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陆游诗选 > 陆游诗选 三

陆游诗选 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过野人家有感

    纵辔江皋送夕晖[1],谁家井臼映荆扉?隔篱犬吠窥人过,满箔蚕饥待叶归。吴人直谓桑曰叶。世态十年看烂熟,家山万里梦依稀。躬耕本是英雄事,老死南阳未必非[2]!

    淳熙三年(1176)春末,陆游被免除参议官职。这首诗是免官后不久在成都居住时写的。诗人因免官后过田野农家,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但仍以诸葛亮自比,实际上对国家安危还是不能忘怀。

    [1] 纵辔(pèi,音佩):辔本是马缰,纵辔,犹纵马。江皋(gāo,音高):江边。夕晖:夕阳之光。

    [2] 南阳:汉南阳郡治在今河南南阳县。诸葛亮曾经躬耕于此。

    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1],孤臣万里客江干[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3]。天地神灵扶庙社[4],京华父老望和銮[5]。出师一表通今古[6],夜半挑灯更细看。

    这首诗是淳熙三年(1176)陆游在成都时写的。

    [1] 纱帽宽:病后瘦损,故感到纱帽宽松。

    [2] 江干:江边,江指岷江。

    [3] 阖(hé,音合)棺:盖棺,指人死说。

    [4] 庙社:宗庙、社稷,封建时代把它们作为国家的代表。

    [5] 京华:即京师,这里指北宋京都汴京。和銮:车铃,在车子前面的叫和,在马衔上面的叫銮,一般用以指皇帝的车驾。

    [6] 出师一表:公元227年,蜀丞相诸葛亮伐魏,率军北驻汉中,临行前上后主刘禅一表,后人谓之《出师表》。

    夜读东京记[1]

    海东小胡辜覆冒[2],敢据神州窃名号[3];幅员万里宋乾坤[4],五十一年仇未报[5]。煌煌艺祖中天业[6],东都实宅神明隩[7]。即今犬豕穴宫殿,安得旄头下除扫[8]?宝玉大弓久不获[9],臣子义敢忘巨盗!景灵太庙威神在[10],北乡恸哭犹可告[11]。壮士方当弃躯命,书生讵忍开和好[12]?孤臣白首困西南,有志不伸空自悼。

    这首诗是淳熙三年(1176)夏季陆游在成都时写的。诗人因读《东京记》,怀想久已沦陷的北宋旧京,痛心于“五十一年仇未报”,严正地斥责了当时政府中投降派的卖国活动,慨叹自己“有志不伸”。

    [1] 东京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东京记》三卷,宋敏求撰,今佚。疑陆游所读《东京记》即此书。宋以汴都为东京,即今河南开封。

    [2] “海东”句:海东小胡,指金人。辜,辜负。覆冒,犹覆盖、覆育之意。《金史·本纪》:“金之先,出靺鞨氏。……唐初有黑水靺鞨,居肃慎地。开元中来朝,置黑水府,以部长为都督刺史,置长史监之。赐都督姓李氏,名献诚。领黑水经略使。”作者的意思大约是说:女真族曾受中国封爵,现在反而侵略中国,是辜负了中国覆育之恩。

    [3] 窃名号:盗窃帝王的称号。

    [4] 幅员:即疆域。广狭曰幅,周围曰员。

    [5] “五十”句:金于靖康元年(1126)闰十一月攻陷汴京,陆游于淳熙三年(1176)写此诗,上距汴京失陷已五十一年。

    [6] 煌煌:光明伟大之意。艺祖:开国的帝王称为艺祖,这里指宋太祖。中天:天运正中之时,谓太平盛世。

    [7] 东都:即东京。神明隩(ào,音傲):言为神灵所居的地方,是歌颂汴京的说法。

    [8] “安得”句:《史记·天官书》:“旄头,胡星也。”古代有一种迷信的说法:天上星辰的变化与人事有相联属的关系。这句诗是说如何能把旄头这颗胡星扫除下来,也就是如何能扫除金人的意思。或者说旄头是帝王的先驱骑士,这里借指宋军。除扫,承上文,指驱逐金人说。这句诗是盼望宋军扫除金人的意思。这种解释也可以通。

    [9] “宝玉”句:《春秋》定公八年《左传》:“盗宝玉大弓。”注云:“宝玉,夏后氏之璜;大弓,封父之繁弱。”宝玉大弓都是国家的重器。宝玉大弓被盗已久,比喻金人窃据中原,国土久未恢复。

    [10] 景灵:宋宫名。

    [11] 乡:通“向”。可告:可告于祖宗神灵。

    [12] “书生”句:书生,指妥协求和派的文臣。和好,指与金国议和。南宋当时奉行着隆兴二年(1164)签订的“和议”,主要内容是:宋金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割唐、邓二州及商、秦之半;宋主称金主为叔父;宋每年纳银绢各二十万两匹。

    万里桥江上习射[1]

    坡陇如涛东北倾[2],胡床看射及春晴[3]。风和渐减雕弓力[4],野迥遥闻羽箭声[5]。天上欃枪端可落[6],草间狐兔不须惊[7]。丈夫未死谁能料?一笴他年下百城[8]。

