六安市北)、蓼(今安徽霍邱县西北)等国。这时晋人正忙于抵挡秦人的东进,因而穆王又兴经略中原的野心,于是郑、陈等国,都受到楚的侵略。

    穆王死,子庄王(前613~前591)立。他灭庸(今湖北竹山县)、舒(今安徽舒城县)等国,并对中原国家宋、郑、陈及陆浑戎(今河南嵩县)等大张挞伐。晋则自襄公于前621年死后,因内忧间作,国势转衰。前597年,楚伐郑,郑人奋战三月而降;晋军渡黄河救郑,被楚人击败于邲(今河南郑州市)。这一战奠立了庄王的霸业。

    邲之战后,楚人虽得志于一时,但未能动摇晋的根本,双方仍不时发生战争。宋国因介乎两大之间,在晋楚的角逐中,饱受池鱼之殃,因而在国际坛坫上,又添了宋人倡和的一段插曲。前579年,宋大臣华元倡和平运动,由其拉拢晋楚订盟,互不侵犯。但条约只维持三年,便被楚撕毁。前575年,晋楚又战于鄢陵(今河南鄢陵县),结果楚败。鄢陵战后,晋悼公(前572~前558)一度称霸,但其时陈已亲楚,不复从晋,晋楚势力范围的分界,大致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这时晋的攘楚政策虽然未变,但因国内大夫权势渐盛,忙于内争,不再注意对外的政策,这种形势促成后来晋楚的再订和约。

    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召开列国“弭兵”大会,与会者十余国,会中楚以诸侯盟主自居,晋也由它。大会的决议,凡未附从晋或楚的国家,此后对晋楚应尽同样的义务。这是楚代表令尹子木的提案,经过修改而后通过的。订盟的计有十国,除晋、楚外,尚有宋、鲁、郑、卫、曹、许、陈、蔡八国,八国中前五国亲晋,后三国亲楚。楚以三国换取五国的亲附,自然占了便宜。亲晋的齐和亲楚的秦,则作旁观者,并未与会。弭兵之盟后,晋国内部问题日趋严重,主权从公室移到几个氏室,它们对内争的兴趣远过于国际上的争霸,因此晋乃自争霸战中退却。这自然给楚一个极好机会,十余年后便撕毁盟约。前534年,楚灭陈,三年后又灭蔡,后来楚虽又使它们复国,但晋对这两件事始终不加闻问。论理楚在中原可以横冲直撞了,但此后不久,它的东邻,又崛起一个强敌,给予它莫大的牵制和打击,那便是吴国。

    (五)吴越的崛兴

    柏举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吴王阖闾亲率伍子胥、孙武等,大举进攻楚国。吴军乘船沿淮河西进,登岸后迅速南下,破楚大隧、直辕、冥阨三关,与楚国隔汉水对阵。这时,楚军左司马沈尹成建议统帅子常率兵与吴相持,自己征发方城以外的楚国兵力,抄袭吴军后路,阻塞三关,断其归路,不被采纳。楚军于是渡过汉水向吴军进攻,吴军向东北方向退后至柏举。同年十一月十九日,两军于柏举列阵,吴前锋主动出击,楚军一触即溃,吴军纵兵追击,在清发水和雍再大败楚军,接着五战五胜,直入楚国都城郢,楚昭王出逃随国。

    吴自商朝末年(前12世纪)泰伯立国后,其后数百年,吴国毫无历史的纪录。直到春秋中叶泰伯的十九世孙寿梦(前585~前561)时,才有确切的年代可寻。前584年,楚大夫申公巫臣,因在国内制造桃色事件,无法立足而奔晋。那时晋正疲于争霸,巫臣乃献连吴制楚之策,并亲自使吴,劝寿梦叛楚,教授吴人射御阵战,大大改进了吴人的战术。吴本是附楚的,自叛楚后,经常以陆军在淮河长江之间,西攻楚的东北境。前519年,吴灭州来(今安徽寿县),它是楚的属国,也是楚的东方重镇。其后数年,吴又灭掉楚的其他属国巢(今安徽巢湖市)、钟离(今安徽凤阳县)、徐(今安徽萧县)等,予楚以严重的威胁。这时楚也连秦拒晋,但没有多大功效,而吴渐成为楚的心腹大患。至吴王阖闾(前514~前496),得楚臣伍员及军事家孙武的辅佐,国势益强。前506年,吴国由蔡人引导,大举伐楚。吴军溯淮水西上,至今河南省境,舍舟登陆,然后南下,大败楚师于柏举(今湖北麻城县),五战而攻入郢都。楚昭王奔随(今湖北随州市),赖秦哀公出兵相助,共同击吴。吴以孤军深入,又因争夺战利品,军中发生不和的现象。而越国的军队,又乘机攻入吴境,因此吴军不得已而退。楚虽勉强复国,但这次所遭遇的创痛,却空前深巨。其后昭王迁都于鄀(今湖北宜城市),是为鄢郢。春秋时代的大战争,像城濮、邲、鄢陵等战役,战期大都为一日,接战只一次即决定胜负。但这次战役,自柏举之战至楚都沦陷,共历十余日之久,其间连续战斗多次。再从吴军的舍舟登陆看来,吴军中当有一大部的步卒。这些都在显示这次战争,已接近战国时代的战争形式。

