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録卷一百十五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九十一
顾南原碑考
陈仲弓残碑 中平三年 金石録与隶续俱不言碑之所在按蔡邕集载此碑云勒表坟墓则碑当在墓前一统志云陈实墓在郾城县西三十里 额题云汉文范先生陈仲弓之碑十篆字金石録云碑文已漫灭蔡邕字画见于今者絶少故虽灭漫之余尤为可惜以校集本不同者已数字惜其不完也蔡邕集仲弓三碑皆邕撰其一碑云中平三年秋八月丙子卒三碑皆云春秋八十有三后汉书仲弓传以为中平四年年八十四卒于家者疑传误字原云碑之立当在中平三年
陈仲弓残碑隂 金石録云故吏姓名多已刓缺蔡邕小字八分惟此与石经遗字尔石经字画谨严而此碑尤放逸可爱
陈实坛碑 中平三年 隶释云在亳州永城县即古之太丘也永城今属河南归德府 额题云故太丘长颍陈君坛八篆字隶释云颍之下阙二字陈实本传云颍川许人此额所阙者颍之下是川又一字当是许也额之题郡邑犹刘曜东平无盐之比其云坛者葢庙中之坛段光为孙叔敖立庙作碑其文云兴祀立坛是也蔡中郎作陈君三碑其第一碑云许令以下至于国人立庙旧邑四时烝尝欢哀承祀如其祖祢所谓立庙旧邑则知太丘有此碑其文皆已亡缺无可读者惟其首云君讳实字仲躬诸书皆字陈君曰仲弓独此碑不同殆是借用金石録云蔡邕集有陈仲弓三碑以集本校之此碑非蔡邕撰者然字画亦奇伟惜其残缺不完也
陈度碑 中平四年 未详所在 隶续云此刻大半紊碎所存近二百字少成句读其中并无官称仅有相国及督邮字继有皆以疾辞之句其前有散放及姻娅字称其仁者再三铭诗有货殖屡中之句似是家有余财仁周隣曲相遣督邮招聘称疾未尝诺仕者君讳度字妙高陈国柘人郡国志陈国有柘县赵氏认柘作相误也
刘衡碑 中平四年 金石録云衡墓与碑在今齐州歴城县界中古平陵城傍余尝亲至墓下观此碑因模得之墓前有石兽制作甚工 无额碑云迁蜀国都尉不行拜赵相金石録与隶释俱作赵相刘衡碑
谯敏碑 中平四年 隶释云在冀州东观余论云在枣强县北十七里冀州枣强今俱属真定府 额题云汉故小黄门谯君之碑九篆字集古録云其文不甚磨灭隶释云予所得者惟三字不能辨东观余论云近世有信安何籀者以隶书知名目是碑为蔡中郎书未知何据自谓学此法清劲有古意与梁孟皇行笔正相反予谓汉世隶法至魏大变不必梁蔡势自尔也此碑意象古雅借非中郎自可师法
张纳功德叙 中平五年 隶释云在巴州舆地碑目云在重庆府府学中 无额碑首行题云巴郡太守都亭侯张府君功德叙碑式云有穿题一行文十七行行四十八字隶释云此碑乃掾属李元等为之碑隂各书曹掾之职而不称故吏则是张君在郡之时所立
张纳碑隂 碑式云有穿两旁有晕前两行题李元然存二人后十五行行五人张荣一人名氏字多侵及下列 末一行书岁月及祝颂之语隶释云题名七十有四人从事及丞则书其字主簿以下掾吏并书名葢一郡之吏也
