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词林典故卷三
职掌【附詹事府】
官有职职有掌各守尔典以供王事焉翰林地号储材异日将践更衆职然方其备员侍从制诰文章而外不以他职系之唐宋已来制略相等明并秘书着作之任统归翰林
皇朝既贵其官使益重所掌载笔
史宬陈书
讲幄入承儤直出奉皇华册府所垂犁然具已依件条
次用备职司
汉
汉尚书郎主作文书起草更直建礼门【翰林志】按李肇云盖比今翰林之制略同而所掌轻也林駉云汉西京制诰以侍中掌之李固云尚书出纳王命所由来久矣
後汉
後汉秘书监掌典图书古今文字考合同异【通典】魏
魏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同上】
按魏黄初间既以秘书所典归中书领之其秘书惟掌艺文图籍之事
晋
晋中书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文献通考】按中书地在枢近多承宠任人因谓之凤凰池荀朂自中书迁尚书令人有贺者朂曰夺我凤池又何贺焉後则槩以凤池凤沼称翰林矣
晋秘书监掌三阁图书【通典】
晋大着作郎专掌史任【同上】
宋
宋着作佐郎掌国史集注起居【同上】
齐
齐中书所掌与晋宋同【同上】
按红药当阶翻齐谢朓直中书诗也唐人诗中亦槩用为翰林故实
齐秘书着作所掌与晋宋同【同上】
梁
梁中书舍人掌诏诰兼呈奏之事【文献通考】
按马端临云魏中书舍人东晋省之宋复置四员掌入直阁内出宣诏命凡有章奏则舍人持入参决於中至梁除通事字直曰中书舍人自是诰命之任舍人专之
又按东汉以尚书郎主机事自魏以中书代之虽亦不废尚书然中书亲近而尚书转疎外矣东晋以後侍中常在左右谋议政事於是中书之权又分
又按六典云秦置尚书於禁中有令有丞掌通章奏通典又云秦时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书故谓之尚书林駉谓西京以侍中掌之杜佑谓东汉尚书郎为诏诰而李肇因之遂以为比今翰林之制云
梁秘书着作所掌与齐同【通典】
陈
陈中书所掌与梁同【同上】
陈秘书着作所掌与梁同【同上】
北魏
北魏太和十一年诏秘书丞着作郎改析国记【魏书】北魏起居令史掌行幸宴会在御左右记录帝言及宴宾客训答【文献通考】
北齐
北齐中书舍人省掌署勅行下宣旨劳问之事【同上】北齐秘书省典司经籍【古今图书集成】
按北魏北齐着作皆掌撰述然仅存其名而已
北周
北周外史掌书王言及动作之事以为国志【通典】北周着作上士中士掌缀国录【同上】
按通考云北齐有文林馆学士亦掌着述然南北朝学士之名已杂出如齐竟陵王有西邸学士梁昭明太子时庾肩吾徐摛刘孝仪等为高斋十学士大抵文儒之通称耳齐文襄於文林馆集诸文士作华林编略邢子才等皆在焉其职实非学士也
隋
隋秘书掌领着作太史曹事【文献通考】
唐
唐中书掌诏旨制勅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六典】按六典云中书诏命其禁有四一曰漏泄二曰稽缓三曰遗失四曰忘误制勅既行有误则奏而正之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立后太子封藩宠命临轩备礼则用之二曰制书行大典赏罚授大官爵厘革旧政赦宥降虏则用之三曰慰劳褒赞遣劳则用之四曰白勅增减官员废置州县徵兵马则用之五曰勅旨为百司承旨而为程式奏事请施行者六曰勅书慰谕公卿戒约臣下则用之七曰勅牒随事承旨不易旧典则用之大事直出禁中不由两省不用中书六宝置书诏印学士院主之