    陆游于淳熙三年(1176)夏秋之间至淳熙五年(1178)正月主管台州桐柏山崇道观,仍在成都居住。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初春在成都时写的。诗意与《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阅》略相近似。

    [1] 万里桥:在四川华阳县南。

    [2] 坡陇如涛:言其地势丘垄起伏不平,好像水中波涛的形状。

    [3] 胡床:即今之交椅,本自外地传入中国,故名胡床。

    [4] “风和”句:古时角弓,用胶粘结兽角制成。春晴气候转暖,胶的粘结力受影响,所以弓力亦渐减弱。

    [5] 野迥(jiong,音窘):迥,远的意思。野迥,野外旷远的地方。

    [6] “天上”句:欃、枪,星名,都是彗星。古代迷信的说法:以为欃、枪出现,则天下将有兵乱。这里以射落欃枪比喻驱逐金人,恢复中原,使天下重得太平。

    [7] 狐兔:比寻常盗贼。

    [8] 一笴(gě,音戈):笴,箭干,一笴犹一箭。

    关山月[1]

    和戎诏下十五年[2],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3],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4]?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初春陆游在成都时写的。大意是说孝宗隆兴二年向金人屈辱议和以来,豪门贵族一直过着极其奢侈腐朽的生活,将军们按兵不战,士兵们白白地在边界军中消磨岁月,因而金人得以长期侵占中原,陷区人民却忍受着极大的痛苦,迫切地盼望着宋军能够前来收复失地。

    [1] 关山月:汉乐府中“横吹曲”名之一,横吹曲本是西域军乐。

    [2] “和戎”句: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下诏与金议和,计至淳熙四年(1177)陆游写此诗已历十四年,这里十五年是举其概数。

    [3] 朱门沉沉:封建社会的大官之家,得用朱红的颜色涂漆门户,后来朱门就成了豪门贵族的代称。沉沉,深远的意思。

    [4] 笛里:横吹曲的乐器中有用笛的,故曰笛里。

    出塞曲[1]

    佩刀一刺山为开[2],壮士大呼城为摧。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动地银山来[3]。长戈逐虎祁连北[4],马前曳来血丹臆[5];却回射雁鸭绿江[6],箭飞雁起连云黑。清泉茂草下程时[7],野帐牛酒争淋漓。不学京都贵公子,唾壶麈尾事儿嬉[8]。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初春陆游在成都时写的。这首诗写的是想像出兵塞外,攻克敌城以及远征行军射猎的情形;并有对当时统治集团优游享乐、无志恢复表示鄙视之意。

    [1] 出塞曲:汉乐府诗中“横吹曲”名之一。

    [2] “佩刀”句:东汉耿恭率汉兵与匈奴作战,占据疏勒城。匈奴在城下壅绝涧水。城中乏水,耿恭于城中凿井深十五丈,但仍然得不到水。耿恭仰天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于是就有水泉从井中奔出。贰师将军,即李广利。汉武帝时李广利曾率汉兵攻西域大宛国(在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

    [3] 银山:言日光照耀白甲,看去好像银山一样,形容三军甲马之多。

    [4] 祁连:山名。主峰在今甘肃张掖西南。

    [5] 丹臆:谓染红了的胸部,指打伤猎获的虎说。

    [6] 鸭绿江:源出辽宁省长白山南麓,流入黄海,为我国与朝鲜的界水。

    [7] 下程:程,路程;下程,途中息止的意思。

    [8] “唾壶”句:唾壶,承唾之具。麈(zhu,音主)尾,拂尘之具。东晋王敦尚清谈,常在酒后咏魏武帝曹操乐府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拍节,壶边都被打缺了。又东晋王衍亦好清谈,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按这句诗是讽刺南宋贵族子弟生活暇逸,全无斗志,有如东晋士大夫以追逐清谈宴乐为事。

    战城南[1]

    王师出城南,尘头暗城北。五军战马如错绣[2],出入变化不可测。逆胡欺天负中国,虎狼虽猛那胜德?马前嗢咿争乞降[3],满地纵横投剑戟。将军驻坡拥黄旗[4],遣骑传令勿自疑,诏书许汝以不死,股栗何为汗如洗[5]!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初春陆游在成都时写的。诗中描写想像中的宋军战胜金兵、金兵纷纷投降的情形。诗意与上一首相近似。

    [1] 战城南:汉乐府诗“鼓吹曲”中“铙歌”曲名之一。

    [2] 错绣:错,相互交错;绣,五采成文的丝刺叫作绣。错绣,这里用来形容军队阵容错杂变化的情形。

    [3] 嗢咿(wā yi,音洼衣):形容金兵说话的声音。

    [4] 黄旗:宋军所用的旗帜。

    [5] 股栗:两腿发抖。

    读书(二首选一)

    其二

    归老宁无五亩园[1],读书本意在元元[2]。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3]。时方读小本通鉴。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初春陆游在成都时写的。诗中自述读书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民;并且说到他自己年老苦学的情况。

    [1] 归老:年老致仕归家休养。宁无:岂无。

    [2] 元元:谓人民。

    [3] 课:这里作阅读每日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书讲。蝇头:谓如苍蝇头一样小的字。

    夜读唐诸人诗,多赋烽火者。因记在山南时,登城观塞上传烽,追赋一首[1]

