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 三寸不烂之舌的贾彦
————————————————————
时间过去十日。
“拜见王上。”
此时大丰殿内,丞相荀言夫带领文武大臣以及太子王子们整齐划一地朝武奎雍跪拜。
“都免礼吧。”武奎雍身着华丽的王袍,坐定王座时眉头挑起,摆了摆手。
大殿内众大臣见状微微站起,发出只有轻微的呼吸声和衣料摩擦的声音。
目光扫视一眼殿中的群臣,武奎雍张开了嘴。
“今日乃是九州诞,寡人想知道,关于此次庆典,不知丞相是否都安排妥当?各项事宜是否都已筹备周全?”目光扫视一眼殿中的群臣,武奎雍语调略微上扬,带着一丝审视的意味看着荀言夫再次开口道:“这样的重要时刻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差池。免得又被别国增添笑料。”
群臣们听到王上的问话,都不禁将目光投向了丞相荀言夫,等待着他的回应。
荀言夫感受到众人的目光,踏出一步恭敬施礼。
“王上请放心,微臣已再三检查,确保庆典的各项安排万无一失。”
得到荀言夫的保证,武奎雍原本阴沉的脸浮现浅浅一笑。
“罢了,你办事向来稳妥,寡人相信你。不可有丝毫懈怠。”
“是,王上。”
荀言夫说完便退回原来的位置。
随后大丰殿中一位身材魁梧的将军上前一步,发出声如洪钟的声音。
“王上,近日大历国在定东关外聚集兵马,屡屡侵犯我定东关。臣建议加强兵马前往定东关驻扎,以保国家安宁,百姓安康。”
话音刚落,一位年长的文官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出队列。
“王上,臣以为李姜将军刚才所言,实在是危言危行。太过于加强兵马,只会让大历国认为我国想要与他们展开战争,从而激化矛盾。”他刚刚说完,又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依臣之见,大历国无非就是想要些钱物而已,我们只需派遣使者前往大历国进行商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想必此事便能妥善解决。”
武奎雍静静地听着王振的话,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只见殿中的李姜面色涨红,怒目圆睁,怒声低喝:“哼,王大人如此轻描淡写地说道,不知道的还以为王大人来支付这笔钱财呢!大历国向来野心勃勃,岂是轻易就能打发的?若不做好万全的防御准备,一旦他们发起进攻,后果将不堪设想!”
话音刚落,王振则微微皱眉,虽然对李维的反驳感到不满,但他并未立即回应,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愠怒……
“父王,儿臣附议王大人和李将军刚才所言。”
听到这道声音,武奎雍一下子来了兴趣。旋即开口。
“哦?不知太子有何想法”
只见武琅此时已阔步站在大殿中央:“儿臣认为,定东关乃是我大丰国西北边最后一道至关重要的屏障,如果再像长阳关那样不幸失去,届时那大历国便可对我大丰国肆意妄为,进可攻,退可守,形势将变得极为严峻,对我国极为不利。”稍稍停顿了一下,又紧接着道:“儿臣觉得,可以一边迅速加强兵马在定东关的驻守力量,确保其固若金汤,万无一失。一边派遣使者前往大历国最为妥当。”
作为一名坚定的主战派将军,大殿一侧的陈玄听到太子武琅的说话也是表示认可的。
他内心深处自然对派遣使者向大历国求和一事十分抵触。
但现实总是骨感。
这十年来,大丰国仅仅更新过一次军备,那次军备更是资源匮乏,人多肉少。
常年陪伴父亲驻扎边境,他对于麾下士兵们的真实战力再清楚不过,充其量也就是吃饭三分饱的士兵而已。
吃不饱的士兵,如何训练?
即使是面对几年前东宣群那次叛乱,自己也要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才能勉强镇压这群乌合之众。
而太子武琅所说的,殿中明白人心中自然明白,只是装作糊涂罢了。
如大司马诸葛立便像一根木头立在一边,仿佛什么事都与他无关。
如果不是垂老的双眼还在睁开,都以为睡着了。
殿中文群武将纷纷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大殿中,原本安静的氛围瞬间被打破,嘈杂的声音此起彼伏。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整个大殿内顿时变得喧闹无比。
武奎雍微微皱眉,脸上流露出一丝不悦之色。
站在他身旁守候的福安察觉到了王上的情绪变化,他面色一沉,大喝一声。
“肃静!”
这一阴柔之声在大殿中炸响,不待片刻大殿中再次恢复了平静……
见状,武奎雍眉头舒展,暗藏起眼中的一丝失望之色再次看向武琅。
“太子认为派何人出使这大历国?”
武琅见武奎雍再次问话,便弯腰回答。
“父王,儿臣认为应当派贾彦,贾大人最为妥当。”
这都能躺枪?
此时站在众多大臣末端的贾彦心中大骂太子祖宗十八代,当骂到四十八代时……
丞相荀言夫却突然踏出几步朝着武奎雍弯腰拱手:“臣,附议。一年前,贾大人仅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便劝退那大永国十万大军,可谓是智貌双存。”
说完,荀言夫还不忘扭头朝向末端的贾彦看了一眼,同时露出一副赞赏的神情。
那眼神就像在说:嘿,我看好你,小弟。
见丞相荀言夫亲自下台为贾彦撑台脚,除了主战派的大臣外,其他大臣纷纷踏出一步齐声说道:“臣附议。”
这么多大臣一起撑台,如果是换了别的事情,贾彦或许会高兴十几天。
但如果是出使大历国却是为难他。
因为这智貌双存,有半桶水分。
就像水桶一样,下半截装水,上半截装空气,半桶水气!
说他有貌,他也自认十分之貌。
但论智,他自认中庸之智。
他不禁翻起自己封禁在脑海里的记忆录。
因为一年前他出使大永国所发生的事,那简直是他一生的噩梦……
去年他出使大永国谈判,结果被潜规则。
意思很简单,因为对方派出的大臣竟然是——断袖之癖!
因为,所以……
因为对方抛出条件,就问你接不接~
所以他真的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劝退了大永国十万大军。
回国后,他更不可能把这种台底交易宣扬出去,毕竟他也是一位要面子的人。
所以他从来不会主动提及此事。
结果营造了一种人设给朝中众多大臣。
俊美,低调,谦虚,谈判鬼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