唐秘书监丞掌经籍图书之事郎掌四部图籍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刋正错谬【唐书】
唐着作郎掌撰碑志祝文祭文与佐郎分判局事【同上】唐起居郎掌录天子起居法度舍人掌修记言之史录制诰德音如记事之制季终以授国史【同上】
唐史馆修撰掌修国史【同上】
唐弘文馆学士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朝廷制度沿革礼仪轻重皆参议焉【同上】
按唐有弘文馆学生以大臣子弟与才俊之士充之故学士有教授生徒之事
唐集贤学士及修撰等官掌刋辑经籍凡图书遗佚贤才隐滞则承旨以求之谋虑可施於时着述可行於世者考其学术以闻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於内岁终则考最於外【唐书】
唐翰林学士专掌内命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入院一岁则迁知制诰未知制诰者不作文书【文献通考】
按欧阳修云侍从之臣论思为职林駉云持槖簪笔对立松阶朝趋青琐夕宿严卫参决疑难次典议论孰非侍从之职盖自唐开元以来内预密命发演丝纶於是翰林学士以为专职而至德之後台辅之命出车之诰并皆司之渐不及中书矣
宋
宋秘书监掌古今经籍图书国史实录天文历数之事【宋史】
宋直秘阁掌三馆藏书【同上】
按宋有三馆曝书之法凡三馆书籍皆秘书直阁校理等掌之每岁五月一日始至七月一日止出三馆之书与古图画墨迹以次陈而曝之苏轼诗三馆曝书防蠧毁是也校理等掌校讐文字有误者则以雌黄涂其处取善本正改之凡校讐秘书郎正字校勘等皆司之校讫亲书署其後曰某官某人校中兴馆阁录宋南渡後既建秘书省於临安每岁七月七日馆职举曝书会仍有诏严禁秘阁书籍不许关借
宋着作郎着作佐郎掌以宰相时政记左右史起居注所书会集修撰为一代之典【古今图书集成】
宋崇政殿说书掌进读书史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宋史】
按宋经筵每岁春二月至端午日秋八月至长至日遇只日则学士入侍迩英阁轮官讲读
宋翰林学士掌内制制诰赦勅国书及宫禁所用之文辞凡后妃亲王公主宰相节度使除拜则学士草词授待诏书讫以进赦降德音则先进草大诏命及外国书则具本禀奏【文献通考】
按唐赐外国谓之蕃书宋与辽夏和有文辞往来则称国书
宋翰林学士知贡举【宋史】
按唐开元以前贡举事则考功郎中司之後以礼部侍郎主之谓之知贡举宋自太祖太宗以来南省主文多用翰林学士如李昉宋白等皆学士主贡举者礼部但领贡举之事与奏名而已而礼部知贡举之称相沿不替
宋翰林学士掌使命馆伴事【朝野杂记】
按宋与辽岁通使问正副使二人仁宗以後多用翰林学士一人如胡宿欧阳修刘敞苏颂并以学士出使又辽使至亦以翰林及他官一人为馆伴使如苏轼为学士而馆伴辽使是已
宋枢密直学士掌签书院事【宋史】