    吴、越姑苏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周敬王三十八年(前482)六月,越国趁吴王夫差率精锐北上黄池会盟,决定出兵袭吴。范蠡率一部自杭州出发,出海后一直北向,入淮河河道,以水军阻止夫差自黄池返援;一路由越王句践亲率,自会稽出发,一路北向,从陆路进逼吴国都姑苏。吴军由太子友率军在姑苏近郊泓上拒守。越军势大,太子友本欲固守,但部下弥庸轻视越军,贸然出击,当日小胜越先头部队。第二天,句践大军继至,吴军溃败,越军直入姑苏,吴被迫求和。

    越人的历史,到春秋末期才有较详的记载。春秋末,其王允常(前510~前497)在位时,国势渐强,楚国乃联越以制吴。其后吴师伐楚,允常即乘虚袭吴。吴王阖闾为报夙恨,于前496年伐越,时允常已死,其子句践在位,双方战于檇李(今浙江嘉兴市),吴军大败,阖闾伤足而死。子夫差继立为吴王,于前494年举兵报仇,败越军于夫椒(山名,在太湖中)。句践以甲盾五千,退保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一面卑辞向吴乞和,夫差应允,越才得以保存。此后吴乃不以越为意,一心向北方发展,与诸夏的国家争霸。

    吴的北上,第一个目标是鲁。前487年,吴大败鲁师,盟于泗水之上。其后又连续伐齐,威震北方。越王句践,则乘夫差兴高采烈之时,积极致力于生聚教训,准备报仇雪耻。前482年,夫差大会诸侯于黄池(齐地,今河南封丘县),鲁哀公及晋定公等皆亲自与会。就在这时,吴国传来越人攻陷首都姑苏(今江苏苏州市)的消息。夫差狼狈而归,与越人展开长期的战斗。结果夫差屡战屡败,终于前473年自杀,吴也灭亡,这时已是战国初期。至此长江下游地区,入了越人的掌握。越灭吴是一场划时代的战争,因为一举而灭亡一个头等大国,在春秋时代是没有的。

    句践灭吴后,也想循夫差旧轨,图霸中原。他曾与齐、晋会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市),周王曾使人“致胙”,以示宠异。至于他的称霸事迹,详情不得而知,只知他于前471年曾废立邾君,其后又会合鲁、宋,纳卫出公而不果。鲁哀公想借越之力,抵制国内强横的氏室,也未成功。这些都可说明越人在干涉北方国家的内政,其强大也就可想而知。句践并迁都于琅玡(今山东诸城县东南),与邾、鲁为邻。其后六传至无疆而亡于楚,那时已是战国中期。

    三、春秋各诸侯国的内乱

    春秋时代,不特国际战争频仍,各诸侯国的内部也时有乱事发生。春秋初期,郑、卫、宋、鲁、齐等国,均有过内乱。前722年,郑庄公弟叔段曾谋乱未成。前702年,庄公死,诸子争立,内乱相继,庄公的功业遂衰。前719年,卫公子州吁弑其兄桓公自立,未及一年而被杀。宋殇公好战,立十年而有十一战,国人怨恨,于前710年为臣下华父督所弑。前712年,鲁公子翚弑其兄隐公而自立,是为桓公。前686年,齐有公子无知之乱,其后晋国也有内乱。这两件事演变成齐桓晋文的称霸,已于前面详说。

    到春秋中末期,各国氏室,日益强横,公室的政权,为它们所操纵;若干国家的公室,渐走上没落之途。氏室与氏室之间,则以兼并为务,经常在战争中。国内的篡弑兼并,配合着国际的虎噬鲸吞,渐把历史带入一个新的时代。下面分述几件这种类型的内乱,借以说明春秋战国这两个时代的变换过程。

    (一)鲁国的三桓

    鲁桓公死,庄公(前693~前662)继立。庄公有三弟,名庆父、叔牙、季友,均为大夫,也就是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家;因为三家都是桓公之后,故又称“三桓”。季友曾助鲁僖公(庄公子,前659~前627)即位,颇有勋劳,因此三桓之中,以季孙氏为最强。鲁文公(僖公子,前626~前609)时,三桓与僖公子仲遂(即东门仲襄)共掌鲁政。文公死,仲遂杀文公嫡子而立庶子,是为宣公(前608~前591),鲁国大权乃落于东门氏。但宣公死后,三桓乘机驱逐东门氏,共专鲁政,举动日益僭越,例如季氏舞八佾(鲁君礼乐)于庭,并致祭泰山等。鲁君对此自然无法忍受,因此便与其他贵族合谋除去三桓。

    鲁昭公(前541~前510)时,三桓的势力益大,他们把公室的土地和人民加以瓜分,只对公室纳点小额贡赋。前517年,季孙氏与另一大夫郈氏因斗鸡而发生冲突,昭公助郈氏攻季氏,三桓联合击败昭公军,昭公奔齐,郈氏的大夫昭伯被杀。昭公在外七年而死,季氏立昭公弟定公(前509~前495)。定公在位期间,内政外交皆由三桓主持。而三桓的若干家臣如阳虎、公山不狃等,也用三桓对待鲁公室的手段,对付三桓。阳虎为季氏家臣,曾于前505年发动政变,挟制三桓独专鲁政达三年之久。三桓以内部不稳,也不敢积极扩展势力,危害公室,因此定公才得苟安于位。但到哀公(前494~前468)时,又与三桓冲突。当时鲁国公室的力量,已微弱不堪,因此不得不借重外力。前471年,哀公赴越,想借越的力量除去三桓,但因季孙氏纳贿于越而未成。鲁公室从此无法振作,直到它亡于楚国为止。鲁公室所以能始终保全其名位,也许因为三桓是鲁公族,多少要顾及一些宗法的约束。有些国家的异姓大夫,其强横尚不止此,他们一意要把公室消灭而后已。