陈实残碑 中平五年 金石録云在颍川陈太丘墓侧 额题云汉故司空掾陈君碑八篆字金石録云碑已残缺不可辨惟其首八大字尚完字画奇伟隶续云此蔡中郎所作第三碑也其文乃豫牧襃赞悲伤之辞仅有前七十字下文尽皆不存中郎作太丘第一碑云中平三年卒此碑作五年者豫牧立碑之年也史传杂书蔡集皆作仲弓惟太丘坛碑作仲躬此碑彷佛亦然赵氏引世説注太丘次子谌尝以司空掾召谓此是陈谌之碑殊不知碑中自有太丘姓名其文又在蔡邕集葢不能认碑故有斯误按后汉书陈实传云大将军窦武辟以为掾属而不言为司空掾据此碑额题疑是史传失载金石録谓是谌碑非也陈实传又云有六子纪谌最贤父子并着高名时号三君每宰府辟召常同时旌命羔雁成羣恐其父子皆尝以司空掾召也蔡邕集载此碑作陈太丘庙碑铭其文有云大将军赐諡羣后建碑国人立庙先生有二子季方盛年早亡亦图容加諡元方在丧毁瘁消形呕血纯孝过哀率礼不越于时嘉异画像郡国所云季方者谌也元方者纪也纪亦画像于庙存没并列不亦异哉
圉令赵君碑 初平元年 字原云在邓州一统志云在南阳府旧文宣王庙内南阳县宋属邓州今俱属河南南阳府 额题云汉故圉令赵君之碑八篆字为二行碑图云晕三重惟内一重自右达于左汉碑圭首多若是惟中穿相去有逺近不同者文十三行行十九字末行空八字书年月与下一字齐金石録云碑已讹缺名字皆不可考予家有旧拓本得之寒山赵氏比隶释所载斯咏上多其葢二字
周公礼殿记 初平五年 舆地碑目云成都府学集古録目云文翁为蜀郡守始立学校安帝永初中以火灾被焚献帝时太守高眹重修立之金石録云今成都府学有汉时所建屋柱皆正方上狭下濶此记在柱上刻之初平五年立距今葢千年矣而字画完好可读当时石刻在者徃徃磨灭此记刻于屋楹乃与金石争夀亦异矣隶释云周公礼殿规模古质井斗异制此记刻于东南之一柱亦木尔欧阳氏以为文翁石柱记者误也碑式云周公礼殿记六行行三十八字集古録云顔有意益州学馆庙堂记谓献帝无初平五年当是兴平元年葢时天下丧乱西蜀僻逺年号不通故仍称旧号也今检范汉书本纪初平五年五月改为兴平顔説是也隶续碑图云天下碑録以为钟防书此记初平五年立魏书云防以正始中为尚书郎注谓其弱冠登朝葢已在初平四十年之后矣谓之防所书者非也舆地碑目云钟防于晋咸熙元年始入蜀距汉兴平初禩已七十一年不应追书也
卢丰碑 建安七年 未详所在卢君为江州夷邑长今四川重庆府巴县汉之江州也或即在其地 此碑集古金石二録与隶释隶续俱不载见字原碑目云蜀人谓之汉夜郎碑
樊敏碑 建安十年 舆地碑目云在雅州墨宝云在卢山县雅州今隶四川卢山县属焉隶释云在黎州非是 额题云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十二篆字为二行碑图云两兽蟠其上就为圭首若今所谓赑屃者其一有鳞犹龙然篆额两行偏其右文在穿右凡十八行行三十九字空一行刻乱曰二行又空一行低十三字刻岁月及书造人姓名其云石工刘盛息懆书者刘刻其石而厥子落笔也陈球碑隂书其二故吏之子亦曰息崇宁壬午知县丘常题其碑隂云此碑相传为魏受禅碑而此乃建安十年所立又在黄初之前虽暴露中野而字画醇古文尚可读余因扶其既倒植其将立又为屋以庇之庶防永其传也绍兴已卯眉山程勤又题云仆仕于芦山廼得樊君故碑于荒山榛莽间亟作大屋覆其上表而出之碑隂所记崇宁壬午距今五十八年而任斯邑者皆吾乡人扶倒植仆偶相似然全蜀艺文志又载李一本跋云此碑踞于道周防千余岁在宋以前讹为魏受禅碑一统志谓其文字漫灭不可考以故惑于闻见者不为注目治乙未偶憇其下因束篠为帚拂之倐见字画隠隠而出亟为磨洗搨得墨本然其糢糊不可读者亦过半矣金石文字云重刻本字甚拙恶