辽
辽翰林院掌天子文翰之事【辽史】
金
金国史院掌修国史翰林学士掌撰词命秘书监专掌书籍弘文院校译经史【古今图书集成】
元
元翰林院掌一切文字及颁降玺书【元史】
明
明学士之职凡赞翊皇猷敷敭人文论思献纳修纂制诰书翰等事无所不掌侍读学士之职凡遇上读习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侍讲学士之职凡遇上讲究经史亦如之侍读侍讲视侍读侍讲学士凡入侍其职亦如之五经博士之职掌易者一人掌书者一人掌诗者一人掌春秋者一人掌礼记者一人人各专门明经同异得失究其指归以备讲读典籍之职掌四库书籍守扃钥以伺上命侍书之职明习六书之法凡遇上习书则侍左右以备考订点画音声待诏之职凡遇上宣问文义以备呼召编摩誊写等事亦如之史官之职修撰掌撰述编修掌纂缉检讨掌检阅凡史事俾专掌焉孔目以首领为职掌言语趋走会计簿书之事
按五经博士设於明初後四姓并程朱等世袭五经博士设而掌易诗书春秋礼以备讲读者遂废则自永乐时也典籍之职虽曰掌四库书实无所事盖明太祖初置秘书监後复停罢以典籍代其职然洪武时书藏文华堂则在禁内永乐十六年遣陈循往南京取书至燕则又在文渊阁以视宋代之贮於秘书省者异矣尝考黄佐云自正统以前翰林院官退朝犹得入阁中检所未见书至景泰中编修周洪谟辈犹然其後始为内阁所扃钥至正德中有为人盗窃者厥後舍人张萱作文渊阁书目已缺失不备而典籍久为虚设矣
又按翰林记永乐中华盖谨身奉天三殿灾杨荣麾武士三百人入文渊阁尽移御书图籍於东华门河次是时书籍淆乱无纪典籍周翰理葺之逾二载而後复时典籍尚未失职也後馆阁书目盖即其时所定
明撰拟诰勅正统时令学士专司其事嘉靖间停罢以讲读编检官五人司之
按古以学士为内制谓事不由中书而出自上意者其诏命皆学士掌之大政令大废举与大除授皆在焉明时学士虽初年有知制诰之名然自永乐以来一切诏勅实内阁主之其除官拜爵既不复如唐宋之用白麻唯遇覃恩貤赠忠节赠官则行词头谓之诰命然虽掌於学士或使院官分为之或借易旧诰辞用之非如唐宋轮日秉笔职有专司矣
明翰林院官掌修书史凡宝训实录国史玉牒及志史纂譔学士讲读史官皆职其事凡实录既成则学士会同内阁焚其稿於内府
按明时开局修书初则徵用山林隐逸继则兼用卿寺国子监中行评博曹郎而翰林实为专职
明讲筵知经筵事用内阁大学士讲书展书及日讲用本院及詹事府坊局官经筵讲章先三日进呈日讲直解先一日进呈
按讲义自宋时已有之宋范纯仁刘安世等文集中尚有经义数篇盖即当时经筵所撰进者但其体与明时不同明日讲所进谓之直解
明讲官记注起居日轮一员其编纂诸司章奏则别选讲读史官六员遇常朝御门日轮记注编纂官四员侍班郊祀耕耤幸学大阅亦如之
明学士凡郊坛庙社等祭及代祀皆得预焉其告祭册封亦得差遣
明翰林官凡国子监春秋祭则掌其分献
明翰林官掌会议典礼及朝廷大事当会议者本院官及詹事府坊局官国子监堂上官皆预
按明洪武初令儒臣陶安宋濂等与大臣议定制度典礼封爵名号至於刑律亦预议焉
明学士掌殿试读卷与大学士兼用凡殿试则拟策问以进其本院及坊局官兼充执事
按殿试以大臣读卷自宋始
明学士掌教习庶吉士
按明会典凡庶吉士以学士二员教习然洪武中宋濂永乐中解缙皆领庶吉士未尝抗顔为师也至正统戊辰乃为定制先是庶吉士俱於东阁进学至是令於本院外公署教习其教庶吉士文用文章正宗诗用唐诗正声
