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关羽的筹谋
糜芳话音落定,周遭便弥漫起一层淡淡的灵力波动,他知道眼前的这位少年修士需要时间,需要时间去消化那惊人之语。
刚才向他揭示的事实太过震撼,且不易接受。而接下来他要讲述之事,恐怕更为惊世骇俗,他明白眼前的这位晚辈弟子还需要时间来承受。
果不其然,此刻的刘禅犹如沉浸在了另一个世界,神情呆滞。他已设想了许多可能性,甚至怀疑这一切皆因他的那位修行有成的父亲与镇守荆州的二叔关羽之间产生了隔阂,进而联合诸葛亮,暗中对付了他的这位二叔。
尽管这种揣测荒诞不经,但某些线索却似乎在暗示着这个诡异的方向。然而,无论刘禅如何思量,都不愿相信最终的答案竟会如此——缘由会出于自身?
用世俗的眼光来看,他不过是个无所依靠的凡夫俗子,更别提什么修炼天赋,哪怕相较于这个时代诸多神童如周不疑、曹冲,甚至是曹孙两家那些拥有深厚根基的子弟来说,他也显得愚钝无比。
他又怎能值得?何以承担得起如此重负?遑论这个世界上的那些仙道奇才,他哪里配得上这般看重?
见刘禅逐渐沉浸在这种混沌的状态中,糜芳意识到不能再让他继续沉溺下去,否则恐怕此子修为就此断送。“醒来,徒儿!”他一声怒喝,手中尚存热气腾腾的灵茶瞬间泼洒在刘禅脸上,顷刻间将其从冥想中唤醒。
“舅舅舅”刘禅被这一下弄得手忙脚乱,不过好歹清醒过来,看向糜芳的眼神依旧充满困惑。
对于刘禅的反应,糜芳并不意外,毕竟当年他自己得知这些真相时,也曾耗费良久方才悟透其中奥秘。
“是不是无法理解,我为何这样说?”糜芳问。
“是!”刘禅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实话说,即便如今世人尊我为大汉储君,但我自知这个储君之位名不符实,不论他人看法,单是我父皇一人便可轻易决定我的生死。我真的想不通此事!”
“你以为你刘公嗣有何独特之处,能让关羽为你牺牲掉整个大汉的复兴希望,是这样吗?”糜芳问道。
“是!”刘禅回答。
“你这痴儿!”糜芳摇头苦笑一声,“凭你区区一个少年修士,怎值得关羽为此付出整个大汉的未来希望?关羽不过是想要保全你的地位安稳而已,他又非神明,怎能预见到最后事情会发展至这般田地呢?”
说着,糜芳面露无奈之色,“其实关羽的谋划并不复杂,早前听说你父皇险些陨命,并已物色好托孤之臣,你知道是谁吗?”
“知道!”刘禅点头回应,“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正方。”
“那你自然也能猜出为何最后选定他们二人了吧。”
&34;诸葛道长乃不可或缺之重臣,尽管他如今威势赫赫,但他膝下并无亲子,诸葛乔仅为过继之子。即便日后的诸葛道长心意生变,对此亦无济于事。
诸葛乔虽才情出众,却无法承袭诸葛道长的道统。就算此刻诸葛道侣已有身孕,待其子成长至足以踏入修炼界的年纪,我已足以掌握宗门大权。
而诸葛道长届时恐怕已步入暮年,其性情…实难支撑至那一刻。”
刘禅对于将身后之事托付于诸葛孔明的理解可谓深刻。无论论及修为、忠诚、性情,乃至传人之选,无人能出其右。
诸葛孔明之忠诚,堪比守护宗门禁地的灵兽,非是他不愿托付,而是心中纵有此念,亦不知该交付何人。
提及诸葛孔明之后,谈及李严李正方时,刘禅陷入了沉吟。他一时难以断定该如何评价此人,甚至不明白为何先帝会将这位尚书令列入托孤之列。
李严确实修为高深,然而野心也同样炽热。历史上他曾多次违背仙谕,更在宗门内外危机之际,竟与敌对宗门谈判条件。
诸葛亮欲要征召兵马前往汉中,他却递交了一份奏疏,索求将五郡划作巴州,并自任巴州刺史。遭到拒绝后,他公然拒赴汉中,反而接受了曹氏宗族的招揽,成为骠骑将军。
此辈之人,显然非良善之辈。原本有更适合成为托孤重臣者,先帝却执意选择了李严。
见刘禅沉默不语,关于李严之事,糜芳洞悉其甥之意,淡然一笑,为其解惑道:“其实,李严并非最佳人选,但他却是唯一的选择,这一点,你的先帝父亲并没有做错。
按修真界平衡权力之理,既然选择了来自荆州派系的诸葛孔明作为重臣,理应再挑选一位益州派系的支柱以保均衡。然而他并未如此,也无法如此,这其中缘由,你应该能理解吧!”