高颐碑 建安十四年 隶释云在雅州舆地碑目云在严道县东二十里严道县今废省其地入雅州额题云故汉益州太守高君之碑十隶字为二行碑图云两螭蟠其首文在穿下凡十八行行二十一字
高颐阙 阙有二其一云汉故益州太守武隂令上计吏举孝廉诸部从事高颐字贯方其一云汉故益州太守隂平都尉武阳令北府丞举孝廉高府君字贯阙一字隶释云此两阙一有高君名字一不称名而字阙其一予所见六十年前石刻贯字之旁刻名阙一字近世所见乃有以光字补之者此一阙虽无颐之名而隂平北府皆见之碑则两者皆高颐之碑也舆地碑目以高府君为高君实贯下有光字云高君兄弟皆孝廉非是
熊君碑 建安二十一年 隶释云在道州 额题云汉故绥民校尉骑都尉桂阳曲红灌阳长熊君之碑二十篆字为五行碑式云文十七行行五十五字财及碑之半其后空数行书文春事又空一行书杜晖事末行书年月及工师姓名与杜晖相隔亦数行许铭之后追叙君兮别作行隶释云汉人书墓阙及神道则有尽列其生平所歴官者及铭志则举其所终或所歴之清高者题之其叙先世但云某君之孙某君之子既不名其祖父亦不着其德美此碑独异于他刻高曾之间又有祖父旻其上阙文葢伯叔祖也祖之下云君乔字汉举乔上亦阙一字必父也碑首熊君名字亦残缺欧阳公以乔为绥民非也碑后载荼陵长文春重安侯相杜晖二人官夀行事各数十言似是同郡盛德之士作文者惜其无所记録故附之左方也
黄龙甘露碑 建安二十四年 舆地碑目云在眉州彭山县之黄龙镇彭山县今废省其地入眉州 额题云黄龙甘露之碑六隶字隶续云碑中有穿高五尺余广三尺文十行仅有数字可辨羣臣列名居石之二上下四横每横二十余人可辨者侍中二人司徒尚书五官中郎将大中中散大夫愽士各一人议郎四人安汉镇东等将军二十余人官之下皆称臣姓名碑侧题太守李严并丞令二人华阳国志云建安二十四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立庙作碑墨寳云眉州彭山县即汉武阳县地也
黄龙甘露碑 建安二十六年 舆地碑目云在隆州籍县江口墨宝云在眉州彭山县本朝人题云时以甲辰岁治平元年三月二十七日转移此碑葢从隆州移置眉州也 额题云黄龙甘露之碑六隶字隶续云碑亦有穿高五尺余广二尺文十四行惟首行有建安廿六年数字可辨建安二十五年汉祚已终次年四月蜀主方称帝改元则辛丑之春蜀人犹奉汉代正朔故有建安二十六年之文
黄龙甘露碑隂 隶续云存者上两横每横三十人可辨者侍中议郎从事史中郎将数十人两横之下崇宁中为王时彦所磨刻其説
梁休碑 建安二十七年 天下碑録云在襄州谷城县襄州今为襄阳府谷城县属之 隶续云司徒掾梁君碑篆额惟存掾碑二字碑録云建安廿七年立此黄初前一年也岂吴人尚有用汉厯乎否则误字也