明翰林典试事凡会试用学士两京乡试及会试同考用讲读以下官武举武会试则学士以下皆司之
明翰林官掌诸处举到经明行修怀才抱德之士及学校岁贡生员举人就教职者皆送院考试
明学士掌本院之考察凡本院官历俸连閠计三年例考满六年九年亦如之先具事迹及过失有无呈印官以凭考核
按洪武十四年十月定考核之法以翰林院为近侍不系常选官员任满黜陟不由吏部十六年六月吏部奏定翰林院衙门属官俱从正官考核成化十四年令翰林院属官并带俸译字等官本院学士会同内阁考核至弘治元年始令翰林院官亦从吏部考察
明翰林学士掌稽考四译馆课程
按明洪武十五年命侍讲火原洁等编华夷译语以通天下之言明会典云永乐五年设四译馆选国子生习译宣德中又选官民子弟委官为之师而以学士稽其课业焉
明翰林院官掌评驳诸司奏启有艰辞难字及乡试录有舛谬若犯国讳者【已上并采明会典及翰林记】
按翰林记又有考汰官吏清理武官贴黄考试军士稽考监生课簿稽考精微文簿考试僧道等目
皇朝
太宗天聪十年三月定内三院职掌国史院掌记注起居诏令收藏
御制文字凡用兵行政事宜编纂史书撰拟郊
天告
庙祝文及
陞殿宣读庆贺表文纂修
祖宗实录撰拟矿志文编纂机密文移及各官章奏掌记
官员陞降文册撰拟功臣母妻
诰命印文追赠诸贝勒册文凡六部事宜可入史册者选择记载一应远方往来书札俱编为史册秘书院掌撰外国往来书札并录各衙门奏疏及词状
勅谕文武各官勅书告祭
文庙
谕祭文武各官文弘文院掌注释历代行事善恶进讲御前侍讲
皇子并教诸亲王颁行制度
世祖顺治十六年三月定翰林院职掌一
经筵日讲撰拟讲章一外国奏书令四译馆繙译一考选庶吉士一开列教习庶吉士职名一纂修繙译书史一开列纂修职名一会试乡试及武会试主考开列职名一撰拟封赠
诰勅开列翰林官职名一题补翰林官员及差遣俸满丁忧给假行文等项一侍直一侍班一扈从一贴黄一修
玉牒一捧
勅书一教内书堂一上
陵一分献一册封一齎
诏
讲筵
世祖顺治十四年九月以
文华殿未建先於
保和殿开讲厥後每岁春秋仲月举行各一次
圣祖康熙十四年二月讲官傅达礼进呈讲章得旨讲章内书写称颂之言虽系定例但凡事俱宜以实如秉至诚而御物体元善以宜民固已嫓美三王跻隆二帝等语似属太过着改奏
二十一年八月翰林院进呈讲章得
旨讲章须有劝诫箴规之意乃称启沃今讲章内有道备君师功兼覆载二语太过其易之
二十二年八月
谕讲官经筵大典自大学士以下九卿詹事科道俱侍班所讲之书必君臣交儆上下相成方有禆於治理向来进讲俱切君身此後当兼寓训勉臣下之意
五十年二月
谕大学士从来经筵之设皆帝王留心学问勤求治理之意但当期有实益不可止饰虚文朕观前代讲筵人主惟端拱而聼默无一言如此则虽人主不谙文义臣下亦无由而知之朕御极五十年聼政之暇勤覧书籍凡四书五经通监性理等书俱经研究每儒臣逐日进讲朕辄先为讲解一过遇有一句可疑一字未协之处即与诸臣反覆讨论期於义理贯通而後已盖经筵本系大典举行之时不可以具文视也
皇上乾隆五年八月
谕讲官经筵之设原欲敷宣经旨以献箴规朕观近日所进讲章其间颂扬之辞多而箴规之义少殊非责难陈善君臣咨儆一堂之意盖人君临御天下敷政宁人岂能毫无阙失正赖以古证今献可替否庶收经筵进讲之益若颂美过甚不能实践躬行反滋朕心之愧此後务剀切敷陈期有裨於政治学问勿尚铺张溢美之虚文而无当於稽古典学之实义谨按经书讲章讲官先期撰拟进呈届期讲官出班进讲先书次经敷陈既毕羣臣跪聆
