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去火的药材
何大清笑了笑,“别着急,小柱子。你有天赋,也有悟性,只要继续努力,你一定能超越我。”他顿了顿,继续道:“不过,记住,厨师这行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心。只有用心去做,才能真正做出打动人心的菜。”
何雨柱点了点头,他明白何大清的意思。他知道,烹饪不仅仅是对食材的处理,更是一种艺术,是与食客之间的沟通。每一道菜,都应该倾注心血与情感,这样才能赋予它生命。
接下来的几天里,何大清每天都和何雨柱一起在厨房里研究各种菜肴。何大清耐心地讲解每一个细节,从食材的选择到烹饪的手法,再到最后的装盘,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何雨柱也愈发感受到这份责任的重大,他知道,自己肩负的不仅仅是继承一门手艺,更是一种传承与发扬。
有一天晚上,何雨柱一个人在厨房里反复练习何大清教给他的菜式,尽管已经接近午夜,但他仍然不肯停下。何大清悄悄走到厨房门口,看到何雨柱那专注的神情,心里感到一阵欣慰。他知道,自己找对了人,何雨柱将来一定能够将这份技艺发扬光大。
何雨柱终于结束了练习,发现何大清站在门口,他赶紧放下手中的刀,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兴奋的笑容,“师傅,您怎么还没睡?”
何大清笑了笑,走进厨房,“我就是想看看你做得怎么样。不错,小柱子,你的进步比我想象得还要快。”
何雨柱谦虚地笑了笑,“都是师傅您教得好,我不过是照着学罢了。”
何大清拍拍何雨柱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记住,你现在学到的只是我教你的技术,但真正的厨艺,不仅仅是模仿,而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出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只有那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顶尖的大厨。”
何雨柱点头,他心里明白,何大清是在鼓励他大胆创新,不拘泥于传统。何雨柱心中燃起了一股新的斗志,他决心要在何大清的指导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为这家餐馆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变化。
几天后的一个午后,阳光透过四合院的老槐树,斑驳地洒在青石板上。何大清坐在院子里,望着不远处何雨柱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心中泛起一丝倦意。这些日子虽然每天都在传授厨艺,但他的身体状况却不如从前,最近上火的症状愈发明显,口干舌燥,胃里也有些灼热感。他知道,这是身体在提醒他要注意休养了。
“柱子,过来一下。”何大清轻轻唤道,声音里透着一丝疲惫。
何雨柱听到师傅的声音,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快步走到何大清身边,关切地问道:“师傅,您怎么了?是不是又不舒服?”
何大清微微摆手,“没什么大事,就是最近有点上火,口干得厉害。你帮我熬一碗去火粥吧,清清火气,也让胃舒服点。”
何雨柱点点头,心里顿时紧张起来。他知道,师傅最近身体不如从前,但没想到他会让自己熬粥。虽说熬粥看似简单,但他深知何大清对细节的要求极高,尤其是在处理食材的火候和口感方面,更是丝毫不能马虎。
“师傅,您放心,我一定会把粥熬得让您满意。”何雨柱一边说,一边仔细回忆起师傅平日里教过的各种熬粥技巧。
何大清微微一笑,点点头,“去吧,记住,火候最重要,不急不躁,慢慢来。”
何雨柱应了一声,转身进了厨房。他先是取出大米,用清水淘洗干净。淘米的时候,他注意到大米的颜色和质地,尽量保持每一粒都洁白透亮。他知道,粥的口感不仅与火候有关,还与米的选择和处理息息相关。
接着,他开始准备一些去火的药材,像莲子、百合和薏米,这些都是常用的清热食材。他将这些药材和大米混合在一起,放入锅中,加入足量的水,然后点燃炉火,开始熬煮。
何雨柱明白,熬粥最关键的就是火候的掌握。他不敢有丝毫懈怠,时刻注意着炉火的变化。他先用大火煮开,然后转为小火慢慢熬煮。他时不时地用勺子搅拌粥,让米粒和药材均匀地融合在一起,同时防止粘锅。
随着时间的推移,粥的香气渐渐散发出来,厨房里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清香,何雨柱的心情也随之放松下来。他感觉到自己的手艺在一点点提升,而这碗去火粥,也渐渐成形,粥水清润,米粒绵软,药材的味道也恰到好处地渗透在其中。
何大清坐在院子里,闭目养神,他能闻到厨房里飘来的粥香,心中略感欣慰。何雨柱的进步让他感到安心,但他也清楚,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熬粥,更是对何雨柱心态和技术的考验。做厨师,不仅要有技巧,还要有耐心和细致的态度,而这些正是何大清希望通过这次熬粥传达给何雨柱的。
不久后,何雨柱端着一碗热腾腾的去火粥走出厨房,小心翼翼地放在何大清面前。他的眼神中充满期待和一丝紧张,毕竟,这是他第一次为师傅亲自熬粥,心里自然希望得到师傅的认可。
“师傅,您尝尝看,这粥合不合您的口味。”何雨柱低声说道,眼睛里闪着期盼的光芒。
何大清微微点头,拿起勺子,轻轻舀起一勺粥放入口中。他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着粥的味道,米粒的软糯与药材的清香在口中交织,粥的温度也刚刚好,入口即化,温暖中带着一丝清凉,缓解了他体内的灼热感。
过了片刻,何大清睁开眼,缓缓点头,“不错,小柱子,这粥熬得很好。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米和药材的味道也融合得很均匀,正是我想要的效果。”
何雨柱听了这番评价,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紧绷的神经也渐渐松弛下来。他笑了笑,眼神里满是感激,“师傅,您喜欢就好。其实,刚才熬粥的时候,我心里一直有些忐忑,怕做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