    我昔游梁州[2],军中方罢战。登城看烽火,川迥风裂面。青荧并骆谷[3],隐翳连鄠县[4]。月黑望愈明,雨急灭复见。初疑云罅星[5],又似山际电。岂无酒满尊,对此不能咽。低头愧虎,零落白羽箭。何时复关中,却照甘泉殿[6]!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春陆游在成都时写的。诗中追述了作者陕南从军时所见山南边防传烽的情景。

    [1] 传烽:古时边疆报警的办法:筑高土台,积薪草,有敌警,夜则举火燃烧,以相传告,谓之举烽;白天则燃烧积薪或狼粪以望其烟谓之燔燧。这里的传烽包括举烽和燔燧二者而言。

    [2] “我昔”句:梁州,古地名,包括今四川及陕西南郑一带地方。陆游于乾道八年(1172)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曾随军驻终南山以南军中。全句事指此。

    [3] 青荧:光明的样子,这里形容烽火火光。并:依傍,傍着。骆谷:骆谷北起陕西鄠县界,南至洋县界,全长约四百余里。

    [4] 隐翳(yì,音义):形容烽火光隐约不显。

    [5] 云罅(xià,音下):云的间隙。

    [6] 甘泉:汉宫名,在今陕西淳化县。

    楼上醉书

    丈夫不虚生世间,本意灭虏收河山。岂知蹭蹬不称意[1],八年梁益凋朱颜[2]!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3]。中原机会嗟屡失,明日茵席留余潸[4]。益州官楼酒如海,我来解旗论日买[5]。酒酣博簺为欢娱[6],信手枭卢喝成采[7]。牛背烂烂电目光[8],狂杀自谓元非狂[9]。故都九庙臣敢忘[10]?祖宗神灵在帝旁[11]!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春季陆游在成都时写的。诗中主要是说自己收复河山的雄心屡遭挫折,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只有借酒浇愁,可是虽然如此,对于沦陷已久的故都仍然念念不忘。

    [1] 蹭蹬:本行路失势之貌,这里是不得志的意思。

    [2] 八年梁益:梁,梁州。益,益州。梁、益即今四川省全部及陕西省西南部之地。陆游于乾道六年(1170)入蜀,至淳熙四年(1177)作此诗,其中约近一年在南郑,七年居四川,故总曰:八年梁益。

    [3] 松亭关:在今河北迁安西北,是金之军事要地。

    [4] “明日”句:这是承上句说梦醒之后,始知是梦,不觉叹息流涕,枕席之上次日犹有泪湿。潸(shān,音衫),流涕貌。

    [5] 解旗:酒家悬旗帜为标志,解旗,疑指酤酒说。

    [6] 博簺(sài,音塞):古代一种局戏,行棋相塞,故谓之簺。

    [7] 枭卢:古代一种博戏,用五木为子,博头刻有枭、卢、雉、犊、塞以为胜负之采。其中以枭为最胜,卢次之。

    [8] “牛背”句:牛背,谓骑在牛背上。烂烂,光明貌。王戎的眼睛能“视日不眩”,裴楷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见《世说新语·容止篇》及《晋书·王戎传》。

    [9] 元:通“原”。

    [10] 九庙:汉后皇帝有九庙,以供奉其祖先。

    [11] “祖宗”句:是说列祖列宗之灵犹在天帝之旁,有自誓不忘故国宗庙之意。

    送范舍人还朝[1]

    平生嗜酒不为味[2],聊欲醉中遗万事[3]。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君如高光那可负[4],东都儿童作胡语[5],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6]。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旄头下扫在旦暮,嗟此大议知谁当[7]?公归上前勉画策,先取关中次河北。尧舜尚不有百蛮,此贼何能穴中国?黄扉甘泉多故人[8],定知不作白头新[9],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

    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为四川制置使,驻成都,与陆游为文字交。四年(1177)六月,范成大奉旨召对,东归,陆游送行直至眉州(今四川眉山)。这首诗就是陆游送范成大至眉州时写的。诗中希望范成大回朝后能建议北伐。

    [1] 范舍人: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人,是南宋著名诗人之一。曾官中书舍人,故称之为范舍人。

    [2] “平生”句:嗜是爱好,全句是说平生爱好喝酒不是为了酒的味道。

    [3] 遗:遗忘。

    [4] 高光:高,指西汉高帝;光,指东汉光武帝。

    [5] “东都”句:东都汴京时已沦陷五十余年,故儿童能作女真语。

    [6] 觐:朝见。

    [7] “嗟此”句:大议指出师北伐。当,主持。这句的意思是说,只有范成大才能建此北伐之策。

    [8] 黄扉:扉,门。古代宰相厅门涂黄色,故黄扉为宰相厅事的代称。甘泉:本汉宫名,这里借指宋宫殿。

    [9] 白头新:古谚:“白头如新。”是说缺乏深刻了解的朋友,虽然相交到头发都白了的时候,还是和新交识的人一样,并没有深厚的友谊。

    浣花女[1]

