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废少帝成了叛军首领 > 第68章 方向标

第68章 方向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孔明将其给刘十三谋划的计策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计为对内稳固并州易守难攻之地,对外与袁绍修好,再东击公孙瓒和公孙度,取下右北平、辽东、辽西三郡,再视曹袁之间的局势发展情况,伺机拿下整个河北,再渡过黄河南伐中原。

    中计为据险固守并州,趁南匈奴新单于根基不稳之际,趁机拿下河套地区,然后向西拿下凉州甚至西域,对中原形成包夹之势,再寻机会东取长安和整个中原。

    下计为北出塞外,占领茫茫大草原上鲜卑、乌桓等羌胡势力所在的广大地盘,与整个中原政权形成对峙之势,重走当年匈奴欲图争霸天下的旧路。

    刘十三和一众臣僚为此展开了长达两天的激烈讨论,就跟当年秦惠文王组织群臣对应当先伐蜀还是先攻楚展开的辩论一样,每一条路线都有立场坚定的支持者,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看着大家争吵得脸红脖子粗,刘十三默默地在心里想,都说“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但这句话好像并不完全正确。这不,诸葛亮一纸计策,反而把我治下的臣属们都搅扰得没有主意了。

    这一幕,自然会让他想起东边的袁绍。天下诸侯无不欣羡袁本初帐下谋士众多,但谁又能体会到那种在重大事项决策之时,群臣们七嘴八舌尿不到一个壶里去的窘境呢?

    “仅凭孔明的遗计自然不能实现安天下的目标,最终还得靠我们自己拿主意。”刘十三将争论不休的局面平息下来,准备为这个话题来一个收尾,“咱们现在统计一下每条计策的支持者人数。”

    经过大家的举手表决,支持上策的人数明显占据优势,而征服羌胡等外族势力,再图谋中原政权的那条下策的支持者却寥寥无几。

    若是直接按照多数服从少数的原则来做出决断的话,这场辩论恐怕早就结束了,但刘十三并不想这么做。

    “梁道大人。”刘十三再次将目标率先对准支持上策的人物代表贾逵,“你来说说你们为何支持上策。”

    “回禀主公,我们目前的实力自保有余,但还不足以支撑我们大举扩张势力,纵观整个河北,袁绍势力最盛,公孙瓒只是空有三郡地盘,我们应当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来抢在袁绍之前将公孙瓒的地盘抢在手中,然后再南图中原。”

    贾诩将支持上策的同僚们的观点进行了一番整理,回答得井井有条,“中策和下策都涉及到与匈奴、鲜卑等羌胡势力之间进行较量,回顾秦汉两朝以来中原政权与北方夷狄的较量,虽然在军事上胜多败少,但始终无法彻底征服对方。现在若是单纯以我们的力量来实现对北方民族的统治,恐怕成功胜算又要削减三分。”

    刘十三很欣慰地点了点头,他认为贾诩这些谋臣还算是抓住了问题的焦点,支撑他们做出选择的论据也很充分。但刘十三没有直接对贾逵予以答复,而是转头看了一眼“闷葫芦”一般的慕容平。

    “慕容平,你也看到了,支持下策的人并不多,但你却一直没有动摇立场,我想听听你这位鲜卑后裔的看法。”

    慕容平身上有着鲜卑血统这件事,大家早就见怪不怪。四百年前,赵国李牧率军大败当时不可一世的强大匈奴,自那以后,并州、幽州这些地方就聚居着很多投奔而来的匈奴人和东胡人,并且互相贸易通婚,使得整个河北地区率先成为多民族杂居的地域。

    “启禀主公和众位臣僚,末将曾在北方草原生活过数年,对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军事征伐等各个方面算是有所了解。”慕容平知道自己是凭借刘十三的特宠才能获得这个与大家共论此等大事的机会,说话的语气很谦恭,“当年赵国辖地与主公所控领地面积相仿,却能北击匈奴三百里,彻底收服林胡部族,使得匈奴十数年不敢犯边,现在的鲜卑势力远逊于曾经强大的匈奴,末将认为眼下正是征服草原部落的最好时机。”

    刘十三听得津津有味,毕竟从史料中获得的关于北方草原部落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只知道从秦汉朝国立以来,跟北方的匈奴人之间一直处于和平与战争互相交替的状态,中原政权既杀伐了很多匈奴骑兵,也给匈奴的单于们送了很多汉家姑娘。

    目前的南匈奴已经很难东山再起,但在原来北匈奴控制过的草原上,新近突起的鲜卑部落,确实让他觉得既陌生又熟悉。

    孔明在锦囊妙计中既然提到了征伐北方游牧民族之事,自然是洞察出了异域势力对整个中原政权的威胁。在这件事情上,刘十三凭借其特殊的能力,自然要比孔明看得长远得多,然而诸葛亮能预测到游牧势力早晚会威胁中原政权,已经足以用神机妙算来形容了。

    刘十三曾经在课堂上被三国后期那段繁乱的历史内容搅扰得心烦意乱,直到现在,脑子里依然是一团乱麻。但他知道,其中的很大原因就是北方游牧势力的入侵导致,以至于在刘十三所处的汉末以后,北方游牧势力建立的政权以压倒性优势控制了整个中原地区很长时间。

    “大家所言都很有道理,现在我来总结一下各位的观点。”刘十三很快将大家的观点梳理了一遍,再结合自己那不为人知的可以预知未来的特殊能力,便对两天的讨论做出了最终总结,“我认为,三条计策不应孤立对待,整合到一起反而更为妥当,北拒鲜卑、南击冀州、东袭公孙和乌桓,应当同时被采纳。目前中原地区局势混乱,我们还不必深度参与,倒是先处理好内务,以及跟游牧政权的关系应尽快排上日程。”

    “主公圣明!”堂下各位臣僚一齐高呼。

    刘十三采纳了所有的建议,并不是想要和稀泥来迎合臣僚们,而是他在这几天的独自思考和聚众讨论中形成的想法。

    在坐上并州牧之后,刘十三原本以为只要一步步站稳脚跟,再一点点将地盘和势力向中原渗透,就算是最好的良策。但谁知见到孔明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眼光还是过于短浅,也正是因为孔明的这种高瞻远瞩的博大胸怀,他才会对其提出的策略如此重视,非要集中治下的能人共同商议此事。

    在向北方草原拓展势力这件事上,刘十三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他和当时的中原诸侯们一样,陷入了对异域势力的认知误区里。当时下至地方诸侯,上至汉室朝廷都认为,对待鲜卑和匈奴这样的游牧政权,能和就尽量和,哪怕吃点亏也不打紧,大可不必与其拼个你死我活,更不要说完全覆灭对方的政权了。

    刘十三心知,若是此时不抓住机会将处于上升势头的草原势力压制一番,必然会养痈成患。更何况,北方广阔的草原还可以为自己提供足够的战略纵深,先将其征服并汉化,最后再一口气南下中原也未必不是一条理想的路径。

    刘十三趁热打铁,对讨论形成的决定进行一番安排部署,算是对未来的前进道路划定了方向和目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