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吃大明的饭,砸大明的锅
朱载垕面色惨白,惊出一身冷汗。
大明朝要亡了吗?
身为天子,不能坐视不管。
得求太祖爷先把那些人给放了。
别说,朱载垕也没想着跟高拱商量,傻乎乎就去找了朱元璋。
啪。
朱元璋直接给了他一个大嘴巴子。
“朱载垕,你是猪吗?一个妖道的话,你也信?”
朱载垕也不知道哪里的勇气,这次突然就变得硬气了。
“太祖爷,那个道士不是妖人,张可为确实有真才实学。”
“狗屁!”
朱元璋粗暴打断他。
“什么江南兵气,什么祸乱社稷,分明就是妖言惑众,胡说八道。”
“这种鬼话你也信,你要气死咱吗?!”
啪!
朱元璋忍不住又给了他一个大耳刮子。
“不成器的东西,咱要叫来高拱问问,这些年他是怎么教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朱载垕跪在地上,辩解道:“太祖爷,您不是教诲过孩儿,有些话不能不信吗?”
“孩儿觉得,他们说的话,也代表了民意。”
朱元璋要炸了。
朱载垕,要么不说话,一开口,能把人气死。
朽木不可雕也。
朱元璋青筋暴起。
他不能再废朱载垕,不然大明朝就没皇帝了。
但可以杀那帮用心歹毒的文官。
“来人呐,把李春芳、严讷一众三十三人,全部抓起来,把妖道张可为拖到菜市口斩首。”
……
徐阶他们这帮江南士绅,正在家里焦急等待着李春芳的消息。
但他们等来的不是好消息,而是噩耗。
整个江南,惊呆了。
三十三个官员,全被革除功名,永不录用。
这对江南士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可还没等他们来得及把愤怒发泄出来,京城又来了一道非常可怕的旨意。
胡宗宪逮捕之人暗中通倭,证据确凿,通敌叛国,论罪当诛三族,五日之内,押往南京问斩。
别说是江南官绅,胡宗宪自己都麻了。
他哪里不知道,所谓的证据确凿,是假的。
这么短时间内,怎么可能查清。
绝对有人是冤枉的。
可他不能说。
如胡宗宪所料,整个江南炸了锅,他自己成为官绅公敌,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胡宗宪想哭。
“杨军师,我胡宗宪要背负一世骂名了。”
史笔如刀。
笔就在江南士绅手里,他们会把胡宗宪描绘成一个千古奸臣,就跟严嵩一样遗臭万年。
胡宗宪想死的心都有了。
杨帆很同情胡宗宪的遭遇。
但他这样做,也是为了救胡宗宪。
胡宗宪不搞死徐阶他们,就会被徐阶他们给搞死。
“胡大人,你知道太祖爷为何要急着杀他们吗?”
“江南士绅是新法的最大阻力,不杀一批,他们不知道厉害。”
“江南士绅好日子过久了,已经摆不正自己位置了。”
“他们太把自己当回事,反而忘了,没有大明天子和朝廷的恩泽,他们什么都不是。”
“所以,通倭案,一定要办成铁案,绝不会能有任何心慈手软。”
“胡大人这样做,乃是为了大明江山,后世之人会理解你的。”
嘉靖四十年三月二十日,一千名通倭罪犯验明正身后,在南京问斩。
全是江南官绅,其中还有一个正四品的知府。
史书称之为通倭案。
钱家案、通倭案,连续两场大案,南京城血腥味冲天。
一时之间,江南,人心惶惶。
为了安抚民心,朱棣决定再亲民一次,召见南京大小士绅。
这次的理由是,戚继光和俞大猷将盘踞在海岛上的倭寇余孽全部斩杀殆尽。
倭寇彻底平定,理应庆祝。
眼前的美味佳肴,江南士绅却一点胃口都没有。
外边的鲜血还没干呢,谁有心情吃喝。
朱棣见状,问道:“你们为什么不喝?嫌弃朕的酒不好喝?”
过了良久,终于有人开口回答。
“太宗爷,外边杀了那么多人,我们有一天会不会像他们那样被拉去砍头?”
朱棣放下手中的酒杯。
“你们是怕朕像杀他们那样杀你们?”
“呵呵,尽管把心放肚子里,绝对不会。”
“他们通倭叛国,死有余辜。”
“倭寇是如何残害大明百姓的,你们比朕更清楚。”
“而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跟倭寇勾结在一起,简直猪狗不如。”
“大明绝不允许有吃大明的饭,砸大明锅的人存在。”
“若不是朕显灵,平定了倭寇,找出这帮叛徒,不久的将来,你们就是他们刀下之鬼。”
朱棣话一出口,众人大惊失色。
有人面露狐疑,大着胆子问道:“太宗爷,他们都是江南有头有脸的人物,为何要通倭?”
朱棣冷哼一声,“很简单,为了利益。”
“你们这些士绅有多少家底,他们很清楚,引来倭寇,把你们杀了,你们的钱,不就成了他们的了吗?”
“抢来的,可比收租快多了。”
可还是有人半信半疑。
“太宗爷,他们平时看上去挺和善的,不像是通倭的啊?”
朱棣面色阴沉说道:“通倭,多大的罪名,能让你们知道?”
“知人知面不知心。”
一旁的杨帆适时说道:“如果没有太宗爷,你们的命早就被他们给收割了,你们的钱早被他们抢光了,你们的妻女早被他们糟蹋了。”
“朝廷杀他们,完全是为了你们。”
“还不赶紧叩谢太宗爷隆恩!”
哗啦啦。
地上瞬间跪满了人。
没有人敢不跪。
朱棣享受着众人的跪拜,很有成就感。
“你们也得感谢一下胡总督,是他派兵去抓的人。”
众人不想。
胡宗宪自绝于江南士绅,是他们的敌人。
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面对霸道的朱棣,他们不得不违心对胡宗宪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
胡宗宪脸上笑呵呵,哪里不知道他们的心里怎么想。
估计他们心里早把自己祖宗十八辈骂了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