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任盈盈9
马车上
燕世子与燕王妃一驾马车,燕王妃看着儿子的脸心疼不已。
只是燕世子却不吭气。
知子莫若母啊。
“老大,你喜欢方姑娘?”
朱宣禧无奈叹息一声。
“母亲,儿子配不上她。”
“胡说,我燕王妃的儿子,世间女子任由你挑,只是她......性格暴躁了些。刚才你没听见,她竟然敢当着我的面,直呼你的大名。”
燕王妃更好奇了,什么样的女子,能让博学多才的儿子这般没信心?
“她是被你们气坏了。”
“那也不能直呼你大名啊,你可是堂堂世子爷啊。”
“母妃......”
“好了好了,母妃今日来也不是兴师问罪的,不过是好奇来看看,都是那秦夫人作怪。”
“母妃应当提前问问儿子的。”
“......”
隔日,世子爷自己去农田,方如玉没出现。
第二日,方如玉依然没出现。
第三日,依然如此。
......
朱宣禧让人去打探,方如玉这几日,在卖罐头。
他去寻她,她避而不见,不过也没放任不管,而是让宫文卓来传话。
宫文卓见着世子爷传话道:“世子爷,表妹说来,您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我,我会代为传达。”
朱宣禧看着宫文卓则道:“你在衙门当值?”
“是的,世子爷。”
“日后不用去了,直接跟着本世子,当本世子的侍卫吧。”
“......”
惊喜来得太突然,宫文卓略有些受宠若惊。
“是,多谢世子爷。”
燕王府
朱宣禧忙完回去,燕世子妃问道:“你今日见着方姑娘了吗?”
“托母妃的福,人家已经不见儿子了。”
“得,是母妃的错。不过她不在,你那地还能种吗?”
“她不会放任不管的,该干什么,她会差人来提的。”
“有影响吗?”
“母妃觉得呢?”朱宣禧解释道,“我知晓母亲想问什么,方姑娘手中有几百亩的良田,母妃若是有空可以去看看,自然就知晓区别在哪里了。”
“没人能替代吗?”
“她的种植技术,儿子前所未闻,而且很有效果。”
燕王妃意识到自己错了。
等儿子走后,她叫来贴身嬷嬷,亲自去宫家传话。
宫家
宫老太太接到传话,有些疑问。
“确定是让我们家姑娘去燕王府做客吗?”
“确定,而且还特地交代,让表姑娘陪着去。”
宫老太太问:“有别的人吗?”
“没有,就咱们家。”
老夫人听后,心中咯噔咯噔的,是兴奋的。
“老夫人,咱们家是不是好事将近了。”
老夫人也觉得有可能。
“一会咱们去找如玉,探探如玉的口风。”
“是。”
方如玉推出的罐头,没卖几日就没了,她闲着无事,就去寻流芳姑娘学习琴艺,陶冶情操去了。
宫老夫人找到她人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宫老夫人亲自去小院寻她,文秀也跟着。
老夫人开门见山,说燕王妃要让她们去燕王府做客。
方如玉摇摇头。
“秦家诬蔑我与燕世子有染,燕王妃寻我们过去,应该是确定下我们到底有没有染。”
“那你们到底有没有染?”
“怎么可能?我瞧不上他。”
“……”老夫人要被气死了,“他堂堂是燕王世子,你连他都瞧不上,你能瞧得上谁?”
“外祖母,怎么还生气了?”方如玉赶紧让珠儿上茶,安抚老夫人,“外祖母,您也是说了,那是堂堂燕王世子,要娶的女子,必定是大官之女,哪里会是我?您不会想让我给他做妾吧?”
“若说官员之女,你父亲”
提及那个负心汉,方如玉头摇得更大了。
“外祖母想什么呢?这种话也能说,您就不怕我母亲从坟里爬出来与你拼命?她那么要强的一个人,如何会让我因为这点事去求荣?”
“……”
想起自己早亡的女儿,老夫人心口便是一阵疼。
如玉说得没错,女儿临死前,确实强调,她与方良恩断义绝。
“那燕世子,或许是你此生遇见的最好的人了。”
这一点方如玉不可否认,毕竟你朱宣禧身上的紫光,不可忽视。
正因为如此,她才更加肯定她与他不可能。
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外祖母,我非常人,不可能如寻常人那般,嫁人生子。如今这样就很好啊,我又饿不死。”
“胡说,哪有女子不嫁人的。”
“……”
老夫人还是对燕世子有所期望,方如玉则道:“外祖母,您糊涂啊。如今燕王府燕王燕王妃尚在,世子的婚姻旁人岂能做主?”
“您老也算是经验丰富,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哪里幸福?”
“再说了,您总不能等着燕王他们亲自处理了咱们,才后悔自己的决定吧?”
“您想想舅父们,想想表哥们,再想想还躺在病床上的文嘉表姐,一个小小的秦家,咱们都无能为力,更何况是燕王了?”
宫老夫人似乎回过神来。
“如玉,你总是这般通透。”
“外祖母心中只考虑了如玉,如玉心中自然是记得外祖母的好。外祖母对如玉好,如玉岂能不管不顾外祖母呢。”
这话,宫老夫人是知晓的。
“那如玉觉得,咱们该不该去燕王府?”
“去啊,当然去,不仅要去,还要对燕王妃表明态度,咱们对燕世子没兴趣,让燕王妃放宽心就好。如此燕王妃见我们识时务,说不定还会关照我们呢。”
“行,就按你说的办。”
燕王府
燕王妃如燕世子一般,很重视有才之人。
所以她不会给方如玉穿小鞋,相反还会以礼相待。
燕王妃正在屋内看书,丫鬟翠儿就过来了。
“王妃,宫家的人来了。”
燕王妃放下书,吩咐道:
“将人带到正厅去。”
“是,王妃。”
宫老夫人得了如玉的准话,此番前来,已经准备好了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