    (二)晋国的六卿

    晋国自献公诛夷宗室,公族消灭殆尽。晚年遭骊姬之乱,他自己几个儿子,最后也只剩下一个晋文公。因此晋国可以说没有公族,结果只有以异姓为大夫,晋国异姓贵族之强,种因全在于此。自文公以后,晋国便有国君被弑的事。前607年,赵穿弑灵公,前573年,栾书、中行偃弑厉公,都是异姓贵族的杰作。厉公以后,诸氏室相互吞并。晋国的卿,原有十余族,到悼公(前572~前558),只剩下韩、赵、魏、知、范、中行六氏,共掌国政,其他的氏族,多已沦没。在此以前,不但掌政的卿族多,而卿的地位也不能世袭,因此各族的政权,均不甚固定。但到六卿专政,他们的权位变成世袭,力量也日渐深固,相反,公室也就日渐卑弱。晋国有一个最重要的官位叫“中军”,任中军者,战时是军队的元帅,平时是首席执政者,可以说集军政全权于一身。自悼公以降,六卿轮流任中军者达百年之久,但六卿之间的矛盾,也与日俱增。前497年,韩、赵、魏、知四家,奉晋定公(前511~前475)伐范、中行,至前490年,才完全消灭二氏的势力。此后晋政即由知伯瑶(即荀瑶)掌理,甚为专擅。前458年,四家分范、中行地,知氏所得最多。但他仍不满足,迭向韩、赵、魏三家求地,赵氏独不肯与。前453年,知伯联韩、魏伐赵,正在围困赵的重镇晋阳(今山西太原市)时,韩魏突然与赵联合,夹攻知氏。结果知伯被杀,其族尽灭,土地也为三家所分割。这时已是战国初年,三家也自此有了国的形态,事实上它们在此时已完成分割晋国的工作。

    至幽公(前437~前420),晋公室所保有的土地,仅剩绛和曲沃,此外皆为三家所有。幽公反须亲自朝见三家的大夫,以博其欢。前403年,周威烈王升三家大夫为侯。至前376年,三家又把晋室仅余的土地分掉,早已不生作用的晋室,至此宣告灭亡。韩、赵、魏又称“三晋”,晋国在春秋时本为国际局面的安定力量,既遭分裂,局面自然大变。三晋的国土处于所谓“四战之地”,它们的君主又是以攘夺兼并起家的,其好战自无疑问。战国时代的无数次战争,几乎每次都由三晋扮演主要脚色,它们简直变成制造混乱的中心。

    在此附带追述一下三晋的先世。据说赵的祖先本累代为周王御车,西周穆王时,造父以善御有功,封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西南),后人乃以邑为氏。造父七世孙赵叔带,因不满幽王的荒乱,投效晋国。赵氏后人有赵夙者,为晋献公御戎车,毕万为副。其后献公把灭掉的两个小国耿(今山西河津市南)、魏(今山西芮城县东北)分给赵夙和毕万,以酬赏他们的劳绩,自此赵氏在晋始有地盘,魏氏也开始建立。韩氏本姓姬,其祖先武子受晋封于韩原(今陕西韩城县西南),受封的年代不可考,但可知略后于魏。至武子三世孙厥,才改姓韩,那时已是晋景公(前599~前581)在位期间。

    (三)齐国的田氏

    田氏是齐国的强大氏室,也就是后来取公室吕氏的权位而代之的,这个氏室的建立,在齐景公时代。田氏的祖先,为陈厉公子完。前672年,陈国内乱,完奔齐,齐桓公授以工正之职,遂以田为氏。完五世孙乞,事齐景公(前547~前490),始为大夫。当时齐国赋役繁重,乞施惠于民,并汲引齐国公族的失职者,因此举国上下,对田氏莫不称颂。他并与晋国大夫范、中行氏勾结,以为外援,从此势力日强。景公死,子荼立,田乞废之而立景公别子阳生,是为悼公(前488~前485)。当时齐国国内的其他大族,多已衰落,田氏乃得以独擅齐政。田乞不久死去,子恒(即田常)继续秉权。至简公(前484~前481),与田氏发生冲突,恒弑之而立其弟平公(前480~前456)。他并交好外国,诛除国内氏族和公族之强者,割裂临淄以东的广大地盘,作为自己的封邑,面积竟较公室的食邑为大。这时已入战国时代,事实上田氏的齐国也告成立。

    田恒以后,田氏更向外发展,曾与晋、鲁等国作战。到齐康公(前404~前379)时,田恒的曾孙和(后来追称太公)专政,康公则纵情酒色而不闻国事。前391年,田和迁康公于海上,仅给他一城以奉先祀。其后他又托魏文侯向周室进言,求为诸侯。前386年,田和受周室正式册命,升格为侯。前379年,齐康公死,田和的儿子田剡,把康公所遗的一城加以吞并,完全统一齐境[参看《竹书纪年》]。享祚七百年的吕氏齐国,至此名实两亡。

