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节 十年(下)
“我替你争取此行机会和蜀山行走之位,只是要你必须成功,难道过份了?如果你觉得吃亏了,那从此呆在丹堂也无不可。”羽红袖冷冷的道。
他突然间升起一个念头,御尽万法根源智经喜好交换的是新奇之物,最好是从未见过的。
如果是真正的道侣,自然不会如此计较,但是既然是貌合神离的假道侣,孔璋当然半点不肯吃亏。
羽红袖却以为孔璋终于明白自己为何推荐他去异界的另一目的,“所以这正是我力荐你去的原因之一。”
“这算不算望夫成龙呢?”孔璋笑嘻嘻的涎着脸道,一句话把两人间剑拔弩张的气氛又缓和了下来。
不过如果她这次成功渡过真人劫,再加上推荐的孔璋立下功劳,便足以助她毫无争议的正式跻身宗门议事,再无人敢置疑,与比她长一辈的师叔们分庭抗礼。
羽红袖所说宗门议事通常是长老级别才有资格,诸弟子中只有楚歌吟和庄芷青这种级别的弟子才有资格参议。
孔璋脸色微变,羽红袖冷冷的道:“我需要的是帮手,你乖乖听我吩咐,将来我登上宗主之位,自然你在宗门中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虽然成不了我的道侣,将来殿中议事之位却有你份。又比如说你所修的先天无形剑气的进阶剑诀便是太清玄门有无形剑诀,你想不想看上一看?”
羽红袖却笑盈盈的道:“太清玄门有无形剑诀何等珍贵,光是你答应全力以赴完成此行,助我晋身宗门议事可还不够。”
孔璋本来脸色有些难看,一听羽红袖后面的话,顿时顾不得她先前威胁自己,忙问道:“那太清玄门有无形剑诀可是在藏经阁第三层?”
孔璋微微动容,他自然明白身份的提高,代表着他能从宗门得到的好处亦会更多。
不过这时羽红袖却又开口道:“那先天无形剑气的威力是随着你的真元道法增长的,你如今尚在炼气境,威力自然有限。何况太清玄门有无形剑诀又有不同,是我道门有数的剑诀之一,便是现在给你,你也没资格修炼,至少得等你晋身真人境之后才有资格观阅,此诀牵涉空间之秘,不但可以将飞剑都炼得从有形转无形,而且炼至极处,有出入空间的奥妙。”
“你想必也听素师叔说过御尽万法根源智经。结丹最佳条件,除了真元气机达到炼气境第十八阶外,还需七魄合一,方才是神凝气实。我的真元道法已是满足条件,但是七魄合一却是困难重重,无可奈何,上次才与你交易,寄托紫府神焰将七魄合一。此次晋阶真人境我倒是有十足把握,但是晋阶之后,七魄与紫府神焰合一,要想突破至天人境,便宛如常人拖着铁球前行,所以需再想办法将紫府神焰分化出来。”
孔璋魂不守舍的点了点头,羽红袖所说却是弄错了,他真正吃惊的并不是因为这个。
按两人之前达成的约定,孔璋顶着羽红袖未来道侣的名头,麻烦得自己抗,羽红袖把聚焦在她身上的一些矛盾便可以转移到孔璋头上,却没有约定要替羽红袖另外完成什么。
“此行你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羽红袖肃然道,“立下大功,你自然会受到宗门重视,我亦会因为荐人有功,有资格列席宗门议事。”
“祭品。”
孔璋皱起眉头,想起素玄机说过的话,不由道:“此事,我答应便是。但是那御尽万法根源智经的喜好,据说喜欢新奇之物,特别是此界从未有过的……”
“什么祭品?”孔璋微微皱眉道。
而他此去异界,魔质亦有机会摄取吸纳新质,加速自身的演变。
羽红袖之前虽有时也能参予,却是因为宗主之女的身份,严格来说资历尚嫌不足。
“不错,正是如此,要想再将紫府神焰重新分化出来之艰难,更胜将七魄借紫府神焰合一百倍,便是我爹也没有办法。如果要求助于御尽万法根源智经,却须得奉上祭品。所以你此行,还得替我找寻。”
“你错了,此诀是宗门最上乘的几种法诀之一,便是藏经阁第三层都没有,只有为宗门立下大功,且资质足够才能资格修炼,但自古以来炼成者却廖廖无几。不过我是宗主之女,自然可以替你想办法,只要你自己再肯努力上进,替宗门立下几桩功军,要一窥此诀,便不无可能。”
说到这里,孔璋只觉胸口被猛撞了一下似的怔住了。
孔璋沉吟不语,心中微微心动,不过老实说,他自从身具魔质之后,便坚定决心走魔质进化之路,蜀山派的法诀虽然厉害,但是先天无形剑气老实说已经不是他最厉害的手段之一,甚至未必比得上他这十年来新创下的一项神通。
孔璋道:“那你还要什么?”
“似乎我们的交易中没有这一项?”孔璋皱眉道。
“当然不是。你既然已经猜到几分,便知道至始至终,你我只是一场交易。好吧,实话告诉你,我有心继承宗主之位。”羽红袖将话挑明了道,“过早定了道侣,若是强如楚歌吟,我必沦为他的附庸,断了宗主之望;若是一个还不如我的家伙,但偏偏又背景让我不得不顾忌,比如白晏宇那类,又如何让我甘心。所以说不得才挑了你,你孤独无援,道法实力也俱不如我,我不便没有以上种种制约。你也休要痴心妄想,我既然连楚歌吟都不放在眼内,这世间男子,便没有几个能入得我眼来。你最好收了你的那些小心思,不然,我能帮得了你,也能毁得了你。”
孔璋恍然大悟,“你想求助于御尽万法根源智经?”
“好,我答应你了,此行必定全力以赴。”孔璋当机立断,先天无形剑气是他进入蜀山以来选择的主修法诀,虽然现在有魔质在身,但是仍是有些不舍。
难道御尽万法根源智经的目的与自己有相近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