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水师参将张焘
此前是毛文龙,而今则是刘兴祚所率部队。明军能够凭借其占优的水师,随心所欲地选择任意地点对女真人进行骚扰、伏击甚至夜袭。
回到现在建州女真人在辽南的情况。
那些女真人的妇女儿童、老人,当他们看到从南方杀来的明朝军队时,也非常明智地选择了撤退,并没有继续在那些县城和村庄中停留。
人人上马,带着牲口奴才们一路向北。
这支大军一路行军,直到抵达耀州地界,才算离开了辽南狭窄的半岛,放慢了前进的步伐。
此时,登莱镇先锋营的五千人在参将刘兴治的带领下,已经到达了距离三岔河不远的娘娘宫。
在娘娘宫东边不远的二十里铺,停下了激进的步伐
这个地方也是当年天启五年柳河之役的战场,那时的辽东总兵官马世龙轻信了投降而来的辽东秀才刘伯镪的话,声称那四贝勒皇太极仅带着不到三百人的兵力,仅仅一个牛录的人马就进驻了耀州。
马世龙心中狂喜,立刻派遣大批士兵渡过渤海海峡,从娘娘宫登陆上岸,企图在三岔河偷袭皇太极。然而,这一举动却正中建奴的陷阱,导致明军遭受重创,死伤无数。副总兵鲁之甲和参将李承先壮烈牺牲,中军钱应科在慌乱中不慎坠海身亡。辽东巡抚喻安性和辽东经略孙承宗也因此先后离职。
尽管如此,明军还是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果。副将左辅带领着一支军队,勇往直前,竟然穿越了辽阳和鞍山,占领了距离盛京城仅二十里的船城,并成功斩杀了一名固山章京。
可惜的是,其他各路明军都表现得极为糟糕,无法给予左辅有效的支援。面对可能被建奴包围歼灭的危险,左辅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撤退,但他在临行前还解救了六百多名汉民。
这场柳河之役虽说规模不大,但对于明朝军队来说却是一场惨烈的战役。不仅损失了一名副总兵、一名参将和一名中军,甚至连总兵、巡抚和经略都被罢免。这样的伤亡情况可谓是十分惨重,而撤职查办的官员也是一个不落,相当全面。
马世龙的冒进战略,受到了朝野上下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攻讦和中伤。
辽东的武将也失去了可以选择自主进攻的能力,明朝也丧失了主动进攻的能力,只剩下了被动防御。
刘兴治对此地有些记忆,因为他的大哥刘兴祚曾参与过这场战斗。
也曾经手刃了多名明军,获得了老奴的奖赏。
然而,当时他们刘家兄弟还是建奴一方的人。
短短四五年间,他们已投身于大明的军队之中,如今重来故地,敌人成同袍,同袍成敌人,简直恍如隔世。
刘兴治转头向一旁的裨将询问道:“前方夜不收是否有来报?”
那裨将恭敬地回答说:“回将军的话,夜不收来报,前方二十里处的耀州城内有两千敌军,守将分别是正蓝旗的达柱虎副将、哲尔格讷游击以及正白旗的游击华善。至于更往北的牛庄镇和海城,目前尚未探听到确切消息。”
“不过据捉来的舌头供述,从盛京来了一路人马增援,是多罗安平贝勒杜度,麾下副将是他的弟弟贝子尼堪。”
听到“杜度”二字,刘兴治就打了一个哆嗦。
这位几度起伏的杜度贝勒,是努尔哈赤真正意义上的长子长孙,按说这皇位应该是他的。
可惜他爹褚英不争气,他杜度也只能当个不是旗主的贝勒爷。
就是多罗安平贝勒这个头衔,也是皇太极在位的时候给的。
不过杜度打仗很厉害,三代之中,要超过萨哈廉、硕托,和岳托并驾齐驱的。
皇太极即位到现在发动的七十多场大大小小的战役,他大部分都参加了,称得上一员宿将。
所以刘兴治在听说杜度带队增援,不由自主地起了畏难情绪。
就在这时,一个不好的消息又传来了。
“报!将军,我们抓到了一名金国逃兵,经过审讯得知,金国已经增派了大量援兵,其中包括正黄旗和镶黄旗,他们正在向鞍山这边赶来!”
这个消息就是假消息了,是建奴那边传来的烟雾弹。
不过明军登莱镇这边不可能辨别清楚。
听到这个消息,刘兴治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大金的兵力情况,但没想到对方会反应这么快,不仅杜度来了,后面还有援兵。
他知道,如果不能及时应对,这场战斗将会变得非常艰难。
他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这个新的挑战,同时也在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战略。
毕竟,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就在这时候,屋漏偏逢连夜雨,明军发挥了光荣传统,自家人又开始扯后腿了。
“报!娘娘宫那边传来水师参将张焘的传讯,说是三岔河河口水位太浅,他们登莱水师不能沿着河流逆流而上增援将军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刘兴治脸色阴沉了下来,他愤怒地说道:“混蛋!告诉张焘,事先已经商量好的计划怎么能随意改动?”
接着,刘兴治又想起了当年的往事,继续说道:“从金州出发的时候,就已经说好了,他们水师十五艘战舰,一定要沿着三岔河逆流而上,沿途驱逐建奴女真人的小船,割断东西两岸的联系,掩护我大军的前进。他们战舰的终点是太子河边上的辽阳城。我不管他们水浅还是水深,给我抓紧按预定计划前进。”
刘兴治还提到了过去的教训:“天启五年的柳河之役,就是他们水师不按约定集合,让辽东镇兵马孤军奋战,这才导致的失败。”
“若这次还是他们登莱水师出了纰漏,本将事后一定参他贻误战机,畏战不前。”
刘兴治脸色阴沉地说道,心中满是怒火。
一旁的传令兵听到他的话后,赶忙抱拳回答道:
“回大人的话,张焘参将说了,这等突发情况,非人力可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