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
太虚大师讲述
十四年夏在宁波天童寺讲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三
己二 意生身相门
庚一 诫听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意生身分别通相,我今当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意生身相,明佛菩萨得神应大用与二乘不同。佛不待问而直告诫听者,以前在修行方便门已略明,此再从证成地位而说其差别相也。
庚二 正说
辛一 长行
壬一 总标
佛告大慧:“有三种意生身。云何为三?所谓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觉法自性性意生身,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修行者了知,初地上上增进相,得三种身”。
意生身者,以变化身譬同意识,想到何方即到何方,无空间之阻碍;想到万年即到万年,无时间之隔断。譬如吾人念佛,想依正庄严之极乐世界,即现心中;又如读至法华授记弟子当来成佛,一若各各刹土宛在眼前,此从喻立名也。从法立名,则广义之等无间义,八识皆曰意;狭义之意,属于六七二识。到菩萨位转识成智,并非灭此二识。盖二识上分别二执全断,俱生执亦随分断除,与智相应之意心王,转成清净末那意识,现诸化身。佛果上八识全转,湛然相续,即为自受用身;由七识现他受用身;前六识现种种化身;故意生身通于佛及菩萨。三种身相之第一种,初地至七地可得;第二、八至十地可得;第三、唯佛独有。然十地亦分得,明得如实修行一乘法者,渐增上地而得三身。
壬二 别释
“大慧!云何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谓第三、第四、第五地,三昧乐正受故,种种自心寂静,安住心海,起浪识相不生,知自心现境界性非性,是名三昧乐正受意生身。大慧!云何觉法自性性意生身?谓第八地观察觉了如幻等法,悉无所有,身心转变,得如幻三昧及余三昧门,无量相、力、自在、明,如妙华庄严迅疾如意;犹如幻、梦、水月、镜像,非造非所造,如造所造,一切色种种支分具足庄严,随入一切佛刹大众,通达自性法故,是名觉法自性性意生身。大慧!云何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所谓觉一切佛法,缘自得乐相,是名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
三昧乐正受意生身原为初地至七地得,此举中而摄前后也。盖平等正受三昧乐,在三、四地才显,所以发光、焰慧表其光明炽盛。由是自心所现种种之相,绝不分别,心无动摇,不为识浪所转,了一切法无性而能现身无碍。虽然安住三昧,而常上求下化,皆是此意生身功用。觉法自性性意生身者,七地以前修行,尚须用功以自精进,至八地观行成熟故,于无相观中得无功用行,了知第一义空。身心转变者,转我爱执藏之根本依,故得无量三昧及无量相好、神力、自在、光明而迅疾如意。虽非四大造色之身,而现身土分分具足;虽现相好,犹如幻、梦、影、像。通达诸法即心自性,唯心为性。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者,遍器世间、有情世间、正觉世间而现佛身,乃至异种异类之身,随感而应。无行作者,言不假造作功用之境界。自证称性圆满无漏功德,与十方三世诸佛,平等平等。
壬三 结劝
“大慧!于彼三种身相,观察觉了,应当修学”!
三种身大用如是,应观察而觉了,觉了而修学也。
辛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非我乘大乘,非说亦非字,非谛、非解脱,非无有境界。然乘摩诃衍,三摩提自在,种种意生身,自在华庄严”。
如来乘无乘相可得,非音声、非文字所建立,非所证得之谛,非能解脱之智,非一切无所有之无相境;虽一切皆非,而一切皆是菩萨及佛乘。此大乘种种正受,种种自在,种种意生身等,因行具足,果海庄严,一切皆非,即是妄想无性,即是无有分别,即乘一乘大乘。正如心经所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涅槃菩提、无不得成。又前四句、起信论所谓如实空,后四句、则如实不空。真俗圆融,空有双照,大乘法门,依此而设。
己三 五无间业门
庚一 请许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若男子、女人,行五无间业,不入无择地狱。世尊!云何男子、女人行五无间业不入无择地狱”?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造五无间罪业,必堕无间地狱。阿鼻、梵语,华言无间,此经译为无择,受苦无间义。名业曰无间者,因以果而得名,此六离合之有财释。造无间业众生,不能成佛,现生不能解脱,而佛何言此等男女不堕狱耶?
庚二 正说
辛一 长行
壬一 标名
佛告大慧:“云何五无间业?所谓杀父、母、及害罗汉、破坏众僧、恶心出佛身血”。
此先标五无间业之名。
壬二 别释
癸一 内五无间
“大慧!云何众生母?谓爱更受生,贪喜俱;如缘母立。无明为父,生入、处聚落。断二根本,名害父母。彼诸使不现,如鼠毒发,诸法究竟断彼,名害罗汉。云何破僧?谓异相诸阴和合积聚,究竟断彼,名为破僧。大慧!不觉外自共相,自心现量七识身,以三解脱无漏恶想,究竟断彼七种识佛,名为恶心出佛身血。若男子、女人行此无间事者,名五无间,亦名无间等”。
此对自己内心所作无间事言。谓贪爱润生,贪喜相俱,滋养众生招生死之业种,喻爱是母,杀母、即杀此贪爱也。又、无明为父者,因无明为发业之惑,故喻为父,杀父者、即杀此无明也。此二烦恼为牵自心受生死身之根本,故须断。诸使不现者,言十使随眠隐而不现,有时为境缘所摇动,仍然发现,如鼠毒然,隐后仍发。故于诸烦恼使,究竟拔断,令不再生,正如害不起惑无生之阿罗汉。五阴众法,和合聚生,喻和合僧;————无有异相可得,亦无和合,故喻如破僧也。佛为觉义,众生有漏八识皆有妄觉,因不觉知自心现量,取心外之自共相故。以无漏之三解脱观智,断此恶觉。恶觉喻佛,出佛身血,喻除去其烦恼漏法,乃转识成智而非断灭也。无间等,言现身实证平等解脱。
癸二 外五无间
“复次、大慧!有外无间,今当演说。汝及余菩萨摩诃萨闻是义已,于未来世不堕遇痴。云何五无间?谓先所说无间,若行此者,于三解脱————不得无间等法。除此已,余化神力现无间等;谓声闻化神力,菩萨化神力,如来化神力。为余作无间罪者除疑悔过,为劝发故,神力变化现无间等。无有一向作无间事,不得无间等。除觉自心现量,离身、财妄想,离我我所摄受,或时遇善知识,解脱余趣相续妄想”。
外五、盖对内五而言。众生愚痴,或不明内五之密意,而亦实造五无间业,误为解脱。造外五无间,定堕无间狱。除佛三乘圣者方便权现,为令众生除疑悔过,神力示同造业者外,未有实造而不获报者也。然而如有觉知唯心所造,离内外法,离能所取,现虽不得解脱,来世亦可遇善知识,妄想不生而得解脱。悟无间狱亦是此心,堕而不堕。如昔阿阇世王,业报成熟,狱境现前,觉得水火寒热罪器诸苦,发大怖畏,生忏悔心,蒙佛开示,悟五蕴空,心意清泰。
辛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话偈言:“贪爱名为母,无明则为父,觉境识为佛,诸使为罗汉,阴集名为僧,无间次第断。谓是五无间,不入无择狱”。
表内无间业,次第断诸惑,假名为五无间,故不入狱。虽未重颂外无间业,然而可以反证实作者必堕狱。
己四 诸佛知觉门
庚一 问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佛之知觉。世尊!何等是佛之知觉”?
佛之知觉,即诸佛体性之自觉圣智。以此正明大菩提果,故请佛说之也。
庚二 答
辛一 长行
佛告大慧:“觉人法无我,了知二障,离二种死,断二烦恼,是名佛之知觉。声闻、缘觉得此法者,亦名为佛,以是因缘故我说一乘”。
佛之知觉,断人我、法我二执,断烦恼、所知二障,了分段、变易二生死,断根本、枝末二烦恼。若二乘能得之者,亦佛矣。此正说一乘之果觉。
辛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善知二无我,二障烦恼断,永离二种死,是名佛知觉”。
颂意同于答语,诫诸菩萨善巧了知。以上诸佛知觉门竟,亦即大菩提果之第一自利智四门竟。明佛自证菩提果乃无上之果,一切现证自利,最圆满,最究竟。
戊二 化地智
己一 四等密意门
庚一 问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何故世尊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是过去一切佛;及种种受生,我尔时作曼陀转轮圣王,六牙大象,及鹦鹉鸟,释提桓因,善眼仙人,如是等百千生经说”?
