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父亲接船
船工把碗口粗的套绳抛向岸边,那里早站着一个满脸胡渣浑身油渍身穿粗灰色衣服大约50多岁的男子,从地上拿起套绳急走几步把绳头套在码头桩上,抬头憨笑对着抛绳的男子说道:“老张今天还好,只晚了2个小时”。70年代的华夏国各行各业都不紧张(这话只能这么说,为了便捷通过,都懂得)火车,轮船,汽车晚点是常事,不晚点才是怪事。看到轮船即将靠岸,岸上聚集的人群开始向岸边拥挤。“呀!谁踩我的脚了?!”一中年妇女骂骂咧咧右手提拉着脚后跟,转头想寻找踩脚的“罪魁祸首”,见没人搭理只好悻然扭头再次望向岸边的轮船。这时的轮船已基本和码头接近,大概34米远伸出2块供旅客下船的木渡板。林峰的父亲林东云也在人群中,178米的身高显得鹤立鸡群,清瘦的面容炯炯有神的双眼在英俊的脸上格外有型。他身穿一件半新藏青色中山装,左上口袋里插了一只英雄牌钢笔—那时候知识分子标准打扮。他静静的微笑,搜寻着人群里的妻儿。林峰紧紧牵着母亲的左手,踏着上下起伏的木板一晃一晃的下了船,林东云快步迎上,左手抱起林峰右手去提妻子手里的大皮箱,林峰想抗拒,想想又算了。他的心理年龄比老爸还大,但老爸永远是老爸—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在另一个世界父亲已经走了12年了,在这里还能看到父亲并能让父亲抱抱是多么幸福的事啊。“路上辛苦你了”“还好,儿子喊爸爸”“爸爸”林峰想了想又加了句“我想你了爸爸”“哈哈,我也想儿子”林东云被逗得爽朗的大笑。“哪个教他的哦?”母亲也被感染。“走吧我们回家”“嗯”。刚走了几步,林峰扭曲着身子对父亲说:“我自己能走我下来”父亲无奈把他放下,林东云想多和儿子亲近,林峰却怕累着父亲,毕竟他父亲右手提拉着的箱子接近40斤,这也是母亲在蓉工作期间置办的财富,里面是一床厚厚的棉被,几件衣服裤子以及分隔几年和丈夫的信件。她自己也背了1个大瓷罐装着平时节省下的肉票出发前几天去换成肥肉熬出来的猪油,他母亲来黔水探过亲,对这里艰苦的生活环境深有体会。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是这时黔水的真实写照。她来探亲时是1972年的冬天,那年的冬天特别冷,林峰能吃肉粥加上还小就没有一起带来,寄养在蓉城的保姆家里。林东云以及三个同时分配在黔水农场的大学生(后来成了4个抱团的拜把子兄弟)不知道是不懂还是舍不得每个人唯一的棉被,就在母亲到来前三天母牛下的崽居然被冻死了,当时母牛嗷嗷嗷的叫唤了一晚上,估计是气的。四兄弟和母亲一起打了场牙祭—把死了的牛崽剥皮到食堂借佐料烫了炖火锅。来后就没吃饱过的四兄弟借助这顿火锅熬过了寒冷的冬季。同时也算是给林峰的母亲接风。后来林东云主动站出来向农场检讨,念在初犯只得个口头警告处分。经过这件事四兄弟更加团结,回到黔水县城后经常带家属一起聚会,后被当地人称“知识分子四人帮”这是后话暂且不提。林峰吧嗒吧嗒的塑料凉鞋在石板路上响起,这种石板路包裹着整个县城。县城外面就是清澈见底的黔水河,黔水河起源云南,途经黔州时河水在崇山峻岭之间带下了大量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适宜酿酒,后世被称为全世界最贵的河。黔水县城三面环山,交通不易但风景绝美,往遵气地区行走要翻过以险峻著称的娄山关。670年代经常有车翻到山下,死伤无数。还有条路线就是林峰母亲带他坐船途径川省的合江,朱洋柒再转乘火车通往蓉瑜两地。码头路右边的墙上用红色油漆写的是“以阶级斗争为岗”。左边墙上用黑色碳笔写的是“坚决反对投机倒把”。墙边已破烂露出里面红色的砖头。远处木板门房的房顶上冒出一股股炊烟,黑油油的房瓦仿佛在告诉人们这座县城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座县城因为红军四渡而闻名。其实另外有种说法是红军只是四渡黔水河而不是黔水县城,当时来回渡河距离黔水县城20公里左右,不过只要和先贤们的行为挂上名那也是一种不可磨灭的荣誉。全家人团聚后林峰的家庭总算圆满。林东云白天上午上完课就回家做饭,下午回家时身旁还紧跟着几个求知欲很强的学生问这问那,一直把他送回家才各自散去。林峰母亲中午回家吃完饭下午回家和林峰父亲一起做饭,吃完散步回来点上蚊香躺在竹床上听林东云读各种中外名著,灯光虽然昏暗(那时的电力普遍不足)但却充满温馨。第二天林峰就听见父母在商量要把他送到黔水一中幼儿园,说是前几天就和学校领导请示过来同意他入学。林峰头脑里突然出现一个瘦瘦矮矮的,头发稀疏的少儿形象—何川,他差点忘记的儿时玩伴,7岁时意外离开了这个世界。明天林峰能见到谁?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下回分解