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大明灭亡原因之一,撕逼内斗
杨帆看向朱元璋,说道:“一个王朝灭亡,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一个原因几乎历朝都有,撕逼内斗。”
“用政治一点的词汇说,就是党争。”
“陛下,你觉得党争最厉害的朝代是哪个?”
朱元璋虽然读书不多,但很有文化很有见地。
他张口说道:“唐朝和宋朝。”
“没错。”
唐牛李党争,宋新旧党争,是亡国的重大因素。
“大明的党争比唐宋更严重。”
朱元璋瞳孔一缩,怒从心起。
“咱杀胡惟庸就是因为党争,后世的文官就没有吸取教训,就不怕成为下一个胡惟庸?”
杨帆呵呵笑道:“后人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得到教训。”
“东林党、浙党、齐党等等,不干别的事了,天天撕逼。”
“然后,东林党搞垮了浙党、齐党,一家独大,平衡被打破。”
“东林党独大的后果就是,对东林党不利的政令出不了紫禁城。”
“后来,阉党又击溃东林党。”
“在一次次撕逼大战中,大明内耗没了。”
“加之李自成和满清,彻底压垮了大明。”
杨帆一番话,让朱元璋彻底认清了明末文官的嘴脸。
他杀心更重。
杨帆也建议杀一批。
东林党不是大明灭亡的主要原因。
但大明灭亡的因素,绝对有东林党。
后期的东林党早已不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们眼里只有个人和团体的利益。
“水太凉”的钱谦益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我死了,大明还是亡了,那我还死个什么劲儿?
我死了,大明存活了,那我岂不是人财两空?
我没死,大明亡了,我还可以去大清当官,天下姓什么跟我有何关系?
我没死,大明胜利了,那我死不死大明都胜利了,根本没什么影响。
所以,大明可以亡,但我绝对不能死。
都整个文官集团都想着在哪打工不是打的时候,天下姓什么,留什么发型,他们都不在乎了。
有奶便是娘。
这个时候,不知道有没有人怀念方孝孺。
这时,朱厚熜快步走了进来。
“太祖爷,锦衣卫回报,严党一网打尽,全部关进了诏狱。”
闻言,杨帆对朱元璋嘿嘿笑道:“这下大明朝的钱袋子要鼓了。”
“小阁老可是说了,他家比朝廷还富。”
昨晚,严世蕃原本还想抵抗一下,可得知是朱厚熜亲自下的旨,瘫坐在地上,哇哇痛哭。
在大明朝呼风唤雨的严党,一夜之间崩塌。
朱元璋迫不及待问朱厚熜:“严嵩家查出来了多少钱财?”
朱厚熜支支吾吾。
“太祖爷,还没抄完,锦衣卫还在继续。”
杨帆呵呵笑了笑。
“太祖爷,一时半会儿抄不完。”
“得多久?咱倒要看看,他严嵩父子能贪污多少。”
“需要二十年。”
听到这个回答,朱元璋神色一滞。
他的三观被震碎了。
查抄一个大臣的家,需要二十年?
这是抄家,还是抄国?
“太祖爷,我先给你剧透一组数据吧。”
“净金一万三千一百七十一两六钱五分。”
“净银二百零一万三千四百七十八两九钱。”
“珍贵字画、书籍上千件。”
“房屋宅基地57所,田地山塘2万多亩。”
……
听着这些恐怖的数字,朱元璋的心口仿佛被千斤重石压着,有些喘不过气来。
过了良久,他才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
“严家父子,剥皮实草。”
杨帆说道:“就这么把他剥了皮,会不会太草率了?”
“这些年严嵩父子搜刮民脂民膏,是天下公敌,应该公审,让天下百姓狠狠批斗他们,出一口恶气。”
朱元璋不以为然,“岂不是又让他们多活几天,有这个必要吗?”
“很有必要。”
杨帆表情严肃认真,“这些年,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早已怨气滔天。”
“正好借严嵩父子,让老百姓出口恶气。”
“也让老百姓知晓,天子和朝廷是体恤百姓的,都是严嵩严世蕃这样的狗官在鱼肉百姓。”
朱厚熜眼前一亮。
杨帆总算说了一句人话。
“这个主意好,朕见不得百姓吃苦,都怪严党,让老百姓去恨严党。”
杨帆对朱厚熜这种甩锅行为嗤之以鼻。
什么玩意儿。
杨帆看向脸色阴晴不定的朱元璋,“我给太祖爷推荐一个审理严党的人,此人一定能做到公正公平。”
“你这么肯定,是谁?”
“海瑞海刚峰。”
此时的海瑞还在淳安当知县,也没有上过治安疏,朱厚熜都没听说过此人。
他还以为杨帆会推荐赵贞吉。
朱元璋蹙眉,“这个海瑞很厉害吗?”
“这么说吧,大明历史可以没有海瑞,但必须得有张居正,中国历史可以没有张居正,但必须得有海瑞。”
这句话评价太高了。
而朱厚熜却懵逼了。
张居正他有印象,在翰林院当差。
这俩人很厉害吗?
朱元璋点点头,“那就让海瑞抓紧入京,审理严党一案,狠狠批斗他们,也让文武百官看看,这就是阿谀媚上,贪赃枉法的下场。”
“对了,壬寅宫变的事情必须得有人背锅,严嵩穷凶极恶,就让他背锅。”
“联络后宫,进献丹药,蓄意弑君,这个罪名不能少。”
“为了警戒后人,给严嵩搞个跪像,找地方放着,生生世世受人唾骂。”
朱元璋不仅要把严嵩搞死,还要彻底把他搞臭。
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