    江头女儿双髻丫[2],常随阿母供桑麻[3],当户夜织声咿哑[4],地炉豆煎土茶[5]。长成嫁与东西家,柴门相对不上车;青裙竹笥何所嗟[6]?插髻烨烨牵牛花[7]。城中妖姝脸如霞[8],争嫁官人慕高华;青骊一出天之涯,年年伤春抱琵琶[9]。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六七月间陆游在成都时写的。诗题一作《浣溪女》。诗中歌咏了当时农村姑娘的劳动生活和婚嫁情况。并且以城市争慕高华嫁与官人的妖艳女子的不幸结局为对比。

    [1] 浣花:即浣花溪,在四川成都西五里。

    [2] 双髻丫:未成年女子把头发编成两个小辫子,再总结起来。

    [3] 供桑麻:从事采桑纺麻的劳动。

    [4] 咿哑:这里指织机声。

    [5] 豆:即豆秸。“”同“秸”。

    [6] 青裙竹笥:青布裙子和竹篾箱子,言嫁妆的朴素与菲薄。

    [7] 烨(yè,音叶)烨:本光盛貌,这里是形容牵牛花的光彩。

    [8] 妖姝:妖艳的女子。

    [9] “青骊”二句:青骊,纯黑色的马。这二句是说女子嫁与官家,做官的并不看重爱情,离家远游,结果只有弹着琵琶,在曲中诉说自己的幽愁怨恨,其遭遇就与白居易《琵琶行》诗中所写的嫁与了重利轻别离的商人那个妇人相像。

    登城

    我登少城门[1],四顾天地接[2]。大风正北起,号怒撼危堞。[3]九衢百万家,楼观争岌。卧病气壅塞,放目意颇惬。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上天祐仁圣,万邦尽臣妾。横流始靖康[4],赵魏血可蹀[5]。小胡宁远略,为国恃剽劫[6]。自量势难久,外很中已慑[7]。籍民备胜广,陛戟畏荆聂[8]。谁能提万骑,大呼去声。拥马鬣,奇兵四面出,快若霜扫叶,植旗朝受降,驰驿夜奏捷[9]!豺狼一朝空,狐兔何足猎!遗民世忠义[10],泣血受污胁;系箭射我诗,往檄五陵侠[11]。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七月陆游在成都时写的。作者因登城远望,联想起靖康以来,金人残杀抢劫汉族人民,以及金国势力已衰,惧怕和镇压汉族人民反抗的情形。诗中并对陷区被压迫人民的抗金行动,表示了自己的希望。

    [1] 少城:四川成都旧有太城、少城,少城在太城西,一名龟城。

    [2] 天地接:极目远望,好像天地接连在一起的样子。

    [3] 危堞:堞是城上有垛口的墙,即女墙。危堞谓高的女墙。

    [4] 横流:洪水泛滥,横行不由水道为横流。这里比喻金人入侵,北方大乱的情形。靖康:宋钦宗年号。靖康元年(1126),金人攻破汴京,次年虏宋徽宗、钦宗北去。

    [5] “赵魏”句:赵、魏,战国时代两个国家。赵国领域约相当于今山西、河南、河北各一部分,魏国领域约相当于今河南、山西各一部分。这里举以代表黄河南北一带金兵攻占的地方。血可蹀,血流甚多,人竟可从血上走过,形容金兵残暴野蛮,杀人极多。

    [6] 剽劫:抢掠。

    [7] “外很”句:外面凶恶,心中害怕,也就是外强中干的意思。

    [8] “籍民”二句:籍民,登记户口。备,防备。胜广,即陈胜、吴广,是秦末农民起义运动的两个著名的领袖。陛戟,古代帝王宫殿阶陛两旁设立卫士,手持剑戟以资保护,谓之陛戟。荆聂,指荆轲和聂政,是战国时两个著名的刺客。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始皇,不中,被杀。聂政为严仲子刺杀韩相侠累,成功后自杀。二句是说金王朝登记户口,严防人民群众起义;同时又畏惧刺客,防卫森严。

    [9] 奏捷:即报捷。

    [10] 遗民:指沦陷区的汉族人民。

    [11] 五陵侠:五陵,即汉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为汉高帝、惠帝、景帝、武帝、昭帝所葬处。汉代时五陵地方住有有豪侠气节的人。这里五陵侠借指陷区英勇抗金的人民。按篇末二句是说,要以此诗号召和发动陷区的爱国义民来驱逐敌人。

    猎罢夜饮示独孤生(三首选一)[1]

    其二

    关辅何时一战收[2]?蜀郊且复猎清秋。洗空狡穴银头鹘[3],突过重城玉腕骝[4]。贼势已衰真大庆,士心未振尚私忧。一樽共讲平戎策,勿为飞鸢念少游[5]。

    淳熙四年(1177)九月间陆游赴汉州(今四川广汉一带地方)小猎。这首诗就是在这次出猎时写的。诗中自述清秋出猎,有习武事以备北伐之意,并指出当时金势已衰,可惜南宋一些人仍然畏避苟安,不能利用这个良好时机。

    [1] 独孤生:名策,字景略,河中人。工文章,善骑射。陆游结识于蜀中,推之为一世奇士。(见《剑南诗稿》卷十四)

    [2] 关辅:汉于京师设置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行政区,号称关中三辅(在今陕西西安一带地方)。

