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光头男尸和财主吵架
各朝古人都惊掉了下巴。
私奔、偷情、假设灵堂、和尚行不轨、屠夫杀人,加在一起,很是炸裂啊!
他们纷纷来了兴趣,想知道这到底是怎样的一起惊心动魄的案件,才能将这么多事件交织在一起。
【道光二十年,太原阳曲县城外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位农民在打水时,意外地在井中发现了一具光头男尸。】
各朝古人咂舌不已。
开头就这么劲爆吗?
【与此同时,阳曲县城内,两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大财主,张百万和姚半城,却陷入了激烈的争执之中。】
【张百万原本已将自己的二女儿许配给了姚万成的儿子,明天就是姚家的迎亲之日。】
【可今天一早,张百万却突然通知姚家,说自己的女儿昨天夜里因急病不幸去世,婚事因此取消。】
【姚半城虽然对未来儿媳妇的死讯感到震惊,但也认为在当时医疗条件下,这并非不可能。】
【于是,姚半城带着儿子亲自前往张家吊唁,可没想到,张百万竟然拒绝他爷儿俩见准儿媳妇的尸体。】
【这引起了姚半城的怀疑,感觉此事有蹊跷,认为可能是张百万是在找借口悔婚。】
【双方的争执愈演愈烈,最终闹到了县衙。】
各朝古人搬好了小板凳,仔细看着天幕的剧情。
他们知道在古代,医疗水平差,突发急症意外病死也算正常。
姚半城前来吊唁,看看自己儿媳妇因何而亡,合情合理啊!
可这张百万为何要拒绝姚半城见自己女儿尸体呢?
莫非真的有什么猫腻?
【小山村突然出现光头男尸,城里两位大财主闹得不可开交,这两起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件,却阳差阳错的交织在了一起。】
【在县衙的大堂里,县令杨崇民听着这两位财主激烈的争辩,他刚理清两人争执的缘由,准备开口询问时,一名衙役匆匆闯入,报告说小村庄的井中发现了一具光头男尸。】
【杨崇民立刻下令派遣仵作前往村庄查验尸体,同时继续处理两位财主的纠纷。】
【杨崇民问张百万,为什么不让姚半城看他准儿媳的尸体。】
【张百万犹豫片刻,才吞吞吐吐地解释,女儿的尸体不见了,可能是被人偷走了。】
【张百万声称,自己为女儿婚礼所准备的珍贵凤冠霞帔被穿在了女儿的尸体上,可能因此引来了盗贼的觊觎,从而导致了这起盗尸谋财的事件。】
【县令杨崇民听后,认为张百万的解释倒也合情合理。于是,他安抚了两位财主的情绪,让他们先行离去。】
各朝古人很是认可县令的做法。
张百万的解释看起来并无破绽,似乎并未说谎。
而小村庄突然出现的尸体,才是县令应该优先处理的案件。
然而,朱瞻基却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爷爷,我觉得这张百万不太对劲。”
“若是他真的遭遇了盗尸谋财,那他为何不一早报官呢?”
“而不是等着姚半城发现尸体没了之后,两人因争执而闹得不可开交时才选择报官。”
朱棣赞同地点点头,他同样觉得张百万的行为有些蹊跷。
而且两人皆是财主,不缺钱财,张百万应该也不会为了骗彩礼而制造如此事端。
难道,张百万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不成?
再者,还有这具神秘的光头男尸与张百万之间,又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
于是,朱棣朝天幕努努嘴,示意朱瞻基继续看下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前往验尸的仵作终于传回了报告。】
【报告说死者的脖子上有明显的刀伤,应该是被人砍死的。此外,死者头上还留有戒疤,这表明死者很可能是一名和尚。】
【但奇怪的是,死者身上并未穿着僧袍,而是寻常百姓家的青衣。并且青衣口袋里除了几粒黄豆外,并无任何钱财。】
宋慈从堆积如山的卷宗中抬起头,眼中流露出满意之色。
这名仵作做的不错,从尸体中找到了诸多线索。
南宋官府历来重视证据的收集,以确保探明案件真相。
人命之案,须查获凶器;凶手定罪,须查获尸体;尸体检验,须查验到致命伤,否则不易结案,便为疑案。
他编纂《洗冤集录》,在书中多次强调检验勘查工作的重要性,告诫后世仵作必须以查找证据为目的,且每一步都要慎之又慎。
看来后世仵作,有认真研读他的《洗冤集录》。
仵作的工作已经完成,那县令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寻找凶器、确认死者身份。
除此之外,案件还有诸多疑点。
若是死者身份真的是和尚,那死者为何要穿青衣?
这件青衣是死者的?还是他人的?
青衣中没有发现钱财,这是否是一起谋财害命的案件?
青衣口袋里的黄豆,又会不会是一条线索?
等等等等,都需要县令去一一查证。
宋慈坐直了身体,想看看后世的县令到底会如何查明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