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两屌丝来大唐:主打一个我都要 > 第 40章 火炉子

第 40章 火炉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时值深秋,落叶飘零。

    张扬和李向东搬进了暖房。这所谓的暖房,亦被称作椒房,乃是将花椒剁碎后,掺和进建房的泥土之中,再均匀地涂抹于建筑的外层,以此起到保温御寒之功效。屋内设有火炕。

    “这炕倒是不错,可我就纳闷了,这花椒抹在外墙上,能有多大作用呢?”李向东不禁疑惑道。

    “应该是有作用的吧,要不然古人为何会这般去做呢?”张扬回应道。

    “搭个火炉子,不就好了嘛?”

    “好像没有火炉子吧。”

    “邓三,你家过冬是怎么取暖的呀?”李向东转头问向一旁的邓三。

    “我家就只是烧火炕,别的啥也没有。”

    “那你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取暖吗?”

    “富人家有火盆、手炉、风炉,通过烧炭来取暖,府上库房里就有这些。”邓三回答道。

    于是,邓三找来了火盆、手炉和风炉。两人一看,就火盆稍大一些,那手炉和风炉,还没有篮球大呢。

    “这火盆我能看懂,可其他两个怎么用呀?”李向东好奇地问道。

    “外出的时候,把碳灰装进手炉,再用棉布包裹起来,提在手里或者抱在怀里取暖。风炉主要是用来煮茶的。”邓三解释说。

    “这火盆直接这么烧炭,那不把人熏死呀。”李向东又问。

    “可以等烟烧完了,再夹入火盆,然后放进屋里。”

    “那不是太费事了吗?有火炉子吗?”

    “火炉子?小人还真没听说过。”邓三挠挠头说道。

    “你问穷人家的小伙子这个,就好比你去村里问,你家的马桶能烘屁股吗?一个道理。”张扬讥讽道。

    “上街,去杂货铺问问,总该知道吧。”

    他们来到了宁州最大的杂货铺。

    “掌柜,有没有火炉子呀?”李向东问道。

    “这不是西洋商铺的掌柜吗?我在你们那买过超级普照众生佛祖舍利灯呢。”杂货铺掌柜拱手说道。

    “噢,掌柜好,掌柜好。”张李两人赶忙施礼回应。

    “火炉子,是什么炉子呀?我这里各式各样的都有。”掌柜说着,便带着两人来到摆放炉子的位置。只见那造型各异的炉子,有铜制的,有铁制的,有做工精美雕花的,也有做工粗糙的,但都是火盆、手炉、风炉之类。

    “有没有这么大,还带着烟囱的炉子。”李向东比划着问道。

    “带烟囱的呀,听说皇宫有呢。直接安装在火炕的烟囱上,那是皇室专用的,我可不曾见过。”

    走出杂货铺。

    “火炉子都没有吗?比起那些铜制雕花的,火炉子应该工艺水平不高呀。”李向东思量道。

    “穷人用不起,富人不在乎,所以导致了没有创新。”张扬说道。

    “去铁匠铺看看?”李向东提议。

    他们来到铁匠铺,只见一老一少,赤裸着上半身,年轻人举着大锤,老人举着小锤,对着一块红似火焰的铁器,你一锤我一锤地敲打,火星四溅,甚是壮观。片刻之后,老人将铁器放入水中淬火。

    “客官,需要打什么?”老人问道。

    “我想打一个火炉子,不知你会不会?”李向东问。

    “炉子我会打,就是太慢。你到杂货铺买现成的,款式还多呢。”

    “我要打一个,他们没有的火炉子。有这么大,带着烟囱。”李向东比划着说道。

    “没见过呀,有样式吗?”

    “我可以画出来,你先看看。”

    老铁匠找来纸笔。

    “你来画。”李向东对张扬说。

    张扬拿起毛笔,很快便画出了现代火炉的样子。

    “就是这个样子。”

    一位老人指着画中的烟囱问道:“这上面,那圆圆的是做什么用的呀?”

    李向东赶忙回答:“这是烧炭时,产生的烟从这里出去的通道呀。”

    “哦,烟囱啊,那就是空心的咯。”老人若有所思地说。

    “对对对,空心的,越轻越好呢。”李向东应和着。

    老人又问:“下面,这又是做什么的?”

    “这是用来盛灰的抽屉呀,上面的碳燃烧完,灰就会落到这个抽屉里,这样方便清理。”李向东耐心地解释着。

    “那中间用什么隔开呢?”老人继续追问。

    “中间用这样的铁网隔开。”李向东边说边用笔在纸上画出形状。

    “这里面是空心的?用来烧炭的吧。”老人说。

    “对对对,老人家您真聪明呀。”李向东笑着夸赞。

    “这个大概需要多少斤铁呢?”李向东忽然想起唐代的重量和现在可能不一样,便伸手拿起老人的锤问道。

    “这锤多少斤?”

    “这锤八斤十三两。”老人回答。

    “八斤十三两?不就是九斤三两吗?”李向东疑惑道。

    “不是九斤三两,是八斤十三两。”老铁匠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李向东心里暗自嘀咕:这老头脑子是不是不合适呀,怎么会有十三两?我估摸着这锤也就十斤左右。

    这时,张扬对李向东嗤笑道:“你个半斤八两。”

    “你才是半斤八两。”

    “对对,就是半斤八两。”

    “哎,你这老头,怎么也骂人呢?”李向东有些生气地说。

    “唐代半斤就是八两。一斤是十六两。一斤好像 600 多克,比 2024 年多了一百多克呢。”张扬低声对李向东解释道。

    “哦,半斤八两,原来是这么来的呀?”李向东恍然大悟。

    两人不觉都笑了起来。

    “老人家,这个您可能打造?”张扬问。

    “可以是可以,这东西耗铁量巨大,而且先要做模子,价钱太高。”老人皱着眉头说。

    “价钱您不用担心,只要您能做出来。”

    李向东掏出 50 两银子。

    “50 两,够不够?”

    “50 两,肯定够了,用不了那么多。”

    “那您先收着,做成了您算价格。多退少补,可以吧。”

    “行,行。”

    “什么时候,能开始做?”李向东急切地问。

    “我打成这个锄头。就去找陶土,明天先做模子。”老人说道。

    “好,明天我们再来。”

    “几位,好走。”

    “如果真能做出来,我们把老头收购了。打火炉子卖,怎么样?”张扬问李向东。

    “真有你的。鬼点子就是多,肯定又成了奢侈品。”李向东回应道。

    “那你错了。这次要贱卖?”张扬神秘地说。

    “为什么呢?”李向东不解。

    “天冷受冻的是穷苦人,富人自有办法解决。何况这东西是过冬的必备品。要普及大众,没有技术含量,很快就会有很多人造出来。关于民生的问题,我们不能赚黑心钱。因为我们也是 2024 年最底层的农民。”张扬认真地说道。

    “佩服,佩服。想不到你的人性,还没有完全泯灭呀。”李向东调侃道。

    “我们来一趟大唐,总得留下点什么吧。我们可是 2000 多年后文明社会的人。”张扬感慨地说。

    “你的觉悟提高了,为兄很是为你,感到高兴。”李向东笑着说。

    “黑娃,便宜少占为好。”张扬意味深长地说。

    “吃亏是福,哥哥把福气,都想留给你。”李向东笑着打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