唐公房碑 无年月 集古録目云在兴元府墨寳云在城固县西北三十里兴元府即今陜西汉中府城固县属之 额题云仙人唐君之碑六篆字为二行碑图云圭首偏右其内有晕一重又两重在其左晕下脚去穿颇逺穿下即刻文所存者十七行行三十一字其后石已裂水经注云智水川有唐公祠唐君字公房固城人也学道得仙百姓为之立庙于其处刋石立碑表述灵异也隶释云汉中太守郭芝立公房王莽时人愽物志云城固县婿乡有唐公昉得道鸡犬皆升仙后汉志襃中有唐公防祠葢隶法房字其户在侧故【阙】人多不晓或作防或作昉皆误也集古録亦作公昉碑
唐公房碑隂 碑图云一横十五人
刘熊碑 无年月 金石録云在酸县天下碑録云在酸县古城内集古録目以为在今扬州非也碑已不存旧有拓本藏寒山赵氏余从摹得之 隶释云酸令刘熊碑篆额石一行微有令刘字则知所题非十即八也水经云酸城有县令刘孟阳碑今碑孟下损其一字欧阳公不知碑在酸无以名其官遂谓之俞乡侯季子碑唐王建题此碑诗云苍苔满字土埋风雨消磨絶妙辞不向图经中旧见无人知是蔡邕碑元祐中苏迈书胡戢之语谓此与刘寛碑同建诗为不诬予谓此固汉隶之上品似非中郎笔法都穆金薤琳琅云建生于唐其云蔡邕碑者葢本之图经而非凿空而言洪氏不当于此而疑之也
刘熊碑隂 隶释云其可见者百八十人不书郡邑皆酸人也
苑镇碑 无年月 未详所在字原云或云在襄州即今襄阳府 额题云汉故荆州从事苑君之碑十篆字碑式云碑十五行行二十四字穿在第八九十行之间第一字之下各废四字隶释云苑君名镇无所终岁月
督邮斑碑 阙年月 字原云在徐州无额碑首行云督邮讳斑字子翁隶释云碑无额故不得其姓石既碎落故不知其所终
衡立碑 无年月 金石録云在郓州中都郓州今为东平州中都今为汶上县俱属兖州府 金石録云碑云君讳立字元节其先出自伊尹而其铭曰于穆从事欧阳公集古録号为元节碑仪令衡君之碑葢汉时石刻其官爵姓氏既载于额则其下不复更着茍文已残缺又不见其额则遂难考究矣立与衞尉卿衡方墓皆在今郓州中都方碑亦云其先伊尹号阿衡因以氏焉隶释云赵氏曰碑有额予亦未之见也石多缺惟铭尚可读【元节碑落十九字 且云疑其姓伊而为从事也今碑首尚完题云浚】
刘曜碑 阙年月 天下碑録云在郓州须城县郓州即今东平州须城县今废省其地入东平 额题云汉故光禄勲东平无盐刘府君之碑十四篆字隶释云汉人铭墓以郡邑题其首者所见惟此一碑集古録云文字磨灭仅有存者卒葬年月皆不可见按欧洪两家皆云有隂而其书不载
金恭碑 阙年月 隶释云近岁出于云安军土中云安军今为云安县属夔州府 无额首行题云金君碑君下缺二字碑式云碑有画方之纹上亦有穿题一行文十行后余三行所存者行十三字隶释云其石剥缺少有可句者金掾季本即其父也二弟曰广延曰雍直其母徐氏有纪产碑按徐氏纪产碑刻于光和元年其碑云子男恭字子肃早终此碑葢刻于光和之前也
金恭阙碑图云上刻一禽三足次横刻金君姓名次刻一人执扇乘马似是金君也旁有龙虎衔环其下断裂
中部碑 无年月 字原云在均州今属襄阳府 额题云中部碑三隶字为一行碑图云额偏其左额上有白晕一重其右复有两晕不匝字在晕下穿在字中所废者三行各四字隶释云凡题名五十余人如汉世碑隂而有额谓之中部殊不可晓石理漫灭名字仅有存者
富春丞张君碑 阙年月 字原云在亳州 额题云汉故富春丞张君碑八篆字隶释云张君之名髣髴如字土人以为张湛非也碑载其父兄而官称磨灭志文多不成章而铭诗可读其间云三年癸亥景命不禄考东都歴年凡三癸亥永平与光和之六年延光之二年是也建光有三年则岁在癸亥但次年壬戌巳改延光亳社去洛阳不逺不应逾两载而不知改元也复斋碑目云地志顺帝分防稽置吴郡富春属焉今碑除吴郡下缺当在顺帝之后为富春三年而卒尔
