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章 制弩
杨启回山里几日的功夫,薛刚就给杨启招来一个胡子雪白,精神矍铄的老师傅,随着进山运物资的车队一并到了天堂寨里,杨启一看是如此年长的老师傅,心里也有些打晃,这制弩可是精细活,也不知道这老师傅这会眼睛还看得清吗,这么大年纪手艺还有几成。
那老师傅看着杨启愣愣盯着,上下打量,瞧杨启这会沉默着不出声,也是明白自己被杨启小瞧了,立马皱起了眉头,把头往身旁一偏,捋了捋下巴上的雪白胡须,冷哼一声斥责起来。
“小子,你可不要小瞧人,你别把老夫当骗吃骗喝的!老夫年轻时候可是在长安的少监府里当过差的,这兵器铠甲的门道,老夫都是熟悉的很,老夫二十多年前就回到家乡,手艺可是没落下,这城里的好木匠都上门给我端茶倒水求着要给我做徒弟你,你只管派人去打听打听我鲁工的名号!”
眼见这老师傅来了脾气,弄得杨启倒是有些手足无措起来,只能朝着老师傅抱歉的行了一礼。
“鲁老见谅,我自然是有眼不识泰山,见识的少了,还请老师傅能指点一二,助我造出弓弩。”
鲁老师傅看着杨启态度还是比较恭敬,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朝杨启开口要了几个有手艺的村民做帮工,又让杨启准备一处屋子做工坊,备好材料工具,也不多说,竟是当下就要准备开工。
杨启不敢怠慢,招呼尚让赶忙去准备上了,看来这鲁老也是有心要给杨启露一手,免得被人小瞧了,这有手艺的人,性格都有些要强。
到了第三天正午,鲁老师傅就领着帮工们带着两把弩找到了杨启,杨启也被鲁老师傅的办事速度惊住了,看来这老师傅当真是没有吹嘘本领,真的是手到擒来啊。
杨启细细端详着两把弩,虽然大致一样,但是弩弓处还是有些不同,一把弩弓更加粗大,一把弩弓有些细小,这一下竟不知道鲁老师傅是什么用意。
鲁老师傅看到杨启这一副的讶异之情,心里一阵自得之意,慢慢的向杨启解释起来。
“杨团练,这机弩也是有些讲究的,这弩弓小的一把,叫臂张弩,顾名思义,就是以手臂张开弓弦,弩身轻巧,用弩之人能灵活的瞄准和放箭,缺点就是因为弓弦力小,射程威力都有些不足,三十步外,连一指厚的木板都射不穿。”
鲁老师傅说完又点了点身旁弩身较大的这一把,张口继续解释起来。
“这一把嘛,杨团练你看这弩弓更大些,就知道他的不同了,这把弩叫做踏张弩,就是说开弓弦的时候需要双脚踏住弩弓,双手向上用力拉弦,需要如此配合才能使用,当然也正是因为踏张弩开弦需要更大的力气,所以射程威力都更胜一筹,几乎能与边军手里的上好角弓媲美,只是踏张弩开弦慢,射速也慢,虽然威力尚可,仍旧只能当做守城的器械,不好在进攻中使用。”
鲁老师傅把两把弩的优点缺点说的很是详细,就连军中用法也和杨启指点了一番,倒是给杨启长了不少见识。
杨启接过两把弩,也依次试了试,还真如鲁老师傅所言,臂张弩开弦容易,但是威力和射程都不行,自己射出的箭三十多步外只能浅浅的扎进树上。
踏张弩威力倒是基本满意,只是上弦的时候要脚踩在平地上,弓身借着腰力上抬,慢慢拉弦,很是有些费力,如此麻烦的开弦方式实在是不适合在山里奔走突袭,这两把各有优劣,倒是让杨启很难取舍。
杨启握着这两把弩左思右想,询问鲁老师傅能不能造个取两边之长的机弩出来,鲁老师傅看杨启这么异想天开,心里一阵好笑,朝着杨启说道:
“团练,这箭矢射的远,就要更有力的弩弓张力,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哪有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饱的事呢?咱们大魏军中多用强弓不用弩就是因为这个,一个好弓手拿着强弓短时间能射出好几箭,还能在马上灵活抛射,而弩就做不到,因此机弩多用于城防是有道理的。”