刘禅点头称是,他确实明白,毕竟他还有一个出身益州正宗的弟弟,若选出一位益州派系的托孤重臣,便等同赋予他人另一项选择。
糜芳见刘禅领悟其中含义,继续言道:“再者,如果益州派系中无人适宜,那便只能在荆州派系中另寻一人,此人既能制衡诸葛孔明,又不至于误大事。
符合这样条件的人选并不多,如马超马孟起,你的先帝父亲想必不敢轻易委以重任,当年让他镇守临沮,无非是让关羽看管这位难以驾驭的猛将。
而魏延虽然并非不可考虑,但其性情太过骄傲,虽不至于背叛宗门,但谁能保证他不会擅自调动兵马,做出一些冲动之举呢…”
届时,你手中的仙兵神卫必然会被他逐步取走,他或许会将这朗朗乾坤归还于你,但也可能直接代你将其遗弃至九霄云外。此人并非稳重可倚之人,断不可委以重任。
至于赵子龙,年岁已高,难以熬过正值壮年的诸葛亮,自然也不能成为首选。剩下了荆州一脉中的谋士将领,既要精通兵法战策,又能镇守一方疆域,而又与诸葛孔明天机师弟保持适当距离,唯有李严一人符合条件。
此乃迫不得已的选择。”
刘禅聆听着这一番剖析,连连点头,不得不承认,在那个乱世中能存活下来的人物,不论能力高低,其眼光见识必定非同一般。
与此同时,刘禅的脑海中浮现出另一些身影,内心深处涌现出一阵惋惜之情。倘若他们尚在人间,或许他的父亲就不会陷入如此无奈之境地。
糜芳见刘禅眼中闪过光芒,继而黯淡下去,便知他已然触及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你在思索东州修士吧?”糜芳一语中的,直击刘禅内心的痛处,令后者不禁再次点头示意。
昔日的东州修士,由刘璋召集南阳、三辅之地的修行者组建而成一支震撼益州的东州军,助其平定了广袤的益州土地。待到他父亲刘备入驻益州时,这批东州修士再度率先归顺,并在衰落后仍助力刘备夺取益州。
可以说,根基全失的东州修士及东州军正是最合适的托孤人选。然而遗憾的是,在那个时刻,东州军已成为历史过往。
东州修士在他父亲刘备入川之际已显衰败,东州军虽曾平定贾龙、赵韪引发的动乱,却也引发了益州的大规模反击,使当年艰难取胜的东州修士处境堪忧。最终留存下来的仅有那位位高权重、傲骨铮铮的庞羲,以及被打压得几乎无法喘息的法正孟达寥寥数人。
令人扼腕的是,当他父亲刘备临终托孤之时,这些人要么已逝去,要么投降曹魏,东州修士的存在早已消失无踪。
糜芳看出刘禅的惋惜之情,于是继续道:“关羽并未料到法孝直会在身后离世,但在孟达之事发生后,他即明白法孝直难负重任,亦对东州修士们存疑。因此,他便构想出一个计策,那就是为你重塑一个东州修士群体!
既然荆州守不住,那么关云长便决定在你父皇的羽翼之下,再度孕育出一个新的东州修士团体!
昔日东州军、东州修士为何能抵挡住益州本土势力?为何他们会忠心耿耿地追随刘焉?原因在于他们失去故土,背井离乡,没有家族势力支持,他们皆是流离失所的难民涌入益州,除忠于刘焉外别无选择。
如非你父皇后来在荆州崭露头角,他们恐怕只能在益州老去,也无法掀起任何波澜。
而关羽意欲再塑东州修士血脉。
他选定的新一代东州修士,则来自于荆州一脉!”
当日荆州沦陷于那永恒世敌江东孙氏之手,此前遁入益州之地的人或许尚能置身事外,然而诸葛孔明、江陵瑾等人却自此彻底断绝了倚仗。
他们已陷入与当年东州儒士相似的境地。
唯独你,这位与荆州尚有血脉联系的王府世子,成了他们唯一的指望,他们也将成为你最为坚实的盟友。
再加上令尊身边的那些老将军们,足以为你稳固西川主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