郎中郭君碑 无年月 未详所在 额题云汉郎中郭君之碑七隶字隶释云名字皆缺文辞亦有可句者其云惠兄仲郭仲奇碑常有惠兄之称此碑复尔仲者若非仲奇之伯仲则其同族也
城埧碑 阙年月 字原云在渠州今为渠县属顺庆府 隶释云右无名碑蜀人谓之城埧碑末有方三百里围二尺字及用人用日数似是记板筑事按碑有云有诏拜君益州太守又云【阙】功后世葢益州太守筑城垻以衞民故立此碑以颂其功德也
是邦雄桀碑 阙年月 字原云在渠州 碑图云其上刻麟其下则牛首碑十一行行二十六字有以两字居一字地位者其后空三行许隶释云碑之首云是邦峻生雄桀峻之上下各阙一字葢言其山川孕秀也其间有晋杨侯苖由彼适梁犍为武阳之句疑其姓杨而家犍为字画类李翊碑又有碑隂上朱鸟而下武则没字碑也碑图云与冯绲墓道一碑相类非磨灭者
仲秋下旬碑 阙年月 墨寳云在绵州 字原云额五字上二字不可辨第三杨字第四元字第五似秀字而不明碑式云有穿两旁有大白纹如晕之状碑十三行行二十三字其上一半皆漫灭隶释云字画清逸颇类刘寛碑但石损字阙所余无防复斋碑目作杨元君仲秋下旬碑墨寳云俗以为文处茂碑
司马季德碑 阙年月 未详所在 无额碑首行云故山阳府卒史防东守尉司马【缺】字季德其名阙金石録作山阳卒史司马留碑盖赵氏所见其名犹未阙也隶续云山阳府卒史防东守尉者以郡曹而摄邑官具本秩自如故犹今之兼权也防东二字颇晻昧难辨故赵氏以山阳卒史名之
薛刘二君断碑 阙年月 舆地碑目云在重庆府额题云汉故益州刺史中山相薛君巴郡太守宗正卿成平侯刘君碑二十四隶字为四行隶续云隶额颇杂篆体其碑彷佛二十行所余其上一段他石断裂不存矣第一行有益州刺史中山相薛八字第二行有巴郡太守宗正卿成八字第三行有惟二君三字余皆不可句读葢前两行各举其官后行始是碑语与广汉属国辛李二君碑正同其间有祭死者及薛刘征讨事殆是纪述平冦之事赵氏误以为墓刻故云古无两人共立一碑又以刘君为成平侯相详视其额初无相字葢王子侯也
司空残碑 阙年月 金石録云政和乙未得于洛阳天津桥之故墓 隶续云所存五行行九字皆铭诗也字径二寸余雄健清新葢汉代之神品其词有云命尔司空故赵氏谓之司空残碑
司空残碑隂 金石録云故吏题名百余人尤完好笔法不减蔡邕石经
司农刘夫人碑 阙年月 隶续云在宜兴夫人傍无额碑式云题一行文七行行三十八字石尚余
其半亦隠隠若字隶续云夫人汉太尉许馘之室也首行有标题之文石已刓剥所存数十百字其漫漶者强半惟次行独全故知其为刘氏其辞惟数句可读字画多杂篆体所书以字全类孔宙碑其他偏旁多与故民吴公碑中山相薛君题额相类应劭汉官仪所载三公孝灵时有吴郡阳羡许馘范纪光和四年馘以衞尉代刘寛为太尉吴处厚青箱杂记云义兴有许馘庙其碑许劭所作唐开元诸孙重刻今其残碑才有数十字其间载许君自司农迁衞尉此又称刘氏为司农夫人则铭墓时许犹未为衞尉也其碑在光和之前无疑
