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农村的日常生活
第二天早上,苏命是被各种动物的叫声吵醒的。
有公鸡的打鸣声、有小狗的犬吠声还有猫叫声、牛叫声……
迷糊间苏命的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到了动物园。
被子上有淡淡清香,苏命还要再睡一会,但很快屋外又传来规律的砍柴声,他躺在床上眨了眨眼睛,等到清醒后穿上衣服,下床之前,他拍了拍还在打呼噜的刘益寿。
“快起床,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了。”
东北的天真不是闹着玩的,起床的苏命还没出门就连续打了三个喷嚏,吓得他赶紧从背包里掏出外套穿在身上。
即便是六月底,村里的早晨温度还是很低的,稍有不注意很有可能就会被冻感冒。
与苏命穿外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外面劈柴的少女,她双脚像扎马步一样岔开稳稳站住,双手持斧,手起斧落,一块圆寸的木材就被劈成了两半。
少女的鹅蛋脸染上一抹红晕,自然卷曲的秀发被扎成一束,碎发沾着汗水贴在脸颊,样貌美极了。
只是她上身穿着一件黑色短袖,后背好像印着xx中学,似乎是她之前的校服,下身穿牛仔裤,有种贵族公主在乡村的既视感。
不得不说校服是世界上质量最好衣服,有许多家长在干活的时候穿的衣服就是自家孩子的校服。
不远处的灶台前,老太太专心的烧着火,袅袅炊烟从烟囱中缓缓升到空中。
“你醒啦,早饭快好了。”
牧幼安给苏命打了声招呼,羞涩色转过头继续劈柴,似乎还没有习惯苏命出现在她家里。
看着牧幼安面前如小山般的圆木材,苏命心中叹了口气,这活得干到什么时候?
他走到牧幼安的身边,将斧头抢过来说道:“你做饭去吧,这点柴火我来砍。”
牧幼安站在一旁看着苏命生疏的砍柴动作,她努了努嘴,最终还是忍不住的说道:“还,还是我来吧。”
苏命揉了揉自己发酸的老腰,才劈了三块木头他就已经累的不行了,这丫头劈了十几块跟没事人一样,这也太丢人了吧。
恰巧这个时候,刘益寿从堂屋里走了出来,他还没有反应过来,人就已经手里拿着斧头站在木材前了。
“咱不能光吃人家的饭,不给人家干活你说是吧。”
“嗯,有道理,哈欠~”
刘益寿打了个哈欠回道。
“所以你把这一小堆的木材劈完咱就可以吃饭了。”
顺着苏命的手指,小山般的木材出现在刘益寿的眼前,他立刻被吓得十分精神。
“啊?!!!”
“这特么……”
“奶奶在这里,不能说脏话。”
“这特喵的也太多了吧。”
“快干活吧,养你千日,用你一时,展现你作为一个体育生实力的时候到了!加油!”
看着面前比他还高的木材堆,刘益寿生无可恋的拿起斧头对着一块木材劈了下去。
这点重量对于他来说的不沉,但架不住数量多啊,没一会他也热的冒汗了。
苏命也没有闲着,他拿起铁锨就往门外跑。
昨天回来的时候,虽然天黑但他记得清清楚楚,家门口土路上有几块砖头绊了刘益寿几脚,如果是老太太走的话,万一绊倒了后果不堪设想。
屋内刘益寿砰砰的劈着柴火,门外苏命叮叮当当的铲开碎石,然后将坑填平。
一时间,牧幼安成了家里最清闲的人,不过她也就闲一会,就去屋内打扫卫生了。
很快牧幼安将苏命喊到屋里,准备吃饭。
等到刘益寿坐下的时候,他才发现饭桌上就只有两个碗,老太太还在灶台前烧火,牧幼安则跑去院子里劈柴了。
“咦,怎么就两个碗,奶奶和牧幼安不吃吗?”
苏命看了一眼屋外祖孙两,说道:“快点吃吧,她们等到咱们吃完才吃饭。”
两人的早饭是疙瘩汤,浓稠的汤汁里掺杂着西红柿丁与菠菜叶,甚至一人一个荷包蛋。
在农村最不缺的就是青菜,但自己家养的母鸡下的鸡蛋可是很珍贵的,即便是牧幼安也只是偶尔才吃一个,而苏命二人到现在已经吃掉四个了。
刘益寿也知道这个情况,他刚捧起碗,又立刻放了下去,从兜里掏出三百块钱,同时看着苏命说道:“你再借我两百,我之后还你。”
苏命看了眼发小,喝下一口疙瘩汤说道:“你觉得五百块钱奶奶会收吗?”
刘益寿激动情绪立刻哑火,他只想着多给奶奶留些钱,改善她和牧幼安的生活,确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钱你就不用给了,按照牧幼安这种会过日子的性格,她卡里的钱估计够用二三十年的。”
“吃完早饭,我们去镇上赶集,买些东西回来,东西我们又带不走,奶奶总不可能还不收吧。”
刘益寿默默将三百块钱收回口袋,端起瓷碗大口的喝着疙瘩汤,甜甜的,咸咸的。
吃过早饭后,牧幼安在村里借了辆三轮车,苏命骑着三轮车带着两人来到镇上的早集。
对于苏命这种经常逛早集的人就像是鱼儿入了水一样自在。
他骑着三轮车,从集市东头一路砍价砍到了西头,等拐回去的时候,车上已经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
小到碗筷,大到半扇猪肉都被放在三轮车里,就连刘益寿也只能下来步行,因为车上已经没了他的位置。
而牧幼安就只能勉为其难的和苏命挤在前面座椅上,毕竟只有她身材娇小能坐得下。
苏命知道老太太肯定会种各式各样的青菜就像他的爷爷奶奶一样,所以他买了很多生活用品以及肉类。
回到家,三人像是进年货一样来来回回搬了好多趟才将东西搬干净。
奶奶坐在堂屋的椅子上,深陷的眼窝中有泪水翻涌,目光 在苏命身上停留了好久好久。
吃过中午饭后,苏命和刘益寿就打算回去了。
两个男生住在一个黄花大闺女的家里好几天,尤其是牧幼安还这么漂亮,时间一久流言蜚语自然就有了。
村里有些妇女的造谣传谣能力那可是炉火纯青,绝对称得上是大师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