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章 捷报,授封
一阵阵急促而尖锐的呼喊声,仿佛惊涛骇浪一般,从宫门之外汹涌而来,直抵德阳殿内。那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无法抑制的紧张和急迫,让人不禁心生不安。
听到这阵喊声,刘宏的脸色变得越发阴沉,原本就紧绷的眉头更是紧紧皱起。他猛地转过身去,伸手拔出腰间的宝剑,带着满腔的怒火,脚步踉跄地下了台阶。
&34;丧报!绝对是丧报!你们这群没用的东西!&34; 刘宏怒目圆睁,咬牙切齿地吼道,手中的宝剑闪烁着寒光,似乎随时都会挥出致命一击。 &34;可恶啊!一群废物,连一群刁民、暴民都打不过,朕养你们这些饭桶有什么用!&34;
此时此刻,刘宏已经完全忘却了自己身为帝王应有的威严和仪态。他的情绪如同火山喷发一般,无法遏制。曾经在地方就藩时的粗犷豪放也在此刻尽显无遗,一连串粗俗不堪的话语从他口中喷涌而出。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手持军报,如风驰电掣般飞奔进殿。与之前紧张惶恐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名士兵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之情。
“报!启禀陛下,冀州传来紧急军情……唔……陛……陛下……”士兵满脸喜色,正准备向皇帝禀报冀州传来的好消息时,突然感觉胸口一凉,低头一看,一柄锋利的长剑已经刺穿了自己的身体。
猩红的血液如喷泉般喷涌而出,溅落在龙袍上,形成一朵朵触目惊心的血花。刘宏的额头青筋暴起,双眼瞪得浑圆,仿佛要喷出火来一般。
噗——随着一声沉闷的响声,长剑被狠狠地拔了出来,带起一串鲜红的血珠。刘宏看着手中沾满鲜血的宝剑,心中那股憋闷已久的怒火终于稍稍平息了一些。
朝堂上的大臣们何曾见过如此血腥残忍的一幕?一个个吓得脸色苍白,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们虽然知道这位皇帝有些昏庸无道,但平日里也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并没有真正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如今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亲手杀了一名前来传讯的士兵,实在是太骇人听闻了!
“哼!”刘宏冷哼一声,右手紧紧握着剑柄,左手捡起地上掉落的奏报,展开一看,原本愤怒的表情瞬间变得狰狞扭曲。
尽管内心早已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知道这封奏章很可能与之前一样带来令人沮丧的消息,但作为一国之君,他仍然需要亲自过目每一份重要文件,哪怕这些文件可能会给他带来沉重的打击。
冀州军队一直以来都是汉军三支主力军中最为精锐强大的一支,如果连这支军队都遭遇失败,那么汉室江山恐怕真的要面临倾覆之灾。然而,即便是面临亡国的危机,刘宏也希望能够清楚地了解局势,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他缓缓展开那卷锦帛时,原本平静的面容突然变得惊愕不已,甚至连身体都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34;哈哈哈哈!&34;
紧接着,一阵爽朗的笑声响彻整个宫殿。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皇帝,试图从他的表情中解读出其中的深意。
&34;天不亡我,祖宗庇佑啊!&34; 刘宏激动地高举着手中的捷报,仰望天空,尽情地释放着内心压抑已久的喜悦。这段时间以来,压在心头的那块巨石终于被搬开,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畅快。
&34;恭喜陛下,贺喜陛下!&34; 看到刘宏如此高兴,满朝文武百官们急忙齐声祝贺道。此时此刻,他们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只要能平息天子的怒火,让他心情愉悦,其他一切都不再重要。