    四、战国七雄的争衡

    春秋时代的一百七十余国,经过二百余年的兼并,小国已被消灭殆尽;到战国初期,只剩二十个左右的国家。它们仍是日以杀伐兼并为事,战国中期以后,开始形成了七个大国争雄的局面,这七国是齐、楚、秦、燕、韩、赵、魏,后世称之为“战国七雄”。春秋时代的重要国家,除了晋分裂为韩、赵、魏三国,齐、秦、楚仍具实力,而燕于此时崛兴外,其余大都遭遇灭亡的命运。幸而仅存的,也与时局无关轻重。春秋重要国家的灭亡年代,大致是曹于前487年灭于宋,宋又于前286年灭于齐,郑于前375年灭于韩,陈于前479年、蔡于前447年、鲁于前249年先后灭于楚,吴于前473年灭于越,越又于前334年灭于楚;卫于前320年自贬侯号而称君,实际上国已不国,直到秦二世时(前209),卫君的空名,才被取消。至于七雄之间的斗争,以及它们势力的消长起伏,要在下面分节叙述。

    (一)魏齐的迭盛

    齐、魏桂陵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战国中期,魏逐渐强大,不断对邻国用兵。周显王十五年(前354),魏将庞涓引兵自大梁一路北向攻赵,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救,齐以田忌、孙膑率军自齐国出发,不救围困当中的邯郸,而是一路西进,进入魏国境后,一部西南向佯攻魏都大梁,主力西北向,设伏于桂陵。庞涓闻大梁有警,南返驰救,在桂陵遇伏,魏军溃败,庞涓自己也被齐军擒获,齐军“围魏救赵”之战略大获成功。此役史称“桂陵之战”。

    晋于战国初期分裂为韩、赵、魏三国。韩占有原来晋国的南部地区,当今河南省的中西部和山西省的一小部,疆域最狭。初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市),灭郑之后,建都于其地,是为新郑(今河南新郑市)。赵据有原来晋国的北部地区,包括今山西省中北部、河北省西南部。初都晋阳,后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魏占有原来晋国的中部和西南部,大致包括今山西省南部、河南省东北部和陕西省的东北部,都安邑(今山西夏县)。魏的地盘最大,国势也最强,俨然以晋的正统自居。而三晋的开国君主中,也以魏文侯(名斯,前403~前397)最为英明,他师事孔子的弟子子夏,并任用大法学家李克(即李悝)和大军事家吴起。李克,魏人,曾受业于子夏,文侯任以卿相。他手定魏国的新法典,并改定税法,国家大治。吴起,卫人,曾受业于曾子及子夏,长于军事。他在军与士卒同甘苦,深得军心,曾将兵击败秦国;文侯以之为西河(今山西、陕西两省间之一段黄河)守,以拒秦韩,甚有威名。自文侯经武侯(前396~前371),直至惠王(前370~前319)初年,魏国一直维持着它的富强。

    齐、魏马陵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周显王二十八年(前341),魏派庞涓联赵伐韩,庞涓率军自魏都大梁西向攻韩,韩势危,求救于齐。齐以田忌,孙膑率军自齐西进,进逼与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黄,庞涓东返攻齐。闻庞涓西来,孙膑命齐军向东北方向撤退,并逐日减灶,庞涓误判齐军不战自溃,遂以轻军蹑踪突进。齐军到达马陵后,张网以待。等庞涓到达马陵,齐军伏兵发动,魏军大败,庞涓被齐军射死,史称“马陵之战”,称此计为“减灶之计”。战后,魏由盛转衰,转而向齐屈服。

    魏惠王时,西边的秦和东边的齐都勃兴起来。那时秦国已用商鞅变法,曾于前354年出兵击魏,但其势尚未至极盛。齐国自田剡篡吕氏后,再传至威王(前355~前320),国势骤强。但惠王对这两个国家并没有充分注意,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三晋的统一工作上。前354年,魏伐赵围邯郸。次年,齐国出兵救赵,败魏师于桂陵(山东菏泽市东北二十里),魏势一挫。至前341年,魏又伐韩,齐又救之,大败魏军于马陵(今河北大名县南),杀魏将庞涓。魏国经此两次挫折,势力大衰。前334年,魏惠王与齐威王会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市一带),彼此尊称为王,从此魏失去独霸东方的地位。其后各国群起效尤,相率称王。

    燕、齐济西、即墨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乐毅率六国联军渡黄河,东向进攻齐国,在济水之西高唐一带,大败齐军,齐军退保临淄。韩、秦两军撤走,乐毅派魏军南攻彭城,派赵军渡黄河,北取河间,自率燕军攻直齐都城临淄,齐湣王出逃至莒。乐毅占临淄后,分兵五路继续攻取齐地;左军自临淄,向东攻取东莱一带,然后西返围攻即墨;前军东南向,攻取琅玡,随后西返围攻莒;右军沿河向西南,进屯阿、鄄,以接应魏军,随后东北向,围攻莒;后军北向,然后回军进占千乘;中军据临淄以镇齐都。半年之内,下齐七十余城,只莒、即墨未下。楚为分占齐地,以救齐为名,派淖齿率兵北向入齐,在莒地杀齐湣王。前283年,齐臣袭杀楚将淖齿,另立齐湣王之子法章,据莒固守,楚军南返。战争进入胶着。

