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蒙山军 > 历史和历史观

历史和历史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就是任人宰割的局面。教科书说的一点也不错。我不认为这方面的历史观出了什么问题。

    在二十世纪初,英国还是老大,尽管它已受到了德、美等国的挑战。美国的工业实力已经超越英国,德国追赶的速度也很快。但由于英国提前布局,飘扬着米字旗的英国舰队还横行四大洋,还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公开挑战英帝国的霸权。老大总是不希望它奠定的局面发生变化,它总是尽力维护它所希望的平衡。所以才会有三国干涉还辽,才会有支持日本与俄国开战。这不是为了中国,是为了它自己。就像美国如今,当看到中国崛起,便拼命扶持中国的敌人以制衡中国。如果日本再次武装,威胁到它的利益时,它还会像罗斯福援助常凯申一样援助中国,我相信。

    就汉枪所批评意见说几句吧。在二十世纪初期,企图用武力攫取中华领土的主要是日本和俄国。但不等于英美法德等国没有领土方面的欲望。英国对西藏的侵略和促使西藏独立的一系列活动就是例证。

    但是,在十九世纪之后,当欧洲工业革命陆续完成,全球范围内的殖民浪潮兴起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再采取蒙古和满族的做法了。我一直认为,如果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没有其他国家的掣肘,完整地占领中国是可能的,至少可以将它的统治延伸到四川、云南一带,陕西、甘肃就更不必论了。但是它做不到,它的陆军和海军始终不能全力进攻中国,因为存在着历史的连环性。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必将触及他国的利益,导致世界范围内新的战争发生。

    对于中国,将俄国在南满的势力驱逐出去更不是胜利。引入了日本这条饿狼后,为二十七年后的九一八埋下了伏笔。

    所以,我还是赞成汉枪兄在帖子里说的一句话,其实那是老生常谈了,谁都知道,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一点也不新鲜,但是无可辩驳的真理。上一场大战,我国倾尽全力,血战了十四年,付出了三千余万同胞的伤亡,财产损失更是无法统计,但在美英苏等同盟国巨头眼中,就是个打酱油的。所以三巨头在雅尔塔划分战后势力,才可以肆无忌惮地牺牲中国的利益,在东北,在外蒙,留给后人无尽的遗憾。

    工业革命将世界带入了资本主义时期,带给落后国家的不仅是耻辱,也有先进的理念和文化,包括民族意识的觉醒。所以,就前段文字的假设,日本即使占领中国,也不会再像蒙元和满清一样,建立一个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帝国了,中华文明或者同化日本,或者像朱八八一样将日本赶出去。前者理论上存在可能,实际上不可能,因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已经觉醒,民族国家的概念已经形成。后者当是唯一的结局。

    英国之所以在十九世纪前后起到维护中国东北权益的某些作用,其目的是驱逐俄国势力,维护自身在中国的利益,绝不是拯救中国。英日条约签订后,英国大力支援日本(并不是无偿的),贷巨款帮助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勉强打赢了俄国,但日本也损失惨重,花二十年的时间才还掉了外债。所以,朴茨茅斯条约的签订,在日本并不认为是胜利,相反,他们有被英国愚弄了感觉。

    我们祖先记载的历史,又分为正史和野史。无可否认,两种历史都充满了欺骗和虚妄的内容,导致了后世永不断绝的争议。

    如果,我是说如果,上世纪的苏联败亡于美国之手,说不定海参崴等丢失的领土就回来了。

    怀疑教科书和cctv是可以的,因为它确实存在很多值得怀疑的东西。但阅读其他渠道获得的史书就是读到了真实的历史?扯淡!

    建立租界搞治外法权就是对中国的侵略。与俄国和日本对中国大举出兵并无本质上的不同。

    但英国为什么没有像占领印度缅甸一样占领中国,将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欧洲各国的崛起,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受到了挑战,它不能独步天下了,必须顾及它的后院安全。二是中国不是印度,更不是缅甸新加坡。其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独立以及政治的统一使得英国无法鲸吞中国。即使是愚昧落后的满清,也必须承认它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有着完整的行政机构,更有着独立的文化传统。中国这个民族上以汉族为主,文化上以儒家学说为主的国家有过整体被异族颠覆的历史,那就是元和清。所以,至今尚有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当时,葱岭挡住了西方的进入,欧洲尚在中世纪的慢慢长夜中,日本,这个如今不容忽视的恶邻根本不值一提。所以,蒙古和满族可以毫无掣肘地全力南下,不必顾忌他国的反应,因为没有一个外来势力来阻止这种灭国性质的侵略。