禹庙残碑 阙年月 未详所在 隶续云禹庙一小碑其上漫灭五之三其前漫灭四之一所存者少成句读唐寳厯中三人同观刻名其上赵氏有禹庙二碑其一云字画浅细有皮氏长安定苏字恐是此一碑今按碑文无皮氏长安定苏字赵氏所録乃别是一碑非即此碑也
鲁相谒孔庙残碑 阙年月 字原云在兖州 隶释云右无名碑首尾上下皆碎裂余石才有数行详其辞非是谀墓中人者亦非颂德政纪工役之事前有帝命防授俾相于鲁吉月令辰钦谒十四字又云春秋烝尝防以获福葢是谒庙之文后有访之儒彦稽之典谟圣德设章及昔在周人之句似皆是铺张孔子也中云览鸿基之旷荡观林木之穹深似孔林而言或题为驻跸亭前断碑葢在阙里中亭赵氏着録有鲁相谒孔子碑而无其説疑即此也末有叔德仲雅题名而亡其姓
夏堪碑 阙年月 字原云在亳州酂县亳州今属鳯阳府酂县今废并其地入永城县属归德府 额题云故相府小史夏堪碑八隶字金石録云后有铭铭三字语颇古其卒葬年月残缺字虽不工然汉碑也隶释云文则崛奇字甚怪陋有难以意防者
雍劝阙碑 无年月 舆地碑目云在梓潼县北二里梓潼县今属四川保宁府 碑式云汉故赵国相雝府君之阙十大隶字为两行其文一面五行一面三行行二十三字第七及第十五字下皆有横画第一重惟首行及第四五行则七字余皆虚其下一字金石録云其前歴叙家世官爵而所述雝君事甚略故吏民汉中太守邯郸某等慕恋恩德刋石称颂焉隶释云此碑全类魏晋间所书刘备及刘渊国中所刻碑亦题为汉存于今者如车骑将军阙成献王碑是也此刻甚可疑但无年岁可证赵氏又寘诸汉碑中故存之
郭辅碑 无年月 集古録目云在襄州谷城县襄州今为襄阳府谷城县属之 额题云郭先生之碑五篆字为一行碑图云其圭首偏左方右晕三重左一重字接晕下凡十一行行三十字穿在第一字之下铭后三行各废三字自额之左皆文之余集古録云其文字古质葢汉之碑也金石録云按后魏郦道元注水经具载此碑云碑无年号不知何代人然则欧阳公何所据遂以为汉人乎余以字画验之疑魏晋时人所为既无岁月可考姑附于汉碑之次隶释云碑有两昭字晋人所讳疑此是魏刻
严发残碑 阙年月 未详所在 碑式云所存十二行行十字隶续云此碑不见岁月疑其非汉刻虽字不工却不类魏晋以后书法
诏赐功臣家字 无年月 字原云在成都府 隶释云诏赐功臣家五大字今在蜀中似是汉人所书其不可详也墨寳云郭氏犂地得之又有小字一刻永平五年四字甃井襍之壁间今不存按此四字又是一石非五字之纪年也
学师宋恩等题名 无年月 隶释云在成都周公礼殿门之西序 字原云碑凡二一列经师经掾一列文学师诸曹掾史隶释云汉永平中尝为四姓小侯立五经师此则蜀郡诸生也当是郡守兴崇学校者镌石纪德诸生既刻姓名而诸曹史亦缀其末惜亡其碑不可考尔成都又有左右生题名一巨碑葢左学右学诸生也其间江阳宁蜀晋原遂宁乃蜀晋所置郡欧阳公以为汉文翁学生题名非也
故吏应酬残题名 无年月 字原云在成都府墨寳云得之北门鱼桥之下 隶释云题名共三十人此石所存者横两行尔上行两人之后则有右郫字其下一行凡十五人末有左江原字二邑皆隶蜀郡此葢蜀郡太守碑隂也墨寳云后无字非碑隂葢断碑尔
宗季方等题名 无年月 隶续云在龙门禹庙 碑式云两横列上一列二十一人下一列二十人隶续云赵氏録禹庙凡二碑皆在龙门