    [3] 狡穴:狡兔的窟穴。银头鹘(hú,音胡):鹘即隼,猛禽类鸟。银头鹘,头上毛是银白色的隼。

    [4] 玉腕骝:玉腕,谓马足洁白如玉;骝,黑鬛赤身的马;玉腕骝,是一种良马。

    [5] “勿为”句:东汉光武帝时马援攻交趾(在今越南),得胜,封新息侯。于是就杀牛备酒,慰劳军士,从容地对部下说:“我的从弟少游常嫌我慷慨多大志,他曾对我说:‘士生一世,但求衣食足,坐一辆短毂的车子,驾着一匹走得很慢的马,作一个郡吏,顺便还可以照顾家里,而乡里都说是个好人,就可以了。如果再想多求,那就是自找苦恼。’当我在浪泊、西里的时候,敌人还没有打败,地下是潦,天上是雾,毒气中人,抬头看见飞鸢都跕跕堕入水中。那时回念少游平时所说的事,哪里能够做到呢?现在赖大家的努力,打胜了仗,我自己首先得到奖赏,真是又喜欢又惭愧。”陆游这句诗是借用马援攻交趾途中见飞鸢堕水,因而想起少游的话这一史实,来说明有志北伐抗金的人,不应因为战争环境的艰苦就产生退缩的心情。

    秋晚登城北门[1]

    幅巾藜杖花城头[2],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3]。山河兴废供搔首[4],身世安危入倚楼[5]。横槊赋诗非复昔[6],梦魂犹绕古梁州。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九月陆游在成都时所作。诗人对着晚秋景物的萧条,想念着关中的失地,空有雄心壮志,不得实现,登楼怅望,充满了忧国伤时的苦闷。

    [1] 城北门:指成都城北门。

    [2] 幅巾:不着冠,只用丝巾一幅束头,谓之幅巾。藜杖:藜,草本植物。藜茎所做的手杖,谓之藜杖。

    [3] “两行”句:是说鸿雁南飞,带来了长安杜陵秋意,表示对关中失地怀念的情绪。

    [4] “山河”句:意思是说中原山河沦陷,至今未复,因之使人搔首不安。

    [5] “身世”句:身世,指自己一生所处之世。这句的意思是说,当此倚楼远望之时,想到国家前途安危未卜,不禁百感交集。

    [6] 横槊赋诗:横槊已见《夜读岑嘉州诗集》诗注。横槊赋诗,借指乾道八年(1172)陆游于南郑任四川宣抚使幕府职时在军中作诗事。

    遣兴

    耆旧日凋谢[1],将如此老何?懑拈如意舞,狂叩唾壶歌[2]。郡县轻民力,封疆恃虏和。功名莫看镜[3],吾意已蹉跎!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初冬陆游在成都时作。诗中是愤慨自己年岁已老,救国壮志还不能实现;并指斥南宋政权内政败坏,滥用民力,专靠妥协求和来保障小朝廷在东南一角的偏安。

    [1] 耆旧:年老而负重望的人。

    [2] “懑拈”二句:愤懑时则手拈如意而舞,狂放时则敲唾壶而歌,表示慷慨不平。这里是用晋王敦以如意击打唾壶事。参看《出塞曲》唾壶句注。

    [3] “功名”句:是说功名未立,忽已老大,看镜则白发衰颜,益增感慨。

    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中作

    世言九州外,复有大九州[1],此言果不虚,仅可容吾愁。许愁亦当有许酒[2],吾酒酿尽银河流。酌之万斛玻璃舟[3],酣宴五城十二楼[4]。天为碧罗幕,月作白玉钩,织女织庆云[5],裁成五色裘。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6]。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却驾白凤骖班虬[7],下与麻姑戏玄洲[8]。锦江吹笛余一念,再过剑南应小留[9]。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陆游在成都时写的。诗中用神话故事中的素材,发挥自己的奔放的幻想,抒写自己的深沉的愁闷。

    [1] “世言”二句:战国时齐国学者驺衍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而中国之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也叫做九州。(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这种九州外复有大九州的说法,是我国古代学者对于世界的一种推测。

    [2] 许愁:许是约计数量之词,许愁就是这么多忧愁的意思。

    [3] 玻璃舟:谓酒杯。

    [4] 五城十二楼:相传昆仑山上有五城十二楼,是黄帝所造以候仙人的地方。这是汉代方士们欺骗汉武帝的话。(见《汉书·郊祀志》)

    [5] 庆云:古代迷信的说法:有一种五色的似云似烟的东西,叫作庆云,是太平之应。

    [6] 北辰:即北极星。相献酬:宾主相互敬酒。

    [7] 骖班虬(qiú,音求):凡车驾之马在旁者为骖。虬,相传龙子之有角者叫作虬。骖班虬是说以斑白色的虬龙拉车。

    [8] 麻姑:神话中的人物,相传为古仙女。玄洲:神话中的地名,相传是神仙所居住的地方。

    [9] “锦江”二句:锦江,在今四川华阳县境。剑南,今四川剑阁以南长江以北一带地方。锦江吹笛,传说仙人费文袆骑黄鹤,吹玉笛,往来锦江。这一句诗是说自己若果能摆脱愁闷,与传说中的人物一样成仙而去,心中却还有一个念头,就是再过剑南时,要稍作停留,不忍即刻离去。