前明如来实智不可思义,菩萨学佛者以得此佛果而为究竟。然大乘自证必化他,故大果上有种种权巧方便利济众生之妙智。下一门明果上化他大用亦不可思议,是故实智为体,权智为用,佛果功德,无量无尽,如法华方便品赞叹佛之二智云:假使满世间舍利弗犹稻、麻、竹、苇之多,亦不能测度之。法身大士如弥勒,犹须请问。如文殊,亦不过推往事而言。可见二乘对于菩萨,前地对于后地,乃至等觉对于佛境,均有莫明之妙。但菩萨达佛密意,亦能用佛之所用。佛之利他,譬喻、方便广为假说有无量差别,有无穷委曲,所谓“三藏、十二部教义无非荆棘,千七百则公案皆是葛藤”,要须————透脱得过,乃能应用无碍。今者大慧当机,为后来修行者方便,一一要抉择显了之,使知由证妙果,有斯妙用,而起尽虚空遍法界不思议大行愿。菩萨因中发菩提心,以方便为究竟,见无量无边世界众生缠縳烦恼沉埋生死故,救济之心亦无穷尽。如法华寿量品明种种度众生无有休歇,不问果前果后。所以菩萨应善觉知如来权巧方便秘密之藏,则以佛事门中、随手拈来,皆成妙用,事事皆不思议利乐。
大慧恐后来众生于我是过去一切佛句,随言取义,将疑为十方三世只有一释迦成佛,世界众生将无成佛之分,同于外道不平等因。又、过去世受金轮王、象、鸟、帝释、外道、仙人、种种百千生身,何故皆是佛之所现?故请问于佛。
庚二 答
辛一 长行
佛告大慧:“以四等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尔时作拘留孙,拘那含牟尼,迦叶佛。云何四等?谓字等、语等、法等、身等,是名四等。以四种等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于大众中唱如是言。云何字等?若字称我为佛,彼字亦称一切诸佛;彼字自性无有差别,是名字等。云何语等?谓我六十四种梵音言语相生,彼诸如来应供等正觉亦如是六十四种梵音言语相生,无增无减,无有差别,迦陵频伽、梵音声性。云何身等?谓我与诸佛法身及色身相好,无有差别,除为调伏彼彼诸趣差别众生故,示现种种差别色身,是名身等。云何法等?谓我及彼佛,得三十七菩提分法,略说佛法无障碍智。是名四等。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于大众中唱如是言”。
以相等、平等、均等故,故佛即是一切佛,一切佛即我。此中所举过去三佛,即贤劫第一、二、三佛,释迦是第四尊。所谓我者,本无我相,乃是唯识诸法假名。第一、字平等者,称我、是此佛字,种彼过去诸佛亦是此佛字,以佛字等故我即诸佛也。第二、语平等者,圆音一演,均等普遍,佛佛功用,无有差别。六十四种者,梵音有八转声,声各具八德,六十四种,佛佛相同。迦陵频伽、译妙音鸟,喻佛音声超一切声。以语平等故,我即彼、第三、身平等者,诸佛法身平等平等;应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二无别;化身示现随机,别而不别。以身平等故,我即彼。第四、法平等者,佛佛同证三十七菩提分、及一切智无碍,应一切机无碍,说一切法无碍,无碍即无分别。以法平等故,我即彼。此二、三、四等、亦显佛语、身、意三轮不思议教化之妙用平等也。单答前意而未答后意者,正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即此亦可通答佛即众生。复次、若言前生是某,转生为某,究竟何事从前生转至于后生?于中须了实无一我于中流转,各皆因缘所生,唯心所变,各各相同,故亦可以四等答之,实无报可受、无身可现也。
辛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迦叶、拘留孙,拘那含是我,以此四种等,我为佛子说”。
过去诸佛即我之四平等密意,乃为菩萨演说,可见非二乘凡夫所知也。
己二 依二密法门
庚一 问
大慧复白佛言:“如世尊所说: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亦不已说、当说、不说是佛说。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何因说言:不说是佛说”?
佛之一切不说,毕竟无所说,当有密意。大慧恐后人怀疑,故须打破此关。
庚二 答
辛一 长行
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作如是说。云何二法?谓缘自得法及本住法,是名二法。因此二法故,我如是说。云何缘自得法?若彼如来所得,我亦得之,无增无减。缘自得法,究竟境界,离言说妄想,离字二趣。云何本住法?谓古先圣道,如金银等性,法界常住,若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住。如趣彼城道,譬如士夫行旷野中,见向古城平坦正道,即随入城,受如意乐。大慧!于意云何?彼作是道及城中种种乐耶”?答言:“不也”。佛告大慧:“我及过去一切诸佛,法界常住,亦复如是。是故说言: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当说”。
二法者,依二种密法,非言诠表面所明者。自得者,即自证圣智。本住者,即未成佛以前本来如是者。自觉境界佛佛相同,离言说相,离分别相,离名字相,所以终日虽说,毕竟未尝说到。是不思议亲证诸法实性,乃本有之法,如金之在矿,性本是金。佛出世不出世,法界法性,常住不变。又如遵循古道而行,行道入城受乐,道与城乐皆是现成,非彼之所造作。众生迷故,在安乐中受颠倒苦,佛随机以止息其惑念而显彼真性,故佛说法并非造作,佛出世不出世,法界众生之真性常住也。乃至飞潜,湿化、大地、山河,恒转法轮而无一字可得。因其如是,还他如是,所以古人有曰:“古镜不磨,照天照地。古镜既磨,照天照地”。然则法岂有增减耶?岂有说耶?
辛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某夜成道,至某夜涅槃,于此二中间,我都无所说。缘自得、法住、故我作是说:彼佛及与我,悉无有差别”。
十方三世佛,皆不说一字。所以者何?缘自得法、本住法、无有差别故。
己三 法离有无门
庚一 请许
尔时、大慧菩萨复请世尊:“惟愿为说一切法有无有相,令我及余菩萨摩诃萨离有无有相,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前来明佛终日说而实无所说,然而离言说相非不说也,非世间有无相可以限定分别。于是大慧乃思及一切法有无相之当离,所以请佛垂许开示,令诸菩萨乃至后世众生得离边见,通达佛意,学佛行,行佛事。
庚二 解说
辛一 长行
佛告大慧:“此世间依有二种,谓依有及无,堕性非性,欲见不离离相。大慧!云何世间依有?谓有世间因缘生非不有,从有生非无有生。大慧!彼如是说者,是说世间无因。大慧!云何世间依无?谓受贪、恚、痴性已,然后妄想计著贪、恚、痴性非性。大慧!若不取有性者,性相寂静故,谓诸如来、声闻、缘觉,不取贪、恚、痴性为有为无。大慧!此中何等为坏者”?大慧白佛言:“世尊!若彼取贪、恚、痴性,后不复取”。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如是解。大慧!非但贪、恚、痴性非性为坏者,于声闻、缘觉及佛亦是坏者。所以者何?谓内外不可得故,烦恼性异不异故。大慧!贪、恚、痴若内若外不可得,贪、恚、痴性无身故,无取故,非佛、声闻、缘觉是坏者。佛、声闻、缘觉自性解脱故,缚与缚因非性故。大慧!若有缚者,应有缚,是缚因故。大慧!如是说坏者,是名无有相。大慧!因是故,我说“宁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有增上慢空见”,大慧!无所有增上慢者,是名为坏。堕自共相见希望,不知自心现量,见外性无常刹那展转坏,阴界入相续流注变灭,离文字相妄想,是名为坏者”。
此世众生专依有无二种以起种种分别,堕有无二见,并未曾梦见于出世之法,妄谓已明出世之相,此是妄取之一。又、依有而起有见者,以为有世间之法,有实在因缘生之,则非非有,而此法乃从实有而生,非从无而生。如是之有见,归根结底,落于无因。又依无而起无见者,以已起贪、嗔、痴心后,又在独头意识上起妄想说空。在计空时,三毒始终未断,惑已经起,业已经造,计为空故亦无忏悔行为,则终须招苦矣!所谓行在有中,妄说为空。口说并不心行,于己造罪而曰无罪,见人作福而曰无福。又有见佛及菩萨、二乘亲证诸法空实性,净断三毒而不取者,亦妄计彼贪、嗔、痴等行为。如不取其有性,则其性相亦自寂静,不受其有。以之妄拟佛及二乘亦不过不取三毒之性,故不起有无见。佛问大慧!行有计无,如实证空,此二见谁为破坏者?大慧答以:彼有三毒之性,复妄计取无者,佛即印可,以彼不但于自所造惑、业计之为无,而且坏于佛法,以其妄执恶取空之断灭无见,将业果法、修行法、乃至解脱法,悉皆拨弃不存,是坏世间法又坏出世间法也。佛及圣众,以了内外性不可得,亲证三毒体性本空,无法为缚,亦无缚者,安住二空解脱之中,并非妄取为空,无可坏故,非是坏者。不为三毒所缚,又非被缚之者,缚因缚果毕竟空寂。圣人亲证如实空性,不同凡夫坏有为无之增上慢空见。拨无因果,是十使中邪见,是恶见中最重恶见,故宁取有不取无见;有障出世,不障人天善故。然对无见比较,有见过轻,非言有见之可取也。自得圣智,是空曰空。未得为得,未证为证,曰增上慢。未证于空,妄取曰空,所以为坏佛法,所以仍堕入自共相希求。不知唯心,见外有阴、界、入诸法差别无常,展转变灭,从变灭处计著为空。虚妄分别此空,以为如来所说离文字相,此皆无见之过也。
辛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有无是二边,乃至心境界,净除彼境界,平等心寂灭。无取境界性,灭非无所有,有事悉如如,如贤圣境界。无种而有生,生已而复灭,因缘有非有,不住我教法。非外道、非佛,非我、亦非余,因缘所集起,云何而得无?谁集因缘有,而复说言无?邪见论生法,妄想计有无。若知无所生,亦复无所灭,观此悉空寂,有无二俱离”。
有无边见,皆妄心之所行,净除外境,境自寂灭,所谓无取境界,非灭而无。平等心现证真如,即圣智自证境界。无种而生,即生复灭,计有计无,皆非佛说。众缘所生之法,非佛及外道等所能造集之而有,云何可由妄想而说为无?故计有计无,皆妄想邪见。以诸法本空故,无所生,无所灭,离于有无。
己四 宗通说通门
庚一 请许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我及诸菩萨说宗通相,若善分别宗通相者,我及诸菩萨通达是相;通达是相已,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随觉想及众魔外道”。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宗通者,修行正法之宗趣,圣智内心自证境界。前来所说之坏者,正以其非宗通也。故大慧继前而问,使诸菩萨及后世众生得通达是相,不随虚妄之觉观分别及堕于魔外。
庚二 解说
辛一 长行
佛告大慧:“一切声闻、缘觉、菩萨,有二种通相,谓宗通及说通。大慧!宗通者,谓缘自得胜进相,远离言说文字妄想,趣无漏界自觉地自相,远离一切虚妄觉想,降伏一切外道、众魔,缘自觉趣光明辉发,是名宗通相?云何说通相?谓说九部种种教法,离异不异、有无等相,以巧方便随顺众生如应说法,令得度脱,是名说通相。大慧!汝及余菩萨,应当修学”!