御论精微广大具载简编笔难罄述重以
圣圣相继谦德弥隆颂美之文郤不以进诚足以光钜典
轶前闻矣
日讲定期每岁自二月
经筵後始夏至日止八月
经筵後始冬至日止每日於部院官奏事後进讲讲章缮录正副二本以正本先期进呈本日掌院学士率讲官二员或三员以副本进讲岁终汇写以闻
圣祖康熙十二年三月
谕学士傅达礼朕以修葺宫殿移驻瀛台暂留数日夫进讲所以致知蓄德期於日新未容少间讲官其日至瀛台照常进讲
十四年四月
谕讲官日讲原期有益身心增长学问今止讲官进讲朕不覆讲但循旧例日久将成故事不惟於学问之道无益亦非所以为法於後世也嗣後进讲时讲官讲毕朕仍覆讲如此互相讨论庶几有禆实学
十七年定制
日讲讲章停止岁终汇写止具本奏闻
二十二年八月
谕讲官朕每旦未明求衣坐待部院奏事奏事既毕然後入讲不惟迟延晷刻亦且稽悞工夫自後於未启奏前进讲方得从容议论多所明自是讲官待漏宫门甫
辨色
上已御讲筵矣
谨按
圣祖勤於典学日有孜孜先是讲官等以夏至冬至例应
辍讲按期上请俱未
允行至康熙十三年九月以军务殷繁请间日进讲二十
四年三月以恭逢
万寿请暂停进讲复屡奉
明旨仍令日讲如常
又按日讲遇祀事致斋停止如遣官恭代则仍进讲
记注
凡
御门
陞殿
视祝版
经筵
殿试读卷及上元岁除外藩来
朝
锡宴记注官皆侍班有事
坛
庙谒
陵
亲耤
视学
大阅
校射
迎劳凯旋受俘及
驻跸南苑
廵幸蒐狩记注官皆扈从
太宗天聪五年正月
驾幸文馆遂入库尔纒直房问所修何书对曰记注上所行事
上曰此史臣之事朕不宜观
圣祖康熙九年初置起居注令满汉记注官每月各一员侍直事毕以本日应记之事用满汉文记注十四年四月
谕起居注官朕向诣
两宫问安尔等常随行记注朕思昏定晨省问安视膳为子孙者之恒礼嗣後朕诣
两宫问安侍直官不必随行
十八年九月
谕大学士等朕每日聼政一切折出票签应商酌者皆国家切要政务得失所系今後起居注官除照常记注外遇有折本启奏俱令侍班记注惟会议机密事情及召诸臣近前口谕记注官不必侍班
世宗雍正六年正月以大学士张廷玉请令八旗具奏及补授官职事宜并移送起居注馆以便记载七年八月以大学士陈元龙请令各省题奏本章俱增写掲帖一通送起居注馆记注後移交内阁贮之
谨按记注册籍书明月日及该直官姓名每月满汉文各一册至次年按月排纂凡记注官侍班所纪一一备载卷末汇为总跋册中用翰林院印钤缝贮以铁匦扃鐍封识岁十二月题明记注官会同内阁学士藏之内阁大库
入直侍班
太宗天聪三年四月令儒臣分直文馆
世祖顺治十年五月
驾幸内院以翰林官下直太早
谕曰承藉
天休猥图安乐人情尽然但欲希晏逸必先习勤劳俾国家大定其乐方永朕与诸臣果能共勤政务禆益生民
天必眷之自今以往始自朕躬有过即改卿等各宜黾勉勤为启沃朕将殚力修省焉
是年十月令内院大学士学士於
太和门内更番入直
十七年六月
谕翰林院翰林各官原系文学侍从之臣今欲於景运门内建造直房令翰林官直宿朕不时召见顾问兼以观其学术才品应分几班每班酌用几员即列名具奏寻掌院学士折库讷王熙请分翰林官为三班每班用讲读学士二员讲读二员编检四员依次入直周而复始又言臣等与各官职掌相同应否一体分日直宿得
旨是折库讷王熙着直宿
圣祖康熙十六年十月