    晚登子城

    江头作雪雪未成,北风吹云如有营[1]。驱车出门何所诣[2]?一放吾目登高城。城中繁雄十万户,朱门甲第何峥嵘[3]!锦机玉工不知数,深夜穷巷闻吹笙。国家自从失河北,烟尘漠漠暗两京。胡行如鬼南至海,寸地尺天皆苦兵[4]。老吴将军独护蜀[5],坐使井络无欃枪[6],名都壮邑数千里,至今不闻戎马声。安危自古有倚伏[7],相持默默非敌情[8]。棘门灞上勿儿戏,犬羊岂惮渝齐盟[9]!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冬季陆游在成都时写的。诗人因蜀中富裕繁荣,安靖无事,想到吴玠将军抗金保蜀的功绩;后四句针对当时一些执掌军权的人依恃和议,不防备金人的情况,提出了及时的警告。

    [1] 如有营:好像有所经营,是说天气正在酝酿下雪。

    [2] 诣:往。

    [3] 甲第:高门大宅。

    [4] “国家”四句:徽宗宣和七年(1125)冬,金兵南侵,黄河以北各城先后失守,开封于靖康元年(1126)闰十一月被金兵攻陷,洛阳于建炎二年(1128)被攻陷。建炎三年(1129)冬金宗弼率兵渡长江南侵,金兵所至,杀烧抢掠。高宗一路由临安逃至明州(今浙江鄞县),又乘船逃至海上,金兵下海穷追三百余里,不及而还。两京,宋以开封为东京,洛阳为西京,号称两京。

    [5] 老吴将军:指宋将吴玠。绍兴元年(1131)金宗弼企图自陕略取四川,吴玠与其弟吴璘大败之于和尚原,宗弼身中两矢,割须而逃。四年(1134)又败金兵于仙人关。川蜀得以保全,吴玠的战功是很大的。

    [6] 井络:井,井星;络,维络之意。这是说东井星在天文上为蜀地分野(列宿所当的地区)。扬雄《蜀都赋》说:“上稽乾度,则井络储精。”左思《蜀都赋》亦说:“远则岷山之精,上为井络。”诗中本述蜀事,故以井络代表蜀地。

    [7] 倚伏:凡事相为因果的意思。《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8] “相持”句:是说当时宋金两国议和,彼此息兵相持,默默不动,但这只是表面情况,敌人的野心决不止此。

    [9] “棘门”二句:棘门,在今陕西咸阳;灞上,在今西安以东。汉文帝时,匈奴入侵,将军徐厉驻棘门,刘礼驻灞上,周亚夫驻细柳(在今陕西咸阳),以防备匈奴。文帝亲自前来劳军,至灞上及棘门军,皆直驰而入。后至细柳军,军士披甲执兵,彀弓持满,文帝不得进入。文帝使持节诏说明前来劳军后,才得进壁门。既进,又受军中规定约束,马不得驰驱,于是文帝按辔徐行至营。亚夫见到文帝时,不拜,结果以军礼相见。文帝出门后叹说:“嗟乎!周亚夫才是个真正的将军!灞上棘门军,真若儿戏。他们那些将军若受到敌人袭击,都会成为俘虏的。至于亚夫,谁能够侵犯他呢?”(见《史记·绛侯世家》)二句意思是希望当时南宋掌握军权的人,不要像汉代棘门、灞上的防备匈奴的将军一样玩忽儿戏;而应该像周亚夫治军那样,随时都严加防备。因为和约是不可依赖的,金人随时都可能撕毁和约,重来进犯。齐盟,即同盟,这里指宋金间的和议。

    草堂拜少陵遗像[1]

    清江抱孤村[2],杜子昔所馆。虚堂尘不扫,小径门可款[3]。公诗岂纸上?遗句处处满。人皆欲拾取,志大才苦短。计公客此时,一饱得亦罕[4],厄穷端有自,宁独坐房琯[5]?至今壁间像,朱绶意萧散[6]。长安貂蝉多[7],死去谁复算?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陆游在成都作。诗中主要是歌颂伟大诗人杜甫及其长远广泛的影响,肯定他的人格和诗歌艺术成就是永垂不朽的。

    [1] 草堂:杜甫于唐上元元年(760)在成都浣花溪旁筑茅屋居住,号称草堂。

    [2] “清江”句:杜甫《江村》诗有“清江一曲抱村流”句,以描写草堂所在地形势。

    [3] 门可款:言可叩门而入。

    [4] “计公”二句:公,指杜甫。按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期间,生活贫困,故云。

    [5] “厄穷”二句:是说杜甫之所以穷困,正有其原因,不单是为了救房琯的事。按杜甫与房琯友善。唐肃宗时,房琯为宰相,自请率师讨安禄山,与安禄山的军队战于陈涛斜,兵败,加以客董庭兰纳贿,因而被贬为邠州刺史。杜甫当时任左拾遗职,上疏力争,说房琯有才,不宜因小事免大臣。肃宗大怒,于是杜甫就坐房琯党,自拾遗职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6] 朱绶:用红丝编织成绦,以系印环,古代常用以代表官阶品位。

    [7] 貂蝉:一种冠上的装饰品,汉时侍从贵臣用之。这里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

    感兴(二首)

    其——

    少小遇丧乱[1],妄意忧元元。忍饥卧空山,著书十万言。贼亮负函贷,江北烟尘昏[2]。奏记本兵府,大事得具论[3]。请治故臣罪,深绝衰乱据[4]。言疏卒见弃[5],袂有血泪痕[6]!尔来十五年,残虏尚游魂。遗民沦左衽[7],何由雪烦冤!我发日益白,病骸宁久存?常恐先狗马[8],不见清中原!