宗通对说通言,故说二种。大慧问未及者,举宗而摄于说。宗者、修行内自证义。说者、化他义。宗通者,谓证得殊胜真实相,离一切虚妄分别,趣佛无漏自觉境界,降伏外魔,慧光遍照。说通者,谓善能应机说法,以悉檀宗旨,离四句执著广度众生。菩萨于宗趣、言说、皆应修学。九部教法者,如来十二分教,大乘、小乘各九部,此言大乘,十二部中去因缘、譬喻、本事也。
辛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宗及说通相,缘自与教法,善见善分别,不随诸觉想。非有真实性,如愚夫妄想,云何起妄想非性为解脱?观察诸有为,生灭等相续,增长于二见,颠倒无所知。一是为真谛,无罪为涅槃,观察世妄想,如幻、梦、芭蕉。虽有贪、恚、痴,而实无有人,从爱生诸阴,有皆如幻、梦”。
宗通、说通,即依佛法内行、外化,善能了知,则不随凡外之妄想分别。凡外愚夫无此真性实智,即思解脱无可解脱,取有为之生灭相续,增长有无二见,凡夫颠倒,无正知见。须知唯一佛法是真,离佛法外无真解脱。无罪、无漏,即是涅槃。世间虚妄分别,皆幻、梦耳。仅有贪、嗔、痴三毒之妄想,无能起妄之人;贪、嗔、痴所生之五阴,亦无人、我、众生等相。离于二见,皆不可得。
己五 虚妄分别门
庚一 请许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不实妄想相,不实妄想云何而生?说何等法名不实妄想?于何等法中不实妄想?”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能问如来如是之义,多所饶益,多所安乐,哀湣世间一切天人。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以前种种说不实妄想──即虚妄分别──之相,但妄想何故生?何名妄想?于何法中妄想?此中三义,大慧今更请问。妄想之名,有宽有狭:狭、即是遍计执,宽、则三界有漏心心所聚皆是虚妄分别。异生五、八识,虽现量变缘根身、器界,皆不证法实相,未能转为四智相应清净心品,皆为虚妄分别识也。更从宽说,凡除佛菩萨根本智亲证真如之外,即后得如量智权巧方便变缘真如万法,亦名虚妄分别,亦是妄想。此问中所指之妄想,确指三界异生有漏心心所聚。大慧悲愿深切,深见众生许多心病,请佛应机施教,讲明妄想何物何来,令认识之。
庚二 解说
辛一 长行
壬一 直说
佛告大慧:“种种义,种种不实妄想计著,妄想生。大慧!摄所摄计著,不知自心现量,及堕有无见,增长外道见妄想习气,计著外种种义。心心数妄想计著,我我所生”。
义、作境界解。凡夫于种种境,不知唯心所现,摄受计著则不实妄想生。此答第一问也。由能取之分别心取于所分别之境,堕于二见,由此增长外道恶习,遍计执所熏心心所妄想不息。此答第二问。随其所能相应起妄计者,执一阴为我,余四为我所。此答第三问。
壬二 问答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种种义,种种不实妄想计著妄想生;摄所摄计著,不知自心现量,及堕有无见,增长外道见,妄想习气,计著外种种义,心心数妄想,我我所计著生。世尊!若如是,外种种义相堕有无相,离性非性,离见相。世尊!第一义亦如是,离量根分譬、因相。世尊!何故一处妄想不实义,种种性计著妄想生,非计著第一义处相妄想生?将无世尊说邪因论耶?说一生、一不生”。佛告大慧:“非妄想一生一不生。所以者何?谓有无妄想不生,故外现性非性,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大慧!我说余愚夫,自心种种妄想相故,事业在前,种种妄想性相计著生。云何愚夫得离我我所计著见?离作所作因缘过,觉自妄想心量,身心转变,究竟明解一切地,如来自觉境界,离五法、自性事见妄想。以是因缘故,我说妄想从种种不实义计著生,知如实义,得解脱自心种种妄想”。
大慧领佛所说而问难:若如是,则外种种境,离有无,离能所,而堕于二见相;则第一义亦如是,离有无、能所、比量根觉、宗因喻相,应亦可堕于虚妄分别之二相!佛何以说种种境起妄想,而不说第一义起妄想耶?然则佛说亦不平等,说一生、说一不生故!此非微细抉择不可。佛答:非说一生妄想、一不生也。圣智觉了自心现量故不生,非言语建立分别故不生;心外之法毕竟无有故不生。自证之心如是,并非心外别有一实体之第一义谛,若凡夫所取之心外实法可不生于妄想,而凡夫自心生种种妄想;亦非另有种种境之实体能使生起,即在自心所现种种事业当前而起。所以说种种虚妄分别者,令彼愚夫以之为鉴,离我我所计著,断能作、所作诸妄计因果,觉众生自心妄想相之非,转入如来知见之境,于五法、自性分别见,彻悟泯离。以是因缘,故如是说。于种种不实之外境,知唯心现,了如实义,一一皆得解脱。明此、则不应计著另有一第一义谛不生妄想也。
辛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诸因及与缘,从此生世间,妄想著四句,不知我所通。世间非有生,亦复非无生,不从有无生,亦非非有无。诸因及与缘,云何愚妄想?非有亦非无,亦复非有无,如是观世间,心转得无我。一切性不生,以从缘生故;一切缘所作,所作非自有。事不自生事,有二事过故,无二事过故,非有性可得。观诸有为法,离攀缘所缘,无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量者自性处,缘性二俱离,性究竟妙净,我说名心量。施设世谛我,彼则无实事,诸阴阴施设,无事亦复然。有四种平等:相、及因性生,第三无我等,第四修修者。妄想习气转,有种种心生,境界于外现,是世俗心量。外现而非有,心见彼种种,建立于身、财,我说为心量。离一切诸见,及离想所想,无得亦无生,我说为心量。非性非非性,性非性悉离,谓彼心解脱,我说为心量。如如与空际,涅槃及法界,种种意生身,我说为心量”。
诸因及与缘至心转得无我,言计著有何法为因为缘,实有因缘从此生许多事,不知佛所说义。世间妄想,著四句见,皆非佛法;所以诸因诸缘,悉是愚夫虚妄分别。如实观之,世间法相非有非无,离四句,绝百非,转舍有漏,证二无我。一切性不生至非有性可得八句,言一切法不生,实非绝灭缘生,缘生缘灭实无一法生灭,以唯众缘而法法非有故。果不自生,若从自生,未生有果,是有两果之过。无自即无他可对,共亦不可得,一切性均不可得。事不自生事三句之事字,均作果字解。观诸有为法至我说名心量八句,言一切有为法,离能所缘,能缘之心量离,所缘之境自消,故说唯心自觉圣智究竟清净。施设世谛我至第四修修者八句,言十法界差别名相,悉皆假名,明此不但知唯心和合假聚是假名──人无我──,即五阴之法亦假设。四平等法印:一、相平等,二、因平等,三、性生──所生法意,亦果字意──平等,四、无我平等,乃修行者所应观察。所谓相者,即自共相,皆分别之所现。因、性生、无我者,凡为因之法,亦为因所生──不同外道异因无因──,为果亦能生果,而一切有为法毕竟无我。此四法毕竟平等无前后次第差别,如台宗所谓:一空假中,一切皆空假中也。妄想习气转至我说为心量二十句,决定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佛法、众生法、妄想法、缘起法、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一一皆唯心,唯心为诸法决定通量也。颂文可知。
己六 善于语义门
庚一 依义不依语句
辛一 请许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说:“菩萨摩诃萨当善语义”。云何为菩萨善语义?云何为语?云何为义?”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此大慧对于佛说依义不依语句,诫人善巧观察语义,故有是问,以为抉择。
辛二 解说
壬一 长行
癸一 离观
佛告大慧:“云何为语?谓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唇、舌、齿、龂、颊辅,因彼、我言说妄想习气计著生,是名为语。大慧!云何为义?谓离一切妄想相、言说相,是名为义。大慧!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义,独一静处,闻思修慧,缘自觉了,向涅槃城,习气身转变已,自觉境界,观地地中间,胜进义相,是名菩萨摩诃萨善义”。