杨启这会却还是不死心,只是看着弩机细细回想起上辈子的一些见闻,他记得那时候他看电视里一些现代科技特制的弩威力强大,还很轻便,不过这些都是因为科技进步导致可以用上更好的材料,自己这会怕是只能干想,玻璃纤维、碳纤维什么的怕是这会自己就是知道怎么造也手搓不出来。
杨启就这么慢慢琢磨,忽然真让他想起来曾经看过电视节目里曾经出现复刻古代连弩的一段来,那连弩除了有一个高高的箭匣外,拉弦的方式也是与众不同,是在弩身上装了一截压杆,通过杠杆原理来节省张弩的力量,从而能快速的反复拉弦射击,虽然电视里连弩射速极快,但是威力不佳,但是这杠杆原理的压杆,不正好能弥补踏张弩的不足吗。
一想到此,杨启招呼着鲁老师傅和帮工们围过来,拿着树枝在地上简单画起一幅示意图来,一边画着一边朝鲁老师傅详细说着自己脑子里零星记得的一些构造,鲁老师傅就这么一声不坑的听着,等到杨启讲完,又是安静的思考了一会,才冲着杨启点了点头。
“依团练所讲,老夫大概明白是个什么意思了,就是往弩机上装一个撬棍样的玩意,开弩的时候抓着撬棍头往后拉杆,把弓弦撬到弩机上来,此法倒是有些新颖,感觉可行,请团练容我试试,应该是不难实现。”
这鲁老师傅当真是一点就通,没想到自己这一通瞎比划,这鲁老师傅三言两语就讲明白了其中原理,杨启心里对鲁老师傅又生出几分敬佩之情。
又过了三天,鲁老师傅一大早就捧着改造好的机弩兴奋的找到杨启,满脸惊喜的展示着,高兴的告诉杨启真的造出来带压杆的弩了!
“团练请看,这还真造出来了,虽然比臂张弩上弦还是费力些,但确实能轻松省力的拉开这踏张弩了,团练你这法子当真精妙啊,赶紧瞧瞧!”
杨启赶忙接过改造的机弩,一手托着弩弓,一手用力的往回拉着压杆,只听“噔”的一声,就挂上了弦,又挂上箭矢,算好了距离,朝着五十步左右远的一棵大树瞄准起来,轻扣扳机,“噌”的一声箭矢飞射而出,精准的扎在了大树上,又上了几支箭,一连发射了三四发,都稳稳命中,果然省力许多,也更是快捷,等杨启走近观察,发现箭尖也插进树身两寸多,当下满意的点了点头。
鲁老师傅跟着跑过去瞧了瞧,也高兴的和杨启商量起后面的安排来:
“团练,既然制成了,咱们现在就能着手仿造了,老夫也盘算过,这造一把压杆弩,竹弓做弩弓,弩身上的木材,咱们这都有,还有弩机需用铁质的最好,你把手里有手艺的师傅都叫过来,跟老夫学上个半年应该就会了,到时候他们一个人估计两个多月就能造出一把来。”
一听说要先学半年,还得两个月造出一把,杨启顿时是泄了气了,这编练民兵的事倒是不耽误,但是谁知到眼下什么时候又会遇到山贼来找麻烦,自己肯定是着急搞出利器来自保啊,当下就询问鲁老师傅能不能加快进度。
杨启虽然着几,可是对鲁老师傅而言,那实在是无稽之谈,杨启手里上百号匠人他也了解过一二,一个个手艺参差不齐,有的也就能简单下些粗料,手艺稍好的能做出弩身和弩弓,能入他眼的也就十来个人,就是这十来个人能打磨衔接好弩机和压杆,要是急忙的开始大规模造弩,哪怕是一大半都不能用的废品。
这鲁老师傅也是交代了目前的条件,直说了这帮匠人要系统的学会制造机弩的一系列工艺,半年是最基本的,要是想快速赶工制造,哪怕是得花大价钱请一批好手艺人,可是眼下从哪里找那么多有如此手艺的匠人呢?哪怕真能凑出来,那得花多少钱才够呢?怕不是一笔天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