    《感兴》诗是淳熙四年(1177)陆游在成都时作。白发的诗人回顾自己的一生,始终为着人民和国家的利益而奋斗,但却受到了执政者的排挤和打击。诗人相信自己的愿望终将实现,只是耽心自己不能亲眼见到收复中原的那一天了。

    其二

    高帝王蜀汉,天下岂易图?幡然用其锋,项羽不支梧[9]。嗟余昔从戎,久戍南郑墟[10];登高望夕烽,咫尺咸阳都。群胡本无政,剽夺常自如;民穷诉苍天,日夜思来苏[11]。连年况枯旱,关辅尤空虚[12]。安得节制帅[13],弓刀肃驰驱?父老上牛酒,善意不可孤[14]。诸将能办此,机会无时无!

    这首诗是说汉高帝以巴蜀、汉中一隅能够统一中国,攻灭项羽。今中原被金侵占,人民痛苦,渴望恢复;加以连年大旱,关中尤其空虚,只要有决心从汉中出兵北伐,机会是随时都有的。

    [1] “少小”句:陆游于徽宗宣和七年(1125)冬十月生于淮上,次年钦宗靖康元年(1126)闰十一月,金人陷汴京,陆游随其父陆宰自荥阳(今河南荥阳)避金兵移居寿春(今安徽凤阳),建炎元年(1127)又渡江归山阴。建炎三年(1129)冬金宗弼渡江南侵。次年陆游又随其父避居东阳(今浙江金华),至绍兴三年(1133)陆游九岁时才回到山阴定居。所以说是少小遇丧乱。

    [2] “贼亮”二句:贼亮指金主完颜亮;负函贷,是说辜负了对他的包容宽大。绍兴三十一年(1161)完颜亮撕毁“绍兴和议”,率大军渡淮,并进追长江。二句事指此。

    [3] “奏记”二句:奏记,即上书。兵府,指枢密院。二句包括《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阅》诗“早事”句注所述诸事。

    [4] “请治”二句:故臣,指权臣曾觌、龙大渊。陆游曾对大臣张焘说他们“招权植党,荧惑圣德”,并劝他早日将这种情况告诉孝宗。二句事指此。

    [5] “言疏”句:指陆游因反对权臣曾觌、龙大渊,被免枢密院编修,及其后因“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坐免隆兴通判归山阴事。

    [6] 袂(mèi,音妹):衣袖。

    [7] 沦左衽:古者“夷”、“狄”之服,其衣襟前幅向左掩,故曰左衽。沦左衽,比喻陷于金人统治之下。

    [8] 先狗马:早死之意。《史记·公孙弘传》:“恐先狗马填沟壑。”但说“先狗马”,是歇后语。

    [9] “高帝”四句:秦末刘邦攻入秦都咸阳后,因势力不及项羽,故不得不受项羽所封汉王的称号,领巴蜀、汉中一带地方。在这种形势下,他要想统一中国是不容易的。但结果刘邦能够幡然改变策略,愈战愈强,自汉中出兵,入据关中,打败项羽,统一中国。高帝,即汉高帝刘邦。幡然,改变的意思。锋,指军士的锐气。支梧,即枝梧,对抗的意思。

    [10] 南郑:今陕西南郑县,即古汉中郡,刘邦为汉王时都此。

    [11] “日夜”句:是说陷区人民日夜想望宋军前来解救。来苏,《尚书·仲虺之诰》:“后来其苏。”旧注:“待我君来,其可苏息。”后来“来苏”二字连用本此。这里是从困苦中解救出来的意思。

    [12] “连年”句:淳熙二年(1175)金国有旱灾,三年金陕西等十路又有旱灾,故说连年枯旱,关辅空虚。

    [13] 节制:指挥统辖的意思。

    [14] “父老”二句:是说关中父老将献牛酒以欢迎王师,不应辜负了他们这种好意,叫他们失望。

    枕上

    枕上三更雨,天涯万里游。虫声憎好梦[1],灯影伴孤愁。报国计安出?灭胡心未休。明年起飞将,更试北平秋[2]。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陆游在成都时作。

    [1] “虫声”句:憎,憎恶。这是说虫声扰人睡眠,好像是有意憎恶人酣睡入梦。

    [2] “明年”二句:汉武帝时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畏避,称他为汉之“飞将军”。《汉书·李广传》,武帝报书曰:“将军其率师东辕,弥节白檀,以临右北平盛秋。”意思是说盛秋马肥,恐匈奴入寇,故令其戒备。这是借用李广事,希望宋朝廷能够起用良将,打退金人。

    游诸葛武侯书台[1]

    沔阳道中草离离[2],卧龙往矣空遗祠[3]。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4]。定军山前寒食路[5],至今人祠丞相墓。松风想像梁甫吟[6],尚忆幡然答三顾[7]。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8]。世上俗儒宁办此?高台当日读何书[9]?