    齐国自威王时与魏争衡,其后经宣王(前319~前301),湣王(前300~前284)两代的经营,国势益盛。这时秦国已强,魏国大受其害,无力再起。因此齐秦便成了东西遥相对峙的两强。但两国之间,因有三晋的阻隔,始终未曾正面决战。与齐发生恶斗的,却是僻处东北的燕国。前314年,齐宣王伐燕,杀燕王哙。燕人另立哙子昭王(前311~前279),与齐相持。至湣王,曾于前288年与秦昭襄王同时称帝以自娱,但不久均去帝号。前286年,齐灭宋,齐的损失也大。湣王志气骄盈,转而侵楚和三晋,颇有混一天下的野心。但恰如以前的吴越战争一样,正当湣王的霸图伸展至中原时,燕国突然发动对齐的致命攻击。燕因昭王的贤明勤奋,日见富实。前284年,燕以乐毅为将,联秦、赵、韩、魏之师伐齐,联军长驱直入,攻陷齐都临淄。次年,湣王为臣下所弑,齐国七十余城皆陷,只余莒和即墨(均为山东今县)二城未下。齐人立湣王子法章于莒,以拒燕师,是为襄王。前279年,燕昭王死,于惠王立,因与乐毅有隙,即位后便将乐毅调换,齐乘机反攻,才得复国。但从此齐国元气大伤,仅足自保。这种局势,对秦国的东向发展,无疑大有帮助。

    (二)秦国的强大

    秦自穆公以后二百余年,内政无何显著进步,而晋国始终保持霸主地位,秦自然无法东向扩展势力。战国初期,秦公室更内乱迭生,魏人得以乘机夺回穆公时取自晋国的黄河以西之地。当时东方诸侯,对秦均以夷狄视之,耻与为伍。直到献公(前384~前362),才又开秦国复兴的机运。献公即位后,自雍(今陕西凤翔县)迁都于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区东北),力图振奋,曾于前364年大败三晋之师于石门(今陕西三原县),表现出不可轻侮的实力。

    到献公的儿子孝公(前361~前338),继续致力于国家的富强,他于即位之初,下诏求贤,于是公孙鞅自魏赴秦。鞅本卫国公子,游仕于魏,惠王不能用,因而投奔秦国,大得孝公的宠信。他以魏国的新法为蓝本,订立一套富国强兵的计划,以为秦国政治革新的准绳。

    秦国于前359年开始颁布一部分新法,其后十年间,逐步加以补充和完成。新政的要目,大致不外:(一)励行法治。即彻底执行所订立的法律,使国内除国君外没有任何特殊势力。以严刑重赏,驱使人民为国服务。(二)严密保甲。把人民纳入组织,十家为一大组,五家为一小组,相互监视,连带负责。组内有奸人而知情不报者腰斩,告发奸恶的与斩敌首同赏,藏匿奸人的与降敌同罪。(三)倡导增产。每家有成年男子二人以上而不分居的,要加倍纳税;人民无分老少,俱要从事生产事业。并从事生产竞赛,凡耕田织布成绩优越的,终身免除徭役赋税;不事生产者,收为公家的奴隶。(四)奖励从军。有军功的,按等级给予最优厚的爵赏;从事私斗的,照情节的轻重处刑。宗室没有军功,取消其属籍。此外如服饰、居室以及私有田地奴隶,都以爵级定其享用的品质或数量;无军功的,虽富也不能享受。(五)整理土地。把全国的城邑和村落并为三十一县,铲平旧日封区的疆界。未垦的土地,人民可自由占耕,由政府对人民直接计田征税。此外并统一全国的度、量、衡。这两件事都是前350年施行的,那年孝公并把国都迁至咸阳(今陕西咸阳市)。(六)改易风俗。秦人因长期与外族接近,直至孝公时,还不脱戎狄之俗。那时秦人尚有男女老少同寝一室的习惯,这陋习被公孙鞅严禁才归消灭。秦人的陋习被强制革除的,恐不止此一端。

    新政推行的结果,使秦国家给人足,社会安宁到道不拾遗,盗贼绝踪。外交方面,公孙鞅抛弃以往的闭关政策,利用地势,主动向东方各国进攻。秦国的民风本来是强悍质朴的,严刑峻法,养成他们服从命令恪守纪律的习惯。同时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像这样一支具有高度战志的优良军队,倾全力向外发展,自然战无不胜。秦国首先攻击的目标,便是东方强国的魏,公孙鞅早已看出,秦和魏是不能两立的。前352年,他亲自领兵伐魏,攻破魏旧都安邑(魏惠王已于前365年迁都大梁,即今河南开封),前340年,公孙鞅又亲自征魏,俘魏将公子印,并夺回河西之地。自此秦与魏共黄河之险,对东向进攻更便利了许多。同年,孝公封公孙鞅于商(今陕西商洛商州区),因此后人又称他为商鞅。

    前338年,孝公死,子惠王(前337~前311)继立。惠王因商鞅曾在其为太子时黥其师傅,久蓄怨恨,故即位后便族诛商鞅。但新法仍被保留,同时惠王更凭藉商鞅为秦国奠立的富强基础,继续向外扩展。