&34;哼,你们这群没用的东西!&34; 刘宏冷冷地扫了一眼周围的大臣们,原本欣喜若狂的脸色瞬间变得轻蔑无比。 &34;看来,关键时刻还是得依靠我们先祖保佑特赐的杰出人才啊!&34;
说完,刘宏再次环视众人一圈,眼中流露出对众臣的失望和不屑。就在这时,他转身准备回到龙椅上稍作歇息,却不料一脚踩到了地上横七竖八的尸首。
&34;唉,你说你,进来直接说捷报不就完了?非得说什么军报军报的,现在好了吧,把自己给累死了!你这死得可跟朕没有关系啊!&34;刘宏一边皱着眉头,一边没好气地踹了一脚地上那具早已失去生机的尸体。
他心里其实有些惋惜,这么一个拼命送信的人,就这样活活累死在了自己面前。不过转念一想,此人能够奔袭千里送来捷报,也算是忠心耿耿,值得嘉奖一番。
于是,刘宏转身回到阶梯之上,对着站在一旁的宦官张让吩咐道:&34;张常侍,此人历经千辛万苦送来捷报,令朕十分欣慰。只可惜他已命丧黄泉,无法再享荣华富贵。朕决定赐予他一场厚葬,以彰显朕的仁德与恩泽。&34;
张让连忙躬身施礼,应道:&34;谨遵圣谕。奴婢这就派人将他的尸首送往城郊的乱葬岗,好好安葬。那里有众多孤魂野鬼相伴,想来他也不会觉得孤单寂寞。&34;
乱葬岗里到处都是无人认领的尸体,这样的处置方式对这个死去的士兵来说,或许也算是一种别样的&34;厚葬&34;吧。毕竟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能有个安息之所已属不易。
这时,一直默默观察着皇帝情绪变化的大将军何进见刘宏似乎已经从刚才的愤怒中恢复过来,便小心翼翼地凑上前去,陪着笑脸问道:&34;陛下,不知此番究竟是何喜事,竟然让您如此高兴?&34;
“哈哈哈,好!好一个冀州刺史历温,竟然给朕送来如此惊喜的捷报!”刘宏激动地拍着龙案,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据这份捷报所述,有一名神秘人物自称是东汉章帝年间北匈奴进犯南匈奴及汉朝领地时,吕浩(当时担任宪部越骑校尉)奉命留守边塞后的后代。此人率领五百名乡勇,屡次重创扰乱冀州的黄巾军贼寇,累计歼灭敌军多达两万余人,并亲手斩杀敌方将领伍员。
这样辉煌的战绩,自黄巾贼叛乱爆发以来可谓史无前例。这难道不正是一份天大的捷报吗?
“诸位爱卿,此等人才实乃大汉先祖庇佑,特意派遣下凡辅助朕平息叛乱之人呐!朕绝不能亏待这位功臣,以免令其心寒。”刘宏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嘴角挂着满意的笑容,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与起初相比焕然一新。
此时此刻,朝堂上文武百官们也纷纷交头接耳,对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表示钦佩和赞赏。而皇帝刘宏则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赏赐这位功臣,让他继续为国家效力,共同剿灭黄巾叛贼,恢复天下太平。
“如此功劳,实乃惊世骇俗,当封爵拜将以彰其功,如此一来,必能大振军心士气,众将士亦将愈发英勇无畏,区区黄巾贼寇,弹指间便可灰飞烟灭!” 大司农张温激动地踏前一步,声音洪亮如钟,响彻朝堂之上。
然而,话音未落,袁隗便皱起眉头,眼神闪烁不定,紧接着快步向前,高声提醒道:“陛下明鉴,封爵拜将之事关乎国运兴衰,岂可视同儿戏?此人虽为乡勇领袖,但毕竟出身低微,此前更是毫无功名在身。若贸然封爵拜将,难保他不会因此心生骄傲自满之情,甚至恃宠而骄。”
袁隗的一番话犹如一盆冷水浇在众人心头,使得原本热烈的气氛瞬间冷却下来。皇帝微微颔首,表示认同袁隗的观点。这时,士孙瑞也站出来拱手施礼,附和着袁隗说道:“袁大人所言极是,一个毫无背景的平民百姓,突然间被赐予爵位和将军之位,难免会引起他人嫉妒与不满。长此以往,恐对国家稳定不利。依微臣之见,封侯之事不妨暂时搁置,待其来日立下更大功勋时再加封赏,方显公平合理。”
此时此刻,朝堂之上暗流涌动。外戚、世家、宦官三方势力各自心怀鬼胎,表面上看似一团和气,实则背地里勾心斗角。他们自然明白,若是让世家的力量再增强一分,那么自己一方的利益必然受损。因此,对于此次封侯之事,他们都持谨慎态度,绝不愿轻易让步。
