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疯狂的想法
“我想听一听你的计划!”得知詹姆斯·卡梅隆向米高梅许下那样的承诺,萧逸臣并没有表现出卡梅隆想象中的愤怒。他已经习惯了詹姆斯·卡梅隆这种先斩后奏的习惯,有能力的人总是可以赢得更多的特选,詹姆斯·卡梅隆如此,萧逸臣自己又何尝不是。而且更主要的是,萧逸臣也对卡梅隆的这个想法很感兴趣。
根据非正式统计,全球看过007电影的观众总数起码有20亿人次,即地球上每3人就有1个曾经看过007电影!曾经的“邦德”皮尔斯·布鲁斯南这样总结“007”电影长盛不衰的原因:“是美艳的邦德女郎,是新奇的道具、是性、是罗曼蒂克、是幻想、是最终的英雄,赋予了这部电影长久的生命力。”
如果按照詹姆斯·卡梅隆的想法来编写剧本,撇开剧本的质量不谈,这样的影片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冒险。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詹姆斯·卡梅隆除了拉萧逸臣入伙之外,别无选择。因为在好莱坞,能够心甘情愿的陪着他一起冒这个险的就只有萧逸臣。
“我想拍摄一部与众不同的007电影,但是之前的那么多部007电影几乎已经把这类型题材能够想到的创意都已经运用了,所以我想到了你。在好莱坞如果说还有谁能够为这部续集庞大的电影写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剧本,我想只有xylon你了。”詹姆斯·卡梅隆满怀信心的看着萧逸臣。
萧逸臣沉默不语,他承认詹姆斯·卡梅隆的想法确实很独特,尤其是启用华人演员的想法,更是对萧逸臣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以往的007电影,都是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情节的表现,所以在所有的007电影中,情节都是惊人的相似。正义的化身与罪恶进行搏斗,最后在几位红颜知己的帮助下战胜对手。虽然不断的被重复,但是正如詹姆斯·卡梅隆所说,由于不断新的元素加入,007电影一直在影迷的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
但是接受这次任务的007其实是该恐怖组织在英国情报局内部潜伏多年的特务,而英国情报局的主管其实早就发现了他的身份有鬼,但是他们决定将计就计,利用这个内鬼揪出恐怖组织在隐藏在香港的幕后黑网。他们秘密派出了另外一位真正的特工007,潜伏在这个冒充者的身边,在掌握足够的情报之后,就可以将冒充者秘密处决。
真正的007顺利的进入到了这个恐怖组织的外围,同时也开始监控那位身份可疑的007。一次意外的时间,让恐怖组织感觉到自己内部已经潜伏进了危险的人物,他们试图通过名义上的那位007得到内部叛徒的线索,但是真正的007掩藏得很好,有惊无险的度过了这次危机。
007系列电影并非全部出自原著小说作者伊安的手笔,只有其中前13集是来自原著小说,其后都是电影公司购买“007”三字电影版权,继而另创故事拍摄。詹姆斯·卡梅隆冒出这样的想法,萧逸臣并没有感到意外。
故事最大的悬疑和颠覆性的看点就在于从一开始萧逸臣就有意引导观众混淆两人的身份,知道最后身份揭晓的那一刻,人们才蓦然发现,自己一直认为的好人其实坏蛋,而一直反面角色,却是彻头彻尾的好人。这种反转的结局绝对让人意想不到。
“其实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我想要把这次007故事的背景放到亚洲去。”为了说服萧逸臣,詹姆斯·卡梅隆终于使出了杀手锏,他知道萧逸臣对亚洲很感兴趣,他这几年都在好莱坞大力的推广以华语电影为代表的亚洲电影。007在西方影迷的心目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如果能够成功的推出一部发生在亚洲的007电影,以这样的方式让西方观众去接受东方文化中的事物,这对于萧逸臣而言有着不小的诱惑。
“你的意思是想用一位华人演员来饰演真正的007,而那位冒充的007则是观众心目传统的形象?”顺着詹姆斯·卡梅隆的引导,萧逸臣想到了这么一种可能。颠覆经典的007形象,这真是一个疯狂的想法。
“有了真假007的假设,我进而有了这样想法,真正的007一定要是一个白人吗?”詹姆斯·卡梅隆的话并没有说完,他故意为萧逸臣留下了一个悬念,更重要的是他只是提供一种灵感,具体的故事还是需要萧逸臣去想象,所以他必须留给萧逸臣足够的想象的空间。
“xylon,你是我最后的希望,难道你忍心看着自己老朋友悲伤失望,而且还从此背上不讲信誉的恶名?”在利益上不能打动萧逸臣,卡梅隆又打出了所谓的“亲情牌”,他企图用两人这么多年合作的交情套住萧逸臣。