    惠王即位之初,东周洛阳人苏秦曾以策干秦而不见用,苏乃倡导“合纵”运动,劝六国合力御秦,但功效不大。苏秦的同学魏人张仪,于前328年相秦。这时秦国东境已进至函谷关以东的陕(今河南陕县)、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平周(今山西介休县西)一带。前316年,秦灭蜀而并其地。蜀本是一个外族小国,据今四川成都市一带,那时它正与另一小国巴(今重庆巴南区)相互攻击,秦乃乘机取之,于是秦益加富强。

    (三)楚赵的拒秦

    楚国自春秋末年为吴所重创后,至战国初年,已显有起色。它灭掉陈、蔡、杞等国,疆宇大启,并将国都迁回郢邑。前387年,吴起因与魏武侯不合而奔楚,楚悼王以他为令尹,他把魏国的一套政策应用于楚,练兵增产,并大事削弱贵族的权利。其后贵族暴动,攻杀吴起,贵族也因之被诛灭殆尽。从此楚国的政治走上军国主义的新阶段,它的版图也日益扩展。

    自楚国于西周兴起后,直到战国中期,始终不断的向四外扩展地盘。在一方的扩展受阻时,便转而开拓其他方面,好像从来没有停止过,因此它的地盘在列国中最为广阔。到前334年灭越以后,楚的领土,北到河南省中南部和山东省南部,东到江浙沿海,西到陕西省南部、四川省东部,西南至贵州省东北部,南到五岭一带。它不特掩有如此广阔的领土,同时从战国初期到中期,从未遭遇大战。当东方强国的魏已衰落残破,而齐又忙于与燕对垒之时,便自然轮到它作秦国的对手。

    秦惠王时,楚怀王(前328~前299)在位,与齐交好。秦国当然不愿这两个强国连在一起,因此于前311年,派张仪至楚,以土地为饵,劝楚与齐绝交。楚照办,秦却不肯割地。怀王大怒,于次年遣兵伐秦,为秦所败,并丧失汉中郡(今湖北西北部及陕西南部一带)。楚兴倾国之师再战,又大败于蓝田(今陕西蓝田县西),楚势因而大挫。于是张仪乘时游说各国,提倡“连横”,劝六国与秦亲善,这种外交攻势,一时甚有效果,各国君主,多向秦输诚。这是前311年的事。同年,秦惠王死去,子武王立。张仪与武王不合,于前310年离秦赴魏,列国也跟着解散横约,再与秦抗。但秦国的实力,到此已无法动摇。

    在魏、楚、齐等强国相继衰落之后,却又有一个国家兴起,撑持着战国末期的东方危局,那便是赵。赵国的勃兴,归功于赵武灵王(前325~前299)。他大致与楚怀王、齐宣王、秦惠王同时,他的末年又值秦昭襄王和齐湣王的初年。在楚国大败于秦之后不久,他为提倡尚武精神,下令国人必须胡服,以习骑射。他于前307年至前306年,北攻狄人所建的中山国(在今河北定州市),拓地至今河北西部;其后他又北略胡地数千里,把赵的北境扩展到今内蒙古南部;继而又与齐燕共灭中山。后来他虽死于内乱,但流风所及,赵人以勇武善战名于当时。这时正值齐秦称东西帝不可一世之际,赵国便在它们的夹缝中崛兴。

    前284年,燕伐齐,“东帝”迅速被击倒。秦因之更目空一切,它屡次东侵三晋和楚,这时列国中惟一尚有抵抗能力的便是赵。前270年,秦伐赵,围阏与(今山西和顺县西北),为赵将赵奢所重创,是战国末年列国抗秦战中罕有的胜利。其后十年,双方又展开最后的决战。

    五、秦国的统一

    (一)昭襄王的大张挞伐

    秦武王死,异母弟昭襄王(前306~前251)继立。昭襄王初年,外戚魏冉专政,仍以继续扩张版图为国策。秦用名将白起,连破韩、魏、赵、楚等国之师。到齐国衰落后,秦益无忌惮,侵略更为积极,韩魏的领土,几乎有一半沦于秦国。楚的失地也多,从前280年至前278年的几年中,楚连续丧失今湖北湖南两省西部地区。郢都也为秦攻陷,楚北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县)。赵国对秦的战争,虽也常失利,但战争规模不大。至前270年,双方才发生较大的冲突,结果秦败。也就在这一年,秦国改订了它的作战计划,昭襄王纳魏人范雎的建议,采取“远交近攻”的办法,尽先以全力进攻韩、魏,以占领土地为惟一的作战目标;不作越国远征,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联络赵、楚等国,孤立韩、魏。这种战略实行后的十年间,受害最大的是韩国,黄河以北的韩国地盘,被秦席卷而去。秦国的兵锋,至此指向赵国,双方乃于长平(今山西高平市西二十里)展开史无前例的恶战。