语者,谓言字等与意识能取之妄想和合,由肢体上种种发音器具以生出音声及言字,运用妄习而发种种言说。义者,义是言诠所指之真实义;然必在言诠上离去言说相、文字相、心缘相、分别相,乃契第一义真如法性也。菩萨于此所闻,静而寻思,引如实智,得无分别,证真如,趋佛地,转所依,历诸地,增进自觉乃至成佛,是为善观语义菩萨。
癸二 合观
“复次、大慧!善语义菩萨摩诃萨,观语与义非异非不异,观义与语,亦复如是。若语异义者,则不因语辩义,而以语入义,如灯照色。复次、大慧!不生不灭,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如缘言说义计者,堕建立及诽谤见,异建立,异妄想,如幻种种妄想现。譬如种种幻,凡愚众生作异妄想,非圣贤也”。
离言诠则无由显义,故非定异。然第一义必离言而始显,故非不异。若定执异,不能因闻教起思、而修、而证第一义,故言语如灯,第一义如色,由闻灯、思灯、修灯、而入第一义。若只执著言语,求第一义则难到。复次、前说不生不灭,乃至诸心王自性等,若随言取义,徒执著佛之种种言说,建立分别,计有计无,不能善观语义,如计幻以为实,愚而不智,深可惜也。
壬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彼言说妄想,建立于诸法,以彼建立故,死堕泥犁中,阴中无有我,阴非即是我,不如彼妄想,亦复非无我。一切悉有性,如凡愚妄想,若如彼所见,一切应见谛。一切法无性,净秽悉无有,不实如彼见,亦非无所有”。
以随言取义故堕建立过,以建立故而堕地狱,正诫不可随言取义。若计五阴有我无我,或我是非,如彼妄想所执,若非无有是一切悉有者,则彼所见不误,应皆证谛。然凡愚实非见谛,而唯妄想耳。所谓一切染净法皆无自性者,非如外道拨无之见,以外道与佛智所证之实际相违故。
庚二 依智不依识句
辛一 诫听
“复次、大慧!智识相今当说。若善分别智识相者,汝及诸菩萨则能通达智识之相,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慧前问善语义外,尚有依智不依识句,亦极重要。因语辨义,须依智不依识,故佛不待问而迳告。此言识者,正是三界众生有漏心虚妄分别。此言智者,与智相应清净心品,有自证化他之功用。然识智之通义,互通凡圣,故诫菩萨等当善分别也。
辛二 正说
壬一 长行
“大慧!彼智有三种:谓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云何世间智?谓一切外道、凡夫计著有无。云何出世间智?谓一切声闻、缘觉堕自共相希望计著。云何出世间上上智?谓诸佛菩萨观无所有法,见不生不灭,离有无品,如来地,人法无我,缘自得生。大慧!彼生灭者是识,不生不灭者是智。复次、堕相无相及堕有无种种相因是识,超有无相是智。复次、长养相是识,非长养相是智。复次、有三种智:谓知生灭,知自共相,知不生不灭。复次、无碍相是智,境界种种碍相是识。复次、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识,无事方便自性相是智。复次、得相是识,不得相是智。自得圣智境界,不出不入故,如水中月”。
一、世智,及凡外计著有无之智。二、二乘出世智,然尚计有无我、无为涅槃等之自共相。三、出世上上智,佛菩萨观一切法唯心无所有,见不生灭,离于有无,乃自证毕竟二无我境界而生,非随他人言说而生。又生灭者观有为法,不生不灭者观无为法也,此通贤圣。堕相无相等者,言堕入遍计所执相无相,及堕有无见种种异因。超有无相者,即超脱上所执也。此、指圣智。长养相者,八识心王种现熏习集起之相,非长养、指佛智。未到佛果,菩萨皆有不思议熏不思议变,不能有此非长养智;故清净佛智,非长养相也。复次、有三种智:即能了知初说三种──世智、出世智、出世上上智──乃佛所独有之权实智也。复次、无碍者,离缚解脱也。境界种种碍者,烦恼束缚不得解脱也。三事和合者,根、尘、识、和合而生也。无事者,无此三事自性清净也。得相者,取著相也。不得相者,不取著相也。种种分别乃至后得智,皆曰识,惟佛及菩萨自觉根本无分别智,始可称智,故喻如水中月,不出不入。
壬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采集业为识,不采集为智,观察一切法,通达无所有。逮得自在力,是则名为慧;缚境界为心;觉想生为智。无所有及胜,慧则从是生。心、意及与识,远离思惟想,得无思想法,佛子非声闻。寂静胜进忍,如来清净智,生于善胜义,所行悉远离。我有三种智,圣开发真实,于彼想思惟,悉摄受诸性。二乘不相应,智离诸所有。计著于自性,从诸声闻生;超度诸心量,如来智清净”。
采集、即长行中长养,采集有漏种现熏习名识,否则成智。观察诸法不取著相,解脱自在,故名为智。境缚为心识,觉想生为智;此智为世间小乘智,无所有则是大乘最胜智。心意识若离于分别,则得无分别智,佛子得如来清净智,善巧增进最胜之义,非声闻可比,而所行境界,毕竟皆离,无有可取。三智、乃唯佛所开示之真实相,于圣凡境悉皆了知摄受,远离诸相智。二乘不相应,以二乘执法有自性,而清净智佛智超诸心量也。
庚三 九种转变论
辛一 长行
“复次、大慧!外道有九种转变论外道转变见生,所谓:形处转变,相转变,因转变,成转变,见转变,性转变,缘分明转变,所作分明转变,事转变。大慧!是名九种转变见,一切外道因是起有无,生转变论。云何形处转变?谓形处异见,譬如金、变作诸器物,则有种种形处显现,非金性变;一切性变亦复如是。或有外道作如是妄想,乃至事变妄想,彼非如非异妄想故。如是一切性转变,当知如乳酪、酒果等熟。外道转变妄想,彼亦无有转变,若有若无,自心现,外性非性。大慧!如是凡愚众生,自妄想修习生。大慧!无有法若生若灭,如见幻、梦色生”。
前来说生灭是识,不生灭是智,外道总依转变立论,所以外道依识不依智也。形者、形体处量,相者、相貌,因者、缘起亲因,成者、与因相应之法,见者、能执之见,性者、法之自体,缘者、诸法生起之缘,所作者、因缘之结果,事者、事物。外道由此九转变论,见有计为有,见无计为无。例如执形处转变,如金成种种器物,其实非变非不变,以器物虽转变而金性不变。其他物性,亦复如是。如是而计九种转变。此九变若非如妄想,妄想因转变而起故。亦非异于妄想,离妄想亦无转变可得故。乳酪等物,由生至熟,次第因缘如是,皆自心现,何有转变?外道计外若有若无,外实无法而欲妄计生灭,如执幻梦为实。
辛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形处、时转变,四大种诸根,中阴渐次生,妄想非明智。最胜于缘起,非如彼妄想,然世间缘起,如犍闼婆城”。
形时转变,如四大种、五阴和合、中阴身等、渐次而生,外道妄想不智之过。诸佛于世间缘起法,圣智觉知。言如犍闼婆城、如幻而有,不同外道虚妄计执有无。正如金刚经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己七 相续解脱门
庚一 辨相续解脱
辛一 请许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一切法相续义,解脱义。若善分别一切法相续、不相续相,我及诸菩萨善解一切相续巧方便,不堕如所说义计著相续,善于一切诸法相续、不相续相,及离言说文字妄想觉。游行一切诸佛刹土,无量大众,力、自在、通、总持之印,种种变化,光明照曜,觉慧善入十无尽句,无方便行,犹如日月、摩尼、四大,于一切地,离自妄想相见,见一切法如幻、梦等。入佛地身,于一切众生界,随其所应,而为说法而引导之,悉令安住一切诸法如幻、梦等,离有无品及生灭妄想,异言说义,其身转胜”。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相续者,梵文一字,古有三译:一、译为节,关节义;二、译深密,幽深坚密义;三、即此相续义。藏中别有一经:一曰解节经,一曰解深密经,一曰相续解脱经。第一种义,为通此难通之妄想关节。二为解脱深密之妄想。三为解脱相续之妄想。楞伽唐译,于此亦作深密。依此研究,以译深密最为精到;喻幽深坚密,相续不断之妄想,无处不缘。如太禾虫,除火以外无不能住。所以名、相、觉想、三法,结缚深密,解析不开。斯妄想相续执著,除法空般若亦无能断之者。大慧前闻佛说外道依语不依义,依识不依智,计著转变,皆最深最坚之虚妄分别,必用何等方便善巧对治之法,始可解脱诸妄相续?若能解脱,则知语义、智识之非异非不异。若异者,将不能由言说通达第一义;若非异者,则又随言取义,妄想坚固。所以菩萨必了知一切法相续、不相续相,离妄想觉,渐达于佛前所开显种种神变庄严无边行愿境界,得胜转依,自利利他。