其一有皮氏长刘寻丞樊璋姓名而无隂其一有皮氏长安定苏字而文已磨灭其隂则有汾隂赵遗数十人姓名官爵最后有龙门复民二十五户人名此碑二列有四十一人姓名疑是龙门复民而多少与赵説不合葢别一碑也题名之上有文十余行乃唐开元中龙门令吕延祐所作禹庙颂楚顺八分书亦犹魏子庙碑后人刻于石之空处耳
苏衡等题名 无年月 字原云在兖州 隶释云题名三十余人葢东郡平原北海陈留汝南颍川梁国下邳南阳东平十郡之士也姓名多已沦没或云碑在孔里驻跸亭前或题云孔府君碑隂
举吏张等残题名 无年月 未详所在 隶续云其可见者举吏汝南一人故吏河内一人门生东郡三人门生济南二人门生平原任城各一人薛令有其官而亡其姓名惟虞升一人郡邑名字及所出钱无一字缺者
公乘伯乔残题名 无年月 未详所在 隶续云所存者一列二人广都及郫皆蜀郡之邑葢西川之残碑也
繁长张禅等题名 无年月 舆地碑目云在梁山军忠州界隶续云一石三横首行云长蜀郡繁张君讳禅字仲闻其次题掾曹十人及三人姓名次横之首行云夷浅口例掾赵陵字进德次夷侯九人邑长三人第三横邑君三人夷民六人后云凡卅八户造末有四行高出两字题白虎二夷王及丞尉名字最后两行及其下一横字画差小似是纪事之辞惟夷王谢资数字分明余皆不可读东都益部郡县夷汉错居此必蜀郡太守有德政繁县人共立此碑尊其官吏故书之前列舆地碑目作浮兰碑云是汉刻
酒泉题名 无年月 未详所在 字原云碑九列每列三十二人
交阯都尉沈君神道 无年月 舆地碑目云在大竹县北一里隶释云在梁山军大竹县今属四川顺庆府梁山军即今防州府梁山县也 舆地碑目云双石阙其一镌云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候沈府君神道其一镌云汉新丰令交阯都尉沈府君神道字原云沈字左字道字丰字发笔皆长过三四寸许令字交字两笔皆长君字中笔亦长碑图云其上皆刻朱鸟其下则右刻元武左刻一兽之首若虎而角环在口已缺其爪据之隶释云二神道葢是一人犹王稚子阙尽书其所歴之官也
金君阙 无年月 字原云在云安军即今夔州府云安县 题云钜鹿太守金君阙凡七字碑式云四旁皆刻磨纹
杨宗墓道 无年月 字原云在嘉州舆地碑目云在夹江县东十里嘉州即今四川嘉定州夹江县属之舆地碑目云墓前双阙其左隶书汉故益州太守
杨府君讳宗字仲德墓道十六字金石録作杨宗墓阙铭
清河相张君墓道 无年月 未详所在 题云清河相农太守张君墓凡十字墓下阙一字隶释云一碑甚大其中但存此数字惟河相农君五字防画具尔碑式云两旁有白纹其碑长八尺余濶三尺余此数字之下尚有三之二
不其令董君阙 无年月 字原云在济州即今济宁州 题云汉故不其令董君阙八字为二行天下碑録云汉童恢墓双阙字在任城县南七里一云汉故不其令童君一云童恢琅琊人隶释云东汉循吏有童恢传注云谢承书作僮种两姓异同史氏固有所疑矣初未尝见此阙遂以董为童以碑为正传云恢字汉宗琅邪姑幕人辟公府除不其令其为令在杨赐罢相之后则恢葢孝灵时人也此阙刻一上三物植立若木叶然二男子拜于前有一妇人二稚子又有六妇人鱼贯于后旁有一大树其下有一马立于木下及马后者各一人马前有数物如鸡鹜之状者碑图云所画者子孙展墓之状有仆马休于松楸之下所题八字其左复有四五小字不可辨碑録所载董君双石阙字此葢其一也隶文董字卝下着童碑録及范史误去其卝张驹云尝见不其令一碑数百言其字大小如防东尉司马君碑亦多漫灭者当是彼一阙也