    长平之战发生于前260年。这一年,秦将王龁攻取韩上党郡(今山西省东南隅地区),韩人逃入赵境的极多,赵派廉颇屯军长平以安抚之,因而与秦军发生冲突。廉颇采坚守战略,偶尔一出应战,以期旷日持久,使秦自行退兵。秦虽时获小胜,但深以廉颇的战略为患。因而散布流言,使赵调换廉颇而代以赵奢之子赵括。赵括是一位军事理论家,实际上没有作战经验,他代廉颇为将后,立刻出击秦军。这时秦也秘密更换统帅,以白起代王龁。赵军出击的结果,竟为秦伏兵所袭,赵军被截为两部,各自筑垒而守。秦军一面包围赵军,一面征调河内地区(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赶赴长平,以遮断赵的救兵及粮道。赵军被围四十六天,食粮亏罄尽,屡次突围不成,最后赵括亲自率精锐出战,被秦军射死。赵军投降者四十万人,秦人只把幼弱者二百四十人遣回,其余尽行坑杀。总计此役赵军损失四十五万人,国力自然大削。这一战不但是赵而且是东方六国的存亡关键,赵国既败,六国的灭亡命运也大致决定。

    秦、赵长平之战决战经过示意图。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七月,秦、赵两军在长平各筑营垒相持。秦将白起部署如下:一部在北王和三甲镇诱敌,待赵军出击后,向预设壁垒撤退;一部为奇兵,分置秦壁垒东西两翼;一部骑兵伏于赵营西侧;主力坚守营垒。八月,赵括果然大举向南进击,两路诱敌的秦军南撤,赵括挥军跟进,进入秦军预设包围圈。秦军两翼奇兵发动,自东西两个方向插入赵军突击部队后方,截断赵突击部队与赵军大营,并与秦军原设壁垒合围,将赵突击部队围住;秦骑兵也立即发动,一路东向,一路东北向,迅疾插入赵军大营,赵大营因此一分为二。秦王闻赵军被围,尽起全国兵力,大举北向进援,进占赵军北部及以东一带高地,阻断赵国援兵和粮运,以保障白起。九月,赵括突围被射杀,赵军全部投降,战争结束。

    长平战后,白起想直取邯郸,但因范雎受韩、魏的游说,主张退兵,因此韩赵乃得割地与秦议和,白起与范雎也种下嫌隙。前258年,秦以王陵攻赵邯郸,结果失利,昭襄王请白起代陵统军,起不肯,次年竟被赐死。而魏公子无忌(即信陵君)也在这一年率兵救赵,大败秦军,解邯郸之围,局面又暂告稳定。

    前256年,秦又伐韩赵,取韩阳城(今河南登封市东南)、负黍(今河南登封市西南),逼临周室的都畿。周室本是“亲秦”的,至此周赧王乃联合东方诸侯攻秦。这时周室早已衰微不堪,王畿辖境不过今河南省洛阳、偃师、巩、氾水、荥阳等数县之地,而王畿内又有两个政权存在。这两个政权的由来,要上溯至战国初期。原来当周室东迁后,在洛邑建立王城,其地在周公所营的成周以西。到敬王(前510~前476)时,迁居成周。敬王下传五朝至考王(前440~前426),仍都成周。他于即位之初封其弟揭于河南(今河南洛阳市西)之地,定都于王城故地,是为河南桓公,亦即“西周君”。至桓公孙惠公时,又于前426年封其少子班于巩(今河南巩义市),号“东周”惠公。因此在王畿内,又有东西二周君。到赧王(前314~前256),因王室微弱,迁居于西周,依西周惠公子武公。同时东西周各自为政,双方并时常发生冲突。到前256年秦伐韩,西周首先发生恐慌,因此以赧王出面与诸侯合纵,以锐师攻秦。秦军反攻,西周无法抵御,结果武公赴秦请罪,尽献所属城邑三十六,人民三万口,秦又把他送回西周。同年,赧王死,无人为他立后,周朝至此正式结束。次年(前255),秦并西周。至前249年,东周也为秦所并吞。

    邯郸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周赧王五十八年(前257),秦将王龁率军围困邯郸已然两年,不能攻克,秦派兵一部驻汾城声援,一部由郑安平率领驻邯郸以南,以助王龁。赵向楚求援,楚派兵渡过黄河向北进军,魏军原来驻邺地观望,信陵君到邺后,杀死魏将晋鄙,率军向邯郸进发,秦军不敌,败于邯郸城下,王龁率残部西逃,魏楚联军蹑踪追击,至河东又大败秦军,秦军残部渡黄河进入汾城。秦军被迫放弃以前所占魏地河东、赵地太原、韩地上党,战争结束。秦郑安平部未能逃出,被赵、魏、楚联军包围,率两万人降赵。

    (二)秦王政的并吞六国

    昭襄王后,孝文王、庄襄王先后继立,前者仅在位三天,后者在位也只有四年。前247年,庄襄王死,子政即位,年仅十三岁。因此国政落于太后和她的情人文信侯吕不韦的手中。不韦原为阳翟大贾,太后原是他的爱姬,当年名闻赵都的美女。长平战前不久,秦昭襄王孙子楚为质于赵,子楚为太子安国君(即后来的孝文王)之子,但非嫡出,其母又不得宠,因此赵人对之不甚优礼。不韦到邯郸经商,看到子楚,立即认为“奇货可居”。接着他与子楚交游,时加资助,并亲携巨款到秦国为子楚活动王太孙的位子,结果如愿以偿,不韦也变成王太孙的师傅。其后他又把他的爱姬献给子楚,不到一年便生下政。当时谣传赵姬离吕家时,已有身孕,政的父亲实际上是吕不韦,这事自然无法证实。子楚于前250年即秦王位,是为庄襄王,赵姬为王后,吕不韦也成为相国,并封文信侯,食邑十万户。庄襄王死后,他更利用政的年幼,独揽大权,并与太后重拾旧欢。这时秦国的东界,大致扩展到今东经114&deg;附近,已掩有半个“天下”;东方各国,均已衰弱不堪。论理长平战后,秦国可以迅速的解决六国,但白起死后,秦国缺乏继起的将才;又因孝文王、庄襄王享国短暂,秦王政以冲龄践阼。这些事都无形中阻挠着秦国的对外发展,因此使秦统一大业的完成延迟了许久。