辛二 解答
壬一 长行
佛告大慧:“无量一切诸法,如所说义,计著相续,所谓:相计著相续,缘计著相续,性非性计著相续,生不生妄想计著相续,灭不灭妄想计著相续,乘非乘妄想计著相续,有为无为妄想计著相续,地地自相妄想计著相续,自妄想无间妄想计著相续,有无品外道依妄想计著相续,三乘一乘无间妄想计著相续。复次、大慧!此及余凡愚众生自妄想相续,以此相续故,凡愚妄想,如蚕作茧,以妄想丝自缠缠他,有无有相续计著。复次、大慧!彼中亦无相续及不相续见,见一切法寂静,妄想不生故,菩萨摩诃萨见一切法寂静。复次、大慧!觉外性非性,自心现相无所有,随顺观察自心现量,有无一切性无相,见相续寂静故,于一切法无相续不相续相。复次、大慧!彼中无有若缚若解,余堕不如实觉知,有缚有解。所以者何?谓于一切法有无有,无众生可得故。复次、大慧!愚夫有三相续:谓贪、恚、痴,及爱未来,有喜爱俱;以此相续,故有趣相续。彼相续者,续五趣。大慧!相续断者,无有相续不相续相。复次、大慧!三和合缘作方便计著,识相续无间生;方便计著则有相续,三和合缘识断,见三解脱,一切相续不生”。
凡夫众生,于一切法如言取义;法无量,坚固妄想亦无量,所谓计著种种诸法自共相也。诸缘也,有无有也,何法生何法、不生也,何法灭何法、不灭也,乘此法从因而果乃至于出三界、或所乘非法而不得果也,有造作无造作也,从凡至圣、小乘至大乘、菩萨一地进一地也,自性分别心次第而起也,依有无起边见也,佛法有三乘一乘起次第见也;乃至遍世间出世间一切法上计有名必有义,随义起执,纵闻佛法,亦是堕入妄中。要知佛法治病,并非增病,是故凡愚妄想深密,正如蚕丝自缠,相续不断。盖已说、现说、未说之种种自心相续,非从外来,名义上起妄想,妄想又起名义,连环钩锁,莫能出离!惟有菩萨能以大般若火,燃断妄想丝网,了一切法寂静,无有能分别之妄想,亦无解脱之相,故相续及不相续皆不可见。以所观一切法,皆能观之自心所现,心外之法、心外之相,皆毕竟无所有,随顺观察自心现量。要知妄想亦由无始之习气依现增上缘而起,亦是一缘起无性之法。菩萨于寂静法,不见相续相故无缚,不见不相续相故亦无解。于一切法离有无者,以无人我自体性可得故;众生、作人我解。凡所谓缚解者,必有能缚之事。愚夫有三深密缠缚:一曰贪、恚、痴,现在之惑;二曰爱未来,未来之惑;三曰有喜爱俱,过去之惑。以此三世密缚之惑业故,致三有、五趣生死流转之苦不断。言五趣者,以阿修罗摄各趣中故。此三相续相断,则生死轮回悉断。复次、因根、尘、识三缘合合功用,虚妄分别相续而生,了知此三缘皆是阿赖耶识中所起现行,不见三缘之自体性,则取著识断,即三解脱门:现在境贪恚痴空,过去境有喜爱俱无相,未来境贪爱无愿。了生死者,了此相续之惑,而非佛法亦不能断此相续也。
壬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不真实妄想,是说相续相;若知彼真实,相续网则断。于诸性无知,随言说摄受。譬如彼蚕虫,结网而自缠。愚夫妄想缚,相续不观察”。
不实妄想,即相续深密相。真实知其云何生、何法生,不随分别造作,则此深密之生死网必断。倘于诸法寂静性不如实觉知,随言取义,则以妄想丝结深密网以自缠。不观察真实义,即取缚之由也。
庚二 辨遍计依圆
辛一 问答
壬一 初问
大慧复白佛言:“如世尊所说:“以彼彼妄想,妄想彼彼性,非有彼自性,但妄想自性耳”。世尊!若但妄想自性,非性自性相待者,非为世尊如是说烦恼、清净无性过耶?一切法妄想自性非性故”。
大慧闻佛以上种种所说,又疑问曰:如佛说由种种妄想,分别种种法,好似所想一切皆无,唯有种种妄想。然则法法都无自体性相,但是妄想自性,则妄想性离,诸法皆无矣。佛一向所说清净杂染,有漏无漏、有为无为,诸法皆无,将无有坏法之过耶?
壬二 初答
佛告大慧:“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大慧!非如愚夫性自性妄想真实,此妄想自性,非有性自性相然。大慧!如圣智有性自性,圣知、圣见、圣慧眼,如是性自性知”。
佛先以大慧所难者为当,然不知此但依愚夫性说,非依圣智而说。愚夫妄想所取之法实无自性,若圣智所证之诸法实相,圣知、圣见通达之诸法自性相,则法尔如是而非无有也。
辛二 再问答
壬一 再问
大慧白佛言:“若使如圣以圣知、圣见、圣慧眼,非天眼、非肉眼、性自性如是知,非如愚夫妄想。世尊!云何愚夫离是妄想,不觉圣性事故?世尊!彼亦非颠倒,非不颠倒。所以者何?谓不觉圣事性自性故,不见离有无相故。世尊!圣亦不如是见,如事妄想,不以自相境界为境界故。世尊!彼亦性自性相妄想自性如是现,不说因无因故,谓堕性相见故,异境界,非如彼等,如是无穷过。世尊!不觉性自性相故。世尊!亦非妄想自性,因性自性相,彼云何妄想非妄想,如实知妄想?世尊!妄想异,自性相异。世尊!不相似因,妄想自性相,彼云何各各不妄想而愚夫不如实知?然为众生离妄想故,话如妄想相不如实有。世尊!何故遮众生有无有见事自性计著,圣智所行境界计著堕有见,说空法非性而说圣智自性事”?
大慧又疑唯圣知见为有,落常见过,再难于佛。若诸圣以圣慧眼知见得诸法实性,非天眼、肉眼之愚夫能得,是愚夫将永为愚夫,纵然闻到佛法亦是妄想,则妄想从何能离?如何转识成智?佛法亦无功用矣!复次!既有圣愚两种相待,圣以愚为颠倒,愚亦可以圣为颠倒;因其愚恒常愚,总觉不到离四句之圣智,故各是其是而各非其非。亦非颠倒非不颠倒,所以者何?即愚恒常愚,则愚非是病──若是病、必可离──故非颠倒。但圣智确非如是故,非不颠倒。由此愚夫亦自有一种之真实境界,各有各境,将永与圣智为对待。复次、圣者不同愚痴凡夫种种而见,在圣人自见圣智之境界,确与愚夫不同,不说有因无因,离于四句之见。若圣以自见为真而愚为妄,彼愚夫亦可说自见为真,以圣为妄,如是辗转相难,不能决定,堕无穷过。以凡夫不觉性自性相,而圣人亦非妄想自性,如是圣愚互诤,不能判别。既互相异,各不相似,各不为因,佛可据说众生是妄,为令离妄,说云妄非实有,以遮众生之有无见。又说圣智所行境界,不说诸法空性,反堕于有见耶?
壬二 再答
癸一 明说法意
佛告大慧:“非我说空法非性,亦不堕有见,说圣智自性事,然为令众生离恐怖句故。众生无始以来计著性自性相,圣智事自性计著相见,说空法。大慧!我不说性自性相。大慧!但我住自得如实空法,离惑乱相见,离自心现性非性见,得三解脱,如实印所印,于性自性得缘自觉观察住,离有无事见相”。
佛非不说一切法空,亦非堕于有见;说圣智自性,仍是一种方便。因众生无始来计著性自性见,彼闻寂静之法,误为空亡而生恐怖,故为说圣智自性事令离恐怖。但众生又因闻圣智得自性而计著于有,故对执有复说空法。佛并非说性自性相,但如实证寂静法空,离惑乱相,现得三解脱如实印。佛之正智悉超言说,对空说有,来常说无,实离于有无也。
癸二 不应立宗
子一 长行
“复次、大慧!一切法不生者,菩萨摩诃萨不应立是宗。所以者何?谓宗一切性非性故,及彼因生相故,说一切法不生宗,彼宗则坏。彼宗一切法不生,彼宗坏者,以宗有待而生故。又彼宗不生,入一切法故,不坏相不生故,立一切法不生宗者彼说则坏。大慧!有无不生宗,彼宗入一切性,有无相不可得。大慧!若使彼宗不生,一切性不生而立宗,如是彼宗坏,以有无性相不生故,不应立宗。五分论多过故,展转因异相故,及为作故,不应立宗分谓一切法不生。如是一切法空,如是一切法无自性,不应立宗。大慧!然菩萨摩诃萨说一切法如幻、梦,现不现相故,及见觉过故,当说一切法如幻、梦性,除为愚夫离恐怖句故。大慧!愚夫堕有无见,莫令彼恐怖,远离摩诃衍”!