“由于你的缘故,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亚洲电影,不久之前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创意。007是一个特工的代号,而并不一定专门指某一个人。这就让我产生了这样假设,如果出现了两个真假难判的007,会发生一个什么样有趣的故事。这样一来,影片就有了吸引人的悬念。”
“你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不是吗?”詹姆斯·卡梅隆点头同意了萧逸臣的想法,他知道即便是没有正式的答应下来,萧逸臣也会全力以赴的去完成这个剧本。
有了剧情的核心构建,萧逸臣开始为这个故事构建主线。英国情报局从特殊渠道截获了一条秘密的消息,一个国际恐怖组织将会在香港召开的一次全球性会议中进行恐怖袭击。他们得到的信息非常的模糊,没有准确的时间和地点,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伙恐怖分子已经潜入了香港。为了调查整个事件,英国情报局派出精悍特工前往香港进行调查,特工代号007,使用姓名詹姆斯·邦德。
但是冒充者却坚持世界上只能够有一个007,如果真正的007还存在于这个世界,那么自己就永远都只能永远的被邪恶所包围,他认为实现自我救赎的方式就是杀掉真正的007。因为那种偏执的信念存在,注定了他已经将光明拒之门外。两人由此展开一番斗智斗勇,当然最后的情节依旧是正义战胜邪恶。在两位真假007最后的巅峰对决中,冒充者最后死在了抢下,结局也印证了他自己一直坚持的信念:“他们两个人的争斗,只有一方的生命,才能给与另一方彻底的救赎!”从中萧逸臣想要表达是一种死亡是对邪恶的救赎的理念。
“卡梅隆,你知道我必须写的每一个剧本负责,没有充分的准备和想法,我是不会动笔去写任何的东西。不为写剧本而写剧本,这是我的原则。”萧逸臣依旧不为所动。
但是仅仅是新瓶装老酒,依靠经典的口味来吸引观众,确实打动不了詹姆斯·卡梅隆这样的导演,因为个人英雄主义是好莱坞电影的主流文化,所以007电影经典的剧情似乎很难改变,所以詹姆斯·卡梅隆就只能够从角色定位上进行颠覆。也只有詹姆斯·卡梅隆这样的导演,才会冒出这种大胆而又疯狂的想法。
“在这件事情上,我面临着和好莱坞其他的编剧一样的困难,很可能我也帮不了你!”萧逸臣很无奈的耸耸肩,他现在确实对007电影没有更多好的想法。
“为什么不呢?我已经说过了,007只是一个代号,甚至在影片中只是一种正义的代表,这是一个很虚化的角色概念,西方演员可以饰演这样的角色,为什么东方的演员就不行呢?”对于萧逸臣的这样联想,詹姆斯·卡梅隆感到非常的满意。
“你的意思是?”萧逸臣这么说显然有些心动了。
詹姆斯·卡梅隆认定萧逸臣骨子也有一种渴望冒险的天赋,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想法,而萧逸臣也确实被他打动了。“我可以试一试,但这不是约定。在剧本没有完成之前,我们之间不存在任何的协议,我也没有答应过你任何的东西。”萧逸臣虽然同意编写剧本,但他并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够完成这个剧本,所以在这之前他要与詹姆斯·卡梅隆约法三章。
詹姆斯·卡梅隆确实是很了解萧逸臣,事实上在送走卡梅隆之后,萧逸臣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詹姆斯·卡梅隆的设想已经为他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大纲,他准备将这个剧本设定成有些类似《无间道》那样的情节,冒充007的人心中其实也渴望成为真正的007,所以他千方百计的想要除掉真正007。而真正的007在剧中扮演了一种类似导师的角色,他发现了冒充者心中的迷茫和对光明的真切渴望,所以他想要给冒充者救赎的机会。
詹姆斯·卡梅隆见萧逸臣态度有所松动,知道是自己的最后一招起到了效果,然后他开始讲述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计划:“我想拍的是一部独一无二的电影,007电影题材很老旧,但是故事的创意很经典,这样题材的电影总是可以根据时代的不同变化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但要做到我想要的独特,那些新加入的元素还远远满足不了我的需求,所以我需要的是一种颠覆式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