    秦王即位后的六国,比较有些力量的只有赵、楚二国。赵的士兵善战,并有名将李牧为干城。牧曾伐燕和匈奴,武功彪炳一时,甚为秦人所畏忌。楚则地盘广大,还有相当的实力。但六国久已失去个别对秦作战的能力,秦人的侵略,曾促成它们一度团结。前241年,楚、赵、魏、韩、卫合纵伐秦,楚王为纵长,而以楚相春申君主其事。联军攻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市西南),为秦军所败,楚乃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以避其锋。此后秦更积极攻魏,魏形势极危。但不久秦国内部发生变故,局面才又告缓和。

    原来吕不韦因见秦王年龄日长,深恐自己与太后的事被发觉而遭祸,因此转介他的舍人嫪毐与太后,而想置身于事外。嫪毐伪充宦者,一时未被发觉,并受封为长信侯,专决国政。后经人告发,嫪毐乃于前238年于咸阳城中发动叛乱,但立即为秦王政所讨平。秦王政乃乘机夺回太后的政权,吕不韦也于次年被免职,两年后自杀。秦王政从此大权独揽,致力于扫定六合的伟业。

    吕不韦当政时,养有门客三千,大都是三晋人。这种现象自然为秦人所不满,所以当不韦免相后,若干宗室大臣便主张把客卿一律驱逐出境,秦王从之。客卿李斯上书,缕述客卿对秦国的功劳,认为逐客是不智之举。结果秦王取消逐客令,李斯也从此为秦王所信任。李楚国人,因不满意本国的卑小官职而奔秦。他在获得秦王政的亲信后,便建议秦王,秘密派遣辩士游说各国,贿赂各国的名人政要,为秦作破坏其本国的工作;不能以金钱引诱的,便派人加以暗杀。务使各国的君臣之间,离心离德,然后以大军进攻。这个策略配合着军事行动,果然奏效,秦国于十年之间,把六国一一收拾。

    秦灭六国战争示意图。至战国晚期,秦一国独强。始皇十一年(前236),燕、赵发生战争,秦以救燕为名,出兵两路攻赵,拉开统一六国的序幕。赵一时不能下,秦转而攻东邻韩国,十七年(前230),秦将内史胜自咸阳出发,东向攻入韩都阳翟,韩国灭亡;二十二年(前225),秦将王贲自关中出发,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大梁城,魏王假出降,魏灭亡;次年,秦大集国中甲士,由王翦率领,出大梁,南下攻楚,下陈后,在平與与楚主力遭遇,大破楚主力,杀楚将项燕,二十四年(前223),王翦再次出击楚国,俘虏楚王,楚灭亡;同年,王翦自上地出,东出井陉,随即南下攻占邯郸,赵灭亡;二十五年(前222),王贲进攻辽东燕国余部,燕王喜被俘,燕灭亡;二十六年(前221),秦避开齐国防守重点的西面,自燕国南部出兵攻齐,直插齐都临淄,一面大军压境,一面以封地引诱齐王建,齐王建出降,齐灭亡。至此,六国统一。

    六国第一个被灭的是韩。韩因地盘过小,人力物力都缺乏,同时与秦接境,因此首先被灭。前230年,秦以内史胜灭韩,虏韩王安。前228年,赵国被灭。秦军曾于前234年为赵将李牧所败,其后牧始终是秦人的劲敌。前229年,秦贿赂赵王嬖臣郭开,诬李牧欲反,牧竟被杀,赵国也接着灭亡。韩、赵既灭,秦军本应立即攻魏,但前227年,燕太子丹遣荆轲行刺秦王政未成,秦军乃先伐燕。燕虽于昭王时败齐,并曾击败东胡,拓地至今辽东半岛,但因它僻处东北,国力并不算强。秦既伐燕,先下燕国本土,燕王喜退保辽东,杀太子丹以和。前225年,秦军分两路进攻魏和楚。攻魏秦军由王贲率领,攻楚秦军由李信、蒙恬率领。同年,王贲军攻破大梁,杀魏王假,魏亡。李信则为楚军所大败,秦王改派王翦率六十万人攻楚。次年,王翦大破楚军,杀楚统帅项燕,楚人退保淮南。至前223年,楚国才告灭亡。前222年,秦以王贲攻辽东,虏燕王喜,燕也灭亡。当赵亡后,赵公子嘉逃至代(今河北蔚县),自立为代王,赵人归之者甚多,也在这一年被秦人扫平。这时只剩下一个齐国,齐王建已在位四十余年,因事秦唯谨,又地居沿海,故能四十余年不被兵祸。但到前221年,王贲的军队,突然从燕南下,攻入临淄,轻易地灭了齐国。

    综观六国的被灭,除了赵、楚还有些抵抗能力,其他国家简直像摧枯拉朽。六国既灭,亘古未有的大一统局面也随之出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