一切法不生,此句之宗,不能成立。如反问云:此宗生否?如答云:不,则无能生之因,所生之宗亦无,宗不成立。如答云:生,则此宗法既生,何得说一切法不生?故一切法不生之宗,彼论自坏,以此宗入于一切法中故。又、若对于有无法中而曰不生,语亦自坏,以所立不生宗,入有无法中故。如是五分、三分诸论,因、喻成宗,因喻能生,宗为所生,种种是生,不应立不生宗。不但此也,即一切法空、无自性等,亦不应立宗。当善观察教义,不当在名言上妄取。要当以言遣言,以分别除分别。如是毌宁说一切法如幻、梦,或较少过患,彼愚夫各现各相各不相到故,皆惑乱取著故。为愚离怖,可说有圣智自性相,否则,仍当说一切如幻。然不随顺众生,众生将不敢亲近于大乘佛法;而得佛权实二智者,善用有无四句而为权巧方便解说,使不离大乘耳。
子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无自性、无说,无事、无相续,彼愚夫妄想,如死尸恶觉。一切法不生,非彼外道宗,至竟无所生,性缘所成就。一切法不生,慧者不作想,彼宗因生故,觉者悉除灭。譬如翳目视,妄见垂发相,计著性亦然,愚夫邪妄想。施设于三有,无有事自性,施设事自性,思惟起妄想。相事设言教,意乱极震掉,佛子能超出,远离诸妄想。非水水想受,斯从渴爱生,愚夫如是惑,圣见则不然。圣人见清净,三脱三昧生,远离于生灭,游行无所有。修行无所有,亦无性非性,性非性平等,从是生圣果。云何性非性?云何为平等?谓彼心不知,内外极漂动,若能坏彼者,心则平等见”。
一切法无自性、离言说、无现行事体、无种子依处、乃至于不生,不应立宗;愚夫妄觉,实可厌恶如死尸也。所谓一切不生,非生之外另有不生。称性缘起所能成就,是缘起即如幻,岂外道可妄执为无生?故慧者不作是想。宗为因所生,宗所成立,因能成立;觉者见彼不生宗之悉可除灭矣。愚夫妄想,喻如病目见空华、垂发相,以见三界皆是假名,无有实体,自性皆假施设,思惟分别诸法自相,设种种之名相言教,愚夫智浅不了,意识为之震乱,菩萨了知而能解脱。二乘、凡夫外道等,欲在名相上得到何法,皆是惑乱。正如渴鹿认阳焰而为水,不能得其实水,圣知见清净则不然。此清净见从三解脱三昧而生──三昧、通有无漏,三脱、惟圣无漏──故能离生灭,常行无相境,修无相行,双照空有,双非空有,实相平等,佛果圆成。若不了内外法唯心,则将为境界风漂动;以平等智照之,境缘无不坏灭。
己八 智不得境门
庚一 正明智境
辛一 问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如攀缘事智慧不得,是施设量建立施设,所摄受非性,摄受亦非性,以无摄故智则不生,唯施设名耳”。云何、世尊为不觉性自相共相、异不异故智不得耶?为自相共相种种性自性相隐蔽故智不得耶?为山岩、石壁、地水火风障故智不得耶?为极远、极近故智不得耶?为老小盲冥、诸根不具故智不得耶?世尊!若不觉自共相异不异智不得者,不应说智,应说无智;以有事不得故。若复种种自共相性自性相隐蔽故智不得者,彼亦无智,非是智。世尊!有尔焰故智生非无性,会尔焰故名为智。若山岩、石壁、地水火风、极远、极近、老小盲冥、诸根不具、智不得者,此亦非智,应是无智,以有事不可得故”。
佛说智不得境,意谓愚夫妄执诸法自性所缘诸法境界,智慧皆不可得。智了、但是施设量之假立,不能得诸法自相,故所摄能摄皆假无有。假智不能证实,缘假名相故不得境;实智不缘妄执诸法,故不得境。大慧由之兴种种疑:或不得法之事,或不得法自共相之同异差别,或自共相有无隐蔽,或山、石、四大之隔障,或因远近,或因诸根不具,以上种种困难,虽实有境而智不能得耶?若境实有而智不能得到,应说无智,不应说智。所以名为智者,因能了知境界,虽有境而不能了知,不应名曰智故。智不具足,应正名曰无智,此不得不问矣。
辛二 答
壬一 长行
佛告大慧:“不如是。无智、应是智,非非智。我不如是隐覆说攀缘事智慧不得,是施设量建立,觉自心现量,有无有外性非性,知而事不得,不得故智于尔焰不生,顺三解脱,智亦不得。非妄想者无始性非性虚伪习智,作如是知。是知彼不知,故于外事处所相性无性妄想不断,自心现量建立,说我我所相摄受计著,不觉自心现量,于智尔焰而起妄想。妄想故,外性非性观察不得,依于断见”。
佛所谓智不得境者,非如大慧所说诸不得因。佛说智正是智,并非说隐覆于所缘之境而不知,曰智不得境。然明施设量所建立,乃是假智所缘假名相法,而自证真实智不以此假智之假名相为所攀缘处。以正智中实在了知但是自心现量,心外之法皆不可得,愚夫计有计无都非正智,菩萨毕竟了知唯心,无心外境若事若因可取,无所缘故亦无能缘之智。地前菩萨经信、住、行、向位,修四加行,在下忍境不取,在中忍智不得,在上忍境智双不存,由是境智双忘而入初地。所以愚夫种种虚妄分别,不能如实了知正智所知,于所计心外之法上,有性无性分别不断,不了唯心假立名相,更著内我、外物,于所妄取之法,观察有无不得而生断见。
壬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有诸攀缘事,智慧不观察,此无智非智,是妄想者说。于不异相性,智慧不观察,障碍及远近,是名为邪智。老小诸根冥,而智慧不生,而实有尔焰,是亦说邪智。
牒前大慧所问种种智不得境,皆妄想邪智耳。
庚二 寄辨宗说
辛一 诫听
“复次、大慧!愚痴凡夫,无始虚伪恶邪妄想之所回转,回转时、自宗通及说通不善了知,著自心现外性相故,著方便说,于自宗四句清净相通,不善分别”。大慧白佛言:“诚如尊教,惟愿世尊为我分别说通及宗通,我及余菩萨摩诃萨善于二通,来世凡夫、声闻、缘觉不得其短”。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宗说二通前已辨明。此因显圣智境即自宗通,故寄辨诫听也。以凡夫为无始伪习循环流转心中,终日蒙蔽于妄想窠臼,不了知自证宗通──通达自心现量──,及说通──如实通达随宜而说──之法门,取心外相,执方便说,不善修习离四句清净之自证境界。大慧领契佛意,若诸菩萨知此二通之法,来世教化二乘及凡外,乃毫无差失。佛亦赞许大慧得旨。
辛二 正告
佛告大慧:“三世如来有二种法通,谓说通及自宗通。说通者,谓随众生心之所应,为说种种众具契经,是名说通。自宗通者,谓修行者离自心现种种妄想,谓不堕一异、俱不俱品,超度一切心意意识,自觉圣境界,离因成见相,一切外道、声闻、缘觉、堕二边者所不能知;我说是名自宗通法。大慧!是名自宗通及说通相,汝及余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三世诸佛依此二通法门,逗机宣化,随众所宜,说十二分方便契经,令修如实行者,内证诸法皆自心现,取心外法种种妄想不生,离四句见,超三界有漏虚妄分别识,达自觉境,远离能所取相应之见相二分清净,为一向执边见之凡外二乘所不可同日而语。然觉了须自心内证,能离一分妄想,即得一分正智。但如何能渐离妄想,仍须方便言教,故诫劝诸菩萨皆当修学此二通相。
辛三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谓二种通,宗通及言说,说者授童蒙,宗为修行者”。
二通法门,说通为教童开蒙之妙用。童、喻初发心人,蒙者、蒙蔽──即妄想。修行者,依佛之教理而修而行也。童蒙者,喻地前菩萨。修行者,喻地上菩萨。
己九 勿习世论门
庚一 长行
辛一 初问答
壬一 初问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一时说言:“世间诸论种种辩说,慎勿习近;若习近者,摄受贪欲,不摄受法”。世尊何故作如是说”?