    除却那句人人尽知的老话,汉枪的观点我不能赞同。英美跑到中国,不只为赚钱。统一的,稳定的,繁荣的中国,绝不符合列强的利益,如果这是汉枪的观点,我只能说是太天真了。非洲的雄狮,决不允许它的领地里出现别的雄性狮子。统一、稳定、繁荣的中国带给列强的是什么,他们比你更清楚。特别是关于钓鱼岛的那段话,更是可悲可鄙。如果因为土地是国有的,没有我们一分,自己的工作不遂意,女友跟别人跑了,就将怒火发泄到国家的身上,跟满清时期的国民又有什么区别?政党可以换,不合理的现状可以通过内部的革命革新去改革,但国家亡了,对你有什么好处?是不是也要请美国人日本人俄国人进来建立租界?建立殖民政府?是不是要为汪精卫建立纪念碑?王安石所写的《桂枝香》,不知汉枪读了几遍?“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那是因为上一场世界范围的大战重新划分了版图。雅尔塔协定的阴影尚在,既有对我们有利的,也有对我们不利的。因为日本的战败,我们可以打着公理正义的旗号跟日本说不,但不敢去推翻雅尔塔的结局。除非再来一场战争,方能推翻上一场战争的结局。

    从相信历史到不相信历史再到基本相信历史,就是本人阅读史书的心路历程。现在我相信,别说以前,便是以后,历史记载或者说历史书也不会毫无瑕疵地真实记载历史事件。统治者需要一本自己需要的正史,便是后朝编撰前朝的历史,也要满足当朝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这就是政治,根本不值得奇怪。而属于野史范畴的回忆录甚至日记,也因带有自身的好恶,掩饰篡改甚至颠倒了本来发生的事件本身。

    《蒙山军》最初的书名拟定是《霸业》,没有通过起点的审查,无奈才换了这个书名。这部书的框架太大了,有些后悔。而且,读者也不买账,成绩很是惨淡。几次想搁笔,实在是出于面子问题,也因为少数不离不弃一直支持的书友们。所以还在写下去。用虚构的历史去改写悲惨的现实,因为走了所谓的“正统”观念,就被一些人所耻笑,让本人深感痛心。那句落后就要挨打,真的是经常萦绕脑海,挥之不去。

    租界就是侵略,就是军事占领。像兄所说的为了保护其国民利益的说法简直无耻。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文化,从而诞生适应其文化特点的法律制度。你到别的国家,就必须适应别的国家的法律,这就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准则。阿拉伯世界至今通行着一夫多妻,这显然与主流道德不符,但你不能出兵灭掉阿拉伯文明,推行你所谓的公理正义,那就是侵略!就要受到国际社会的干涉。

    中国比起世界各国值得自豪的事之一就是我们有着文字发明推广后完整的历史记录,完整记录了从周至满清三千余年的历史。就我所知,除却中国,还没有一个国家有着如此延绵不绝的历史记录。

    英国或者德国美国出手阻止或干涉俄国和日本对中国领土的瓜分,是因为他们远离中华本土,实力未逮而已,不等于他们热爱中国,会毫不利己地维护中国领土的完整。远交近攻的手法不仅在古代,在现代也是一个基本的外交方略。别以为英国德国美国存有保护中国领土完整的好心,根本没有!丛林法则在过去是铁的法则,也在也是,将来一样是!

    英国是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所以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最早,最见成效。从欧洲到美洲,从非洲到亚洲,到处飘扬着米字旗,所以才有日不落帝国的称号。英国在殖民过程中对当地土著民族的野蛮杀戮连他们自己都不否认。由于中国地处地球的另一端,英国在将势力伸向亚洲,将印度、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变为自己的殖民地后,才开始谋划对中华的侵入。那已经是十九世纪中叶了,两次鸦片战争就是证明,姑且不论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二十世纪发生的两次大战,在我眼里正义与非正义都在其次,核心在于老大宝座的争夺。欧洲当时依旧是世界的中心,美国这个新兴的暴发户在欧洲老牌帝国的眼中还是个牧童。两次大战的结局,摧毁了欧洲对于世界的霸权,导致了美国如今的地位。所以欧洲才痛定思痛,成立欧洲共同体乃至欧盟,目的是摆脱美国对于欧洲的压制和利用,重现欧洲的荣光。所以才有美国对于欧洲经济(主要是汇率)的战争,发现其漏洞(希腊)后毫不留情地加以痛击。

    历史是书面记录的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描述,历史观是我们研读历史提炼形成的观点,是对历史事件及其规律总的根本的看法。

    中国在十九世纪对于英国等国家而言,无疑使落后的,但这种落后的改变必须由自身完成。用不着先进国家用建立租界的方式帮助中国进步。欧洲人进入北美大陆后对印第安人毫不留情的屠杀,在印第安人的累累白骨上建立了如今最强大的帝国,这个过程不值得炫耀,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视为帮助印第安人进化,永远是野蛮的行为,永远受到谴责。

    在意识到情况发生变化后,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侵略和殖民方式发生了改变,由军事占领变为了经济侵略。最大限度地在落后国家身上抽血,从而催生了门户开放等一系列政策。

    中国的版图对于世界各国而言,是最完整的一副版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既是因为中华文明的凝聚,也是因为占了地理位置的便宜。天朝已经与占了我们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北方强邻划定完毕边界,用法律形式承认了海参崴、库页岛、伯力、海兰泡不再是中国的领土了。而台湾、澎湖列岛已经从日本人手里收回,钓鱼岛中国理直气壮地说本来就是我们的领土,甚至琉球群岛还存在极大的争议。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海参崴等领土本来不是我们的?

    一个叫汉枪的读者批评我的历史观,不得不说几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