这块蛋糕本就不大,每分走一块儿便会减少一块儿,而他们连饱腹都尚且做不到,又怎会甘愿将其拱手让与他人?目睹着那一张张终于不再佯装沉默的百官面庞,刘宏的面色愈发地阴沉难测。
已然在位十余载,即便自身能力稍欠火候,可对于这些臣子们如此激烈反应背后的缘由,他还是心知肚明的。然而,刘宏亦有着属于自己的盘算——他渴望朝堂之上能崛起另外一支全心全意效忠于己的崭新力量,从而一举搅乱当前错综复杂的朝局。
尤其正值党锢之祸刚刚解除之际,世家大族的权势必然如雨后春笋般急剧膨胀。单凭他悉心培育出的宦官集团,恐难以招架这股汹涌澎湃的势力浪潮。
所谓帝王心术,关键在于把握好各方势力间的微妙平衡。若世家大族一方独大、失去制衡,则势必会对至高无上的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只是,刘宏同样深知此事万不可仓促行事。
“既然如此,那就等他再立新功之时,再行丰厚赏赐吧,不过有功不赏,只会让将士寒心,就封其为讨寇将军,以示嘉奖。”刘宏一脸肃穆地说道,并当着满朝文武官员的面正式宣布了对吕渊的册封决定。
“陛下英明!”听到皇帝的旨意后,百官们齐声高呼,表示赞同和支持。他们心里暗自庆幸,觉得这个处理方式既能体现皇恩浩荡,又不会过于宠溺功臣。虽然被封为将军,但实际上这个职位并没有太高的实权,而且只要没有爵位加身,那么吕渊始终还是一个普通臣民而已。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宫廷外传了进来,紧接着一名侍卫匆匆跑上前递上一份紧急军情奏报。百官们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不安:“不会吧,不会这么快吧?难道刚刚才他这么快就又立下新的战功了吗?不,这不可能,也许是我们想太多了,这份军报很可能是关于卢植大人那边取得胜利的消息。”
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刘宏接过军报仔细阅读起来。
“必须要是卢植啊……”刘宏喃喃自语道,“只有他才能让朕安心一些,就算得到的是战败的消息也好啊!”
正当刘宏暗自思忖时,突然外面传来一阵高呼:“报——启奏陛下,涿郡太守有喜报传来!”
紧接着,一名士兵双手高举着捷报,如疾风般冲进大殿,单膝跪地,高声喊道:“义军首领吕渊,于四月在涿郡城外与贼军展开激战,大获全胜!此战共斩杀敌军千余人,并在混战之中将黄巾贼将程远志击毙!”
这名士兵声音洪亮,响彻整个朝堂,仿佛要将胜利的喜悦传递给每一个人。话音未落,朝堂之上顿时一片欢腾。
大臣们相互对视,眼中满是惊喜和兴奋。他们交头接耳,称赞吕渊的英勇善战,同时也对朝廷能够取得如此大捷感到由衷的高兴。
刘宏更是激动不已,他站起身来,紧紧握着手中的捷报,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深知这场胜利对于稳定局势、鼓舞民心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此时,朝堂上的气氛热烈异常,人们纷纷向皇帝表示祝贺,庆祝这一难得的胜利。而刘宏则陷入了沉思,思考着如何进一步加强对起义军的支持,以巩固汉室江山。&34;哈哈哈哈,太好了!真是太棒了!&34;皇帝刘宏大笑着说道。
“这都是承蒙祖先庇佑啊!上天赐予我大汉这样一位得力干将!”他激动不已,声音因兴奋而略微颤抖着,继续说道:“先前朕曾经承诺过,如果吕渊能再次立下功勋,就赐予他爵位和封号。如今他果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朕身为天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自然不能言而无信。即刻册封吕渊为汉俊亭侯,并授予偏将军一职!”
刘宏面带欣喜之色,毫不迟疑地颁布了圣旨。然而,正当此刻,百官们仿佛突然从梦中惊醒一般回过神来。
“陛下,请您再三思量啊!” “陛下,请您三思而后行啊!”一时间,朝堂之上群臣纷纷进谏,言辞恳切,希望刘宏能够深思熟虑,改变心意,收回成命。
然而,此时的刘宏又怎会轻易妥协呢?他费尽心思才找到这个机会,想要给满朝文武一个大大的惊喜,又岂能如此轻易地放弃呢?