佛一向之方便说法,弟子每有疑误,故当检出,辩难抉择。如某时曾诫众等勿习近世论,若习近者,不得法利,且增贪欲。世论者,梵语卢伽耶陀,惑世之邪论也。
壬二 初答
癸一 显理
佛告大慧:“世间言论,种种句味,因缘、譬喻,采集庄严,诱引诳惑愚痴凡夫,不入真实自通,不觉一切法妄想颠倒,堕于二边。凡愚痴惑而自破坏,诸趣相续不得解脱,不能觉知自心现量,不离外性自性妄想计著。是故世间言论种种辩说,不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诳惑迷乱”。
世论亦有句味、因喻,粉饰庄严,凡夫愚痴,易为诱惑。以致世俗沉埋于中,对此离妄想所通真实法,证入无由。执心外法,堕于二边,妄想纷纷,自害害他,以致充满三涂,人、天减少。总之、不觉自心现量,不离心外坚计,种种建立,种种辩聪,皆起惑、造业、受苦,自惑惑人、自乱乱人之世论。如近百年中主张进化论者,词富证繁,卓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其实、损人利己,扰乱和平。所以者何?彼因妄见植物、动物由能向外竞争,自保生存,乃成蕃殖,于是转计人为万物灵长,更应特异发达。此念一横,自私欲炽,遂扩充之以与他人及万物相角逐,以征服欺压不如其残暴之族。于是礼让平和之性,完全为其争名夺利、损人利己之恶辞所诱乱破坏,群认天演淘汰、优胜劣败、生存竞争为金科玉律。为人只图自富自强,不顾其他。乃至为一家、一国、一种族、亦复如是,以为不如此便不能生存,便不优胜,便不富强发达,必使他人完全被我征服。以致贪嗔充塞,战争迭起,亡国灭种,在所不惜。极其竞争破坏凶惨残杀之力,以是一家、一国、一世界、均不得相安,而由各各所造共业之因展转增上,器界亦生种种灾祸。佛说三界犹如火宅,器世间之薪炭,经贪、嗔、痴火之燃烧,遂成今世天灾人祸之象。斯皆侈言大道,实背真诠。所谓说进化实不进化,说平等实不平等,说博爱实不博爱,说共产实不共产。克要言之,皆摄受贪欲、不摄受法之大弊。苦海无边,孰为援救?有之,唯摄受正法、不摄受贪欲之佛法耳。
癸二 证事
“大慧!释提桓因广解众论,自造声论。彼世论者有一弟子,持龙形像,诣释天宫,建立论宗,要坏帝释千辐之轮;随我不如,断————头以谢所屈。作是要已,即以释法摧伏帝释,释堕负处;即坏其车,还来人间。如是大慧!世间言论,因、譬庄严,乃至畜生亦能以种种句味惑彼诸天及阿修罗、著生灭见,而况于人?是故大慧!世间言论应当远离,以能招致苦生因故;慎勿习近!”
此引帝释与世论弟子辩负事,以证世论之当远离,不可亲近,免受其惑。持龙形像者,变作多头龙形也。于以知畜生尚能以种种句味,何况于人,或再胜于人者?弟子尚且如此,何况其师?帝释诸天乃至阿修罗尚为其所惑,而况于人?倘不慎为所诱迷,执著生灭,将起惑、造业、受苦而不已,人亦何苦习近之耶?
癸三 结劝
“大慧!世论者,惟说身觉境界而已。大慧!彼世论者,乃有百千,但于后时后五百年,当破坏结集,恶觉因见盛故,恶弟子受。如是大慧!世论破坏结集,种种句味,因譬庄严,说外道事。著自因缘,无有自通。大慧!彼诸外道无自通论,于余世论,广说无量百千事门,无有自通,亦不自知愚痴世论”。
世论但明身根所感觉之境界,皆为顾惜一己身体,除身之外,概不关怀!近世哲学家所谓唯物论者是。古来世论,尚有统一,降后分党,各立门庭。依于原造百千偈论,自相破坏,无非妄以私心诡见造作,惑诱学者!文辞奇美,然无如实见解,无有自通。异论纷纭,失其标准,适足愚人乱世,故应远离。
辛二 重问答
壬一 重问
尔时、大慧白佛言:“世尊!若外道世论种种句味、因譬庄严,无有自通,自事计著者,世尊亦说世论,为种种异方诸来会众天、人、阿修罗,广说无量种种句味,亦非自通耶?亦入一切外道智慧言说数耶”?
大慧再启疑难;谓外道不通达真实,专计著于世间之事,种种因喻、句味庄严,总是世论。而佛何以有时亦为天人等众,从他方世界而来集会者,广说种种因喻、句味,并非皆以内心自通之法开示,岂不同于外道世论类耶?
壬二 重答
癸一 显理
佛告大慧:“我不说世论,亦无来去,唯说不来不去。大慧!来者、趣聚会生,去者、散坏,不来不去者、是不生不灭。我所说义,不堕世论妄想数中。所以者何?谓不计著外性非性,自心现处,二边妄想所不能转,相境非性,觉自心现,则自心现妄想不生。妄想不生者,空、无相、无作,入三脱门,名为解脱”。
佛说并不堕入世论,以知一切唯心所现,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来集会之听众,唯心所现,乃至根身器界亦唯心所现也。众缘聚会则来,散坏即去,实无有何来去。所说之法,亦复众缘聚显,缘生无生,如何有灭?是以佛说非如外道堕于虚妄分别之中,亦不同其计著心外之法,若有若无;故能行无所有,不见能所摄受,不同外道执有实法。当情相对,故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而入三解脱门,如何说同外道之世论耶?
癸二 证事
“大慧!我念一时于一处住,有世论婆罗门来诣我所,不请空闲,便问我言:“瞿昙!一切所作耶”?我时答言:“婆罗门!一切所作是初世论”。彼复问言:“一切非所作耶”?我复报言:“一切非所作是第二世论”。彼复问言:“一切常耶?一切无常耶?一切生耶?一切不生耶”?我时报言:“是六世论”。大慧!彼复问我言:“一切一耶?一切异耶?一切俱耶?一切不俱耶?一切因种种受生现耶”?我时报言:“是十一世论”。大慧!彼复问言:“一切无记耶?一切记耶?有我耶?无我耶?有此世耶?无此世耶?有他世耶?无他世耶?有解脱耶?无解脱耶?一切刹那耶?一切不刹那耶?虚空耶?非数灭耶?涅槃耶?瞿昙作耶?非作耶?有中阴耶?无中阴耶?”大慧!我时报言:“婆罗门!如是说者,悉是世论;非我所说,是汝世论。我唯说无始虚伪妄想习气,种种诸恶,三有之因,不能觉知自心现量,而生妄想攀缘外性。如外道法,我诸根义三合知生,我不如是。婆罗门!我不说因,不说无因,惟说妄想摄所摄性施设缘起,非汝及余堕受我相续者所能觉知”。大慧!涅槃、虚空、灭、非有三种,但数有三耳。复次、大慧!尔时世论婆罗门复问我言:“痴、爱、业因故有三有耶?为无因耶”?我时报言:“此二者亦是世论耳”。彼复问言:一切性皆入自共相耶”?我复报言:“此亦世论。婆罗门!乃至意流妄计外尘皆是世论”。复次、大慧!尔时世论婆罗门复问我言:“颇有非世论者不?我是一切外道之宗,说种种句味、因缘、譬喻庄严”。我复报言:“婆罗门!有,非汝有者,非为、非宗,非说非不说种种句味,非不因譬庄严”。婆罗门言:“何等为非世论,非非宗、非非说”?我时报言:“婆罗门!有非世论,汝诸外道所不能知,以于外性不实妄想虚伪计著故。谓妄想不生,觉了有无自心现量,妄想不生,不受外尘,妄想永息,是名非世论。此是我法,非汝有也。婆罗门!略说彼识若来若去、若死若生、若乐若苦、若溺若见、若触若著、种种相,若和合相续,若爱若因计著。婆罗门!如是比者,是汝等世论,非是我有”。大慧!世论婆罗门作如是问,我如是答,彼即默然,不辞而退,思自通处作是念言:“沙门释子出于通外,说无生、无相、无因、觉自妄想现相,妄想不生”。
此引与世论婆罗门辩难之事,以证佛说不同世论。婆罗门尝遽然问佛:自有无造作乃至于有无中阴种种戏论,彼先横一恶见而来,佛遂斥以世论,一切皆非。告以:种种无始妄想戏论恶习为生三有之因,不了唯心,妄缘外境,计我及根、尘三和合生法,皆外道法。佛法不说有因无因,唯说妄想及能取所取之缘起,故非执我者所能知。方便为小乘所说之三无为法,亦不可执。婆罗门闻上说后,不复以世论再难,而又妄引佛言以问:无明之痴,贪爱及业,为三有之因耶?又一切法皆入自共相耶?佛因外道妄想戏论邪缠不休,除正斥之,复总晓之:任如何之意识流奔法尘,计著外境,皆是世论。于是此婆罗门又反其论调而问佛:有非世论者否?盖彼为一切外道之所宗。其意谓若无非世论者,则彼之世论即真实。故佛答曰:有。非无所宗、无所说,但非彼宗彼说。婆罗门复问:既有、何以非彼宗?佛告:此非世论,非彼执心外法之妄想所能知。佛法全在不生妄想,了达有无皆唯心现,自不妄取外境。此等清净自觉之妙法,岂彼所能有?彼等心量妄识所到之处,若来若去,乃至和合相续假相,皆是世论,皆取法乎心外者也。婆罗门至此,无由再难,遂默然而退,思自所通达之理处。觉佛所说之法,异于己所能通之理,计为佛法无所成立,无何道理,则世论之恶觉妄想,邪执戏论,迷而不反为何如耶!
