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首次科举,我把考生看哭了 > 第3章 大明首次科举,背后隐藏的真相!

第3章 大明首次科举,背后隐藏的真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正当吴长生想入非非,埋怨苍天不公,想要重新穿越的时候,系统的声音响了起来。

    【检测到宿主怨气过重,发布系统任务,帮助宿主树立信心!】

    【系统任务:改变大明首次科举结局!】

    【任务奖励:三寸不烂之舌!】

    “三寸不烂之舌?”

    吴长生听到任务奖励后,喃喃自语道。

    “系统,这三寸不烂之舌有什么用处?”

    【三寸不烂之舌,可以让宿主的舌头不会烂掉,就算再辣再烫的东西,宿主都能随意享用。哪怕是煮沸的开水,宿主都能直接饮用!】

    【温馨提示:多喝开水,有益健康!】

    听到系统这欠揍的声音之后,吴长生的脸色顿时垮了下来。

    这啥奖励啊?

    自己要这烂不掉的舌头,有什么用啊?

    还多喝开水,有益健康,谁tm有病,使劲喝开水啊?

    这么能耐,怎么不跑去喝岩浆去?

    “系统系统,这个三寸不烂之舌,还有别的作用吗?不然,别怪我自裁重开了。”

    吴长生开口威胁系统。

    【开个玩笑!千万别重开。三寸不烂之舌还可以增加宿主的话语权,让别人相信宿主所说的话!】

    【当然,每个人的意志力和地位都不相同,因此,这个说服作用,面对不同的人,效果可能有些微差距!】

    听到系统的话后,吴长生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若是没有一点好的奖励,他还不如直接重开,总比待在这个时代受罪好些。

    有了系统给的任务,吴长生开始认真思考起,该如何改变这次科举考试的结局。

    ……

    吴长生回想起前世历史中,关于大明首次科举的种种细节来。

    首先,这次科举考试是没有任何暗箱操作的,是一桩彻彻底底的冤案。

    南方上榜的五十一名考生,都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被考官们选中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

    哪怕是朱元璋,在这次事件发生后,多次找人评阅那些考生的卷子,得出的结论都是完全相同的。

    那就是,上榜的五十一名考生,没有一个是科举舞弊的。

    不过,没有问题,在朱元璋的眼里,那就是最大的问题。

    他总不可能,出去对那些群情激愤的北方考生说,这次的科举没有问题,之所以没有北方考生上榜,那是你们技不如人罢了?

    如果真的说出去了,先不说北方考生信还是不信,他大明的威信是彻底没有了。

    科举考试,只有南方考生上榜,北方考生无人上榜,这难道是在说,大明只有半壁江山吗?

    因此,朱元璋哪怕明知这次科举考试没有问题,但他也必须严惩这次上榜的南方考生和考官,给北方考生一个交代。

    只有这样,才能平息北方考生的怒火,才能证明,这次科举考试是公平公正公开的。

    世人常言,朱元璋残忍嗜杀,对于手下臣子十分残酷,稍有不满,便是夷人九族。

    哪怕是那些开国功臣,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功臣们,大多也难逃朱元璋毒手。

    但在吴长生看来,其实不然。

    朱元璋这些嗜杀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残酷的真相。

    众所周知,在朱元璋还未称帝之前,他对于手下的臣子们,可还是十分和蔼可亲的。

    经常对手下的将士与臣子嘘寒问暖,就差把这些手下当祖宗供着了。

    但当朱元璋建立起大明之后,一切都变了。

    那个待人温和的朱元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冷血残酷的朱元璋。

    吴长生明白,这是由平民到帝王的必然变化。

    自古以来,得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因此,无论哪个皇帝,在一统天下之后,便会对昔日的功臣挥起屠刀,以此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尤其是朱元璋,出身低微,对于那些功臣更是猜忌非常,害怕他们取而代之。

    唯一例外的皇帝,恐怕只有李世民了。

    李世民出身名门,个人能力同样卓越,并且李世民建立大唐之时,仍属于壮年时期。

    而跟随他建功立业的功臣们,年纪都比李世民大不少。

    因此,李世民不怕其他人取而代之,也不怕他的后代被这些功臣取而代之,没必要杀开国功臣的。

    李世民的功臣们,大多有一个好结局。

    朱元璋自从建立大明以来,便想着法子,削弱淮西勋贵的法子。

    因此,在朱元璋的故意放纵下,一个区别于淮西党的浙东党应运而生。

    淮西党里的大多数人,都是骄兵悍将,而浙东党,则是截然相反。

    浙东党的大多数人,都没有上过战场的经历。

    他们是舞文弄墨的文人,对于平天下的事,可能不太了解。

    但对于治天下之事,就远不是那些骄兵悍将可以比的了。

    因此,为了更好的治理天下,也为了制约那些淮西党的骄兵悍将,浙东党在朱元璋的授意下,逐渐强盛起来。

    这就是朱元璋制衡臣子,不让淮西党一家独大,加强皇权的基本方针。

    皇相之争,是历朝历代都绕不过去的门槛。

    基本上,每一个王朝,都会在皇权和相权之间明争暗斗。

    到了朱元璋时期,才彻底解决了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从而独掌大权。

    大明的首次科举,同样也是如此。

    看似只是一场普通的科举考试,其实蕴含着皇权与相权的争锋。

    为了防止淮西党大权独揽,操纵这次的科举考试,朱元璋,更是将浙东党的宋濂,同样设为了本次科举的主考官。

    宋濂名义上是和淮西党的领袖李善长一起监考考生的。

    实际上,却是朱元璋拿来制约李善长的,不让李善长所在的淮西党继续壮大。

    科举考试,每个上榜的考生,都会将主持这次科举的主考官,称作恩师。

    那些经常主持科举或者推举人才的人,便会出现桃李满天下的情况。

    他们往往门生故吏不计其数,对于朝堂之上都拥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而朱元璋,自然不愿意看到本就势大的李善长继续主持科举,让选拔出来的杰出人才把李善长当成恩师。

    这样,只会让李善长的势力更加庞大,朝堂之上,淮西党只能猖獗。

    为此,他特地把浙东文人之首的宋濂,也加入了这次科举的主考官的行列。

    想要利用宋濂的名声和威望,让那些入榜的考生,拜宋濂为恩师,从而壮大浙东党的实力。

    让浙东党能够更好的制衡起淮西党的淮西勋贵们。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