他坚定地看着众人,心中暗自思忖:&34;你们这些大臣总是顾虑太多,现在正是需要像吕渊这样的勇将来平定叛乱的时候。这次朕绝对不会听从你们的意见!&34;
“朕为天子,岂会食言而肥?”刘宏一脸威严地坐在龙椅上,他的眼神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赵常侍,圣旨的最后给朕加上一条,让吕渊给我狠狠的打,不仅要打败敌人,更要打得漂亮!朕还要听到更多的捷报,记住,一定要是捷报!”刘宏面露愠怒之色,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满和急切。他深知战争的残酷与艰难,但作为一国之君,他需要看到胜利的曙光,需要用胜利来鼓舞士气、稳定民心。
赵忠恭敬地站在一旁,低头领命:“诺!陛下放心,老奴这就去办。”
得到命令后,赵忠立刻着手修改圣旨,并派人快马加鞭将其送往前方战场。圣旨传出的速度飞快,仿佛一道闪电划破长空。毕竟这是自黄巾贼暴乱以来取得的第一场胜仗,这个开门红的喜讯必须尽快传至四方,让所有人都知道朝廷军队的英勇战绩。这样一来,可以极大地提振那些因长期战乱而士气低落的将士们的信心,激励他们继续奋勇作战。
此时此刻,吕渊正率领大军行进在赵国境内的中丘县。一路上风尘仆仆,但士兵们的精神状态却异常高昂。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场战斗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福祉。
突然间,张飞扯着他那标志性的破锣嗓子喊道:“大哥,大哥,有几名骑兵和一个阉人朝我们这边赶来了。看样子像是送圣旨的。”
吕渊听闻此言,放下手中刚刚咬了一口的饼子,站起身来凝视远方。果然,不一会儿工夫,一队人马便出现在视野之中。他们快速靠近吕渊的营地,为首之人正是奉命前来传达圣旨的使者。
&34;阉人?&34;
吕渊心中暗自嘀咕,不禁眉头微皱,面露疑惑之色。他一边揉搓着下巴,一边艰难地咀嚼着那块干巴巴的饼子。
&34;难道是捷报已经传到了洛阳?&34;他暗自思忖道。按照时间推算,理应如此。
站在一旁的关羽见状,轻声附和道:&34;嗯,兄长所言极是。&34;
听到关羽的话,吕渊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他顺手将手中那干硬无味的饼子扔给身边的一名士卒,心里暗自叹息:这玩意儿实在太难下咽了,还是细糠和软饭更合胃口些。
&34;二弟三弟、四弟,等会儿都别吭声,一切看我如何应付。&34;吕渊拍了拍手,仿佛要掸去并不存在的灰尘,然后转头对身旁的几位义弟叮嘱道。
&34;是,大哥!&34;关羽、张飞、吕布齐声应道。
不多时,只见远方有几匹骏马如疾风般疾驰而来。为首之人面色白净,无须无眉,身穿宦官服饰,脸上竟然还涂抹着厚厚的一层胭脂,模样甚是怪异,险些令吕渊刚咽下肚的饼子又原路返回。
待到这几人临近,他们纷纷勒住缰绳,动作整齐划一,随后敏捷地翻身下马。
“不知阁下可是义军首领吕渊、吕无双?”左丰昂首挺胸,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风度翩翩,脸上还挂着一抹自认为温和的笑容,开口问道。
“正是,不知汝是何人,因何事来寻我?”吕渊不卑不亢地拱了拱手,语气淡漠如冰,眼神犀利如剑,直刺向左丰。
“既是吕无双,那便接旨吧。”左丰清了清嗓子,从怀中掏出一卷明黄色的圣旨,小心翼翼地展开。
“光和七年四月,朕封吕渊为偏将军、汉俊亭侯,秩比千石,望卿能继续为国尽忠,保境安民。陛下诏曰,九原之地,乃我大汉龙兴之地,今有乱贼作祟,幸得爱卿率部平叛,实乃祖宗庇佑。特此册封爱卿为大汉肱骨之臣,勇毅果敢,忠心可鉴……给朕把黄巾贼寇往死里打!朕要听到胜利的消息,朕要看到天下太平!”左丰点了点头,神色肃穆地念起了圣旨。
然而,随着圣旨的内容不断被读出,他突然感到额头上冒出一层细汗。这并不是因为天气炎热,而是因为他发现后面的这句话实在有些奇怪。作为一个经常宣读圣旨的人,这样的措辞和语气让他感到十分困惑。
“臣吕,谢陛下隆恩!”吕渊声音洪亮,响彻宫殿,紧接着他躬身深深地一拜,双手向前平伸而出,以表对皇帝的尊敬与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