    这首诗是淳熙五年(1178)初春陆游在成都时作。诗人因游诸葛亮读书台,想到这位古代政治家当年的生活、出处和事业,尤其是他坚持北伐的精神,因而对他表示景仰。

    [1] 诸葛武侯书台:诸葛亮为蜀丞相,死后谥为忠武侯。相传诸葛亮相蜀时,曾在成都北筑读书台,以集诸儒,兼接待四方贤士。(见《太平寰宇记》)

    [2] 沔阳:沔阳县,汉置,故城在今陕西沔县。蜀丞相诸葛亮率兵由汉中攻魏时,曾屯兵于此。离离:草长貌。

    [3] 卧龙:即诸葛亮。三国时徐庶曾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说:“诸葛孔明(亮字)者,卧龙也。”祠:指沔阳道中所见的诸葛武侯祠。

    [4] “当时”二句:典午,本“司马”二字的隐语,指司马懿。典谓主管(司);午,按照十二属的序列,午属马。诸葛亮与魏将司马懿在陕西武功一带相持。司马懿采取防御政策,诸葛亮几次挑战,他都不应。故陆游说他是“气丧不敢当王师”。

    [5] 定军山:在陕西沔县。《三国志·诸葛亮传》:“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寒食:旧时节日名。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禁火三日,故名寒食。按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二日,旧时在清明节有扫墓的习惯,故下文说:“至今人祠丞相墓。”

    [6] 梁甫吟:古歌曲名,一作梁父吟。诸葛亮未遇刘备以前,家居隆中,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7] 三顾:顾,这里是访求的意思。刘备曾亲自三次拜访诸葛亮,到第三次才得会见。于是诸葛亮始与刘备畅论天下形势,出为辅佐。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

    [8] 远比管乐:管,即管仲,是春秋时的政治家。管仲相齐桓公,齐国得以强盛,称霸诸侯。乐即乐毅,是战国时燕国大将。燕国先曾为齐战败,燕昭王立后,乐毅助昭王复仇,大败齐国,攻下齐国七十余城。诸葛亮未仕时,常以管仲、乐毅自比。

    [9] “高台”句:高台,指读书台。这是说不知诸葛亮当年在这里读了些什么书,才具有管仲、乐毅那样的经世之略,言外有惊叹仰慕之意。

    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1]

    中原草草失承平[2],戍火胡尘到两京[3]。扈跸老臣身万里[4],天寒来此听江声!以少陵诗考之,盖以秋冬间寓此州也。寺门闻江声甚壮。

    淳熙五年(1178)正月孝宗召陆游东归,二月间陆游离成都顺长江东下,秋天到达临安。这首诗是在四月间路过忠州时写的。诗人凭吊前代诗人杜甫的寓居,对于杜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他的遭遇,有异代同心之感。

    [1] 龙兴寺:在唐之忠州,今四川省忠县。永泰元年(765)五月杜甫离成都东下,入秋至忠州,在龙兴寺大约住了两个月的时间。少陵先生:即杜甫,参见《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诗注。

    [2] 草草:仓猝之意。承平:本意是说继承已往治平之世,后遂泛用作太平讲。

    [3] “戍火”句:两京,唐以长安、洛阳为两京。唐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据范阳叛变,率领由契丹、奚、突厥等族所组成的军队攻陷了洛阳,次年又陷长安。所以说戍火胡尘到两京。

    [4] “扈跸”句:扈跸谓随从皇帝车驾。老臣,指杜甫。安禄山陷长安后,玄宗逃蜀,太子即位灵武,是为肃宗。杜甫由长安奔至凤翔,谒见肃宗,拜左拾遗。肃宗还长安,杜甫又随从回京。后杜甫因救房琯被调出京,穷困流离,辗转万里,至于忠州。

    醉中下瞿唐峡中流观石壁飞泉[1]

    吾舟十丈如青蛟,乘风翔舞从天下。江流触地白盐动[2],滟滪浮波真一马[3]。主人满酌白玉杯,旗下画鼓如春雷[4]。回头已失瀼西市[5],奇哉,一削千仞之苍崖!苍崖中裂银河飞[6],空里万斛倾珠玑。醉面正须迎乱点[7],京尘未许化征衣[8]。

    这首诗是淳熙五年(1178)五月陆游东归路过四川奉节瞿唐峡时写的。

    [1] 石壁飞泉:即瀑布。

    [2] 白盐:江中浪花,看去好像白盐形状。

    [3] “滟滪”句:滟滪,即滟滪堆,在瞿唐峡口,由石头堆于江中而成。水势湍急,四五月间江水盛涨,情势尤为险恶。行舟人有“滟滪大如马,瞿唐不可下”的谚语。陆游乘船下峡,正值五月间滟滪堆水涨的时候,所以说“滟滪浮波真一马”。

    [4] “旗下”句:旗,谓船桅所挂的旗。画鼓,鼓上饰以图画。放舟出峡时,舟人往往击鼓而行。如春雷,形容鼓声之响。

    [5] 瀼西:即今四川奉节,其地在瀼水之西,故称瀼西。

    [6] 银河飞:谓瀑布飞流,如银河从天而下。

    [7] 乱点:谓瀑布飞沫。

    [8] 化:沾污的意思。征衣:行旅的衣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