谕大学士等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并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於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但伊等各供厥职且在外城不时宣召难以即至着於城内拨给闲房停其陞转在内侍从数年之後酌量优用再如高士奇等能书者亦着选择一二人同伊等入直尔衙门议奏寻大学士等列名上请
命侍讲学士张英加食正四品俸供奉内廷书写之事止令高士奇在内供奉加内阁中书衔食正六品俸居住房屋内务府拨给又令大学士传
谕张英高士奇选尔等在内供奉当谨慎勤劳後必优用勿得干预外事
三十三年五月
谕掌院学士张英翰林乃近侍之臣向因日讲时时进见是以犹知伊等言语举止近来进见稀少讲官侍班不过顷刻难以悉其贤否着将翰林詹事官员每日派四员到南书房侍直令伊等学习文章字画亦可以知其人之高下以备擢用
五十七年十月令翰林官五员於奏事日侍班至六十一年停罢
世宗雍正三年六月复令翰林官四员於
御门日侍班
皇上乾隆五年十月令翰林院於轮班之日将编修检
讨十员带领引
见
纂撰进奏
凡纂修
实录
圣训掌院学士充副总裁官讲读学士以下充纂修官纂
修
玉牒则以修撰编检职名移宗人府充纂修官其编辑诸书掌院学士充正副总裁官讲读学士以下充纂修官
谨按编辑诸书刋刻告竣皆得奏请
颁赐其先经在事诸臣虽遇事故并许列衔
又按纂辑诸书词臣皆就馆局从事惟康熙二十八年十一月原任尚书总裁官徐乾学请假准以讐校诸书带归编次四十三年詹事陈元龙乞归令以历代赋汇携至其家校对增益
皇上乾隆十年三月传
谕在籍侍读齐召南令将承修礼记前汉书考证属草
後交原籍抚臣邮递进呈皆为
特典
凡
郊
庙
陵寝及
社稷
岳渎诸祀祝文并
册文宝文
诰勅文碑文祭文皆由本院官撰拟
谨按封赠
诰勅文顺治初内院开具翰林衔名奏请撰拟至康熙七年吏部奏准按品刋刻文式停其撰拟
圣祖康熙三十四年三月
谕大学士翰林官专委以文章之事撰拟文字外更无他务自是以後凡碑文祭文其撰拟之姓名并奉有俞允之旨及申饬之旨皆书於册三奉俞允之旨三奉申饬之旨者具以闻
五十二年十月令书局编校兼派用庶吉士
皇上乾隆元年二月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翰林以读书为职业然读书将以致用非徒诵习其文辞也古来制诰多出词臣之手必学问淹雅识见明通始称华国之选有裨於政事今翰詹官员甚多於诗赋外亦当留心诏勅掌院学士以下编检以上可各以已意拟写上谕一道陆续封呈朕览既可以觇其文艺之浅深并可以观其胸中之藴蓄倘有切於吏治民生者朕亦即颁见诸施行则词曹非徒章句之虚文而国家亦收文章之
实用矣嗣後庶吉士散馆後即照此例行
二年三月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在潜邸六经诸史皆尝诵习自承大统勅毖万几少有余闲未尝不稽经读礼今祥练既逾科臣毕谊所奏令诸臣日缮经史奏议理得施行在朕广挹羣言可以因事鉴观随时触发而覧诸臣所进亦可考验其学识或召见讲论则性资心术必因此可觇但毕谊所奏止及史臣而朕意科道职司献替应令一体录呈其规条应如何酌定并分日按班呈奏事宜着定议具奏寻王大臣等议分翰詹为一班科道为一班日轮一人具奏摺式先标经文下注义疏或节略史文下注史断後皆附列所见曰【臣】案云云以千言为率奉