癸三 结意
“大慧!此即是汝向所问我:何故说习近世论种种辩说,摄受贪欲,不摄受法”。
结前所显证之意,而除大慧之所疑。佛并非说世论,且一向辩斥摄受贪欲而不摄受正法之世论也。
辛三 三问答
壬一 问
大慧白佛言:“世尊!摄受贪欲及法,有何句义”?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乃能为未来众生思惟咨问如是句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以上、佛明世论婆罗门摄贪不受法,全系计著三界生死有漏果报。盖受苦由业,业由惑,故须在根本上断惑,以智慧除妄想,荡空一切,方入圣法。大慧悬知未来众生必有无量堕此恶见,故三次问摄贪及摄法之句义,以便未来众生得以离惑出苦。
壬二 答
佛告大慧:“所谓贪者,若取、若舍、若触、若味,系著外尘,堕二边见,复生苦阴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诸患,皆从爱起,斯由习近世论及世论者,我及诸佛说名为贪,是名摄受贪欲,不摄受法。大慧!云何摄受法?谓善觉知自心现量,见人无我及法无我相,妄想不生。善知上上地,离心意意识,一切诸佛智慧灌顶,具足摄受十无尽句,于一切法无开发自在,是名为法。所谓不堕一切见、一切虚伪、一切妄想、一切性、一切二边。大慧!多有外道痴人堕于二边,若常、若断,非黠慧者。受无因论,则起常见;外因坏,因缘非性,则起断见。大慧!我不见生住灭故说名为法。大慧!是名贪欲及法,汝及余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诸苦皆从贪爱起,贪即十二缘起之爱支,润种种业,受种种苦。法有通别:通、即说一切法,别、则佛之正法方能曰法。此所说是佛法,须根本觉知自心现,有如是心起,则如是法现。见二无我,离妄显真,自然蒙佛加被,具足行愿,不假方便,一切自在,是之谓法,不堕一切外道所堕。外道所以堕诸见者,以无善巧慧力,妄计有造作者,不后因生,立无因论。而复推求不得,或因坏灭而起断见。佛法了唯心故,不见生灭。菩萨于法,当如是修学也。
庚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一切世间论,外道虚妄说,妄见作所作,彼则无自宗。惟我一自宗,离于作所作,为诸弟子说,远离诸世论。心量不可见,不观察二心,摄、所摄非性,断、常二俱离。乃至心流转,是则为世论;妄想不转者,是人见自心。来者谓事生,去者事不现,明了知去来,妄想不复生。有常及无常,所作、无所作,此世、他世等,斯皆世论通”。
外道世论妄想分别,横计作者,故不成立。唯佛立宗,离于能作所作,为弟子说,离于世论。以了唯心,不同外道有能取之分别、所取之法尘,是以二心俱离,二见悉泯。世论与非世论之别,即一为妄想所流转,一能见唯自心现耳。自心缘起之事曰来,缘灭自心不现曰去;是以来无所来,从心而生;去无所去,从心而灭。明此、则妄想不复生,去贪欲即去妄想也。然世论所通者,种种计著,不离二见,智者不可不慎!
己十 涅槃差别门
庚一 请许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所言涅槃者,说何等法名为涅槃,而诸外道各起妄想”?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如诸外道妄想涅槃,非彼妄想随顺涅槃”。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涅槃法,前在大般涅槃门及四果差别门,已辨明矣。然前就自证门中为菩萨而说,此中所明,正就菩萨化他悟他而明。大慧悬知未来世对涅槃有无穷之谬解,恐众生堕魔外邪网而不自觉,故必随顺拣择,续为请问。佛亦以外道妄想计涅槃,皆不随顺涅槃之相,许为开示。末世欲求解脱,不可不明邪正!藏中有提婆菩萨造之破外道涅槃论,即据此中之二十一种外道计而破斥者。
庚二 解说
辛一 长行
壬一 正说
癸一 外道妄执
佛告大慧:“或有外道:阴、界、入灭,境界离欲,见法无常,心心法品不生,不念去、来、现在境界,诸受阴尽,如灯火灭,如种子坏,妄想不生。斯等于此,作涅槃想。大慧!非以见坏名为涅槃。大慧!或以从方至方名为解脱,境界想灭,犹如风止。或复以觉所觉见坏名为解脱。或见常无常作解脱想。或见种种相想招至苦生因。思惟是已,不善觉知自心现量,怖畏于相而见无相,深生爱乐,作涅槃想。或有觉知内外诸法自相共相,去、来、现在,有性不坏,作涅槃想。或谓我、人、众生、寿命、一切法坏,作涅槃想。或以外道恶烧智慧,见自性及士夫,彼二有间,士夫所出,名为自性;如冥初比求那转变,求那是作者,作涅槃想。或谓福非福尽。或谓诸烦恼尽。或谓智慧。或见自在是真实作生死者,作涅槃想。或谓展转相生,生死更无余因;如是即是计著因,而彼愚痴不能觉知,以不知故作涅槃想。或有外道言:得真谛道作涅槃想。或见功德,功德所起,和合一异、俱不俱、作涅槃想。或见自性所起孔雀文彩,种种杂宝及利刺等性,见已作涅槃想。大慧!或有觉二十五真实。或王守护国,受六德论,作涅槃想,或见时是作者,时节世间,如是觉者作涅槃想。或谓性。或谓非性。或谓知性非性。或见有觉与涅槃差别,作涅槃想。有如是比种种妄想,外道所说,不成所成,智者所弃。大慧!如是一切悉堕二边,作涅槃想。如是等外道涅槃妄想,彼中都无若生若灭。大慧!彼————外道涅槃,彼等自论;智慧观察,都无所立。如彼妄想,心意来去,漂驰流动,一切无有得涅槃者”。
一、有外道见法无常不取,心心所不现前,不生妄想,计如火灭种坏以为涅槃。此虽近似二乘,然二乘依佛三十七道品修习断惑,此则见有法坏,心外见有生灭无常,乃佛所破斥也。二、计从生方至于灭方,以为涅槃。境界想息,犹如风止。三、以不见能觉之心、所觉之境,计为涅槃,如闭目入黑闇一般。四、以不分别常与无常而为涅槃。五、以相起想,想能招苦,计无相为涅槃,即无相外道。六、以一切法之各各自共相,历经三世不作坏想以为涅槃,此如小乘有部亦然。七、以一切法皆坏,唯我人相不坏,计我永存以为涅槃,如尼犍子是。八、以恶慧取数论二十五谛第一之冥性、与二十五之神我。谓天地万物未生前之冥初性,忧喜爱或黄赤黑之三德平均,无物可得由神我要求而三求那不平均,转变作一切物以为涅槃。九、以烦恼及褔非褔业自然会尽,不须智慧而得解脱,以为涅槃,此乃苦行外道。十、以能见到大自在天造作者为涅槃。十一、以祖、父、孙展转相生,父母、子孙世代流传,别无异因以为涅槃。此则世人凡见,为人不过如此。十二、以得见十六谛或二十五谛为涅槃,此谛非佛法中之谛。十三、以见诸德所起和合之一异义为涅槃,此胜论之一派。十四、以见事事物物显色自然如此为涅槃,此自然外道也。十五、以觉真实谛为涅槃。此亦数论之一派。十六、以礼拜六方受六德护国为涅槃。十七、以时为涅槃。十八、以见有物为涅槃。十九、以见无物为涅槃。二十、以见有物无物为涅槃。廿一、以见有涅槃之觉与涅槃有别为涅槃。以上二十一见,皆不成立而妄成立,妄想中妄计为涅槃。彼以私意所见若生若灭,皆是心意漂流,智者所不许可。故上种种无一得涅槃者,以皆不觉知自心现量故。
癸二 如来正见
“大慧!如我所说涅槃者,谓善觉知自心现量,不著外性,离于四句,见如实处,不堕自心现妄想二边,摄所摄不可得,一切度量不见所成。愚于真实不应摄受,弃舍彼已,得自觉圣法,知二无我,离二烦恼,净除二障,永离二死。上上地,如来地,如影幻等诸深三昧,离心意意识,说名涅槃”。
佛说涅槃,以善觉知自心现量,不取外境为要,此为一经中之要义,然此处为尤切。误入歧途而求涅槃,非但不得解脱,转增生死之缚。是故若能以此修学,离于四句,住如实见,乃能离一切外道之所堕,进修于诸佛菩萨之所行,得大三昧。所谓离心意意识者,即知一切唯心,不生妄想而说名涅槃也。
壬二 结劝
“大慧!汝等及余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当疾远离一切外道诸涅槃见”。
此诫诸菩萨修学如来涅槃正见,当疾离诸外道涅槃见,不可缓也。
辛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外道涅槃见,各各起妄想,斯从心想生,无解脱方便。愚于缚、缚者,远离善方便,外道解脱想,解脱终不生。众智各异趣,外道所见通,彼悉无解脱,愚痴妄想故。一切痴外道,妄见作所作,有、无有品论,彼悉无解脱。凡愚乐妄想,不闻真实慧,言语三苦本,真实灭苦因。譬如镜中像,虽现而非有,于妄想心镜,愚夫见有二。不识心及缘,则起二妄想;了心及境界,妄想则不生。心者即种种,远离相、所相,事现而无现,如彼愚妄想。三有惟妄想,外义悉无有,妄想种种现,凡愚不能了。经经说妄想,终不出于名,若离于言说,亦无有所说”。
二十一种外道,皆妄计有能解脱之法及被生死所缚之人,不知善巧方便,第一须离于妄想;如妄想于解脱,终不能生解脱也。外道立说纷纭,各异其趣,妄见能所有无,悉皆痴妄,悉无解脱。执著言语以招苦,不开觉真实以离苦,所以离言为灭苦之因矣。如镜中像,虽现非有,于自心中缘起见相二分,了知自心现则妄想不生。总而言之,种种皆是唯心,离能所相,所有事境现即无现。此非但三界内生死流转愚夫众生妄想所有之法如此,十方诸佛经中所说种种妄想,名义有同异耳;离于妄想,有何说哉?不能得意妄言而徒随名取义,终不能了解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