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刘备的日常 > 第195章 避无可避

第195章 避无可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横竖一里,可称邑。类似马邑。新式牛牢、羊圈,皆为多重。

    同理。比千石港令,千石城令,名臣宿吏,当加“光禄大夫”,擢升比二千石俸。逢大、小朝会,灵辉殿上,亦有一席之地。且蓟王专开朝会,问政群臣时。比二千石以上,皆可列席。称呼亦有不同。

    蓟王一再降低青储饲料售价。一石一钱。几近白送。

    正因蓟国稻作,季季大熟。青储饲料,食之不尽。再加千里蓟国渠,纵横枝津。国中九河,多已通塞北。更加蓟王又命人疏通大小辽水。尤其大辽水,如神龙摆尾,横亘塞外。若能通万石大船,青储饲料海量运来。

    比千石,蓟王称诸位。言指灵辉殿中,有一席之地。

    陈琳悄问许子远。

    一言蔽之。自改游牧为农牧。草原牲畜,存量暴增。远超草场容纳。若无蓟国供给青储饲料,栏中牲畜,大半饿死。

    琉璃暖廊,亦入选今季腊赐。比六百石以上,皆可选装。琉璃画壁,双面夹胶。外层为清钢琉璃墙体,内层便是普通琉璃画壁。兼顾透光保暖。

    一代明主,莫过如此。

    陈琳追问,此言何意?

    蓟王诸多内外国策,皆始于楼桑。譬如爵民分户,析产与否。蓟王亦在楼桑,亲自试验。为鼓励汉人多生多育,除胡人收继婚之陋习,兼顾民心所向。定下分户不析产之《圩田制》。又因机关之利,国之石民,殊途同归,又立《二十等爵》制。凡蓟人,只需满足入籍、生产、纳税、立功等,各项条例。便可如愿升爵。

    如此,多重马邑,足可容数倍马匹。更有甚者,无论草原枯荣,酷暑寒冬。牲畜皆可安居。

    一言蔽之,楼桑,乃龙兴之地。

    如此,便可经暖廊,进出前后院落。于廊前,直接登车。

    灵辉殿前,亦搭建起保暖革帐。类比暖廊,帐前下车,拾级而上,可直通轩下。知微见著。蓟王全护之意,百官感同身受。

    王问,诸君有何高见。比二千石以上,方可奏对。

    高台排设横木,既为下层马间顶棚,又是上层马间地板。借四面养马台为基,无需大木,便是草原上随处可见,用于造车的杉木,足可支撑。环形马间,用于饲喂,休息。中央跑马场,则用于驯养。且四面高墙,亦便于防御。除养马台、跑马场之外,还有草料仓、兽医舍、工匠坊、堆肥场等,诸多附属建筑,分门别类,不一而足。

    九九重阳会。高车归义王、乌桓率善王使,上呈国书。言,草原牛马众多,尤其群羊,多绞毛,而少杀。乃至圈牢,无法容纳。草原少大木,诸部落大人又惜草场,而无从扩建。问计蓟王,该当如何。

    比二千石,蓟王称诸君。位比卿大夫。

    十一月初,大朝会。

    户外酷寒。唯恐国老年迈体衰。上下车驾,进出灵辉殿时,感染风寒。蓟王命将作寺,为万石国老,改造“琉璃暖廊”。所谓暖廊,便是以琉璃画壁并漆木檐墙,全封闭之长廊。因自带棂门及窗,可防风保暖,故名。

    南閤祭酒答曰,今时不同往日。华贵妃入宫,华国老岂能“恃宠而骄”?

    刘备曾言,楼桑大建,只需统一常模,“一楼成而百楼易”。待楼桑筑毕,苏伯等匠人皆已精通,宗人青壮亦炼至纯熟。而后再造郦城、西林、临乡……蓟国营城术,终至大成。

    不知从何时起。凡朝会,国老渐未缺席。便是华国老,亦次次与会。

    若为宿吏,可加“太中大夫”。擢升比千石俸。逢大朝会,灵辉殿上,自有一席之地。

    陈琳问,如四少师,又是何故?

    如今回想,楼桑之利,又岂不止于此?

    万石国老,蓟王尊诸公。位同三公。

    王问,诸公有何高见。唯有万石国老可答辩。

    今日朝会,二国使与百官,殿中一观。

    目视许子远摇头晃脑,陈琳如何能不会意。当浮一大白。

    “禀王上,此模,与赛马场,颇多相似。”高车使,颇有眼力。

    “一城筑毕,百城兴起”。

    牲畜存栏量,可想而知。

    这有何难。蓟王遂手绘图板。命将作寺先造模型。

    许攸笑答,天下大势既定。待河北归心,汉室可兴。当共襄盛举,唯恐不及。岂有退避三舍之理。

    “然也。”刘备答曰:“此乃多重马邑。”马邑呈圆形,类斗兽场。四面筑养马台,环抱中央跑马场。养马台,逐次递升,形似看台。类比九坂悬楼,于台上起环形大马间。一重马间居于平地。二重半边为高台,半边居于一重马间顶棚。如此类推,共计三重。第三层顶棚,为两面坡顶,谨防雨雪。

    话说,蓟王自收耿雍为家臣。二十载,集腋成裘,家大业大。比千石以上,方录入门籍。大朝会,六百石长令,竟不得入内。无妨。蓟王早有先见。

    听将作令娓娓道来。百官皆心领神会。

    许攸答,岂不闻道上小儿歌,“南极老,一丈青;东王父,汉三兴”。先前,四少师屈身北国,恐为“商山四皓”,害主公被人所忌。故颇多避嫌之意。如今我主,天命所归,无可避也。

    左右国相统百官,王傅领武臣。中丞率幕府,国老皆独坐。灵辉殿中,文兴武盛,人才济济。话说,蓟王居高下看。每每心生慨叹。多年前,少复祖爵。于楼桑老宅堂内,首开堂会。时不过寥寥数人。那时,十里楼桑,年年大建。诸事繁杂,刘备事必躬亲。尤其诸多先进造诣,皆需刘备亲自述说。手绘图板,不能领悟。苏伯等人,还需时常求问。

    除品秩座次,皆遵礼法所规。奏对进谏,亦需循仪轨。

    王问,诸位有何高见。殿内百官,皆可畅所欲言。

    自开镰稻收,到颗粒归仓,贩运新谷,再均输平仓。一月有余。今年雪大,不及寒冬腊月,便千里冰封。万幸蓟人,温采保暖,冬衣足备。新式石炭锅炉,昼夜供暖。舍中温暖如春。如一里之回,蓟王宫。家中着春衣足以。大雪酷寒,亦不误出行。机关马车中,亦有石炭暖炉。故年年授衣,百官四季朝服,多不见冬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