旨每日缮进书摺朕披閲後交南书房收存其或召见讲论朕所降旨令本人於次日缮写呈覧亦交南书房收存将来行之日久不特集思广益亦可荟萃成书以资观覧
教习庶吉士
国初多以内院学士为之侍读等亦间有预者自
圣祖康熙九年後专设翰林院历科皆以掌院学士领其事而内阁学士时参用焉至六十一年辛丑科始以工部尚书陈兀龙领教习事厥後尚书侍郎之不兼掌院事者亦得为之
又康熙三十三年
命教习学士等选讲读以下官资深学优者数人分司训课名小教习自甲戌科以下并仍其制至
世宗雍正八年庚戌科始停其选派
十一年五月
谕翰林院教习庶吉士所以造就人材使之沉潜经籍涵泳艺林可以典制诰之文鸣国家之盛也从前庶吉士皆就翰林院读书教习大臣不时策励是以身心约束学殖易增馆阁之间蔚然称盛朕意今科选拔庶常仍令在衙门读书俾教习诸臣得以朝夕训课兼厚给廪饩资其膏火庶几枕经葄史文藻可观克称词臣珥笔之职应察照前例及如何加与廪给之处其酌议以闻寻议庶吉士廪饩月给银四两五钱器用什物由工部支取并拨给官房一所为教习馆令庶吉士肄业其中颁给
上谕人各一部内府经史诗文每种各三部存贮馆内以
资课习从之
皇上乾隆十年乙丑
命复选小教习分司训课如庚戌科以前定制谨按康熙五十一年三月诸进士自选取庶吉士外俱交礼部令翰林官学优品端者数人司其教习
又按一甲进士虽授修撰编修并同庶吉士教习以待散馆其庶吉士年四十五以下者旧制皆教习
国书至雍正间每科只选庶吉士年少资敏者十余人令其教习乾隆二年五月停止满洲庶吉士教习
国书之制
暂摄批本
内阁学士职在批票本章或遇奉使请假需人代理则以翰林詹事坊局官及京堂之曾任翰林者请
简一二员暂行兼摄俟学士回署时受代而还谨按暂摄之制起於雍正八年十月至乾隆九年七月十一年九月阁臣皆循例请行
文衡
殿试读卷掌院学士充读卷官讲读学士以下充受卷弥封掌卷官其直省乡试
世祖顺治初惟顺天江南浙江江西湖广福建以讲读学
士以下充正副主考官至
圣祖康熙三年定制各省通行差遣会试则掌院学士并充主考官讲读学士以下充同考官先是顺治四年会试同考亦用庶吉士武会试则学士以下充主考官顺天武乡试侍读以下并充主考官其文武会试主考官兼用讲读学士则康熙九年定制
世宗雍正元年令文乡会试庶吉士亦充外帘官又国初各省设提学道惟顺天等大省称学院然亦不专用翰林
世祖顺治十年六月始以翰林五品以下官提督直隶江
南江北学政其学习
国书者不差
圣祖康熙二十三年十二月吏部议定顺天学政以侍读侍讲谕德洗马开列江南浙江以侍读侍讲谕德洗马中允赞善开列停其补用郎中道府三十九年七月令各省学道员缺翰林官与郎中并差
五十六年八月礼部题请顺天乡试主考官得
旨此次同考即於所开正副考官内每房各用二人不得派同省之人
世宗雍正元年二月令各房校閲仍用同考官一人三年三月以遣学试两差考试翰詹科道部属诸臣於
太和殿考取人员姓名识以牙籖贮以金筩临遣时大学士齎至
午门前每省掣正陪各一员引
见差用
皇上乾隆元年三月
谕内阁今年八月举行恩科乡试其正副考官必人品端方学问醇正者始足膺衡鉴之寄朕即位之初不能深知诸臣之底藴着鄂尔泰张廷玉朱轼徐本邵基任兰枝徐元梦福敏孙嘉淦杨名时於翰詹科道部属内各据所知多举数员於五日内交送内阁汇
奏候朕考试简用庶得才品兼优之员以副抡才之大典
谨按典试视学文臣之荣选试而後遣其典亦至为慎重乾隆三年既
