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永昌
萧文去瓯越市的汽车东站,坐车去乡下外婆家。
瓯越市有汽车东西南三个站。
北面是中川江,是前往北岸的渡轮码头与前往上下游各处的沿海客运站。
萧文他妈沈璧君就是沿海客运站的职工,售票员。
她最初是船厂职工,萧文长大要上小学,经过一番运作,她回城在内河航运站上班。
因为公路发展,内河航运站撤销,沈璧君又去了沿海客运站上班。
在船上,沈璧君接触到走私香烟的违法分子,打不过就加入,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沿海客运站方面,往中川江上游的航线也都撤销了。
原因也是公路的发展。
上游水浅,江面相对下游不宽,方便造桥。
路通了,船就没了。
因为路比船更方便快捷。
现在往上游就是一些采砂船运砂船。
不过为了保护环境,保护江岸堤防,政府的有关部门是三令五申,禁止在中川江采砂。
但又有另一批有关部门,与有关人等,牵扯利益,就是要采砂贩卖。
所以你问萧文对走私香烟怎么看?
这是不是违法犯罪?
萧文会反问,你怎么看在中川江采砂?
这又是不是违法犯罪?
难道只许沈璧君萧文母子穷,永世不得翻身吗?
有了第一桶金,后续呈会,民间借贷,再投资瑞湖,就这样,成为了一个富人。
瓯越市有一帮人,借助各种势力关系,在中川江采砂卖砂,借助瓯越经济发展大背景,房地产建设火热势头,也成为了一个富人。
还有一帮人,接着又一帮人,一个接一个,用各种方法,成为了富人,但是唯独没有勤劳朴素,省吃俭用的老实人,萧文的灵魂有20多年后的信息,他明确这一点。
再过几年,基建狂魔在中川江中游下游也要建特大跨江大桥,轮渡与沿海客运站,也会走入博物馆,成为展览中的一处历史图片。
瓯越西站是北上与西北方向前往其他城市的客运班次,与一部分县镇班车。
瓯越南站是南下的客运班次,也有城际客运。
唯独东站,只有乡镇中巴。
这是因为北面是宽阔的中川江入海口,挡住了北面东北面交往的通道,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大东海,大东海外是更大的太平洋,也无法车辆交往。
也就是几个东部乡镇与市区的连接,需要来这个车站坐车。
萧文外公家在永强镇的三七村。
名字有点怪,不过解释一下就了然了。
以前为了抵御倭寇入侵,海边建了很多城堡。萧文外公外婆住的地方叫永昌堡。
抵御倭寇,光有城堡当然不行,还需要军事制度。保甲制度是符合时宜,又颇有成效的好制度。
永昌堡外,各定居点按顺序编为一甲二甲三甲…
世事变迁,时光轮转,解放后,这边进行了新的行政区划。三甲与七甲合在一起,成立了三七村。
就是这样得名。
这里与造船厂,是萧文充满了童年回忆的地方。
番薯,有些地方也叫红薯,地瓜。
外婆家也有种。
萧文跟着外婆,摇着小船,到田里,忙一天,挖出来,放小船里运回来。
水运的经济性无与伦比。
萧文上课时,老师教过。
自己妈妈在沿海客运站,以及外婆家挖番薯的经历,让他对这个知识点,深有体会。
南船北马嘛,想来北方挖了番薯,就要骡马运回家了。
毕竟番薯的产量太大了。
稻谷,一亩五百斤很不错了,番薯却可以上四千斤。
挖回来的番薯,外婆洗净去皮之后,给小萧文生吃。
味道很不错,甜美,也没萝卜的苦涩。
但妈妈沈璧君知道后,跟她妈也就是萧文外婆大吵了一架。
事由就是生吃,会感染寄生虫,说她妈不讲科学,没卫生知识。
外婆嘴上不以为然地嘀咕,我再不讲科学,不讲卫生,你也是我拉扯大的。但之后,就再也不让萧文生吃番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