緜竹令王君神道 无年月 字原云在涪州 题云广汉緜竹令王君神道凡九字隶辨云微杂篆体緜字作曰下木略与县字相混故赵氏误作广汉县令而谓其借苓为令按金石録又误合刘让阁道题字为一碑故以为建宁元年十月造而此碑则无年月也字原既辨其误又云建宁元年立何耶
司马孟台神道 无年月 字原云在汉川今为汉川州属成都府 题云故上庸长司马君孟台神道凡十一字隶释云石文皴剥而字札甚精复斋碑目作上庸长阙
高直阙 无年月 字原云在雅州 题云汉故高君讳直字文玉凡九字隶释云字画甚不工汉人题墓有云神道者有云墓道者有云阙者惟高颐及高直但书姓名字尔
韦氏神道 无年月 字原云在均州州今属襄阳府碑图云其上重晕与埋铭同中刻此四字隶释云
石文中断似若韦字尔
征南将军刘君神道 无年月 未详所在 题云有汉征南将军刘君神道凡十字隶续云大小与王稚子阙相类而刚劲过之惟后两字刓损
平杨府君神道 无年月 字原云在绵州今属成都府 题云汉平杨府君叔神道凡八字字原云刻于石阙椽首墨寳云平杨必姓名如建平太守之类叔其字也隶续止有平杨府君叔神六字
沛相范君阙 无年月 舆地碑目云在梓潼县东六里 天下碑録云汉沛相劔门范皮阙墓文字不甚多记名目而已隶续云图经有范伯皮阙蜀人云范君有二阙周囘十六字多磨灭今在鳯皇山寺前麦田中近得范君一阙其上横刻四字尚可认曰府君神道字之下刻四人物次横又有一焉最下三方有白纹其中似尝刻字阙上四人皆向右行更有一石其人却向左行恐是范之右阙阙旁之甎坚厚如石其重十斤田夫耕凿时或得之上有小篆韵语每甎十行行一句一在汪圣锡家其文曰嗟痛明时仲治无年结偅孳孳履践圣门知辨赐张【阙】噍孔言寛愽【阙】约性能渊泉带徒千人行无遗愆予亦得其一云德积未报曷尤乾坤荗而不实顔氏暴顚非独范子古今皆然想貎睹刑列画诸先设徃有知岂复恨焉石上姓名虽沦灭而甎文有范子可证乃知范君名皮字仲治图经误衍伯字按舆地碑目作沛国范伯友墓石阙则又误相为国误皮为友
汝南上蔡令神道 无年月 字原云在阆州即今四川保宁府 隶续云阆州城外一石阙其东面刻十三字与王稚子阙相类蜀人谓之汝南令阙眎其文南之下一上字甚分明葢汝南之上蔡令也徐求阆苑记以为唐贞观中旌表王氏义门所立谬也
侍中杨文父神道 无年月 未详所在 题云汉杨侍中文父之神道凡九字隶续云字体格与冯幽州阙相似必西州所刻者
贞女罗鳯阙 无年月 未详所在 题云汉贞女罗鳯墓凡六字隶续云笔势甚清逸颇类景谒者墓表字之上以朱爵为额葢墓阙也
延年椁字 永初七年 隶续云在蜀中 其文云永初七年四月卅日造焉是万岁延年益夀郭凡十八字为三行
种氏石虎刻字 光和七年 未详所在 其文云光和七年四月五日孝子种览元愽所造共十六字
交州刺史石羊字 无年月 字原云在郴州 隶续云第一行有阯刺史三字上灭其一当是交字第二行有君羊二字上灭其一土人谓之邓君家阙文乃其姓也此墓道之石羊防上刻建安以前之物
六艺之一録卷一百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