诏大臣依元年例各举所知然其时未与荐剡者亦聼就试自是历科参用其制而甄别悉奉
睿裁法为兼备焉
又按磨勘直省乡试卷凡翰林开坊以上官皆预分阅
廷试就教举人及岁贡生试卷编检以上官皆预奉使
凡
册封亲王世子郡王及内外固伦和硕公主亲王世子郡王嫡妃以掌院学士充副使长子贝勒贝子及长子妃贝勒贝子夫人内外郡主县主郡君并外藩蒙古亲王郡王嫡妃以讲读学士讲读充正副使外藩蒙古贝勒以下公以上夫人以讲读充正副使
凡祭告使初用掌院学士及讲读学士康熙三十六年令讲读亦得列衔五十七年令检讨以上皆得列衔
凡出使外国翰林满汉官皆列名请
简
陪祀
凡本院五品以上官皆预国子监春秋展祀则以大学士具名上请而以资深编检二员司其分献谨按东轩笔录宋京师春秋社祭多差两制摄事又查慎行敬业堂集宋旧礼以祭酒博士三献新礼以三公後复差太尉太常光禄卿今
至圣前大学士行礼十哲分献用翰林监丞博士随後
参用宋时新旧礼也
编检官专掌
世宗雍正元年五月令掌院学士於俸浅编检内择才守
兼优者满汉各二员专办院事
八年三月令满汉编检各二员稽查六科史书录书
十一年八月令左右两翼宗学派编检教习各二员
詹事府
汉
汉詹事掌皇后太子家庶子主宫中并诸吏之适子及支庶版籍中允朝请问起居【文献通考】
晋
晋詹事掌宫事若释奠中庶子扶左庶子扶右洗马掌图籍释奠讲经则掌其事【同上】
晋中舍人与中庶子共掌文翰凡奏事文书皆综典之【同上】
宋
宋詹事庶子所掌与晋同【同上】
按齐梁陈北魏北齐後周至隋詹事等所掌史多逸文通考唯云北齐詹事事无大小皆统之梁中庶子掌行则负玺前後部护驾与功高中舍人一人共掌其坊之禁令庶子掌侍从左右献纳得失齐梁通事舍人掌传宣令旨内外启奏而已余不能详也
唐
唐詹事掌内外衆务纠弹非违总判府事庶子分掌左右坊事中允掌侍从礼仪駮正启奏谕德掌侍从赞谕赞善掌侍从翊养洗马掌侍奉及经史图籍【同上】
唐崇贤馆学士直学士掌经籍图书教授诸王属左春坊【同上】
宋
宋詹事遇东宫讲读日并往陪侍庶子谕德左右轮日入宫同供职事【同上】
元
元詹事院掌左右辅翼及鞍辔弓矢饮食供帐之事【元史】
明
明詹事之职於内外衆务无所不掌少詹事则贰之丞则掌文书以赞之通事舍人掌通谒宾赞禁令之事主簿掌勾稽录事掌传递左右春坊大学士综劝学辅德文翰记注之事庶子掌宫中并诸吏之适子及支庶版籍行则负玺护驾拜则左右扶掖之谕德掌侍从赞谕中允掌侍从礼仪駮正启奏并监药理刑赞善掌侍从翊养司直掌弹劾绳纠清纪掌伺察司谏掌谏诤司经局洗马掌太子出则前驱导威仪图籍经史之事校书掌校讐经籍正字掌刋正文字皆与翰林院互兼职事【翰林记】
皇朝
詹事府官职掌所系并与翰林院互兼惟每月看验月选官及每岁朝审则詹事少詹事与九卿科道入班其会议政事奉
旨下九卿詹事科道者亦入班会题
左右春坊掌讲读笺奏之事
司经局掌收贮书籍正字掌缮写讲章及潢之事
凡
东宫千秋节及元旦冬至行庆贺礼其表笺文式由詹事府坊局官撰拟颁发
凡
东宫日讲讲章即用
皇帝日讲讲章正本先期送进届期日讲官恭捧副本
进讲
谨按定制
东宫满讲官二员汉讲官四员每日讲则用满讲官一员汉讲官二员
词林典故卷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词林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